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4分)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掌握了世界大多数黄金储备;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或答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答出2点4分)
影响: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2分)
(3)原因: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2分)
影响: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有力挑战。(2分)
(4)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充满活力;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答出2点4分)
⑹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建立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都实行金铸币本位制的基础之上,其典型的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以及黄金自由进出口。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黄金含量就能始终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由于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银行券就能够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就能够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所以一般认为,金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虽然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础是黄金,但是实际上当时英镑代替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英镑的持有人可以随时向英格兰银行兑换黄金,而且使用英镑比使用黄金有许多方便和优越的地方。当时英国依靠它的“世界工厂”的经济大国地位和“日不落国”的殖民统治政治大国地位,以及在贸易、海运、海上保险、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使英镑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的货币;使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商品以英镑计
价,国际结算中90%是使用英镑,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国际储备是英镑而不是黄金。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可以获得利息,而储存黄金则非但没有利息,还要付出保管费用,持有英镑比持有黄金既方便又有利可图,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称作英镑本位制度。
(2)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因为金铸币本位条件下金币的自由交换、自由铸造和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将保证使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波动维持在由金平价和黄金运输费用所决定的黄金输送点以内。实际上,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国家货币的汇率平价自1880—1914年间,35年内一直没发生变动,从未升值或贬值。所以国际金本位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这是个重要的特点。
(3)国际金本位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即英国经济学家休漠于1752年最先提出的“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为了让国际金本位发挥作用,特别是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各国必须遵守三项原则:一是要把本国货币与一定数量的黄金固定下来,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二是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和外汇,三是中央银行或其他货币机构发行钞票必须有一定的黄金准备。这样国内货币供给将因黄金流入而增加,因黄金流出而减少。
⑺ 高分求解一个国际金融问题,关于国际金本位制,疑问是铸币平价和金平价的区别,有道题目就问金本位的基础
金本位制的基础是金平价。
金平价说的是两种货币的含金量或代表金量之比。
铸币平价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说的是两种铸币的含金量之比。
以下对铸币平价的描述摘自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9版:
In a bimetallic system, a country's mint will coin specified amounts of gold or silver
into the national currency unit (typically for a fe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Civil
War, for example, 371.25 grains of silver (a grain being 1/480th of an ounce) or 23.22
grains of gold could be turned into, respectively, a silver or a gold dollar. That mint parity made gold worth times as much as silver.
金平价是整个金本位制的基础。金币本位制下,金平价表现为铸币平价;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金平价表现为法定平价。
⑻ 国际金融书上的金本位制特点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⑼ 国际金本位制与英国霸权之间的关系
“英镑的稳定是英国强盛的一个关键因素”。英镑的稳定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因素是金本位制的确立。1816年,英国制订“金本位制度法案”,在世界上首先实行了金本位制。但英镑其实从1717年就已与黄金挂钩,因为那年英国将金价定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另一个因素是前述英国“金融革命”中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对英国崛起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早期政府债务业务使得英格兰能够在整个18世纪的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打败法国,还在于英格兰银行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它为英国崛起过程中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1844年的《英格兰银行条例》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是其成为中央银行的决定性一步。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其他银行负起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即“最后贷款人”的责任,确立了“银行的银行”地位。由此,英格兰银行转变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对世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首先确立,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能够在发生金融危机或恐慌时迅速向困难金融机构提供清偿手段,维护英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此外,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国内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国际金本位制度与英国支配世界金融体系
凭借一个高效的公共信用和货币体系,一个相当规模的金融市场,一个旨在稳定汇率的金本位制度,再加上英国是世界政治经济大国,英镑逐渐成为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但这时世界各国不同的货币制度阻碍了英国的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扩张,金本位还只是英国的货币金融制度。因此,英国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对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施加影响,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终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英国支配了世界金融体系,直到该体系在1914年崩溃为止。该体系一方面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扩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英国开始赚取大量无形信用收益——商业佣金、海外汇款和来自投资等方面的收益。1914年,英国境外投资总值居各国之首,约占西方国家对外投资总值的41.8%,英国从海外投资中获得了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英国通过英格兰银行管理着世界金融体系,维护其金融霸权。
⑽ 何为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金融体系(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是指调节各国货币在国际支付、结算、汇兑与转移等方面所确定的规则、版惯例、政策、机制和组权织机构安排的总称。国际金融体系是国际货币关系的集中反映,它构成了国际金融活动的总体框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国之间的货币金融交往,都要受到国际金融体系的约束。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一定特点的主体金融体系。
第一阶段是国际金本位制时期
从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结束。
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起始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终止于1973年。
第三阶段是牙买加货币体系时期
始于1976年1月IMF临时委员会的牙买加协议的正式签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