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黃金交易 > 埃博拉檢測指標

埃博拉檢測指標

發布時間:2021-07-05 02:23:52

㈠ 關於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已造成10次具有規模的暴發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發就奪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剛果(金)讓100多人命喪黃泉,2004年5月下旬蘇丹南部疫情再發,已有4人死亡,同時俄羅斯一實驗室女科學家因針刺感染而喪命,這一病毒殺手已引起WHO的高度重視。EBV屬絲狀病毒科絲狀病毒屬,為單股負鏈RNA,其分子量為4.2?06,根據病毒抗原不同分為4個亞型,即埃博拉-扎伊爾、埃博拉-蘇丹、埃博拉-萊斯頓及埃博拉-科特。不同亞型EBV的毒力不同,扎伊爾亞型毒力最強,引起人類感染且病死率最高,蘇丹亞型次之,萊斯頓亞型僅在非人類靈長類中引起發病和死亡,尚未見引起人類致病的報告。EBV可以通過感染者的血液、體液、精液及各種器官迅速傳播,感染潛伏期約為2-21天,感染者最初的症狀是突然發熱、頭痛和肌肉痛,繼之出現嘔吐、腹瀉和腎功能障礙,最後體內外大出血,病死率高達90%。快速靈敏准確地診斷EBHF是防治關鍵。由於急性期病人血清中特異性抗體水平相當低,其診斷價值遠不如抗原或核酸檢測高。為此,Towner等採用EBV逆轉錄聚合酶聯反應(RT-PCR)檢測方法,測定了急性期病人的EBV和病毒載量,快速診斷為蘇丹埃博拉病毒,敏感性較高。同時發現病毒載量與疾病的預後密切相關,死亡病例RNA的復制水平明顯高於生存病例。研究者還指出,監測EBV亞型至關重要。目前EBHF尚無有效療法,主要採用支持治療,要特別注意維持循環血容量,監測血壓,吸氧等。最近美國科學家用1種抗血凝蛋白質對感染EBV的獼猴進行治療並取得一定療效,但對人體的療效有待於進一步驗證。EBV疫苗尚處於實驗階段,在靈長類動物已顯示效力,世界上首次人體EBV疫苗試驗最近在美國進行。世界上六種神秘病毒最致命 埃博拉病毒位列第一

㈡ 埃博拉病毒

以下信息來自網路)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AST>ALT),有時血澱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用電子顯微鏡有時可在肝切片中觀察到病毒。用IFA檢測抗體常導致誤判,特別是在進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學調查時。實驗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險性,應該只在有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人員和社區感染的地方開展(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感染潛伏期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
在大約1500例確診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達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盡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埃博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盡管醫學家們絞盡腦汁,作過許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實「身份」,至今仍為不解之謎。沒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發後潛伏在何處 ,也沒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規模爆發時,第一個受害者是從哪裡感染到這種病毒的。「埃博拉」病毒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這種病毒,沒有疫苗注射,也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實際上幾近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醫生的話來說,感染上「埃博拉」的人會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經感染的病人完全隔離開來。

㈢ 令人恐懼的埃博拉病毒(EBV)

埃博拉出血熱的傳染源是(烏干達的一些攜帶了埃博拉病毒的綠猴),傳播方式是(體液)

㈣ 關於埃博拉病毒實驗活動分級正確的是

埃博拉這類病毒活病毒培養感染細胞,動物實驗必須在四級實驗室,推薦密封樣本置入專用烤箱內,60度1小時將病毒滅活後再進行核酸檢測,這樣對工作人員安全,在普通實驗室就可以做。

㈤ 埃博拉出血熱的檢查

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診斷成為應對埃博拉病毒的關鍵。檢測實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多重 RT-PCR 檢測。抗原檢測也可以一起進行,作為確診檢測。而抗體檢測(例如IgM和IgG)是次要的檢測方法。
歐盟的「歐洲移動實驗室」發揮了巨大作用。第一個「移動實驗室」已於2014年3月被派往幾內亞的蓋凱杜疫區,目前已開展約1100次檢測,其中超過400次檢測結果為陽性。目前全球總共發現不到兩千例埃博拉出血熱確診或疑似病例,「移動實驗室」在確診病例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4年8月,歐盟還將設置第二個「移動實驗室」,它有可能被運往獅子山。
歐盟的這種「移動實驗室」一直就是為應對突發疫情而設計的。其檢測范圍覆蓋全球多種威脅巨大的病毒。埃博拉疫情使其有了發揮作用的實戰機會。從實戰中不斷總結埃博拉病毒特點,獲得最新數據,有助完善其診斷水平。而「移動」的特點,使該實驗室可以奔赴許多疫區,提高發現患者的效率。

㈥ 一病毒疑似埃博拉病毒,為檢測其真實性。可根據病毒的哪個結構進行檢測這是運用到它的什麼性質

抗原抗體結合

㈦ 埃博拉出血熱的診斷

埃博拉病毒潛伏期為2到21天,如何及早發現是關鍵。因此全球各國都在研發快速檢測法。中國在這方面表現突出。
中國已經具備了對埃博拉病毒進行及時檢測的診斷試劑研發能力。在抗體技術上,中國前期也已經有了很好的多元性抗體的制備能力,包括已經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體基因,啟動抗體的生產程序不會需要太長的時間。
中國在診斷試劑方面和抗體技術方面對埃博拉病毒是有備而來的。中國目前約有9個課題、10個國家級研究單位在從事埃博拉病毒研究,包括檢測方法、診斷試劑開發、疫苗和葯物等。這為我國應對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現在有很多試劑已經研發,很多方法和診斷試劑的技術儲備可隨時提供我國疾控部門應用。

㈧ 埃博拉病毒的檢測設備

義大利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日前發表聲明稱,已研發出快速檢測埃博拉病毒的便攜設備,可在75分鍾內檢測出血液樣本中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
這種設備由該研究所與義大利生物技術企業Clonit、法國企業意法半導體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採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即時聚合酶鏈式反應。這種設備靈敏度極高,即便是微量的人類血液經過多次稀釋也能檢測出所含病毒,而且能夠早期甄別病毒,顯著減少傳染風險。

閱讀全文

與埃博拉檢測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
南京商廈古今內衣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黑角現貨交易 瀏覽:730
樂投天下投資 瀏覽:638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
560002基金發行價 瀏覽:241
貴金屬深加工流程 瀏覽:395
債券價格表 瀏覽:309
炒外匯圖片 瀏覽:222
德州線下貸款 瀏覽:725
後市融資 瀏覽:735
一塊錢人民幣等於多少比索 瀏覽:362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