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目录
第篇 导言
第1章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什么是货币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利率行为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定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操作
第12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和联邦储备体系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多倍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货币政策工具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中央银行应该做什么?货币政策的目标、战略和策略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篇 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
第17章 外汇市场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国际金融体系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篇 货币理念
第19章 货币需求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0章 IS-LM模型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1章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21.1 复习笔记
2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2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22.1 复习笔记
2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3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23.1 复习笔记
2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4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24.1 复习笔记
2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5章 理性预期:政策意义
25.1 复习笔记
25.2 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A:第7版第12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A12.1 复习笔记
A12.2 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B:第7版第13章 衍生金融工具
B13.1 复习笔记
B13.2 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C:第7版第2l章 货币政策策略:国际经验
C21.1 复习笔记
C21.2 课后习题详解
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目录
第一章 金融市场概论
第一节 金融市场相关概念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分类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
第二节 中央银行
第三节 商业银行
第四节 专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
第五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银行信贷市场
第一节 银行信贷市场概述
第二节 银行信贷市场构成
第三节 银行信贷产品
第四节 银行信贷市场运行
第四章 同业拆借市场
第一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结构
第三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
第四节 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运作
第五节 同业拆借的期限与利率
第六节 同业拆借市场管理
第五章 票据市场
第一节 票据概述
第二节 商业票据市场
第三节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第四节 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第六章 股票市场
第一节 股票
第二节 股票市场概述
第三节 股票发行市场
第四节 股票流通市场
第七章 债券市场
第一节 债券概述
第二节 债券的发行市场
第三节 债券的流通市场
第八章 基金市场
第一节 投资基金概述
第二节 基金市场的运作
第九章 外汇市场
第一节 外汇市场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外汇市场的市场结构
第三节 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
第十章 黄金市场
第一节 黄金市场概述及分类
第二节 黄金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黄金市场交易方式
第十一章 信托市场
第一节 信托及金融信托
第二节 信托业务
第三节 信托机构
第十二章 租赁市场
第一节 金融租赁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租赁市场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融资租赁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十三章 保险市场
第一节 保险市场概述
第二节 保险市场的构成
第三节 保险市场的保险产出过程
第四节 保险市场的监管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市场
第一节 金融期货市场
第二节 金融期权市场
第三节 金融互换市场
第四节 中国金融创新市场
参考文献
3. 总部设在北京的证券,期货,基金类金融机构明细单
去北京的证券业协(商)会和期货业协(商)会网站查看一下
4.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的图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 引论
1.1 金融资产
1.2 金融市场
1.3 金融市场全球化
1.4 衍生品市场
1.5 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1.6 金融创新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章 金融机构、金融中介和资产
管理公司
2.1 金融机构
2.2 金融中介的功能
2.3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2.4 监管者的考虑
2.5 资产管理公司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二部分 存款机构、美联储与货币政策
第3章 存款机构:行为与特征
3.1 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问题
3.2 商业银行
3.3 储蓄贷款协会
3.4 储蓄银行
3.5 信用合作社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4章 美联储与货币创造
4.1 中央银行及其作用
4.2 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
4.3 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如何影响货币供给
4.4 货币的不同类型
4.5 货币和货币总量
4.6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扩张
4.7 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4.8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过程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5章 货币政策
5.1 货币政策目标
5.2 政策的协调与冲突
5.3 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的种类
5.4 近期美联储政策回顾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三部分 非存款金融中介机构
第6章 保险公司
6.1 保险的种类
6.2 保险公司与对应的产品种类
6.3 保险产业的基本面
6.4 保险业的监管
6.5 保险公司的结构
6.6 保险公司的形式:股份制与互助制
6.7 个人与团体保险
6.8 人寿保险的类型
6.9 一般账户与独立账户产品
6.10 分红保单
6.11 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
6.12 保险业的变革
