『壹』 剛學,請教外匯市場上的雙向報價:為什麼說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
因為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值,也稱為點差,實際上是外匯交易商或者是銀行向你收取的使用電子軟體交易的手續費。
其實,你每下一筆買入的單子,你實際是按平台上的賣出價來買入的,而你做一筆賣出的單子,是按對方的買入價賣出的。
這樣的話在你下單的同時,平台其實就已經自動扣除了點差部分的費用,如果你沒有盈利超過點差那你就是虧本的。而換句話說,如果點差越小,那你的成本就越小,點差越大成本就越高,一般銀行點差比外匯交易商要高的多。
如果還是不懂,可以跟我聯——系,我詳細給你解釋一下。
『貳』 哪家銀行炒外匯點差最低
1.中國銀行的平台是最好、最穩定的,很少出現因線路忙而無法進入系統操作的情況。缺點是只能在8:00-2:00進行操作,不是24小時。而且無法進行止損委託和二選一委託。不過這個影響不大。
2.招商銀行可以24小時進行交易,而且可以進行二選一委託和止損委託。但系統非常不穩定,經常出現持續時間內無法進入系統進行操作。不建議使用。
3.建行沒什麼特色,中行沒有的,它也沒有,招行有的,它也沒有。唯一可取是進行網上交易目前無須交費。不建議使用。
4.交行也是24小時交易,系統比招行穩定,一些交叉盤的點差比中行小。推薦使用。
天津:
招行:5000美圓以下,30點差;5000美圓以上20點差。
幾萬以上的還可以和銀行討價還價。
每個省招行不一定一樣,但招行的服務還是不錯的,平台也不錯,還有就是資金量大可以和銀行商量點差的。
注意::
1.一般說,不同城市不一樣,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基本穩定在30點,即使資金大或交易量大,點差也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2.南方和北方不一樣,一般北方或者說東北,比南方低,在16點-24點都是有可能的,這是指一般的銀行公布的點差,有1萬或5000以上的點差,完全可以和銀行談,但在南方或大城市,3-5萬美圓,可能只降3-5個點。
3.同一個城市,中行的點差一般都是最高的,招行是不會高過中行的,一般資金大是可以商量的,
『叄』 外匯交易的報價方法知多少
外匯的報價方式有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和美元標價法三種。
(1)直接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為基準的表示方式,即是說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可以兌換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以外幣作為基準貨幣。即貨幣對的「前者」如USD/JPY中的美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JPY)、瑞士法郎(CHF)、加元(CAD)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USD /JPY:報價為94.50/94.55即表示投資者用一美元可買入94.50日元,賣出價為94.55日元。
(2)間接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為基準的,即是說一定單位本國貨幣能兌換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EUR)、英鎊(GBP)、澳元(AUD)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EUR/USD:報價為1.4240/1.4245即表示一歐元的買入價為1.4245美元,賣出價為1.4240美元。當你站在貨幣對所對應的兩個國家的角度不同時,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會產生變化。上述均為非美角度。
