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
先算调期远期汇率1.75-8=1.67,1.80-10=1.70也就是说
三个月后把美元换成英镑的汇率版是1.70
现在你权要按照即期汇率1.75换成美元,可以得到120*1.75=210万美元,同时买进远期3个月后的英镑以1.70的价格买进120万英镑,需要204万美元,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赚到了差价的16万美元。
然后把即期的210万美元存入纽约定期三个月,到期后再把全部的美元换成英镑,交割远期三个月购入英镑的合同。
这样的话至少可以得到16万美元以上,如果可以推算出利息的话还会更高
② 一些有关国际金融的问题
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格局.
原因:在国际收支问题上,我们长期确定的方针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并不是我们所刻意追求的。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紧密,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不断的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同时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业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融资,也增加了资本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会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第一,强烈的内需不振。我国有高储蓄传统,在体制转型阶段由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尚未完全到位,居民用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预防性储蓄意愿较强。同时,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第二,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显鼓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从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较松,流出管理较严。这种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第三,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增量和增速水平的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数量逐渐取代国内企业。因此,某种程度而言,加工贸易方式的存在必然引致贸易顺差。这从近年来外资持续大量流入而贸易项目并未出现逆差可见一斑。
影响:首先,经常项目余额表明了一国是向世界其他国家筹资的净借款人,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融资的净贷款人。经常项目盈余意味着本国向国外提供了融资,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外国向本国提供了融资。而我国持续多年的经常项目盈余说明我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本的净输出国,这与我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仍需大量资金搞建设的经济背景是相违背的。
其次,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流动性过剩,加大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在影响物价长期稳定的同时,也容易使资金大量流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股市等,增加投资反弹和资产泡沫压力。
第三,经济增长对外依赖加大,增加了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国内经济更多依靠扩大出口和投资扩张的拉动。如果外部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出口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而且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较快增加,容易引发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
第四,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有一定脆弱性。目前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自贸易,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且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附加值低,主要是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商品出口,这加大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及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等潜在对外负债数额较大。一旦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动荡,市场预期发生逆转,跨境资本集中大量流出,可能加剧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对策: 在国内经济方面,首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中国拥有世界最具潜力的市场,扩大内需,打开国内市场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计。否则,中国“双顺差”的问题将得不到根本解决。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据预测,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十一五”期间农村每年会平均增加4000多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新增贡献将达两个百分点以上。还要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强化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其次,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还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现在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已高达50%,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国内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只有39%。因此,中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避免对外资和技术的过度依赖,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导致“贫困化增长”。 在涉外经济方面,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进一步拓宽我国对外投资的相关思路。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此外,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制,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在我国国内资本并不缺乏的情况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能填补我国的巨大的技术缺口、就业缺口、市场缺口、税收缺口,所以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仍是必要的,但应逐渐取消其超国民待遇,防止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目前关键是要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抑制投机性热钱的流入,加大反洗钱的力度,通过利率、租金、税率等价格信号调节资金流向。 在金融方面,逐步发挥包括汇率在内的各种价格信号对国际收支的杠杆调节作用。按照“主动、渐进和可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逐步增加汇率弹性,并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完善其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督促和引导企业增强汇率风险意识,积极学习运用各类金融工具管理风险。此外,还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③ 关于国际金融的问题
经管本科生不专业地回答一下。
一条一条来分析:
首先,b国建议a国适度放开回外国资本准答入条件,这会导致a国货币进一步升值,从而更加恶化a国的出口环境,因此此项建议十分不合理。
其次,a国既然已经奉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并且导致的负面影响是利率高企,出口困难,那么b国怎么能让a国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雪上加霜”呢?
最后,a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出口行业衰退,而非去降低什么金融风险,你的实体经济都要垮了还管什么金融。
综上,b国的建议完全是在坑a国。
④ 国际金融问题
在国际收支理论中,有经常账户收支和资本账户收支。前者是贸易领域的收支回,收大于支,表现为答顺差,收小于支,表现为逆差。后者是资本领域的收支,具体包括资本流入和流出。当利率降低的时候,投机性资本外流,从而导致本国资本账户出现顺差减小或者逆差情况。
如此而已。
⑤ 一些关于国际金融的问题,请求解答!谢谢!
1.可能。
2.变高。
3.题太含糊,没答案。
4.支撑。
5.会,会。
6.不会。
7.实际汇率升高。
8.没看懂。。。
⑥ 有关于国际金融的问题
美联储加息,即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也随之增加,购买美元以获取利率收益的人增加。回美元需求上升答,预期美元有升值的可能。
人民币汇改重点就是让其汇率更具弹性,简单说,人民币存在长期被低估的情况。现在要更多的让世界市场来决定人民币的汇率。人民币要改善长期低估的状态,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但升值幅度不宜太大,也不宜过快。
按平价理论,汇价*P1=P0 。即一国物价是可以以他国物价乘一两国货币汇率来表示的。当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时,中国货物对外出口价格会增加而不利于出口额的增长。若美元存在升值预期,则可以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⑦ 国际金融的问题
A银行远期汇率:(6.7572+0.0025)/(6.7580+0.0035)=6.7597/6.7615
B银行远期汇率:(专6.7575+0.0024)/(6.7583+0.0033)=6.7599/6.7616
C银行远期汇率: (6.7570+0.0022)/(6.7580+0.0033)=6.7592/6.7613
美元为基准货币,客属户买入远期美元,即报价银行卖出基准货币,适用汇率为卖出汇率,三家银行卖出汇率相比,C银行卖出汇率6.7613为最低,应该从C银行买入美元,汇率6.7613
⑧ 关于国际金融的问题
你可以看成4月1日你卖给银行一英镑银行给你1.5145美元,六个月后,10月1日即内期汇率是容 USD 1.5100-1.5110/GBP ,就可以看成你卖给银行一英镑银行给你1.5100美元,就可以看出美元涨价了即升值了,升水说白了就是说涨价了。
不过还是给个权威解释吧呵呵~~
升水是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与贴水对应。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报两位或三位数。如果是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如果报三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三、和第四位数。升贴水数的大小,两个数的排列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在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即为升水;在间接标价法下,若是小数在后,大数在前,即为升水。
⑨ 有关国际金融的三个问题
正经的国际金融实际上就是开放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汇率的决定,收支平衡等大问题.克鲁版格曼的国际经权济学是比较经典的教材.银行中的国际金融业务很多是外汇业务,另外较多的是国际结算,有的大银行会涉及到国际融资,甚至是离岸业务;英文嘛,掌握宏观经济\外汇业务\国际结算和融资方面的术语就可以了.金融方面的英文术语不难,多看就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