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oecd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

oecd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

发布时间:2021-02-05 10:33:29

1. 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切实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通知的介绍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银行业提高服务水平,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故发布此通知。《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并将其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将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投诉处理部门,完善客户投诉处理、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要规范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要在各营业网点和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公布电话、网络、信函等投诉处理渠道为客户投诉提供必要的便利。在投诉处理中发现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确有问题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纠正;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金融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投诉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个工作日,并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2. 我想投诉中国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怎么投诉

可打银行客服电话投诉处理,不要和机器人客服交流,可以直接转人工客服处理

3. BSCI认证的体系详解

BSCI是一个为零售业、工业和进口商实施社会标准共同监督系统和改善供应商所在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案由对外贸易协会(FTA)发起。 a)目标
提高供应商所在国家的社会标准作为公司在全球经济一员中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这将是一个由供应商、政府以及其它供应商所在国的利益方所共同承担的长期持久过程。
充当公民社会中公司、员工代表、非政府组织以及其它团体的沟通桥梁。一个共通的监督体系有助于使消费者相信,零售行业已采取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体系的卓越透明度使它能够得到其内部和公众的信誉。
提供一个国际通用兼旨在帮助供应商遵守的可行监督体系。各成员公司和协会应把各供应商视作这一过程的伙伴。该行动涉及各种消费产品,但如今主要集中于纺织、成衣、鞋类和玩具方面。BSCI并不打算取代其它验证体系。
为供应商和零售业公司带来经济上的优势。透过在供应商的生产场所里实施共通的社会标准监督体系,不但可以避免重复和多余的审核,而且能够节约时间和费用。遵守社会责任标准还可以提高供应商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而高质量的产品也可以使零售商更具竞争力。
充当BSCI各成员之间交流知识和观点的平台。BSCI希望能够结合参与者的广泛经验以及专业意见。
BSCI致力和其它相同的体系相互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是采取相同的行动或者相互认可的形式。BSCI认为本身是国际上致力于为全世界供应链带来可持续性改善的社会条件行动的一分子。
b)组织BSCI是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的一个非牟利组织。所有欧洲和欧洲以外的公司或协会均可成为BSCI的会员。BSCI是主要针对零售业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也开放给各种消费品的进口商和生产商加入。
会员资格分两种,分别是正式会员资格和非正式会员资格。正式会员是积极参与并将供应商纳入BSCI资格证明和审核程序中的零售商、贸易商和生产商。非正式会员是对该过程中有兴趣但没有直接参与的任何公司、协会和组织。成员董事会有权决定接纳和开除BSCI成员的会籍。任何有意退出BSCI成员都可以在每年年底前六个月提交书面通知。
一经加入,会员就要承诺概括支持并促进BSCI及其目标。特别是承诺审核其供应商并将它们纳入遵守社会责任的程序中。这种审核和纳入应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此乃由会员与代表委员会共同商定。会员有义务按BSCI缴款体系交纳会费。如果不遵守或没有履行会员义务,就有可能会被取消会员资格。
只有正式会员才享有投票权。
BSCI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成员董事会:
成员董事会由所有的正式会员和非正式会员组成。董事会至少每年召开两次,主要负责制定长期规划和作出策略性决定。主要负责范围包括预算、活动、程序以及结构。常规决策以简单多数通过。涉及已存在的决策,例如,涉及到BSCI的结构,则以三分之二的多数赞成票才能通过。
成员董事会可以成立工作小组处理特殊问题。一个常设性工作小组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有关体系以及其组成部分提出具体建议,然后提交成员董事会。每个参与国都有一个代表参加领导小组。其它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亦会获邀出席领导小组的会议。
代表委员会:
代表委员会至少由代表成员董事会的三名高级成员和一名秘书处的代表组成。成员董事会代表由成员董事会任命,当中应体现出成员董事会的国别和地域分布。代表委员会是在公众场合面对政府和其它机构的正式代表。它要定期发布公告。代表委员会根据需要经常召开,但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所有决策都以简单多数票赞成通过。
代表委员会可以推选一位成员作为发言人。发言人必须是一个公司的代表。
委员会的成员每两年一届。可以连续当选委员三次,共计六年。
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是代表大多数关注社会利益方面的相关方,主要是由工会、非政府组织、供应商、进出口商业协会、欧洲委员会、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代表以及一名联合国“全球行动计划”的代表组成。顾问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就监督社会标准以及BSCI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处理因BSCI审核活动而产生的投诉。
顾问委员会的成员的委任期为两年。可以被委任三次,共计六年。
秘书处:
秘书处隶属对外贸易协会。其主要任务是处理组织的行政工作,其中包括:
– 组织BSCI的监督程序
– 成员董事会和代表委员会会议的准备工作
– 发展并实施成员董事会提出的管理措施
– 澄清参与该行动的成员公司和协会提出的问题
– 管理BSCI的数据库
– 以BSCI对外代表的身分向代表委员会提供协助
– 公共关系
c) 预算
BSCI以会员交纳的会费和第三方的捐赠作为其活动的经费。由成员董事会决定年度的预算和会费。 – 相关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
–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 联合国消除各种形式歧视的公约
–联合国人权宣言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多国企业原则
除了以上这些原则之外,一些环境方面的基本要求也包含在BSCI的要求当中。除根据成员公司所作的审核要求外,进一步有关生态方面和其它与生产有关的要求都可能包括在监督审核的程序当中。 如今,只有已经通过SAI合格水平鉴定并由BSCI选定的独立的审核公司才会受托实施BSCI社会责任审核。这保证了最佳的审核质量,同时也避免昂贵及作风官僚的鉴定方式。
除了SAI认证外,FTA所选定实施BSCI社会责任监督的审核公司必须达到某些先决条件,并遵守一定的条件。