(3)美元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都是針對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之間而言的,相對於其他兩個國家或者個外匯市場而言,,本幣以外的貨幣或者外匯則無法用直接或間接標價法來表示。此時則以一種國際上的主要貨幣或者關鍵貨幣為匯價標准作為標價方法,即美元標價法。
『肆』 外匯交易中買入價和賣出價為什麼是兩個不同的值,這兩個值不同有什麼意義
他們之間的差價,是銀行收取的費用,畢竟銀行給咱們提供報價了,他們也要收點好處。就好比我通過中介商買一輛車然後剛到手不要了,再讓中介幫你賣掉,價格絕對有差別。這就是他們收取的費用。
『伍』 如何與買家討價還價
外貿過程中,產品價格和質量是決定整個訂單成交的核心,幾乎所有新客戶在第一次與您聯系時都會有一個價格周旋的過程。 一、不要輕易報價 當買家直接詢價時,許多外貿人員往往認為自己必須拿出一個固定的報價單。實際是要看具體情況的: 如果買家的要求與我們現有產品相似或完全相同,我們能給出一個大致的報價范圍或者准確的報價,當然很好。但是如果買家的要求與現有產品有差別,不能給出具體的報價,則要盡量通過問答的形式了解客戶具體需求,比如可以問其需要的數量,需要的質量要求,有沒有特殊的需求,還要了解客戶需要報FOB還是CIF或者其他? 當了解清楚具體情況後,建議您可以這樣告訴客戶:我需要一些時間准備報價單,請允許我對您的產品要求再進行一次確認。我們的核算部門會對您的產品要求進行詳細核算,然後我再把具體報價給您,這樣行嗎?顯然,大部分買家都不會對此回答做出反對意見。實際上大多數客戶都期望您經歷這一流程,因為這意味著您的報價不是草率的。 二、講究報價方式 在報價方式上,我們可以參考以下三點 A. 報最小單位的價格。例如襪子報價,我們通常報一雙襪子的價格($1.2 USD),卻不報一打的價格(6雙,$7.2 USD),正是這個道理。因為整件報價不易換算成單價,而且整件價目大,一時之間會給人留下價高的印象。 B. 不報整數價。多報一些類似$1.216 USD的價格,盡量少報$1.2 USD的價格,一來價格越具體,越容易讓顧客相信定價的精確性;二來我們可以在客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將零頭作為一個討還的籌碼,讓利給對方。 C. 讓客戶先報價。讓客戶先行報出可以承受的價格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探價、報價方法。(建議此方法不要以郵件的形式正式發出,可以在與客戶通過MSN,Skype等聊天工具進行業務溝通的時候順便詢問。) 第一,它可能意味著您提供的報價實際上並不高,但是買家想知道是否能進行進一步的砍價。 第二,買家也許真的沒有能力接受您的報價。對於這些資金不足的客戶,我們應當友好溝通,禮貌拒絕,不要冷淡怠慢他們。如果有一天,當這些客戶有能力重新購買我們所提供的產品時,如果由於我們曾經粗暴的對待,相信絕大多數將不會考慮再合作。 第三, 買家惡意還價。您報了比較實在的價格,每次他都說:You give me a crazy price,I know XX company who proce a similar proct,they only give me 30% price as you gave。這種情況下,你一定心裡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會這樣答復:Yes,sir,I do know they give you low price for similar proct,but our proct is different to theirs。接著重點講一下產品特色,售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然後表示很遺憾,我們的產品跟您要求的價格相差太遠,不過我們還有些便宜的產品(介紹些特價,庫存品的情況)。看其答復,如果還是不願意,或者繼續砍價就算了。做外貿一定要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標市場在哪裡,我們的銷售對象不是所有的人,只要能抓住目標市場的那部分人就足夠了。比如某產品市場定位是在$10USD,目前的客戶就是能接受$8-12 USD產品的人(大概的價格空間),只肯出$1 USD買便宜產品或者願意出$20 USD買奢侈品的客戶,我們可以把他們從近期重點客戶名單中暫時忽略。