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的货币发行权
美国货币的发行机制,简单地说就是宪法规定货币发行权归国会,然后国会委版托美联储发行货币。
大致流权程是:美国国会确定美国国债上限,然后美国政府依据这个上限发行债券,把债券收益“抵押”给美联储,然后美联储依据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发行货币。所以美联储发行多少货币要由当年国会通过的美国国债上限确定。前段时间热炒的美债危机,可以大致理解为美国国会不同意财政部和美联储的货币增发计划。
所以,美联储只负责确定经济政策,但货币发行量是由国会控制的,国会不提高债务上限,美联储就不能增发货币。
『贰』 世界各国货币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这在宏观经济学里是一个颇为基础的问题。对应解释的角度很多,但一个最基本的版式子是“货币数量权论”的数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我解释一下这个式子:式子的右边儿就是名义GDP,左边儿的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儿的V除过去,货币发行量与这个89不离10.所以“正相关”是没有问题的
PS:实际上货币发生量是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控制的。GDP当然是规则中的重要因素。
『叁』 请问国外的货币是由个人发行还是由国家发行
中国的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的发行权在政
府手里,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内货币发行权在少容数的银行家
以及个人手里,如美元就是由美联储发行的,美联储是私
有化的,美国政府没有权利发行美元,也没有权利调整它
的货币利率。还有就是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在拿破仑战败后
就是私有化的了,资本国家的财富被少数几个人所掌控总
统只是金融集团的代言人,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肆』 各国发行货币的银行名称
人民币:中来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美元源:美国联邦储备银行(U. S. FEDERAL RESERVE BANK)
英镑: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
欧元: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德国马克:德国中央银行
法国法郎:法兰西银行(BANQUE DE FRANCE)
瑞士法郎:瑞士国家银行(BANQUE NATIONALE SUISSE)
日元:日本银行(NIPPON GINKO)
澳大利亚元: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加拿大元:加拿大银行(BANK OF CANADA)
新加坡元:新加坡货币发行局(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韩币:韩国银行
港币:港币的发钞行有三家。汇丰银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RATION),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望采纳,谢谢!
『伍』 美国和欧洲发行货币的银行是什么
欧元:http://..com/question/2169716.html
美元:美国联邦储备回银行答
『陆』 迄今为止还有哪几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在政府手里
货币的非国家化还只是理论层面的。实际上都在本国政府手里。美国货币的发行内机制,简单地容说就是宪法规定货币发行权归国会,然后国会委托美联储。
欧盟的欧元区欧盟成员国货币发行权不在政府手里。但是欧元危机说明了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从根本上讲,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应该失去自己的货币发行权,而欧元区这样的区域性货币则只能成为一种货币体系的尝试。欧元区继续存在的唯一条件,就是建立欧洲大联邦政府,从而在执行诸如经济救助等行为上不会患得患失,而实施集中有效的救治。这就是譬如的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政府已经停摆,阿诺所领导的我们所向往的加利福尼亚州也不断濒临破产的边缘,美国的债务危机及其影响甚于希腊等任何一个欧洲危机国,但其掌握着美元这一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几乎没有人担心美债会最终出现违约。这就是掌握货币发行权和不掌握货币发行权的根本性区别所在。 我们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货币发行权,那么你将失去一切,也会被剩余的世界所抛弃。
『柒』 请教 各国央行如何发行货币和回收货币的
央行几乎天天都在发行基础贷币和回收基础货币。你到各地人行的金库看看就知道,里面有大量的现钞啊,但只有一小部分投放到市场(居民、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柜台和金库)。现在全国各地人行金库里的现钞可能有几十万亿吧,但投放到市场的才二三万亿吧,印那么现钞放在那里主要干什么呢看主要预防储户突然大量提现用。全国居民储蓄有20万亿,但在商业银行和居民手中流通的纸币只有二万亿,假如某地遇突发事件时,居民突然全部将存款都取出怎么办,难道商业银行不让他们取吗看不是的,居民想取多少都可以取的,商业银行只管向人行搬现钞,事件平息后居民又将现钞存银行,银行就将现钞存人行,除留一部分用来应付居民正常提现外,剩余的存人行,增加该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余额,存人行也有利息收入呢看不过,当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大时,他缴存央行的准备金也增大,这时可能商行银行的现钞就无法满足储户的提现需要,到期无法按规定的比例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而被罚等,逼着商行银行缩小规模。央行就是通过这些办法来调节经济,稳定币值的。但当居民所有的收支都用电子划转时,就不需要使用现钞了,似乎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就失效了,不知是否这样。 楼主可能想知道最原始的现钞是怎样投放市场的。我想有好多渠道的。如,先强制规定除政府印的纸币外,其他任何东西包括金银不能做为交换的媒介,但最初的时候,居民可以用金银等向央行兑换纸币,这样纸币就投放市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的派生机制创造了货币,当然不是基础货币,存规模变大了,交易量增加了,所需要的纸币也要增加了,原来的纸币数量无法满足居民的提现需要了,这时商业银行可以用商业票据向央行贴现,这样纸币就又投放市场了。再有就是央行购买企业发行的债卷,这样也将基础货币投放市场了。当然央行可以用反向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可以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收回货币,可以用发行政府债卷收回基础货币。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政府购买物品和发放公务员工资是用税收来的钱而不是印钞票的。如果这样纸币不泛滥才怪。
