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保险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
会的,只要是公司为主体,都会倒闭的,无论是在中国香港,美国,英国甚至是中国内地的保险公司都会倒闭的。
例如根据我国保险法第90和91条:
第九十条
保险公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保险公司或者其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保险公司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
第九十一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三)保险公司欠缴的除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所欠税款; (四)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保险公司都一样会倒闭的,这是法律规定上。但如果实际操作却有不同,由于保险属于涉及到民生,社会保障,稳定等问题,所以实际操作上,就算保险公司遇到财政危机,国家一般会出面进行入股,收购或者并购,而不会让其倒闭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08年金融风暴时,当时很多金融机构都陷入了经济危机,例如雷曼,甚至连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AIG(也是以前的曼联长期赞助商)也陷入了危机,当时美国政府对其它金融机构都是自生自灭的,例如雷曼就直接倒闭了,唯独用了850亿救了AIG,不让它倒闭,就是因为它是民生保障的保险公司。
所以涉及到保险公司,无论是我国内地,我国香港或者是其它国家,法律上规定都会有倒闭的风险的,实际上这风险却是少到是0,因为这是涉及到民生保障,稳定的行业。
Ⅱ 香港地区都有什么银行和金融机构
香港很多国际来大银行,比自如:汇丰,花旗,渣打,恒生,星展等银行哦。
不过现在大陆朋友去并不好开了,要购买银行12万左右的保险产品才能开到账户。当然楼主确实需要一个香港银行的账户我们可以更实惠的帮上你开到账户
Ⅲ 香港保险有哪些公司
去香港买奢饰品越来越少,去香港买保险却原来越时髦。2010年大陆赴港投保新单保费仅亿港币,2015年这数据已经变成316亿港币,短短5年增长7倍。
现在为大家科普一下,我们所热衷的香港保险究竟有哪些险种。
万用寿险
香港的万用寿险对应国内的产品叫万能寿险。万用寿险相当定期寿险和投资保险的组合。万用寿险的特点体现在三个灵活:缴费灵活,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不定期付款;保障灵活,保额可以在保险公司核定区间调整;领取灵活,保单价值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领取。
香港万用寿险的优势在于可以搭配保费融资,客户可以出一部分钱或者不出钱就可以投保一份保额上千万美金甚至更高的万用寿险。香港的融资成本低,私人银行保费融资年息仅2%左右,而保险公司的万用寿险保证收益一般在2%—2.5%,总收益一般在年息4%左右。对于高净值客户,如果已经是香港私人银行的客户,就可以用在私人银行的资产抵押,如果资产足够就可以不出一分钱买到高额万用寿险,如果资产不足就要自己付一部分保费。保险公司的保证收益基本可以跟银行贷款利息持平,投保人享有高额保障同时还可以净赚2个点的利差。
当然,这是有门槛的,私人银行的起步价100万美金。
国内的万能寿险无法操作保费融资,主要是国内贷款利率太高,一般要年息6%以上,保险产品的收益一般在4%左右,利差是负的2%。
投资连结保险
香港的投资连结保险保障功能很弱,一般只是保单价值的101%或105%,所以香港投连险也简称101、105。但投资连结保险的投资能力很强,一般提供给客户几种或几十种全球投资基金。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比如大陆的股市,7年一个牛市,从最近的市场来看,2007年和2015年是两个大牛市,其他年度基本是熊市或者慢牛。香港投资连结保险可以投资全球基金,理论上可以分享各国经济增长红利。收益如何,看个人的投资水平。总体来讲,比国内的投连险选择更多。
储蓄分红险
储蓄分红产品以教育金、养老金为主,一般资金存续期都在10年上。香港产品年复利收益在7%左右,保证收益2%左右;国内保险年复利收益4%左右,保证收益2%左右。保证部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浮动部分,通常所说的分红。国内保险计划书会有高中低三挡分红假设,每年邮寄分红报告,告知投保人当年分红以及累计分红。香港也会邮寄分红报告,但香港会将实际分红跟保单上的预期分红做检视,让客户非常清楚分红的达成情况。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视分红达成,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经济危机年份有可能低于预期值。
年收益4%和7%有多大差异,假设初始资金都是1万元,50年后分别是7.1万和29.5万,后者比前者高出4倍多。
人寿保障
同样的保额,香港的定期寿险的保费比国内保费便宜20-50%;终身寿险香港比国内保费便宜20-30%,长期年复利收益比国内产品一般高出2、3个百分点。有前面储蓄分红险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判断这2、3个百分点的分量了。
重疾保险
香港重疾险保障轻重症合计100种左右,国内重疾险保障轻重症合计50种左右,从保障范围来看,香港重疾责任更广泛。同样保额香港重疾一般比国内保险保费低20-30%。