所选定的审核公司必须存在于最重要供应商所在的地区,并有足够的代理机构来实施监督和审核活动。这在区域特有经验以及审核过程最佳化这两个方面都是必需的条件。
– 审核公司必须和BSCI签订书面合同,制定双方合作的合同条款。
– 以下BSCI的条款都必须予以遵守:
- 只有受到BSCI成员公司或者供应商委托,才可实施BSCI审核
- 在审核过程中必须使用BSCI调查问卷和指引
- 审核结果必须综合以书面记录并可查证
– 审核员和审核公司必须与本地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员工代表合作
– 雇佣的审核员必须具备高素质,准备经常接受培训以及SAI的进一步深造和合格水平鉴定。同时他们还必须:
绝对独立、公平并且廉明; 随时准备实施定期检验
在相关领域具备专业经验,比如社会责任审核、工作场所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
熟悉当地的商业和语言 ; 具备优秀的心里素质、交际和沟通技巧
– 审核结果只提供予接受审核的公司和相关的BSCI成员公司使用。 在接受审核之前,供应商应先向审核公司提交已有的审核报告及证书。如果提交了涉及到BSCI范围的有效SA8000认证证书或者具有同等认可的证书,可以无需再次进行任何审核措施。如果供应商当前正在进行SA8000认证或者同类标准的认证,也同样适用。
原则:
审核乃根据BSCI管理手册和审核指南中的规定进行。审核目的在于协助供应商改进其社会标准。为了确保BSCI目标和原则的应用一致,在所有的审核过程中都要使用BSCI审核调查问卷。
程序:
a) 程序是基于BSCI行为守则中规定的原则。它包括所有相关社会责任和环境方面的要求。确认并执行BSCI行为守则是BSCI成员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的一个基本条件。供应商和其分包商必须接受把行为守则当作合同的一部分并予以实施。
b) 该程序从供应商自我评估开始。该评估提供了关于供应商供应链及供货商表现的初始资料,并界定了进一步审核的优先和紧急程度。
c)审核的要求由BSCI成员公司提出或者由供应商自己提出。通过SAI鉴定为合格的审核公司必须使用BSCI审核调查问卷、BSCI审核报告以及BSCI审核指南。整个审核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 A - 主要资料
- B - BSCI社会责任要求
- C -业内最佳实践,比如SA8000或者同等的认证方案。当前,BSCI认可SA8000为其最佳的实践。
d) 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审核公司必须与被审核公司商议双方同意的纠正计划并记录下来。在审核问卷调查表B部分中出现不符合问题而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强制性的。执行为C部分中的问题而制定的纠正措施属于自愿选择,但建议有可能帮助达到SA8000或者相关认证的标准。
e) 供应商问题的纠正和改善由BSCI成员、他们的代表及/或供应商自己来进行。纠正措施实施的时间安排以及程度由BSCI成员自行决定,部分根据所需措施的特殊性质来决定。BSCI会员和供应商之间结束商业关系是最后的解决办法,但是如果供应商没有在商定的合理期限里遵守审核B部分提出的应尽义务,那么终结商业关系则是无可避免。
f) 审核结果要提供给供应商和BSCI成员公司,并可能在他们当中进行讨论,某些有关供应商的资料会保留在BSCI的数据库。
g) 审核、改进活动以及落实必要纠正措施的监控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的支付方式,一律由BSCI成员及其供应商直接商讨。
h) 审核程序每3年要重复一次,以初始审核开始。对于通过SA8000或者其它认可的相关标准的供应商,所需监督和认证的频率取决于各自体系的要求。
i) BSCI监督体系将建立投诉机制。建立利益相关方的本地圆桌讨论会议。这些会议将用于讨论并公开在BSCI监督体系活动中的投诉。对于其它标准认证方面的投诉,则要咨询相关认证机构的投诉机制。 BSCI的最终目标是要在供应商国家里推动可持续改进。政府、商贸协会、工会、非政府组织以及其它民间组织应负责改进自己所在国家的社会标准。这些组织要承担改进这个重担,并将有关过程套用在他们身上。圆桌会谈或者其它一些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BSCI会鼓励并促进在供应商国家里针对这些目标所作的一切努力。
BSCI也会支持:
– 进一步训练供货商管理层及其员工
– 指导并咨询零售业公司管理层
– 在供应和零售公司,训练内部审核员、供应链管理人员及采购员
– 提供关于最佳实务和商业案例分析的学习材料
– 在经济上支持供应商落实改善社会标准
改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 由BSCI成员公司及/或服务供应方对供应商进行监控、提供指导并授予资格
– 在BSCI成员公司内部进行训练、指导和咨询
– 吸引本地商业协会和本地其它相关方参与
– 发起并协助建立本地支持结构
– 鼓励政府采取行动、双边开发援助并促使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BSCI的合作伙伴包括欧洲委员会和所有涉及BSCI资金或者其它任何具体支持的政府机关。