6.13 保险、投资与退休产品的演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7章 投资公司与ETF
7.1 投资公司的类型
7.2 基金销售费用和运行年费
7.3 基金的经济动机
7.4 根据投资目标分类的基金类别
7.5 基金族的概念
7.6 共同基金的投资工具
7.7 共同基金成本
7.8 共同基金的税收问题
7.9 基金的管制
7.10 基金的组织结构
7.11 共同基金行业的近期变化
7.12 共同基金的替代方案
7.13 交易所交易基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8章养老基金
8.1 养老金计划的简介
8.2 养老金计划的类型
8.3 投资
8.4 监管
8.5 养老基金的管理人
8.6 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四部分 资产价格和利率的决定
第9章 金融资产的特性和定价
9.1 金融资产的特性
9.2 金融资产定价原则
9.3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0章 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10.1 利率理论
10.2 利率结构的决定因素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1章 利率期限结构
11.1 收益率曲线和期限结构
11.2 远期利率
11.3 国库券历史收益率曲线的形状
11.4 决定期限结构的形状的因素
11.5 对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影响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2章 风险/收益和资产定价模型
12.1 资产组合理论
1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3 多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2.4 套利定价理论模型
12.5 对理论的攻击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五部分 市场组织与结构
第13章 一级市场与证券承销
13.1 新证券发行的传统过程
13.2 一级市场的监管
13.3 承销过程的其他方式
13.4 证券的私募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4章 二级市场
14.1 二级市场的功能
14.2 交易场所
14.3 市场结构
14.4 完全市场
14.5 经纪商和交易商在现实市场中的任务
14.6 市场效率
14.7 电子交易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六部分 政府债务市场
第15章 财政与机构证券市场
15.1 财政证券市场
15.2 联邦机构证券市场
15.3 非美国政府债券市场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6章 市政证券市场
16.1 市政证券的种类和特点
16.2 市政证券评级
16.3 投资于市政证券的税收风险
16.4 一级市场
16.5 二级市场
16.6 应税市政债券市场
16.7 市政债券的收益率
16.8 市政证券市场的监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七部分 公司证券市场
第17章 普通股市场:基本特征
17.1 普通股特征
17.2 交易机制
17.3 交易成本
17.4 零售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安排
17.5 股票市场的基本机能
17.6 股票市场指标
17.7 股票市场定价有效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8章 普通股市场:结构与组织
18.1 交易所市场结构
18.2 交易所所有权和交易结构的变化
18.3 美国股票市场:交易所和场外市场
18.4 交易所外市场/替补电子市场
18.5 演变中的股票市场实践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19章 公司高级工具市场:Ⅰ
19.1 信用风险
19.2 商业票据
19.3 中期票据
19.4 银行贷款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0章 公司高级工具市场:Ⅱ
20.1 公司债券
20.2 优先股
20.3 破产及债权人的权利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21章 银行债务市场
21.1 在美国运营的银行类型
21.2 大额可转让存单
21.3 联邦基金
21.4 银行承兑汇票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习题
第八部分 抵押与证券化资本市场
第22章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
22.1 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
22.2 住房抵押贷款的种类
22.3 一致贷款
……
第九部分 衍生证券市场
5. 如何查看同一个人全部的银行账户的清单
应去金融机构查询。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对其版有相应的规定:权
第二十九条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期限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一)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二)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5)金融机构清单目录扩展阅读: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相关法条:
第五十七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外包管理要求对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并有责任对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签约的商户进行不定期的资质审核情况或交易行为抽查。
银行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行业规范和业务规则设置商户名称、商户编码、商户类别码、商户服务类别码等,留存真实完整的商户地址、受理终端安装地点和使用范围。
第五十八条 银行应加强特约商户培训和交易检查工作,并真实、准确、完整地传递信用卡交易信息,为发卡银行开展信用卡交易授权和风险监测提供准确的信息。
6. 两部委关于公布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的通知
工信部联运行【2017】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运行〔2016〕355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涉企保证金自查清理工作,提出了清理规范意见和拟保留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进行审核。目前,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已审核完毕,现予以公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
各地区要参照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对本地区涉企保证金进一步清理规范,取消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涉企保证金项目,建立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并于2017年12月底前向社会公布。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及具体实施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政务公开范畴,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实时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严格执行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制度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行政机关新设立涉企保证金项目,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经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目录清单,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保证金,一律不得执行(完全市场化行为产生的保证金以及金融机构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除外)。加快对已取消保证金资金,以及逾期未返或超额收取的保证金资金的清退返还,2017年12月底前要全部完成。发挥各级减轻企业负担举报机制和审计部门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制止各种借保证金名义占用企业资金的行为;对违规向企业收取保证金、不按时返还、挪用保证金等行为要严肃查处,加大曝光和问责力度。