等到將來他們能接受$10 USD產品的價格和質量或者我們也同時提供他們合適價格範圍內的產品時,再繼續聯系。 第四, 買家善意還價。比如每次開價後,買家總是還要個10% DISCOUNT。這種客戶,一般來說都是想買你的產品的,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不要為了微小利益而把客戶得罪。這種情況, 需要知道自己的報價許可權范圍,公司能接受的折扣范圍。您可以這樣回答:Dear sir,the price we gave is almost our bottom line,I tried to get a XX% discount from my boss,hope this will make you satisfied. Please note I have tried my best.或者說According to our company's policy,only annual purchasing amount reaches USD XXX, we can only give a 2% discount. I report your case to our top management and tried to get this discount for you e to our long term relationship. 總之,即使這個價格您能接受,也要顯示出比較委屈和勉強。如果買家一還價,馬上就鬆口,他們會明白肯定還有讓價的空間,接下來,價格就會被越壓越低。而且,永遠不要在客戶面前顯示出急躁的心態,我們越著急,買家就越會砍價。有的時候,關於價格的談判,未必要當天回復,可以適當等個1-2天。客戶電話給您的時候,也要顯得這個問題很難處理 ,先表示要請示下,才能答復。 總結: 總之,與買家討價還價有時候也是一種心理戰,把自己想成是買家,多揣測下買家的心態,換位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陸』 討價還價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就是,指在買賣東西或談判時雙方對所提條件斤斤計較,反復爭論。
『柒』 價格談判的技巧之四——討價還價
◎欲擒故縱
由於買賣雙方勢力均衡,任何一方無法以力取勝,因此必須鬥智;采購人員應該設法掩藏購買的意願,不要明顯表露非買不可的心態,否則若被供應商識破非買不可的處境,將使采購人員處於劣勢。所以,此時采購人員應採取「若即若離」的姿態,以試探性的詢價著手。若能判斷供應商有強烈的銷售意願,再要求更低的價格,並作出不答應即行放棄或另行尋求其他來源的表不。通常,若采購人員出價太低,供應商無銷售之意願,則不會要求采購人員加價;若供應商雖想銷售,但利潤太低、即要求采購人員酌予加價。此時,采購人員的需求若相當急迫,應可同意略加價格,迅速成交;若采購人員並非迫切需求,可表明絕不加價之意思,供應商極可能同意買方的低價要求。
◎差額均攤
由於買賣雙方議價的結果,存在著差距,若雙方各不相讓,則交易告吹;采購人員無法取得必需的商品,供應商喪失了獲取利潤的機會,雙方都是輸家。因此,為了促成雙方的交易,最好的方式就是採取「中庸」之道,即將雙方議價的差額,各承擔一半,結果雙方都是贏家。
◎迂迴戰術
在供應商占優勢,正面議價通常效果不好,此時應採取迂迴戰術才能奏效。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自本地之總代理購入某項化妝品,發現價格竟比同業某公司的購人價貴,因此要求總代理說明原委,並比照售予同業的價格。未料總代理未能解釋個中道理,也不願意降價。因此,采購人員就委託原廠國的某貿易商,先行在該國購人該項化妝品,再轉運至超市。因為總代理的利潤偏高,此種轉運安排雖然費用增加,但總成本還是比通過總代理購人的價格便宜。
當然,此種迂迴戰術是否成功,有賴於運轉工作是否可行。有些原廠限制貨品越區銷售,則迂迴戰術之執行就有困難。
◎直搗黃龍
有些單一來源的總代理商,對采購人員的議價要求置之不理,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姿態,使采購人員有被侮辱的感覺。此時,若能擺脫總代理商,尋求原製造商的報價將是良策。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擬購一批健身器材,經總代理商報價後,雖然三番兩次邀約前來議價,總是推三阻四,不得要領。後來,采購人員查閱產品目錄時。隨即發送要求降價12%的傳真給原廠,事實上只是存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不料次日原廠回電同意降價,使采購人員雀躍不已,欣喜若狂。