4. 怎么网上投诉农业银行

1、拨打客服热线投诉

拨打农行24小时客服热线95599,直接向接线员告知事情经过(特别注意当事人的姓名和编号),要求银行方面调查处理此事,以此解决问题。

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诉

登陆农业银行网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诉。

3、通过所在行的负责人投诉

通过大堂经理找到所在行的负责人,当面陈述所遇到的问题,并要求得到妥善处理,督促其改进。

4、向银监局实名投诉

如果通过银行内部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的话,可以向当地的银监局实名投诉(电话可以通过114查询到),按照信访条例相关规定,银监局应及时回复。

(4)oecd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扩展阅读: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银行业提高服务水平,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故发布此通知。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并将其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将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投诉处理部门,完善客户投诉处理、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

要规范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要在各营业网点和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公布电话、网络、信函等投诉处理渠道为客户投诉提供必要的便利。

在投诉处理中发现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确有问题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纠正;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金融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

投诉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个工作日,并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5. 我想投诉中国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怎么投诉

金融机构的投诉渠道很多。以农行为例:

拨打95599,直接向接线员告知事情经过(特别注意当事人的姓名和编号),要求银行方面调查处理此事,并要求银行方面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彻底解决银行卡磁条消磁问题;

登陆农业银行网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投诉;

通过大堂经理找到所在行的负责人,当面陈述此事,要求得到妥善处理;

通过银行内部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向当地的银监局实名投诉(电话可以通过114查询到),按照信访条例相关规定,银监局应及时回复。

(5)oecd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扩展阅读: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银行业提高服务水平,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故发布此通知。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并将其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将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投诉处理部门,完善客户投诉处理、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

要规范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要在各营业网点和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公布电话、网络、信函等投诉处理渠道为客户投诉提供必要的便利。

在投诉处理中发现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确有问题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纠正;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金融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

投诉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个工作日,并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参考资料:《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投诉的通知》

6. 消费者怎么做到在银行业务中消费者经营权益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并将其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将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相应职责。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应当确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完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制定投诉处理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积极预防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投诉处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处理客户投诉事项。四、投诉处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银监会有关监管规定,熟悉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情况,掌握本机构有关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公平、友善对待金融消费者。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能力建设,规范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有效提升现场投诉处理能力。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为客户投诉提供必要的便利。在各营业网点和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公布电话、网络、信函等投诉处理渠道。投诉电话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与客户服务热线对接;与客户服务热线对接的,在客户服务热线中应有明显清晰的提示。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受理各项投诉并登记,受理后应当通过短信、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受理情况、处理时限和联系方式。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投诉事项,应当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将处理结果以上述方式告知。发现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确有问题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金融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九、投诉处理应当高效快速。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个工作日,并应当以短信、邮件、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十、对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转的投诉事项,应当严格按照转要求处理,并及时向交机构报告处理结果。十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实行客户投诉源头治理,定期分析研究客户投诉、咨询的热点问题,及时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从运营机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等体制机制方面予以重点改进,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十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各分支机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管理,将投诉处理工作纳入经营绩效考评和内控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投诉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的有效性。十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法律合规部门在客户投诉处理和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十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员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十五、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到大规模投诉,或者投诉事项重大,涉及众多金融消费者利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十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各级分支机构应当做好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析工作,并每半年形成报告,于每年1月30日和7月30日前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于2012年7月20日前将客户投诉管理法、投诉渠道、投诉处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名单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此后如客户投诉管理法、投诉渠道有变动,变动情况应在半年报告中予以反映;如投诉处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名单有变动,应及时将变动情况报告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十七、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敦促其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推进工作。十八、对于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向有关金融机构发出监管建议,并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十九、对于一定时期内,信访投诉数量较高、处理不当或拖延问题较突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全辖予以通报,并可作为准入和监管评级的参考依据。

