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盘点互联网金融有哪四大类
第一类: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
第二类: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
第三类: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是指P2P网络贷款和众筹融资。
第四类:金融支持的互联网化。
B. 什么是互联网的生态链
网站遭遇寒冬,赢利成了各大网站近期追求的首要目标,本文将从互联网的整个生态链来考虑网站赢利的模式与前途。
互联网的生态链
正如维持现实社会正常运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一样,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若要保证正常运转,同样需要有一个功能完备的支撑系统。顺着这条思路,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保证网站生存所必需的生态链,这是一条竞争激烈的链条,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供应商处于此链条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为网站和上网用户提供服务。这里的供应商是广义的,包括软硬件厂商、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ISP与ASP等网络构成要件,甚至UPS电源系统等非网络产品也可以包含其中。不过,上网用户(包括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和网站所接触的供应商是不同的,拨号上网的用户为了上网只需要一台带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了,需求相对简单。相比之下,网站的需求就要全面、复杂得多,从主机设备、软件系统、网络安全产品到路由设备、线路资源,每一种需求都会带来供应商们之间激烈的竞争。
但在理论上,网站应该是这个供应链的核心,缺少了网站提供的内容与服务,上图所有的供应关系都将不复存在。为了吸引、争夺上网用户,更激烈的竞争出现在网站之间,但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不同,他们的竞争不是面对面的,但竞争失败的一方也不只是丢失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是意味着网站的彻底消亡。
物质的供应链保证网站的物理存在,但在目前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一个网站是否能够健康生存并发展取决于另外一个链条,这就是网站的经济生态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只有供应商的资金是有保障的,他们提供的每一种服务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并且,对很多像电信运营商的企业来说,其服务只是在传统服务基础上的一种增值服务,而不是其收入来源的全部,所以他们可以确保生存。
网站则不同,他们的资金来源包括1、5、6和7 几部分,不同类型的网站各部分所占比例也不同。很显然,一个网站若想健康地生存发展,必须满足这样一条简单的生存法则,即:1+5+6+7>2+4。
在这个经济生态链中,上网用户是最终的需求群体,地位非常关键,却也非常尴尬。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只有投入而没有获取直接的经济收益,他们一方面要为供应商支付费用,另一方面,网站也要依靠他们为生。对网站来说,向他们提供资金的广告商、赞助商其实也是把最终的目光盯在了上网用户的口袋上。
图见:http://www.ccw.com.cn/htm/net/front/01_1_4_5.asp
C.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金融活动,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不能简单等同小微金融,更不能等同P2P,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从创新支持和证券市场来研究推动。它不是互联网颠覆金融业,而是互联网出来之后,拓展了金融的空间,使金融的业态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金融有两种演进路径,却是“殊途同归”的。一种是从金融机构出发,吸收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另一种是互联网企业向金融机构靠拢,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创新的金融模式。也就是说,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了互联网企业“淘金”,也包括了金融机构“触网”。现在,二者正同步进行中。
同时应从四大观念来审视互联网金融:第一,要从“大历史观”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今天突然冒出来的,互联网技术一经出现就与金融创新结合在一起。如证券交易所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中国的上交所、深交所很早就用上了互联网技术;中国银联也是互联网金融早期的成功范本。
第二,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1.0时代有,今天2.0时代有,将来3.0时代还会有。因此,应从“大网络观”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才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所以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了网络的跨界、颠覆,其渊源与整合,风险与低价会改变我们的金融生态。
第三,从“大金融观”看互联网金融。从我们的“银政保信基”可以看出跟互联网接轨的方式,同时我们的民间金融从民间借贷到私募股权基金再到信用管理调查等,一系列金融创新都可以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与互联网结合的金融产品、模式等。
第四,要从“大文化观”来看。互联网金融不仅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最重要还是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来改造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现在我们谈的大多是互联网技术、产品等,这远远不够。我相信,在互联网3.0时代,对金融业的改造会更加彻底。
互联网金融的火爆,是否可从侧面反映出银行服务的不足?
专业人士认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服务没有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要,80%的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却只让20%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剩下80%的人根本享受不到。因此,为广大的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而互联网金融能快速使用户群聚集,并通过支付环节,为老百姓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技术创新驱动的东西,技术是基础。风险管理技术、信息技术、法律技术(即专业的法律顾问和法律工作人员)是成就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技术。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创新模式,这个创新的基础是现有的法律框架、职权范围和技术条件。
D. 互联网金融为什么在中国发展最好
6月10日,东方邦信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洋做客新华网。孙洋表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将给世界一个奇迹。
互联网实际上最发达的地区在美国,传统金融最发达的也是在美国、欧洲。“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现在发展得最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在中国。”孙洋说,中国走在世界前列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金融。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当前发展,孙洋用“上了快车道”来形容。“现在股市什么样的股票最受追捧?肯定是有了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股票是最受追捧的。很多上市公司纷纷采取股权投资的行为或者是通过收购引入互联网金融概念。”
而对于未来,孙洋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可能进一步产生更大规模的集群效应,改变整个中国产业的生态链,“中国互联网金融将给世界一个奇迹。”
E.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来核心还是以金融源为本质,以互联网为途径:投资人<—>信息渠道<—>销售渠道<—>金融产品<—>融资渠道<—>融资人目前比较多的模式有:三方销售模式:东财、好买、数米等。三方支付模式:支付宝、财付通等。余额宝模式:余额宝,理财通等。P2P模式:陆金所、用心贷等。众筹模式:追梦网,天使汇等。
F.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都有什么
你好,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内平等、协作、分享"的精容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