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做外盤期貨,主要做恆指期貨。用信管家做,但固定匯率是7.95。這個固定怎麼這么高正常嗎
你這個匯率是偏高了一些。
你做的信管家是配資平台,人家把資金給你使用也是有成本,有可能就是在匯率方面賺你的錢。一般都是加收手續費,匯率加錢的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要貪小便宜,穩定賺錢的買賣誰還會帶著你做呢,他們首先就是通過股票群跟你們內講解股票,然後容在一步一步轉入到外匯投資,讓你們一步一步掉入他們精心設計的陷阱,最後騙光你的血汗錢,然後你的失去利用價值了,把你刪了!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要記得及時維權追回損失!
③ 萬達寰宇正規嗎外匯恆指是不是又是騙子平台,冇誰知道說一下
正是我想問的,我也想知道。
④ 外匯,恆指,股指期貨反向跟單靠譜嗎這兩天收益不錯是否能繼續跟
一、 什麼是期貨反向跟單?
在金融市場交易中,投資者在投機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會導致大部分人群虧損,則少部分人群盈利的現象,遵循著二八定律,期貨、外匯、貴金屬等市場交易的產品設有多空交易制度,通過利用計算機軟體獲取投資者交易多空操作時時交易數據,與其進行相反方向交易,既投資者交易虧損越多,反方向交易獲取利潤越多。
二、 反向跟單的由來
反向交易的雛形引入是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卡尼曼及史密斯行為經濟學及實驗經濟學的理論測試項目中得到啟發,多數交易者在測試行為心理結果中都以失敗告終。國外一些聰明的金融行家開始將卡尼曼的理論測試項目應用到股票市場、衍生品市場,後來被不少國際對沖基金公司所隱性使用。由於我國金融市場特殊的歷史因素,使得我國金融產品及交易制度具有特色性,早期反向跟單模式只是被大眾心理上認可,但是真正利用此模式進行交易的人確寥寥無幾,以前的金融產品,項目認知度,專營經驗等問題都是當時的阻礙,近些年隨著我國各項領域的逐步開放,我國金融市場不斷創新,在期貨領域中,反向跟單交易模式在2015年股指期貨市場中,被廣泛的引用,當時金融市場處於重災區,股票及股指全線大幅度快速下跌,但是反向跟單者確打著程序化的旗幟(隱蔽其盈利模式),一路狂賺,少則百分之一百的收益率,多則百分之一千以上的收益暴利。在2015年9月,我國政府為有效防範金融市場風險,對股指期貨進行了管控,所有做反向交易的群體進行市場轉移,應用到商品期貨及全球交易市場,此模式的出現對中國金融市場乃至全球金融市場會有深遠的影響,必將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
三、 反向跟單的應用
反向跟單顧名思義其前提條件所交易的金融產品必須能夠時時相反交易,既金融產品必須具有做空交易機制,我國目前擁有做空機制的金融產品,大部分在期貨市場中,最佳的交易產品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股指期貨產品,手續費低廉,點差低,點值大,行情走勢起伏不定,參與者參差不齊等(反向跟單主要參考因素)。商品期貨目前由於產品眾多,參與者分散,主力權重過大,資金盤較小,浮動空間不利等因素,反向跟單在應用過程中會出現收益不穩定現象,很多人由於在整個項目鏈條中的某一環節沒有做好,甚至看不清期貨市場本質,盲目、無知的應用到商品期貨中,導致大部分反向跟單交易的人以失敗告終。當然經驗豐富者在排除不利因素後,加以改進後,其盈利能力比較明顯,更多的人將反向跟單應用到國際金融產品中,如新加坡A50(與國內股指相像),香港恆生指數,美原油、黃金、外匯等產品,因此總結出反向跟單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只要世界上有多空機制的金融產品出現,那麼反向跟單就有它的生存空間。
⑤ 恆指期貨配資被騙,外匯配資合法嗎
恆指期貨配資被騙?是虛假盤么?虛假盤可以報警的。不懂怎麼判斷虛假盤自己網路,還是不懂可以看。。我。。名/稱
⑥ 中國去緬甸做外匯恆生指數詐騙錢能找到他們嗎
說實話,這種情況你當然只能夠是撥打110報警,但是他們詐騙錢估計不是第一回啦,是否能夠找到他們誰也不敢保證。
⑦ 期貨恆指和外匯恆指有什麼區別
基本上都一樣,只是杠桿與保證金不同,點差也不一樣。
⑧ 恆指好做還是外匯好做些
外匯抄和期貨的分析方法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它們的交易標的和杠杠是不一樣的,外匯一般都是做外盤,他的市場更大,每天的交易額也更巨大,沒有漲跌幅限制,獲利的機會也比較多,所以相對比國內的期貨交易更公平,更透明。期貨比外匯優勢,就是它是被國家承認的,外匯現在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灰色地帶,國家是不承認的。國內一般只有銀行的自營部門做外匯!!