近几年国内保险公司向国际先进学习的步伐非常快,已经有部分比较激进的公司,比如华夏,重疾险在保障疾病种类以及保费上媲美香港保险。但分红部分依然后无法突破的。
意外保险
香港的附加意外是没有优势的,跟国内意外险相比,保险责任、保费没有什么差异。香港单独的意外险像友邦的缴费12年,保障终身的,性价比比国内的意外险还是要好很多,但这款产品不单独卖,一定是买了该公司的主险才有机会投保。
医疗保险
普通医疗建议在国内买就好了,高端医疗香港保险优势明显。尤其是准备出国生活或者经常出国的人士更需要投保。香港高端医疗优势在于保费、保障范围相当情况下保障额度更高,香港一般年度保额2000万港币、终身5000万港币,还有些产品是没有终身限额的。国内保险年度保额100万人民币、终身保额300万人民币。
Ⅳ 请问,香港的金融机构总数有多少家
190
Ⅳ 香港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
貌似有很多,不过前不久我受邀参加了富国环球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的现场发布会,张国强,黄韵财,楼南光等著名的香港影视圈明星都受邀参加了滴。
Ⅵ 香港巨头保险公司有哪些
香港巨头保险公司其实就是世界巨头保险公司了,香港是自由贸易区,如果您有购买香港保险的意向可以私信咨询更细致的
Ⅶ 香港保险公司有哪些
途径:买香港保单有两种选择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产品有两种途径:一是香港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到内地销售、签单,并通过伪造入境记录让保单生效;另一种就是内地居民过境香港,在停留期间购买香港保险产品。“前者是保险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地下保单’,后者打了一个擦边球,但实际上也算是地下保单。”南京某外资寿险公司寿险部周经理告诉记者,前几年地下保单事件在内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保险业内的一颗毒瘤。据周经理介绍,经过政府集中整治,地下保单的发展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一些香港寿险公司更是公开表明态度,坚决不卖保险产品给内地居民。
诱惑:香港保单收益远超内地
一位购买了香港某保险公司保单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在收益率方面,内地保险公司的产品完全没有办法和境外保险竞争,内地保险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最高在3%至5%之间,而境外保险都在10%以上,甚至达到20%。”
据业内人士介绍,“地下保单”销售的一般是高额寿险,这也是内地保险公司所欠缺的。据了解,内地保险公司往往由于风险管控能力不够而“卡”住高额保单,客户要投保超过100万元的寿险往往就要面对复杂的核保流程。这使得很多优质客户转投境外保险公司的“怀抱”。
业内人士分析,地下保单的收益率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资金运用的渠道广;同时,香港的保险公司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强;其次,在税费方面境内外的保险公司也有所不同。
Ⅷ 香港保险业监管机构是
香港保监处
Ⅸ 香港三大保险公司排名
香港的三大保险应该有阳刚保险,还有少少
Ⅹ 香港金融市场的香港的金融机构
1984年底,有银行140家,银行的分支机构1407家,外国银行代表办事处122家,财务公司343家,证券交易所4家。经营黄金交易的有传统的金银贸易场、以伦敦方式经营的黄金市场和黄金商品期货市场。此外,还有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咨询公司以及数以千计的外汇经纪商、国际黄金商、证券商、投资顾问、经纪人等。香港的金融机构外资占大多数,在140家银行中,外资银行占101家,外资银行中又以美国为最多,其次是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1981年开始,香港当局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并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确立三级金融制,即持牌银行、持牌财务公司和注册财务公司。持牌银行最低实收资本为1亿港元,可经营一切银行业务,接受任何存款;持牌财务公司最低实收资本为7500万港元,只能接受存期不足3个月、金额超过50万港元的存款;注册财务公司最低实收资本为1000万港元,只能接受3个月以上超过5万港元的存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的金融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0~60年代香港已成为地区性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70年代以后,各项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走向国际化;金融市场交易活跃,数额猛增。在十多年中,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性金融市场。在香港经济中,金融业成了主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