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科技将如何影响一带一路的最新相关信息
“加强金融设施互联互通,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平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通过推动支付体系合作和普惠金融等途径,促进金融市场相互开放和互联互通”……日前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金融服务方面有着诸多涉及。对于金融科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的作用,专家的普遍观点是,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具备了模式复制、对外输出的可能性,但在分享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金融互联互通的同时,仍需坚持安全底线,防患于未然。
一个案例:“互联网+”带来的普惠金融曙光
中国首家航空航运资产交易所前海航交所,将自身形容为“一家将互联网作为智能工具,专注于航空航运领域的互联网资产交易所,在服务中小航运企业的同时,为‘一带一路’贡献着力量”。
上述公司运营总裁王前前介绍,深圳市交委去年10月发布《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提出率先建设成具有深港合作特色的国际航运中心。深圳港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有着连接“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任务。而前海航交所作为生根于深圳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于深圳港的建设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航运业复杂、离散的航运数据挖掘和获取是其进行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对船舶交易和运营结算等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帮助中小航运企业从运营模式、业务架构等方面进行优化,并逐步增强其在外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王前前说,“这些最真实的航运数据,是航运企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港口整体的运营状况与市场需求,有力支持深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
在他们的实践中,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之间资产交易的空间距离,省掉了很多间接成本,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实体产业的例证;而大数据的挖掘使用,将原本离散的中小企业船舶交易与运营数据汇集起来,作为其能否获得融资服务的一项重要增信依据,进而将船舶参数、船舶运营绩效、企业情况等航运要素,与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来源并降低融资成本,这也带来传统航运业的变革。
一个视角:金融科技助力深度金融合作
5月9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我国首份《“一带一路”倡仪的金融支持》报告,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成功经验和做法,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借鉴。其中,某些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直接越过支票、信用卡等传统交易阶段,进入基于网络的移动支付,这些宝贵经验输出到各国,可以让更多市场主体分享金融科技所带来的便捷。
“中国已然领先世界的移动支付技术,给这些金融欠发达的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李扬说,互联网的创新,助力当地人有机会跨越银行卡时代,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推动无现金社会建设和脱贫大业。有资料显示,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出海模式,比如某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输出安全风控、数据分析等移动支付基础技术,先后与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合作伙伴展开战略合作。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撰文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于支付基础设施的发展,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带动下,各国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以互联网/电信支付、手机银行为核心的普惠金融,加强经验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渠道、广覆盖的金融服务。
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正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金融科技增长爆发期。“‘互联网+’包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合体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5G网络等,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连接,在‘一带一路’的各个节点上可以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说。
更多思考:创新合作要以市场稳定安全为前提
在黄震看来,未来创新合作要与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结合起来,连接国内的“一带一路”上的各个节点与国际上有关国家的节点,形成更大范围更高维度的资源匹配,优化资源效率。
“目前我国国内的电商模式已渐趋成熟,相应的物流仓储支付结算等配套设施和技术也较完备,具备了模式复制、对外输出的可能性。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商贸往来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在‘一带一路’上,我们既要加大跨境电商的零售业务接口业务的发展,也要加大跨境电商对于装备出口、金融服务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也特别需要移动互联网、信息通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有关的人员、商贸往来中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更高维度的支持和保障。”黄震说。
王广宇认为,需要高度重视各种新金融命题的合作,在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的同时,创新金融科技应用,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完善金融系统网络。
当前,中国金融业正以其独特的创新力和合作精神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但无论何种模式创新,都应把金融安全放在更高位置上。正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所提到的,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
2. 航运金融业是什么求具体的概念,不要复制来的
1楼就是书上讲的东东,很正确。
简单点讲,就是金融业在航运领域的延伸。
由于航运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在融资、保险、租赁等方面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
航运金融业属于航运业的上游产业,目前随着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国际航运中心或区域性航运中心的建设,航运金融业发展势头很快。
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是航运产业基金,目前上海和天津都有了,你可以上网看看;还有一个是船舶金融租赁,现在也是方兴未艾,很多银行都介入到这个领域。
其他诸如保险、信托等,目前刚有个苗头,未来发展空间也挺大的。
一点不成熟的见解,欢迎楼主追问。
3. 航运金融的发展
国际航运金融的发展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航运业作为一个技术与资本都高度密集的产业,其发展与该国的金融资本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本国的金融资本长期稳定的支持,在航运业这样一个高度周期波动性的行业中,航运公司很难获得长期持续性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的资本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航运金融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的比较完善。