⑨ 外匯是騙人的嗎,外匯還能做嗎,恆生指數怎麼樣
短線的話有一些吧,外匯可以做,但看你怎麼選,有的是保本的。按規則下單就不會虧損
⑩ 請問恆生指數期貨風險相對於外匯,期貨,股票風險是怎麼樣的
有空幫忙看看此問題:
恆生指數期貨是基於恆生股指,指數波動的風險是可預見的,不同的是加上期貨的內涵(有了保證金)利用了金融
杠桿,風險就會成倍放大。期貨與指數期貨市場特性相似只是具體交易對象不同,風險都屬相對較大的。至於股
票在投資領域也屬風險較高的只是與期貨類相比要小一些。如有時間參詳一下98年香港與國際對沖基金通過指
數期貨搏弈的過程或許你會對其風險有一定了解。
在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波中,香港股票和外匯市場受到了以索羅斯為首的美國對沖基金的強烈沖擊,股票指
數期貨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8年8月28日,600多萬香港市民目光被鎖定在位於港島中環的香港聯
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上。因為8月28日是8月份香港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的結算日,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打擊以
對沖基金為主體的國際游資集團控香港金融市場的第十個交易日。雙方經過9個交易日的激烈搏殺後,迎來了首
次決戰。
上午10點整開市後僅5分鍾,股市的成交額就超過了39億港元,而在同月的14日一整天,香港政府僅動用了
30億港元吸納藍籌股,就將恆生指數由13日報收的6660點推高到7224點。半小時後,成交金額就突破了100億港
元,到上午收市時,成交額已經達到400億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高峰時8月29日創下的460億港元的日成交量歷
史最高記錄。下午開市後,拋售壓力有增無減,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恆指和期指始終在7800點以上。隨著下午4
點整的鍾聲響起,顯示屏上不斷跳動的恆指、期指、成交金額分別在7829點、7851點、790億鎖定。
1998年8月28日,對於眾多國際炒家來說,是一個心痛的日子。香港股市在周邊股市普遍下跌的不利條件下
,仍能頂住國際炒家的拋售壓力,大出炒家們的意料,也使炒家們在此戰中慘敗而歸,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
月14日入市干預以來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針對炒家們慣用的匯市、股市、期市的主體性投機策略,以"其人
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在這十個交易日中,香港政府將恆生指數人8月13日收盤的6660點推
高到28日的7829點報收,並迫使炒家們在高價位結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貨,並抬高9月份股指起火。在此之前,
炒家們見了大量的8月份期指空倉,這樣一來,即使它們轉倉,成本亦很高,一旦平倉,則巨額虧損不可避免。
自入市以來,香港政府已動用了100多億美元,消耗了外匯基金的13%,就此而言,香港政府的勝利也是有
代價的勝利。此舉,大大超過了1993年"英鎊保衛戰"中英國政府動用77億美元與國際投機者對壘的規模,堪稱
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一、 對沖基金與香港政府的戰斗
(一)前期工作
1.對沖基金在對香港金融市場進行沖擊時所需要的資金不可能在進行沖擊時一邊沖擊,一邊籌集。因為一
旦受到沖擊,被沖擊的金融監管部門的傳統作法是提高短期貸款利率,而事實已經證明在前三次沖擊(1997年
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貸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剛也
被戲稱"任一招"。利率的提高會提高沖擊著的成本,但此前是在沖擊者在有關利率被提高後,仍有借款行為。
在這次炒家沖擊香港金融市場時,與以往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炒家沒有進行即期拆借活動,而是預先屯結了
大量的港元,這些港元來自多方面,但有一個很重要的來源是一些國際金融機構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發行的一
年至兩年期的港元債券,總數約為300億美元,年利息為11%。這些國際金融機構將這些港元掉期為美元,而借
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對沖基金。這些港元為對沖基金攻擊香港金融市場提供了低成本來源,使投機者具備了在
匯市進行套利的條件,而對沖基金又在外匯市場上買入大量的遠期美元,據說索羅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總數約
400億美元買入合約,到期日為1999年2月。
2.在1998年6、7月恆生指數在8000點的時候,大舉沽空,建立了大量的恆指空倉頭寸,對沖基金建立恆指
空倉是因為它們預計香港股市在受到沖擊後恆生指數必然會大幅下跌,而恆指期貨合約的價格是每張每點50港
元,也就是說,若建的是空倉,恆生指數每下跌一個點,一張期貨合約可收入50港元。眾所周知,恆生指數代
表香港金融市場乃至整個香港經濟、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經濟的"晴雨表"。恆生指數下跌越多,人們對香港經