由上述的事例中,采購人員對所謂的總代理應在議價的過程中辨認其虛實,因為有些供應商自稱為總代理,事實上,並未與國外原廠簽訂任何合約或協議,只想借總代理之名義自抬身價,獲取超額利潤。因此,當采購人員向國外原廠詢價時,多半會獲得迴音。但是,在產、銷分離制度相當嚴謹的國家,如日本,則迂迴戰術就不得其門而人。因為原廠通常會把詢價單轉交當地的代理商,不會自行報價。
◎哀兵姿態
在超市居於劣勢情況下,采購人員應以「哀兵」姿態爭取供應商的同情與支持。由於采購人員沒有能力與供應商議價,有時會以預算不足作借口,請求供應商同意在其有限的費用下,勉為其難的將貨品賣給他,而達到減價的目的。一方面采購人員必須施展「動之以情」的議價功夫,另一方面則口頭承諾將來「感恩圖報」,換取供應商「來日方長」的打算。此時,若供應商並非血本無歸,只是削減原本過高的利潤,則雙方可能成交。若采購人員的預算距離供應商的底價太遠,供應商將因無利可圖,不為采購人員的訴求所動。
◎釜底抽薪
為了避免供應商處於優勢下攫取暴利,采購人員只好同意供應商有「合理」利潤,否則胡亂殺價,仍然給予供應商可乘之機。因此,通常由采購人員要求供應商提供所有成本資料。以國外貨品而言,則請總代理商提供一切進口單據,籍以查核真實的成本,然後加計合理的利潤作為采購的價格。
◎供應商要提高價格時
由於處在環境的快速變遷,如國際局勢動盪、原料的匱乏(例如稀少金屬鈷、鉻等之取得困難)等,往往造成供應商有機町乘,佔有優勢,形成賣方市場,並進而提高售價。此時采購部門責任更為重大,若能發揮議價協商的技巧,則能針對賣方所提高的售價,予以協議商談,達成降價的目的。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采購人員可以採用直接方式或間接方式,對價格進行談判。現說明如下:
(1)直接議價協商。即使面,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時候;直接議價仍能達到降低價格的功能。可以採用下列四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①面臨售價的提高,采購人員仍以原價訂購。當供應商提高售價時,往往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重復議價的交涉上,因此若為其原有之顧客,則可利用此點,要求沿用原來價格購買。
②采購人員直接說明預設底價。在議價過程中,采購人員可直接表明預設的底價,如此可促使供應商提出較接近該底價的價格,進而要求對方降價。
③不幹拉倒。此技巧是一個較激進的議價方式,此法雖有造成火爆場面的可能,但在特定情況下仍不失為一個好的議價技巧,此法適用於:
·當采購人員不想再討價還價時。
·當議價結果已達到采購人員可以接受的價格上限。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採用「不幹拉倒」的強硬手段,往往能扭轉供應商的態度,進而有所讓步。
④要求說明提高售價的原因。供應商提高售價,常常歸因原料上漲、工資提高、利潤太薄等原因。采購人員在議價協商時,應對任何不合理之加價提出質疑,如此可掌握要求供應商降價的機會。
◎間接議價技巧
在議價的過程中,好的開始便可說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不需一直採用直接議價方式,有時也可以採用迂迴戰術,即以間接方式進行議價。采購人員可用下列三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1)議價時不要急於進入主題。在開始商談時,最好先談一些不相關的話題,藉此熟悉對方周圍事物,並使雙方放鬆心情,慢慢再引入主題。
(2)運用「低姿勢」。在議價協商時,對供應商所提之價格,盡量表示困難,多說「唉!」「沒辦法!」等等字眼,以低姿勢博取對方同情。
(3)盡量避免書信或電話議價,而要求面對面接觸。面對面的商談,溝通效果較佳,往往可藉肢體語言、表情來說服對方,進而要求對方妥協,予以降價。
