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民工返岗没上成班,可以返回家吗
能吧,可能先要隔离几天
⑵ 农民工没返岗为啥没车票
民工没反感,为啥没有车票?现在车票都不发放了吧?不让人员流动吗?不是
⑶ 四川送农民工返岗首架包机起飞,这趟暖心之旅是如何开启的
2月23日下午两点三十分,一场非常特别的送机仪式在城都的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举行,当然,也开启了四川省首次大规模的集中送农民工节后返回岗位的暖心之旅。首架包机,将会于三点二十分起飞,其中,搭乘来自南充市的9个县市区的188名川籍的农民工飞往目的地---广州。
⑷ 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具备以下农民工创业无息贷款条件,方可申请:
1、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2、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
3、从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4、自筹资金不低于项目所需资金的40%;
5、无不良记录,信用良好;
6、应通过创业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
为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针对有创业要求、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提高其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明确支持对象、标准和条件,贷款最高额度由针对不同群体的5万元、8万元、10万元不等统一调整为10万元,由各级财政全额贴息。
(4)农民工返岗金融服务扩展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
1、降低返乡创业门槛。
2、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减免政策。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具备享受支农惠农、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规定条件的纳入扶持范围;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可同等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
4、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
5、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
⑸ 如何做好农民工异地金融服务
农民工金融理财知识匮乏,理财意识淡薄;异地金融服务渠道少,且持卡人比重较低,“回有卡难用”现象较为答普遍。用卡环境较差不仅影响农民工办理银行卡的积极性,而且是造成农民工被动选择安全系数较低的现金携带方式返乡的重要原因。
如何为农民工这一庞大而特殊群体提供全面、综合、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是摆在金融服务机构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无论是农民工户籍所地的金融机构,还是创业所在地的金融机构,都要切实关注农民工在就业、创业方面存在金融服务问题,努力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宣传,提高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水平。
加快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推出适合农民工的贷款品种。
根据农民工理财需要,设计符合农民工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
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开展农民工特色金融服务。
⑹ 农民工自习返岗要隔离吗
农民工自习反感要隔离,不管是什么情况下,只要挪到某一个地方都得隔离这是对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⑺ 农民工返岗报销车费需要什么证明
农民工返岗报销车费,一般都是找用人单位直接报销的。
这个应该不需要什么证明,直接把车票交给单位财务就行了。
⑻ 重庆万州到惠州的农民工返岗车云阳的人可以做吗
我觉得是可以做的,但是你检查身体必须严格,另外你得开出通行证的。
⑼ 广东省农民工就业情况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日前发布了《入粤农民工就业情况分析》,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各方参考。
一、基本情况截至1月25日(除夕),节前外省农民工实际返乡数量达到1025万人。大年初一至二月二十四日,入粤农民工数量达到946万人,占节前返乡总数的92.3%。从入粤群体看,返岗农民工成为主体,约778万人,占入粤总量的82.2%,返岗率达到92%;无明确就业岗位的入粤农民工约168万人,占17.8%,其中有122万名农民工入粤后实现就业,当中有43万人通过“南粤春暖”万场招聘会系列活动实现就业,有79万人通过企业自主招聘、农民工自助求职等渠道实现就业。有46万名农民工暂时未实现就业。从流入地看,有91%约860万名农民工进入珠三角,但进入韶关、梅州、清远等粤北地区的数量有所增加,约36万人,占3.8%,比去年同期上升一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52%的农民工进入制造业,比去年的55%略有下降;46%的农民工进入服务业,比去年的43%略有上升。二、农民工入粤就业主要特点及原因根据今年2月10日-13日对广州、深圳等十市的调研情况,以及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监控情况反映,外省农民工入粤主要呈现三大特点:(一)农民工入粤整体有序,低素质农民工数量有所减少。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入粤农民工中,具有技能的占42.4%,比节前返乡的33.5 %高出近9个百分点。目前,节后入粤农民工已经达到946万人,占节前返乡人数的92.3%,比去年同期的94.6%下降了2.3个百分点,减少了约35万人,多数属于无技能农民工。主要原因:一是及时加强信息的宣传引导和“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是保持农民工平稳有序入粤的关键。在省委、省政府及时部署和有力领导下,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工作,通过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农民工流动动态监测和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等办法,全面收集、分析农民工流动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等情况,并通过用人单位、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和手机短信等途径广泛发布岗位信息和宣传就业形势,从源头上引导农民工有序入粤。节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车站、码头等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立1000多个咨询服务点,农民工抵粤后马上可以得到指引和就业服务,同时全省各地组织举办“万场招聘会”,也为农民工迅速就业提供了快捷通道,今年整个春节期间没有出现农民工滞留现象。二是国家的惠农政策拓宽了农民工就业渠道。党的十七大积极实施惠农政策,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28点惠农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拓宽农民工的就业途径,加快促进外省农村劳动力原地消化。三是引导企业和农民工加强信息交流和联系,农民工在接到企业的通知后才返岗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入粤。另外,部分农民工通过与在外务工的老乡、亲友沟通联系,在掌握了最新的就业形势和薪酬等信息后才有目的地外出。(二)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技能型农民工需求仍然旺盛。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趋紧,由“招工难”向“找工难”转变,1月份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为0.95,继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其中普工求人倍率为0.8,处于供大于求,但技工仍供不应求,求人倍率为1.1。主要原因:一是我省产业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对员工素质尤其是技能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据广州、深圳等10市人力资源市场统计,进场招聘的企业用工需求6成以上集中在熟练工和技术工,无技能农民工就业难度加大。如深圳市人力资源市场70%的岗位需要技能型劳动力,比去年上升了近5%。二是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深入推进,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对外省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加强,外省普工入粤就业难度加大。据统计,2008年新增转移本省农村劳动力数量比去年增长了18.3%。三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企业招用工总量减少,而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的用工选择余地增大,不少企业提高了用人条件,普工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珠三角部分地区反映,不少企业去年招用普工的条件年龄可以放宽到45岁,今年仅招30岁以下的。(三)农民工返岗率高,流失率低。据企业抽样调查统计,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返岗率达到92%,部分企业返岗率达到98%以上,高于往年84%左右的水平。同时,不少企业均反映,员工流失率由往年的15%左右下降到不足5%。主要原因: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节后大规模招工少,以补员为主。据抽样调查显示,企业节后计划招聘人数只约占现有员工总数的10.7%,比去年同比约减少50%。由于企业招用工总量减少,就业竞争加剧,在岗的农民工更加珍惜现有的岗位,不会轻易辞工、转岗和“跳槽”,因此节后外省农民工的返岗率大大高于去年的水平,而流失率则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