濟的信心就越小,在這種情況下,恆生指數的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廣大投資者的盲目跟從,從而既可能造成
恆生指數無序下跌的可能。對沖基金的經營者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大量持有空頭頭寸。
(二)炒家出招引起香港政府幹預
1.1998年8月初,投機者突然大肆宣揚人民幣將貶值10%,其中,上海、廣州等地的人民幣黑市交易中曾跌
到了1美元兌換9.5人民幣左右。投機者散播人民幣將貶值的謠言是"聲東擊西"的招數,是想藉此來影響人們對
港幣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機者還大肆宣揚內地銀行不穩定等謠言,其目的仍是為了其狙擊港元創造心理條件
,其手段真可謂無所不用。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開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聯系匯率脫鉤的期權。
2.炒家開始沖擊,恆生指數應聲暴跌。1998年8月5日,炒家們一天之內拋售200多億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
一反過去被動做法,運用香港財政儲備如數吸納,將匯市穩定在1美元兌換7.75港元的水平上,銀行同業市場拆
借利息也僅是略有上升。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拋售了200多億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僅照單全收,而
且將所有吸納的港元存入香港銀行體系,從而起到了穩定銀行同業拆借利息的作用,因為拆息率一旦提高,股
市下跌在所難免,以往三次狙擊的結果都是保住了匯市,而股市大跌。但是8月7日因為已公布中期業績的藍籌
股業績不佳導致股市下跌,恆生指數全日下跌212點,跌幅為3%。在此後7日到13日這幾個交易日中,香港政府
繼續採用吸納港元,穩定同業拆息率的辦法穩定股市。但由於炒家在股票市場上做空,恆生指數最終還是跌到
了6600點的低位。
3.1998年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參與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為了維護港元,攜巨款外匯基金進入股票
市場和期貨市場,也炒家進行直接對抗,開始前數分鍾向香港的中銀、獲多利、和升等多家證券行指示大手吸
納恆生指數藍籌股。表示不惜成本,務求將8月期指抬高600點。香港政府的此舉一反以往"積極不幹預"對投機
者的政策,對投機者造成了一個始料不及的沉重打擊。有代行中央銀行職權的金融管理局直接托市干預期貨、
股票市場,在全球開放型資本市場上尚屬首次。當時恆生指數和8月份股指期貨合約以7224點收市,股市成交量
達到81億港元,而平時成交水平約在30億-50億港元。
臨近8月28日期指結算日,對沖基金從香港經濟商中借入大量股票,據說,索羅斯曾向中東石油大亨借入匯
豐股票用於8月28日與香港政府大決戰。由於香港借貸利息為25%,大大高於海外借貸利息8%的水準,故投機者
向海外借貸成功。香港政府一面下令香港各上市公司和基金不得把手中持有的股票借給對沖基金,一面在股票
市場中如數接受對沖基金的拋售狂潮,以至於大戰後,香港政府擁有了多家上市公司的絕對控股權。至8月28日
,香港政府在10個交易日的較量中,最終頂住了國際炒家的拋售壓力,將恆生指數成功地推高了1100多點,打
破了炒家們的如意算盤。概括起來,8月份香港政府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如數吸納炒家拋售的港元,並將所吸納的港元存入香港銀行體系以穩定香港銀行同業拆借率,並於8
月14日突然提高銀行隔夜拆息率,突擊投機者,提高投機者的拆借成本。
第二、自8月14日起大量買入恆生指數分成股(藍籌股),抬高恆生指數及8月份恆生指數期貨合約價格,
加大建立許多空倉的投機者在8月28日8月份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結算日的虧損。
第三、指示香港各公司、基金、銀行等機構不要拆借股票現貨給對沖基金,減緩股票市場的波動。
第四、抬高9月份指數期貨合約,以加大投機者轉倉的成本。
日期 政府策略 市場反應
8.14 通過數間證券行不及價格地購入大量恆生指數成分股和期指,號召華商入市 觸發投機者平期指空倉
,恆生指數急升564點
8.18 沒有大舉掃貨,重點吸納電信股 將恆生指數維持在7200點水平,投機者開始將8月期指合約轉倉9月
8.19 趁外圍利好消息,開始獲利吐貨,干預股票期指,砍斷投機者沽貨 恆生指數升412點,過萬張8月期
指合約轉之9月,投機者從海外借貸,24日繼續出現大量沽空
8.2 早先退高200點,再支持大盤不回落 防線再度推高至7700點水平,市場傳聞基金開始平期指空倉
8.21 不積極入貨,防止投機者搭順風車 恆生指數干預後首次下跌,投機者有機可乘,尾市大幅造低
8.24 期市買8沽9,逼投機者8月平倉,港股在外圍下跌的情況下獨升317點 仍有過萬張8約合約轉交9月,
積極入市,出現新的"御用經紀"
8.25 挾高港元短息,增加投機者借港元成本,期市守住7800點,保8、9差價約100點 8月期指逼近8000點
,轉倉的有減少現象
8.27 與投機者對峙,大量掃入成分股,全日股指維持在7800 股市成交激增,27、28兩天分別成交229、
790億
8.28 進一步跨到8、9月期指差價,加大投機者轉倉成本 8、9月份期指差價在8月28日擴大到600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