在進行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除了上述針對價格所提出的議價技巧外,采購人員亦可利用其他非價格的因素來進行議。以下列舉三項議價協商技巧:
(1)在協商議價中要求供應商分擔售後服務及其他費用。當供應商決定提高售價,而不願有所變動時,采購人員不應放棄談判,而可改變議價方針,針對其他非價格部分要求獲得補償。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要求供應商提供售後服務,如大件家電的維修、送貨等。在一般的交易中,供應商通常將維修送貨成本加於售價中,因此常使采購人員忽略此項成本。所以在供應商執意提高售價時,采購人員可要求供應商負擔所有維修送貨成本,而不將此項成本進行轉嫁。如此也間接達到議價功能。
(2)善用「妥協」技巧。在供應商價格居高不下時,采購人員若堅持繼續協商,往往不能達到效果,此時可采妥協技巧,在少部分不重要的細節,可做讓步,再從妥協中要求對方回饋。如此亦可間接達到議價功能。但妥協技巧的使用須注意下列:
①一次只能做一點點的妥協,如此才能留有再妥協的餘地。
②妥協時馬上要求對方給予回饋補償。
③即使贊同對方所提的意見,亦不要太快答應。
④記錄每次妥協的地方,以供參考。
(3)利用專注的傾聽和溫和的態度,博得對方好感。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威脅吼叫,咄咄逼人並非制勝的武器。因為即使取得了這次的合作,也難保下次合作的意願。因此采購人員在協商過程中,應仔細的傾聽對方說明,在爭取超市權益時,可利用所獲對方資料,或法規章程,合理的進行談判。即「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繩之以法」。
◎欲擒故縱
由於買賣雙方勢力均衡,任何一方無法以力取勝,因此必須鬥智;采購人員應該設法掩藏購買的意願,不要明顯表露非買不可的心態,否則若被供應商識破非買不可的處境,將使采購人員處於劣勢。所以,此時采購人員應採取「若即若離」的姿態,以試探性的詢價著手。若能判斷供應商有強烈的銷售意願,再要求更低的價格,並作出不答應即行放棄或另行尋求其他來源的表不。通常,若采購人員出價太低,供應商無銷售之意願,則不會要求采購人員加價;若供應商雖想銷售,但利潤太低、即要求采購人員酌予加價。此時,采購人員的需求若相當急迫,應可同意略加價格,迅速成交;若采購人員並非迫切需求,可表明絕不加價之意思,供應商極可能同意買方的低價要求。
◎差額均攤
由於買賣雙方議價的結果,存在著差距,若雙方各不相讓,則交易告吹;采購人員無法取得必需的商品,供應商喪失了獲取利潤的機會,雙方都是輸家。因此,為了促成雙方的交易,最好的方式就是採取「中庸」之道,即將雙方議價的差額,各承擔一半,結果雙方都是贏家。
◎迂迴戰術
在供應商占優勢,正面議價通常效果不好,此時應採取迂迴戰術才能奏效。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自本地之總代理購入某項化妝品,發現價格竟比同業某公司的購人價貴,因此要求總代理說明原委,並比照售予同業的價格。未料總代理未能解釋個中道理,也不願意降價。因此,采購人員就委託原廠國的某貿易商,先行在該國購人該項化妝品,再轉運至超市。因為總代理的利潤偏高,此種轉運安排雖然費用增加,但總成本還是比通過總代理購人的價格便宜。
當然,此種迂迴戰術是否成功,有賴於運轉工作是否可行。有些原廠限制貨品越區銷售,則迂迴戰術之執行就有困難。
◎直搗黃龍
有些單一來源的總代理商,對采購人員的議價要求置之不理,一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姿態,使采購人員有被侮辱的感覺。此時,若能擺脫總代理商,尋求原製造商的報價將是良策。現舉一例說明如下:
某超市擬購一批健身器材,經總代理商報價後,雖然三番兩次邀約前來議價,總是推三阻四,不得要領。後來,采購人員查閱產品目錄時。隨即發送要求降價12%的傳真給原廠,事實上只是存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不料次日原廠回電同意降價,使采購人員雀躍不已,欣喜若狂。