三、建立健全涉企保证金配套管理制度
设有涉企保证金的地区和部门要抓紧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资金台账,规范管理程序,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将保证金收取及返还情况向社会公开。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诚信记录好的企业免收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额度),适度扩大银行保函应用范围,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四、加强对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的宣传解读
依托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减轻企业负担综合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通过清单查询、政策解读、现场咨询等形式帮助企业了解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和有关政策。将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纳入全国企业负担调查内容,及时了解工作不足,回应企业诉求。加强舆论监督,并通过第三方评估完善和改进工作,推动涉企保证金清单制度落地。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并于2018年1月底前将涉企保证金清理规范(含地区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及资金台账情况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抄送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将在2017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中对各地区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和清理规范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
附件1.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
附件2.涉企保证金台账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2017年9月21日
7. 货币金融学的目录
第一篇 金融学基础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
三、货币的本质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一、货币的职能
二、货币的作用
第三节 货币的计量
一、货币数量的界定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三、信用的特征
四、信用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租赁信用
六、证券信用
七、民间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分类
二、信用工具的基本要求
三、典型信用工具
四、证券行市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
一、信用与经济发展
二、信用与经济周期
第三章 利息和利息率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资本化
一、利息理论
二、收益资本化理论
三、利息的计量
第二节 利率与利率体系
一、利率分类
二、复利的运用
三、利率体系
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利率决定理论
三、利率风险结构理论
四、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四节 市场利率与利率市场化
一、年金理论与金融资产定价
二、市场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
一、外汇的定义及分类
二、汇率及其标价法
三、汇率的种类
第二节 汇率的变化与影响
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汇率制度及其选择
一、汇率制度的种类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第二篇 金融机构与市场
第五章 金融与金融体系
第一节 金融与金融体系概述
一、金融的含义及其演变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
一、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二、金融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理
三、金融机构的构成
四、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金融市场体系
一、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六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
一、资本业务
二、负债业务
三、资产业务
四、中间业务
五、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
一、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一般原则
二、存款类金融机构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
一、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我国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
第七章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投资类金融机构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投资银行的作用
三、投资银行的运营模式与类型
四、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
五、证券投资基金
六、中国的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
第二节 契约类储蓄机构
一、保险公司
二、保险基金管理
三、保险中介机构
第三节 金融服务机构
一、征信机构
二、信用评级机构
第八章 金融管理机构
第一节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
五、中国的中央银行
第二节 金融监管机构
一、金融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
三、金融监管体制
四、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第九章 货币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
一、货币市场的内涵
二、货币市场的特点
……
第三篇 国际金融与全球化
第四篇 金融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8. 金融的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信用与资金借贷
第三节 金融及融资形式
第二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第四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五节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第六节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五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四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业务
第五章 政策性银行业务与经营
第一节 政策性银行概述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业务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
第四节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
第六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经营
第一节 金融信托业务
第二节 金融租赁业务
第三节 证券业务
第四节 保险业务
第七章 对外金融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国际收支
第三节 利用外资
第四节 对外债务管理
第八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体系
第二节 银行业监管
第三节 证券业监管
第四节 保险业监管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四节 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