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保险在金融服务中的地位

保险在金融服务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21-04-22 03:09:55

Ⅰ 什么是金融服务保险

就是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银行破产时避免挤兑现象,保险公司承担银行的风险。银行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是一种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却在事前也有体现,当公众知道银行已实行了该制度,即使银行真的出现问题时,也会得到相应的赔偿,这从心理上给了他们以安全感,从而可有效降低那种极富传染性的恐慌感,进面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有问题银行承担保证支付的责任,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都会稳健经营,这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同时由于这一制度对公众心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可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风潮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促进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和实力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而垄断是不利于消费者利益的,社会公众获得的利益就会小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该制度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因此提供服务的优劣,将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

4、存款保险机构可通过对有问题银行提供担保,补贴或融资支持等方式对其进行挽救,或促使其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兼并,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

1、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频频发生金融风波。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1996年的日本阪和银行倒闭事件,1997年席卷东南亚和日韩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最近日本保险公司的频频破产等等,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还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金融问题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系统性的金融风波,但随着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创新产品逐渐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纷纷成立,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要防范风险,稳定金融,只能“防患于未然”,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选择之一。

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作为信用中介的银行,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即银行大部分资金是以负债的形式吸收的机构和个人存款,自有资金只占全部资本的小部分,在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导致不能按时清偿债务时,就易引起银行信用危机。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状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风险抵御能力较差,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落伍的背景下,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际上也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3)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了公众风险意识。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我国的银行储蓄存款不仅没有风险,而且收益可观,一直是人们投资的首选渠道。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破产不仅在理论上已被公众接受,而且在实践中已实施,因此作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风险也应为公众所接受。

4)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存款保险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心要的情况下,执行赔偿的职责,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为了保障整金融体系的稳定。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要对日常的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而且要定期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审查其上报的统计报表和账目。当银行管理不善或经营非法、风险较大的业务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提出警告,勒令整改,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或促成其它银行的并购,从而实现中央银行的监管意图。

2、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1)存款保险制度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他们就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此外,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有特殊问题:主要是四大国有银行有政府为其做后盾,无偿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险,为了节省运行成本,显然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如果不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纳入这一体系,那么由于保险基金数额小、范围狭窄,就很难保证银行资金发生大量损失的时候对储户进行赔付。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因为银行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特别是当一家银行出现危机而又没被关闭时,所有者便用存款保险机构的钱孤注一掷,因为这时全部的风险由承保人承担。这样那些资金实力弱、风险程度高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实际的好处,而经营稳健的银行会在竞争中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并增大了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这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来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关于这块我们国家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以上是取自一篇文章,按照我国的银行法,银行是可以破产的,但是由于我国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有国家做担保,跟发达国家不一样!

同时,雷曼兄弟是投资银行,跟传统的存款银行是不一样的,所有哪怕有这个保险,也不一定能买!

Ⅱ 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

保险的功能就是风险转移,保险的保障功能是保险的基本属性,提高社会对危害发生后的承受能力,有助于社会稳定;其次,保险是属于负债经营,保险公司在经营中也是属于融资的过程,也就是把松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因而聚集了大量的资金,然后再对这些资金进行运作,在金融行业起到了资金融通的作用

Ⅲ 保险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这个得从多个角度去来讲:从必要性来讲,保险和银行,证券等一样,是现代经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讲,保险的实用性超过证券。从就业的角度讲,保险行业乱象不断,不适合新手入行。

Ⅳ 保险业是否属于金融行业

保险属于金融行业。

Ⅳ 保险在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保守者。
经济越景气买保险的人越少。股票,基金等买的越多。但是等到08年那样经济危机了,就都开始买保险了~。这个是人的趋向性。
商业保险更趋向于在一定的时间内自己死了怎么怎么办。所以还是比较保守的,至少不赔钱。
在08年中国为了抵御经济危机投放4万亿进入市场。经济危机过去了,通货膨胀来了。个人感觉保险,黄金都是不错的抵御通货的方法。但是黄金不好卖,保险时间限制长,变现性差,在流动资金不多的用户群中,这是个弊端。但是在“月光族”中,有很好的强制理财效果。还不怕丢,不怕抢,不怕人惦记。

Ⅵ 金融和保险在我们经济和社会中有什么作用

稳定器的作用。收入高的时候,存进去,遭遇风险的时候,拿出来。保证个人和社会的稳定。

Ⅶ 保险公司在金融界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保险公司在金融街低位是很高的,现在不管人们的身体还是车子房子都会用到保险。买保险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在保险公司工作也是有前途的。