由上述的事例中,采購人員對所謂的總代理應在議價的過程中辨認其虛實,因為有些供應商自稱為總代理,事實上,並未與國外原廠簽訂任何合約或協議,只想借總代理之名義自抬身價,獲取超額利潤。因此,當采購人員向國外原廠詢價時,多半會獲得迴音。但是,在產、銷分離制度相當嚴謹的國家,如日本,則迂迴戰術就不得其門而人。因為原廠通常會把詢價單轉交當地的代理商,不會自行報價。
◎哀兵姿態
在超市居於劣勢情況下,采購人員應以「哀兵」姿態爭取供應商的同情與支持。由於采購人員沒有能力與供應商議價,有時會以預算不足作借口,請求供應商同意在其有限的費用下,勉為其難的將貨品賣給他,而達到減價的目的。一方面采購人員必須施展「動之以情」的議價功夫,另一方面則口頭承諾將來「感恩圖報」,換取供應商「來日方長」的打算。此時,若供應商並非血本無歸,只是削減原本過高的利潤,則雙方可能成交。若采購人員的預算距離供應商的底價太遠,供應商將因無利可圖,不為采購人員的訴求所動。
◎釜底抽薪
為了避免供應商處於優勢下攫取暴利,采購人員只好同意供應商有「合理」利潤,否則胡亂殺價,仍然給予供應商可乘之機。因此,通常由采購人員要求供應商提供所有成本資料。以國外貨品而言,則請總代理商提供一切進口單據,籍以查核真實的成本,然後加計合理的利潤作為采購的價格。
◎供應商要提高價格時
由於處在環境的快速變遷,如國際局勢動盪、原料的匱乏(例如稀少金屬鈷、鉻等之取得困難)等,往往造成供應商有機町乘,佔有優勢,形成賣方市場,並進而提高售價。此時采購部門責任更為重大,若能發揮議價協商的技巧,則能針對賣方所提高的售價,予以協議商談,達成降價的目的。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采購人員可以採用直接方式或間接方式,對價格進行談判。現說明如下:
(1)直接議價協商。即使面,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時候;直接議價仍能達到降低價格的功能。可以採用下列四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①面臨售價的提高,采購人員仍以原價訂購。當供應商提高售價時,往往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重復議價的交涉上,因此若為其原有之顧客,則可利用此點,要求沿用原來價格購買。
②采購人員直接說明預設底價。在議價過程中,采購人員可直接表明預設的底價,如此可促使供應商提出較接近該底價的價格,進而要求對方降價。
③不幹拉倒。此技巧是一個較激進的議價方式,此法雖有造成火爆場面的可能,但在特定情況下仍不失為一個好的議價技巧,此法適用於:
·當采購人員不想再討價還價時。
·當議價結果已達到采購人員可以接受的價格上限。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採用「不幹拉倒」的強硬手段,往往能扭轉供應商的態度,進而有所讓步。
④要求說明提高售價的原因。供應商提高售價,常常歸因原料上漲、工資提高、利潤太薄等原因。采購人員在議價協商時,應對任何不合理之加價提出質疑,如此可掌握要求供應商降價的機會。
◎間接議價技巧
在議價的過程中,好的開始便可說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不需一直採用直接議價方式,有時也可以採用迂迴戰術,即以間接方式進行議價。采購人員可用下列三種技巧來進行協商。
(1)議價時不要急於進入主題。在開始商談時,最好先談一些不相關的話題,藉此熟悉對方周圍事物,並使雙方放鬆心情,慢慢再引入主題。
(2)運用「低姿勢」。在議價協商時,對供應商所提之價格,盡量表示困難,多說「唉!」「沒辦法!」等等字眼,以低姿勢博取對方同情。
(3)盡量避免書信或電話議價,而要求面對面接觸。面對面的商談,溝通效果較佳,往往可藉肢體語言、表情來說服對方,進而要求對方妥協,予以降價。
在進行議價協商的過程中,除了上述針對價格所提出的議價技巧外,采購人員亦可利用其他非價格的因素來進行議。以下列舉三項議價協商技巧:
(1)在協商議價中要求供應商分擔售後服務及其他費用。當供應商決定提高售價,而不願有所變動時,采購人員不應放棄談判,而可改變議價方針,針對其他非價格部分要求獲得補償。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要求供應商提供售後服務,如大件家電的維修、送貨等。在一般的交易中,供應商通常將維修送貨成本加於售價中,因此常使采購人員忽略此項成本。所以在供應商執意提高售價時,采購人員可要求供應商負擔所有維修送貨成本,而不將此項成本進行轉嫁。如此也間接達到議價功能。