7. 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 为什么找不到全文

楼下贴的是摘要,真正的全文在央行官方专网站上有属
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142307/2016091419074418496.pdf
pdf版

8. 求求这道题的答案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难题

一.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广泛的生态环境安全性问题 1.可能诱发害虫和野草的抗性

许多转基因生物的改良品种含有特定基因作为外源基因,这种目标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有害的蛋白质。若长期大面积使用这种转
基因生物,由于进化也可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使转基因植物不再抗虫。另一方面,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转基因作物可能与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品种通过花粉等媒介发生杂交,从而将自身的外源基因传入野生品种。如果传入的是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能力的基因,就会出现抗病能力强、蔓生速度快的超级杂草,扰乱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这种污染不同于化学污染,它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扩增并永远存在。 2.可能诱发食物链的破坏
完整的食物链是维系自然界万物共生、生态平衡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旦食物链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将会遭到致命威胁。转基因农作物作为一种新的人造品种进入原有的食物链,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的改变甚至破坏。
3.可能引发基因污染
转基因植物是人为地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种目标基因转入而获得的。如果这些外源基因由于“基因漂流”而非人为地转入其他有机体,就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植物和微生物可以使基因污染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蔓延性持续性灾难。
二.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1.毒性问题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但是巴西豆过敏事件、转基因马铃薯引起大鼠器官生长异常、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不明基因片段等等都表明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2.过敏性反应问题

人和动物的变应原性风险是非常低的,而转基因作物可能诱发或者加重变应原性风险。这是由于农作物中引入外源基因后,会使转
基因生物产生新的蛋白质,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进化出的免疫系统可能难以适应这些新的蛋白质,所以这些新蛋白可能引起食用者或接触者产生过敏性反应。 3.免疫力问题
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有可能降低动物乃至人类的免疫能力,从而对动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甚至生存能力产生影响。1998年8月英国科学家披露,实验白鼠在食用转基因大豆后,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受破坏。
4.抗药性问题

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检测转基因试验是否成功经常将特定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而抗生素都是用来治疗各种非常严重疾病
的药物,已有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先例,这种基因制药有单一突变也可以产生氨基丁卡霉素抗性。食用含有这种标记基因的食物后,其抗性基因有一定概率转移到细菌中,使细菌产生抗药性。氨基丁卡霉素是世界医药界尚未启用储备作为急救药物的抗生素,而GMO得滥用抗生素使得其抗性已经广为传布,这是无法接受的风险。这意味着一旦某些致病病菌获得这种抗性后,出现某种疾病人类将无药可用。 作者思考
一.转基因产品的其他一些可能的安全隐患 1.可能危害有益昆虫类群

大量转基因农作物转入了Bt毒蛋白基因作为其抗虫的外源基因,虽然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对人类无害,但若是以农作物为食的害
虫消失殆尽,以这些害虫为食的益虫边也遭受灭顶之灾了。长期大面积种植这种作物可能会对有益昆虫类群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一旦这种现象发生,不仅会对农业造成危害,也将是对生态环境的沉重打击。 2.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化肥的滥用
大量种植以抗杂草基因作为外源基因的转基因作物,会使土壤中自然的腐殖质逐渐消耗殆尽,使土壤本身的肥力下降,为了保证产量,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从而导致土壤结构的改变,土质的恶化以及环境(主要是水)的污染。
3.不可预料的效应
食用转基因食物,有可能使被转基因DNA侵入人体细胞,产生病原病毒。同时,转基因DNA有可能插入人体细胞的基因组,而由于插入位点的随机性,可能造成有害和致死效应,包括癌症。