『捌』 欧美如何发行的货币
信用货币因为需要提供抵押品,因此需要成本。发行者不能因发行货币获利。政府没有创造货币的功能,一般的国家只有中央银行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简单说央行要以相应的资产作为抵押才可以发行相应数量的货币。但是要知道政府可以发行如国债之类的债券来作为抵押获得货币,因此政府具有控制货币市场的能力。美国等西方国家需要用国债作低押才能发行货币
『玖』 中国和美国的央行是如何发行货币的
我在课本上看到说发行货币的程序是,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增加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来增加货币存量,那买国债和向商业银行贷款这两项措施中国是用的哪一种? 最近说美国在发货币,那它是采用的哪种途径? 我简单的澄清下你的疑惑,首先,你说的两种方式我们都没有采用,因为那些方式像你说的都有利息,而且国家发行的货币越大利息越高,这中间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我们国家是中央银行直接发行货币,通过几种方式进入市场。 而美国才货币发行权是没有在政府手里面的,而控制在美联储里面,美国国家货币的发行必须是美国政府发行国债,然后美联储通过国债发行货币。因此美国政府就永远欠美联储的钱,而且需要巨额的利息,比如说2008年,美国政府就欠美联储8W9000亿美元债务,每年的利息就高达2000亿美元。 补充下,关于中国具体的货币发行过程和体制,至少到现在还么有一个权威的理论,因为中央从来没有真正公开过,但是货币发行的主要方式是一定的。 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分为经济发行、财政发行、隐蔽的财政发行、信用发行四种。(1)经济发行。指货币发行银行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信贷程序,有计划地发行、投放货币。这种发行有充足的商品物资作保证,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一致,符合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能够保证市场货币流通的稳定、正常,是一种正常的发行。(2)财政发行。指为弥补财政赤字而进行的货币发行。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直接占用银行贷款,使信贷收支出现不平衡,迫使银行发行货币。这种发行是没有物资保障的过多发行,必然引起流通中货币过多,造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一种不正常的发行。(3)隐蔽的财政发行。指由于财政假平衡真赤字而导致的货币发行,它是由财政的虚假收入造成的。突出表现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工业生产脱离市场,产品不适销对路且质次价高,这样的产品被商业部门统购包销后,企业向国家缴纳了税金和利润,形成财政收入,而商业部门的商品积压甚至报废,占用大量资金。这样,一方面财政形成的部分收入没有物资保证,另一方面商业部门资金被挤占,为了周转又必须向银行贷款,使银行贷款增加,形成隐蔽性的财政发行。(4)信用发行。通过信贷方式进行的货币发行。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的适当信用货币发行是必要的,但如果银行贷款掌握不严,发放贷款超过生产发展和商品流转扩大的需要,也会造成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而形成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发行必须符合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货币发行坚持稳定货币的方针,坚持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和有计划发行的原则。人民币的发行是在每年国民经济计划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核批最高发行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执行。 而我国根据具体国情的不同,对于这几种方式应该有所偏重,应该主要是经济发行和信用发行,因为真正具体的消息不得而知,所以大家都是通过各种信息推断,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原动力是外贸,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货币发行是紧跟外汇,也就是进来一美元就发行一美元的人民币进行对冲,但是随着美国这个无赖不断加速美元发行量,(由于美元收到国际金融市场的亲来,甘愿将钱换成美元,所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维持在安全线内。)所以中国政府为了稳定人名币开始慢慢与美元脱钩,而我们第二个经济原动力就是投资,但是中央到底为此是怎么调整的完全不得而知,至于内需则是中国一直很少关注的一个问题,只是作为稳定市场的一个调整和缓冲的手段。 我解释下,我所说的没有利息是相对美国的货币发行手段而言,我的意思是说中国的货币发行体制不会产生额外政府消耗。这两个利息是有绝对的差异的,美国的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上美国政府就要承担利息,而中国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是政府财政是不需要额外的支出的。具体的就是中央财政向某个商业银行比如1500亿的基础货币,然后银行通过商业信贷,贷给公司A,然后公司A把钱有存进了银行C,银行C又把钱待给了公司D,这样可能会持续下去,而这中间,企业会留一定的流动资金,而银行也会有一定的寸头,同时银行要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准备金就不说了。而这过程中的流通过程中就产生了实际货币发行量(流通的次数就是货币常数),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对贷款人的资产能力和还款能力的评估就是对社会财富的一个评估,如果出现失误,就会等于多发行了货币,也就是一些货币代表一些不存在的价值。因此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控制了基础货币发行,也可以影响货币常数,因此我们国家是比较有效的控制了货币流通的发行,而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利息是商业银行的利润,上缴的准备金也是存在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在这过程中是不盈利的,中央政府也没有额外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