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发展普惠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了提升,金融知识也获得了普及,有利于让农村人口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红利,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❷ 国家是怎么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的计划是看那个地方有没有开发价值,要投入,必须产出,否则,人力物力、颗粒无收,谁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政府也是如此。
❸ 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依据是什么
以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为依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必须要规划先行,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规划将以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为依据,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
具体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文件得到贯彻落实,政策得以执行落地。
(3)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应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❹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经发布了吗
据报道,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重点提到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举措,科学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此外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分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希望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早日实现!
❺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蓝图是什么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的新定位,提出了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二是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延续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三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四是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上述负责人表示,《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四是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五是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乡村生活富裕。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分三步走是真的吗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确定了时间表。“三农”问题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划分了明确的阶段,是重大突破。预计总体规划性的文件、细则性的文件将陆续出炉。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分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也认为,今年乡村振兴战略有望出台总体规划性的文件,到2020年有望出台更多细则性的文件。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对此,李国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国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主要是通过政策红利形式实施的,预计未来会对部分惠农政策作出调整。而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从体制机制方面创新和完善,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