二.对“实质等同”概念的质疑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则——“实质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
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然而应用这一原则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标准似乎有些不太科学。由于转基因的过程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其结果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在“实质等同”概念的引导下,生物技术公司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之前省略了动物饲养试验,也就没有考虑基因工程处理可能导致的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忽略了对不确定风险性作认真严格的科学评估,使本来应该在预评估阶段就发现的可预测性副作用被掩盖,终至酿成灾难性后果。所以以“实质等同”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标准是值得被质疑的。
转基因食品动物实验危害事件
(1)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2)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00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亡了。2004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地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3)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4)绝育是吃转基因食物的动物出现的普遍问题,“印度在哈里亚纳邦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吃了转基因棉籽的水牛有并发症,如早产,流产,不育,并子宫脱垂。许多小牛死亡。在美国,大约24个农民报告说成千上万只猪吃了转基因玉米品种后不能生殖或出现假怀孕现象”。 (5)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地区的农民种植了转基因先玉335玉米后,地里和家里的老鼠都不见了,母猪产子少了,不育、假育、流产的情况比较多。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转基因化食品改变了我们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属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是人类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并未进行较长时间的人体安全性试验,这会对人体构成极大的健康危害。
(2)转基因化食品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3)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后有产生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4)转基因食品中减少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份减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虚假新鲜感迷惑消费者,有光泽的红色蕃茄能贮藏几周,但营养价值较低。
(5)转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这些基因通过细菌而影响我们。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体内,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果类似结果发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就可能培养出功效最强的、抗菌素也无法杀死的超级细菌。
(6)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生产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7)最有可能的危害是除草剂“草铵膦”。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黄豆并不一定能把进入黄豆中和沾染黄豆的草铵膦完全分解掉。在美国的调查已经发现使用草胺膦的农民中骨髓瘤的发病率上升。而欧洲的调查显示使用草胺膦的人群中淋巴瘤的发病率是不使用人群的2.3倍。
楼主,我这写的有点长了,你课文内容没发上来,就随便选一个例子再联系课文内容写吧,望采纳,谢谢啦。

9. 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牢固树立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的观念,并将其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将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并确保高级管理层有效履行相应职责。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应当确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完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制定投诉处理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及时妥善解决客户投诉事项,积极预防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投诉处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处理客户投诉事项。
四、投诉处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银监会有关监管规定,熟悉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情况,掌握本机构有关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公平、友善对待金融消费者。
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能力建设,规范营业网点现场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有效提升现场投诉处理能力。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为客户投诉提供必要的便利。在各营业网点和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公布电话、网络、信函等投诉处理渠道。投诉电话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与客户服务热线对接;与客户服务热线对接的,在客户服务热线中应有明显清晰的提示。
七、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受理各项投诉并登记,受理后应当通过短信、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受理情况、处理时限和联系方式。
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投诉事项,应当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将处理结果以上述方式告知。发现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确有问题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金融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
九、投诉处理应当高效快速。处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个工作日,并应当以短信、邮件、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十、对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转办的投诉事项,应当严格按照转办要求处理,并及时向交办机构报告处理结果。
十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实行客户投诉源头治理,定期分析研究客户投诉、咨询的热点问题,及时查找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从运营机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等体制机制方面予以重点改进,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各分支机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管理,将投诉处理工作纳入经营绩效考评和内控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投诉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客户投诉处理机制的有效性。
十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充分发挥法律合规部门在客户投诉处理和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员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十五、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到大规模投诉,或者投诉事项重大,涉及众多金融消费者利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及时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十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各级分支机构应当做好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析工作,并每半年形成报告,于每年1月30日和7月30日前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于2012年7月20日前将客户投诉管理办法、投诉渠道、投诉处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名单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此后如客户投诉管理办法、投诉渠道有变动,变动情况应在半年报告中予以反映;如投诉处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名单有变动,应及时将变动情况报告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十七、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敦促其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推进工作。
十八、对于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向有关金融机构发出监管建议,并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十九、对于一定时期内,信访投诉数量较高、处理不当或拖延问题较突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在全辖予以通报,并可作为准入和监管评级的参考依据。

阅读全文

与oecd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万欧元多少钱人民币汇率 浏览:749
123信托网 浏览:550
三安集团安信基金 浏览:475
22纽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294
每日基金净值查询002021 浏览:523
零首付购房融资犯法吗 浏览:612
福牌阿胶股票 浏览:583
国通信托股东 浏览:104
基金如何净值表 浏览:61
诺安基金公司价值多少 浏览:745
融资额与股价的关系 浏览:296
企业融资利息 浏览:844
国家性融资 浏览:917
公募基金发售时间 浏览:398
融资余额东方财富 浏览:513
发行短期融资券利好 浏览:337
上海证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 浏览:513
中金所国债期货手续费 浏览:813
爱投资ppt 浏览:688
原油外汇符号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