(2)善用「妥協」技巧。在供應商價格居高不下時,采購人員若堅持繼續協商,往往不能達到效果,此時可采妥協技巧,在少部分不重要的細節,可做讓步,再從妥協中要求對方回饋。如此亦可間接達到議價功能。但妥協技巧的使用須注意下列:
①一次只能做一點點的妥協,如此才能留有再妥協的餘地。
②妥協時馬上要求對方給予回饋補償。
③即使贊同對方所提的意見,亦不要太快答應。
④記錄每次妥協的地方,以供參考。
(3)利用專注的傾聽和溫和的態度,博得對方好感。在議價協商的過程中,威脅吼叫,咄咄逼人並非制勝的武器。因為即使取得了這次的合作,也難保下次合作的意願。因此采購人員在協商過程中,應仔細的傾聽對方說明,在爭取超市權益時,可利用所獲對方資料,或法規章程,合理的進行談判。即「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繩之以法」。
『捌』 外匯中的「市場執行」、「買入限價「、「賣出現價」、「買入止損」、「賣出止損」分別是什麼意思
市場執行:當前市場價格。
買入限價(buy limit):在市場現價的下方買入。
賣出限階(sell limit):在市場現價的上方賣出,與買入限價反之。
買入止損(buy stop):在市場現價的上方買入。
賣出止損(Sell Stop)在市場現價的下方買入賣出。
(8)外匯交易報價討價還價擴展閱讀
交易優劣
1、成交量大,市場透明度高;
2、杠桿靈活,交易成本輕;
3、雙向交易,獲利不受市況所限;
4、T+0交易,24小時市場 全球7x24小時不間斷的外匯市場;
5、風險可控,可預設止損和限價點 通過設置止損和限價點,可以幫助交易者及時控制虧損或鎖定獲利;
6、交易迅速,即時成交無需等待 在通常的市況下,所有訂單都可以在指定的價位或者指定的范圍內即時成交
交易方式
實盤交易
外匯實盤交易也即銀行的那些外匯寶之類的及外匯保證金交易。前者可以通過開設銀行賬戶交易,後者主要是通過在國外一些交易商在國內的代理商處開戶後入金交易,因為國內沒有自己的交易商。外匯實盤交易又稱外匯現貨交易。
虛盤交易
外匯保證金交易又稱虛盤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相對就越少。
『玖』 外匯買賣交易中,買入價和賣出價分別指什麼
外匯買賣交易的報價分為買入價和賣出價(英文表示是:BID/ASK),均是從交易銀行專角度出發的,屬針對報價中的基本貨幣而言的。買入價是指交易銀行從 你那裡買一個基本貨幣單位所付給你的價格,而賣出價是指交易銀行賣給你一個基本貨幣單位的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 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 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舉例來說: Currency Name Bid Ask (買入價) (賣出價) EUR/USD 1.2807 1.281 這里,歐元是基本貨幣,美元是目標貨幣。當你想買入一個歐元單位時,你是按照交易銀行的賣出價,付出1.2810美元。而當你想賣出一個歐元單位時,你是按照交易銀行的買入價,收回1.2807美元。 這是報盤示例,BID(買入價)ASK(賣出價),赤字代表下跌,藍字代表上漲。 匯率資料隨時在變化,實際成交匯率以各銀行櫃台交易為准。
求採納
『拾』 如何在國際貿易中與買家討價還價
試著答一答:
外貿過程中,產品價格和質量是決定整個訂單成交的核心,幾乎所有新客戶在第一次與您聯系時都會有一個價格周旋的過程。如何縮短/避免這樣的價格討論周旋,建議您在報價前期可以先做如下准備。
一、不要輕易報價
當買家直接詢價時,許多外貿人員往往認為自己必須拿出一個固定的報價單。實際是要看具體情況的:如果買家的要求與我們現有產品相似或完全相同,我們能給出一個大致的報價范圍或者准確的報價,當然很好。但是如果買家的要求與現有產品有差別,不能給出具體的報價,則要盡量通過問答的形式了解客戶具體需求,比如可以問其需要的數量,需要的質量要求,有沒有特殊的需求,還要了解客戶需要報FOB還是CIF或者其他?當了解清楚具體情況後,建議您可以這樣告訴客戶:"我需要一些時間准備報價單,請允許我對您的產品要求再進行一次確認。我們的核算部門會對您的產品要求進行詳細核算,然後我再把具體報價給您,這樣行嗎?"顯然,大部分買家都不會對此回答做出反對意見。實際上大多數客戶都期望您經歷這一流程,因為這意味著您的報價不是草率的。
