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看待2018年的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2018年金融行业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一年,优质平台将展现更强劲的发展势头,整回个行业将走向良性发展新答阶段。像乾道集团等一批拥抱监管、合规发展的企业,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以更加专业、规范的姿态,守护客户财产安全,助力客户资产增值。
Ⅱ 你认为2018到2020年之间的金融危机概率有多大
我认为概率抄为75%。
理由;袭1、88年,98年,08年都发生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时间规律是十年一次,2018到2020年之间这个期间,正值发生危机的时间节点中。
2、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贸易摩擦,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美国近期的减税和支出举措,可能在2020年起引发更大风险。贸易摩擦将使得美国经济未来2年迎来衰退,同时拖慢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3、发展中国家货币也在承受压力,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已从最高点明显快速下跌了。世界性金融动荡加剧。
Ⅲ 2018年金融业以及制造业(很多行业都下滑)都特别难过,为何中国的GDP却还是保持高速增长
你说的“难过”与复GDP是两个制概念。首先,制造业只要开门营业生产,就会制造出商品,而制造出商品就创造了GDP。而“难过”的实质或核心是企业利润少。若没有利润,企业虽然创造出了GDP,但日子就难过,不过只要不大量亏损,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维持下去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老板口袋里的利润没有增加。
Ⅳ 中国金融业现状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国有银行、 国有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因素。 但三资企业及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未变; 外资也保持较稳定的增长,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大, 而且大多是长期投资,外商不会轻易放弃。
因此推断, 中国在三五年内不会出现类似东亚其它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但是, 真正的危险是在三五年之后, 当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的压力, 对他们的经济及金融体制进行全面开放,彻底改革, 建立起与国际完全接轨的先进体系以后, 将会对中国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如在二战之后, 美国接管日本及德国,输入美国的经济体制, 使日本和德国的经济较快地发展起来, 而将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渐渐抛在后面。 因此,中国必须抓住各国在金融风暴后进入调整期的有利时机, 尽快改革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改善银行服务, 进一步提高出口竞争力,吸引外资扎根中国, 使中国的经济保持实际高质量的调整增长。因为要真正避免危机, 就必须保证基本经济因素的健康。
中国要维持一种实际高质量的高速增长, 就必须打破过去的传统发展模式,即:发展经济—银行增加贷款— 国有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中国大陆的经济, 已经形成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是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部分; 另一个则为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部分。 后者在近五六年内得益于先进制度与优惠的政策,发展相当迅速。 由于外资进入中国后,在中国最先进的地区引进最先进的技术、 管理,建立了基本上与世界经济相接轨的企业。 三资企业与一些股份制企业成为中国最健康、最有活力的部分, 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源泉。 现在中国正进入一个关键时刻。 随着一些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完成,中国投资环境的“硬件” 部分逐渐完善起来,中国现在吸引外资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好。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是劳动力最便宜、土地(用于发展制造业基地) 最多、市场巨大和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现在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就是中国的政策。 政策成功不成功,有效没效,不在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 也不是看中国有没有市场, 而主要是看能不能降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和实物成本不一样。实物成本,如劳动力的成本、 土地的成本、资本的成本, 都是可以根据一个国家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交易成本” 却是一个人为造成的成本,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 但是不可能避免,做生意时,可能不容易看到而不去考虑, 但最终成功与否,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交易成本很高, 主要体现在政府、会计、法律、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服务方面, 整个都跟不上。政府部门有重重人为的障碍要打通, 银行和律师根本不能适应面向国际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些都增加了中国市场的“交易成本”。 外国投资者很想来中国投资,但他们都感到来中国投资不容易, 故尔采取了一种观望的态度。中国市场高额的“交易成本” 主要存在于金融服务中。 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金融业的问题。因此, 建议中国在现阶段采取一种有限制、有控制的金融开放政策, 包括向外国银行开放贷款业务,允许三资企业运用美元进行交易等。 一方面可以使外国投资者看到中国有决心开放金融业,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开放风险。
Ⅳ 2018年发生金融危机了吗
1、金融危机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次应该是美国股市或者债务危机。
2、欧美日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经济危机中,并持续加重,各国不得不消耗巨大资源以维持经济的运行。金融危机等冲击只是加剧经济危机的一种方式。
3、各国拯救危机的资源到现在已经基本耗尽,再次发生大危机时,将难以拯救。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每次危机都可能演变成大灾难。
以上3点判断,是根据经济大兴衰规律和世界各国实际情况得出,简单分析如下:
利润是经济运行的动力,当利润率高于投资者最低期望盈利率时,投资和生产活跃,经济繁荣;反之,则投资下降,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
根据《利润的来源与经济大兴衰,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利润来源公式如下。
利润 = 投资者消费 + 经济增长 + 政府赤字 + 工人赤字 + 国外利润 + 短期利润
战后初期,资本的毁灭和分散,甚至重新分配,使投资者自身消费与其资本形成高比例,加上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使投资者自身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高的正常利润率,从而促进经济繁荣。
但随着经济增长率下降、资本重新积累和集中兼并,正常利润率下降,当低于投资者最低期望盈利率时(简称正常利润率不足),整体投资下降,经济危机发生。这是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对应欧美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经济增长不会回到高增长,集中的资本也不会重新分散或分配,甚至因危机更趋集中。因此,正常利润率不仅不会回升,而且还会继续下降。
投资者为了获取期望的利润率,或政府为了稳定投资和经济,只能以非正常利润弥补正常利润的不足。主要是工人和政府赤字。
由于投资者的利润每年都持续需要,因此,弥补利润不足的非投资者亏损,也必须持续存在,最终导致家庭债务和政府债务持续增加
Ⅵ 谁能从国际金融角度预测下2015-2018年黄金价格走势
建议索要发票看抄发票品袭名
最近一周黄金涨股票跌
2014年12月16日交易价到240元左右,黄金首饰285元左右,投资黄金250元,回收220元,典当行回收价格只有210元以下,投资有风险从业需谨慎,如需查询详细品牌价格可追问核实;
谨防类似“兴邦”案和黄金佳非法集资广告
鄙视广告,鄙视某些助纣为虐的知道管理员
Ⅶ 分析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金融领域的科技应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金融电子化、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第三阶段金融科技强调利用前沿技术变革业务流程,推动业务创新,突出在大规模场景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运行。
Ⅷ 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目前没有一个单一的直接的标准来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但是间接的指标有很多。比如:海外人民币的存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海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成熟度,海外对人民币资产的接受程度等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2014年11月9日,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把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俄罗斯对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