全球航运金融资源聚集度比较高。以船舶融资为例,当前,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航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而这些业务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
随着世界航运中心的东移,全球航运竞争更加激烈。作为高端产业的航运金融将成为竞争的主战场,航运金融也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发展。
国内航运金融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及世界性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国航运业经过32年的改革开放的洗礼,与资本市场联系发展取得重要进步。
中国航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加快了航运要素的集聚。航运要素的不断集聚必然给中国航运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中国航运金融发展与国际公认的航运金融中心还有很大差距,中国航运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航运金融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缺少竞争力;航运金融业务有关的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滞后;航运金融的技术和服务能力远远落后于国外;航运金融方面的人才匮乏。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仅仅提供港口建设、船舶制造的银行贷款业务。而且授信额度过大、抵押贷款过多、航运保险业务品种少,可保范围过窄,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的功能还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中国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还不多,还没有有效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航运产业资源配置的功能;中国航运金融衍生功能滞后,金融、保险等航运衍生服务业尚未形成气候,功能建设上还有待突破。
国家明确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给中国航运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国家大力将上海发展为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为中国发展航运金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产业金融》
全球金融危机让人心有余悸,欧债危机又余波未平,现代经济发展中,如何能避免类似问题?近日,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商业模式研究专家钱志新在其新作《产业金融》中提出,产融结合才是医治金融危机的最佳良药。 《产业金融》是一本对于金融界、产业界和学术界都非常实用的新书,共30万字,分十二章。第一章为总论,阐述产业金融的基本理论,即其基本原理是:资源资本化、资产资本化、知识产权资本化;其商业模式是:前期的资金融通、中期的资源整合、后期的价值增值;其目的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创造价值,通过资本运作放大价值。书的第二章至十二章,分别从网络金融、新能源金融、航运金融、环境金融、房地产金融、物流金融、交通金融、汽车金融、钢铁金融和科技金融等领域,研究产业金融的应用和开发。书中对每个领域金融产品运作的基本路径及整体解决方案,有图文并茂的操作性介绍,直观又通俗易懂;并且每个知识节点均有应用实例和成功案例。
4. 航运金融的问题!
船运和世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大宗货物运输受到各种复杂的金融数据影响,运费也不时变化;比如铁矿石价格上涨后,需求是否下降,这就会影响运费,继而影响船东租金和造船行业;2008年经济危机,很多船公司没有预计金融危机影响会有那么大,结果仍然继续高额租金雇船运输,结果导致欠债,甚至破产,间接连累造船行业、钢铁行业等。另外船运业务和股票、期货都有关系,学习起来一定要多方位体会航运和经济的关系。
5. 航运金融具体指什么前景如何
航运金融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狭义,航运金融是航运企业、港口、造船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商品及衍生业务的经销商、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从事融资、保险、资金结算、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广义,根据本书对产业金融的研究,航运金融是指基于"航运资源资本化、航运资产资本化、航运未来收益及产权资本化"原则,以航运业为平台,航运产业、金融产业、政府等进行融资、投资、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业务总称,这些业务可以解决航运资金融通、航运资源整合、航运价值放大.
据统计,全球每年与航运相关的金融交易规模高达几千亿美元,其中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航运运费衍生品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海上保险市场规模约250亿美元,而目前上海在全球航运金融市场的份额还不足1%。
交通银行[8.09 1.25%]最近的一份报告也指出,上海的航运金融机构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同国外著名机构相比,都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在资金结算方面,国内部分银行在技术上还无法适应企业资金集中结算和管理的需要。
保险方面,与从事海上保险的国际大保险公司相比,中资保险公司创新能力仍不足,保险产品匮乏,风险管控能力不高,国际网络少,国际认可度较低,缺少遍布全球主要港口的服务网络,也缺乏与国际大公司之间的合作。
对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甘爱萍表示,融资手段和保险等工具不多,也与政策制度方面不够完善有关,比如国外对航运保险方面的税收都有优惠政策,但我国目前还没有。
此外,从事航运金融服务需要大量掌握海事、金融、保险、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航运金融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匮乏。
.
6. 国际保理与航运金融有什么联系!
2种东西。国际保理是指以商业信用出口货物时,出口商出货后把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从而提前融资和获得坏账保护的服务。航运金融是指航运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融资、保险、货币保管、兑换、结算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关业务的总称,可分为船舶融资、船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四大类型。
7. 交银航空航运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交银航空航运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10月21日在自贸区市场监督内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容定代表人陈敏,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航空、航运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等。
法定代表人:陈敏
成立时间:2014-10-21
注册资本:8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14100010876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马吉路2号17层1704室
8. 【政治多选题】下列属于金融业的是 A.船舶融资服务 B.航运保险服务 C.航运信息服务 D.资金结算服务
答案ABD.金融业主要包括三大类:银行类,投资类,保险类.具体则很多:银行、证券、保回险、财务公司、租赁等答
直接融资是不经过中介的融资方式,资金使用人与资金拥有人直接发生融资关系(借贷关系),间接融资则通过中介机构。银行业为间接融资,证券业主要为直接融资,保险业也为间接融资
卖买基金则是间接融资,因为投资人购买基金后,由基金运作者进行融资于资金使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