Ⅷ 保险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三大行业之一,有利于促进资金的流通,保险公司会通过诸如投资股票证券、金融地产、国债等方式进行资金的再运用。

Ⅸ 保险金融行业的地位

中国所谓“金融四大支柱”,即:银行、证券、保险、信托
银行即商业银行,是间接融资渠道。由于银行业前期的“半官半商”色彩和长期经营优势,获得了其他三类金融机构难以匹敌的品牌、资产和渠道优势。目前银行业开放速度加快,国有银行改制行路大半,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分别寻找自己的细分定位。与此同时,有实力的银行发起了保险业投资的新攻势,其公司金融部们也开始向投行功能过度,而带有信托性质的理财业务也逐步开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型银行将成为兼具所有金融业务职能的“全能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证券业实际上是从商业银行的证券部门分离出来的,也就是欧美所谓“投资银行”。由于市场规则混乱,资本市场低迷,对外开放迟缓。目前的证券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低迷时刻。此时监管层有意放宽证券业开放,国际投行纷纷“逢低吸入”,可以想见,外资将在中国证券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随着高层推动直接融资发展,如果股市复苏,流失到海外的融资大单返回A股上市,证券业或有一线生机。
保险业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国保险业正经历过一波投资高潮,目前正处在盘整期。整体来看,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社保体系不完整,正是寿险业的天堂。但中国贫富差距严重,真正消费保险的群体远未崛起。而在此前的“寿险业大爆炸”中,代理人的诚信广受质疑。所以保险业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惨淡经营的过程。
信托业是中国“特产”。在国际上,信托仅是一种金融协议模式,并不构成一个行业,中国的“信托公司”在国外大致相当于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身为“最有想象力的金融工具”,信托业在中国“兴风作浪”,典型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目前监管层把银行作为重点,对信托业以“严加管教”为主,已经连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整顿,中国信托业还在摸索自己的道路,短期之内都不可能进入金融业的主力地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Ⅹ 保险在理财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保险理财"这个词渐渐热了起来。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朋友,都把保险看作是和基金、股票、债券等产品一样的理财工具,甚至认为买保险就是一种理财。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选择自己的理财计划,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一般我们说的家庭理财,其目的是使我们的家庭财产保值和增值,并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人锦衣玉食才觉得舒服,也有人粗茶淡饭就很满足;前者要追求高回报,后者只要保证资金安全就可以了。所以理财就是根据个人的目标,同时考虑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的安排各种投资组合的过程。
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是"为无法预料的事情做准备"。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会严重危及我们的理财规划。投入少量资金购买保险,可以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弥补我们的经济损失,使理财规划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所以保险可以说是理财规划中必备的一项。
现在说起"保险理财",我理解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利用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来管理理财过程中的人身风险,保证理财规划的进行。这一点不仅必需,而且非常高效。比如我知道有一些人不认同保险,同时也知道他们中的很多都持有大笔存款,因为要"以防万一",这笔钱既然不敢花,其实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做的保险。如果他们到保险公司投保,其实远用不了那么多钱,就可以得到同样的保障。多出来的流动资金,可以投入到其他金融产品中去,创造更多受益,这样不是更有效率吗?
第二层意思哪,就是保险本身附带的理财功能。近年来,保险公司还设计出很多新产品,可以在保障功能的基础上,更实现保险资金的增值。相对其它金融产品,因为其风险很低,所以收益总体来说比不上基金、股票,但是非常稳定。也正因为如此,它特别适合那些对金融市场并不熟悉,或者工作繁忙,没时间打理自己的投资的朋友。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就是在理财规划中保险该占多大的比例。一般如果只应用其保障功能的话,建议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如果同时看重其理财功能,建议可以在整体规划中占到20%-40%,因为保险毕竟不是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调整。

阅读全文

与保险在金融服务中的地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东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 浏览:579
信托pj证券 浏览:938
中国银行香港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944
嘉富诚资金 浏览:897
外汇储蓄现钞账户 浏览:748
工行贵金属诈骗案件审理 浏览:538
上海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3
平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浏览:42
厦门银行外汇 浏览:562
维港投资集团 浏览:836
代码000457基金净值 浏览:674
信托贷款委托贷款 浏览:107
2000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2018 浏览:99
股票大资金流入是什么颜色 浏览:545
九零年人民币超发 浏览:254
北京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浏览:930
商业住房贷款保险费率表 浏览:383
秋石投资背景 浏览:971
融资年利率和融资年费率 浏览:837
中国国旅是股票还是基金 浏览: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