二、講究報價方式
在報價方式上,我們可以參考以下三點:
A. 報最小單位的價格。例如襪子報價,我們通常報一雙襪子的價格($1.2USD),卻不報一打的價格(6雙,$7.2USD),正是這個道理。因為整件報價不易換算成單價,而且整件價目大,一時之間會給人留下價高的印象。
B. 不報整數價。多報一些類似$1.216USD的價格,盡量少報$1.2USD的價格,一來價格越具體,越容易讓顧客相信定價的精確性;二來我們可以在客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將零頭作為一個討還的籌碼,「讓利」給對方。
C. 讓客戶先報價。讓客戶先行報出可以承受的價格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探價、報價方法。(建議此方法不要以郵件的形式正式發出,可以在與客戶通過MSN,Skype等聊天工具進行業務溝通的時候「順便」詢問。)
不管怎樣,我們肯定還是會遇到買家抱怨「報價太高」。此類的抱怨有著多種含義。
第一,它可能意味著您提供的報價實際上並不高,但是買家想知道是否能進行進一步的砍價。
第二,買家也許真的沒有能力接受您的報價。對於這些資金不足的客戶,我們應當友好溝通,禮貌拒絕,不要冷淡怠慢他們。如果有一天,當這些客戶有能力重新購買我們所提供的產品時,如果由於我們曾經「粗暴」的對待,相信絕大多數將不會考慮再合作。
第三,買家「惡意」還價。您報了比較實在的價格,每次他都說:」Yougivemeacrazyprice,,theyonlygiveme30%priceasyougave。」這種情況下,你一定心裡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會這樣答復:」Yes,sir,,。」接著重點講一下產品特色,售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然後表示很遺憾,我們的產品跟您要求的價格相差太遠,不過我們還有些便宜的產品(介紹些特價,庫存品的情況)。看其答復,如果還是不願意,或者繼續砍價就算了。
做外貿一定要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標市場在哪裡,我們的銷售對象不是所有的人,只要能抓住目標市場的那部分人就足夠了。比如某產品市場定位是在$10USD,目前的客戶就是能接受$8-12USD產品的人(大概的價格空間),只肯出$1USD買便宜產品或者願意出$20USD買奢侈品的客戶,我們可以把他們從近期重點客戶名單中暫時忽略。等到將來他們能接受$10USD產品的價格和質量或者我們也同時提供他們合適價格範圍內的產品時,再繼續聯系。
第四,買家善意還價。比如每次開價後,買家總是還要個10%DISCOUNT。這種客戶,一般來說都是想買你的產品的,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不要為了微小利益而把客戶得罪。這種情況,需要知道自己的報價許可權范圍,公司能接受的折扣范圍。您可以這樣回答:「Dearsir,,ItriedtogetaXX%discountfrommyboss,hopethiswillmakeyousatisfied.PleasenoteIhavetriedmybest.」或者說「Accordingtoourcompany'spolicy,,wecanonlygivea2%discount.longtermrelationship."
總之,即使這個價格您能接受,也要顯示出比較委屈和勉強。如果買家一還價,馬上就鬆口,他們會明白肯定還有讓價的空間,接下來,價格就會被越壓越低。而且,永遠不要在客戶面前顯示出急躁的心態,我們越著急,買家就越會砍價。有的時候,關於價格的談判,未必要當天回復,可以適當等個1-2天。客戶電話給您的時候,也要顯得這個問題很難處理,先表示要請示下,才能答復。
總結:總之,與買家討價還價有時候也是一種心理戰,把自己想成是買家,多揣測下買家的心態,換位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200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