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解国际金融,判断并改正
以下纯属个人意见,如有雷同,说明答案正确。
1、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额越大,则表示外汇汇率越上涨。
错
2、欧元是未来的欧洲统一货币。
对
3、进口公司向银行买入外汇因使用卖出价。
对
4、浮动利率的弊端之一是易造成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错。这是固定利率的弊端。
5、欧洲货币就是欧洲各国货币的统称。
错。欧洲货币指由货币发行国境外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该种货币存贷款业务。
6、出口商向银行售出外汇使用卖出价。
错
7、“美元荒”是指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泛滥现象。
错。“美元灾”是指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泛滥现象。“美元荒”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由于重建经济而对美国物资进口需求大增而产生的美元匮乏现象。
8、欧洲货币市场就是欧洲各国货币市场的总和。
错,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可以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9、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对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低的国家货币远期汇率会升水;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远期汇率会贴水。
对
1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别称。
错。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而国际金本位制存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12、投资收入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簿。
错。计入金融账户。
13、国际清偿力的范畴小于国际储备。
错
1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又称为普通提款权。
对
15、外汇期货交易属于远期外汇交易的一种。
错
16、用一单位或一百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叫做直接标价法。
对
17、居住在境内的不论是否具有本国国籍,对外经济行为都必须计入该国的国际收支。
错
18、国际清偿能力是指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和可能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
对
19、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铸币平价。
错。决定基础是货币平价。
20、现钞汇率低于现汇汇率。
对
21、绝大多数期货合同都是到期日以实际交割兑现。
错
22、出口商向银行售出外汇应使用买入价。
对
23、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之一是取消外汇管制。
对
24、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账面资产。
对
25、信汇汇率高于现汇汇率。
错
B. 国际金融几道判断题
1代表对,二代表错.
C. 国际金融判断题(错误需要解释)
1错,外汇指的是支付能力而不是手段,比如我们持有100元美元,那么就是具有100元美元的支付能力回。答
2对,间接标价法的汇率是以本国货币为单位的,所以是反比关系。
3对,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4错,利率评价说是根据近期利率差预测远期汇率变化的,基本条件题目里说的是对的。
5对,这个显然,如果收支状况恶化,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解释。
6错,国际借贷说是指汇率是由外汇供求决定的,不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而应该是外汇供求决定论,这个题目是不是少字了?
7对,利率评价说就是通过近期利率差预测远期汇率的,近期利率高,则远期货币升值。
8对,本国通货膨胀就意味着本币贬值,这个题目好像和国际金融无关。
D. 跪求国际金融选择题
金融保险单选
1、狭义的货币包括( B)
A...现金 B.现金和活期存款 C.现金、活期存款、其它金融资产 D.活期存款
2、下列( E)国家认为现实中真正的货币是M1=现金+活期存款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以上都承认
3、将货币层次划分为M2=M1+定期存款+转让存款的国家是( B)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货币的产生经历的四种形式顺序是(C )
A.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C.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D.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5、商品交易发生质的变化,即直接的物物交换被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商品交换的替代是开始于哪个阶段(C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6、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是( C)
A.商品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7、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媒介是货币的( B)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纸币不可以是(D )
A.信用货币 B.代用货币 C.国家纸币 D.铸币
9、货币作为( A)可以是观念上的,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1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11、所谓简单的商品交换,是指(D)
A 没有商人介入其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换
B 不以货币为媒介的直接的商品交换
C 以原始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D 具有纯粹偶然性质的商品交换
12、货币是作为(A)而发展起来的
A 共同的交换媒介 B 交换媒介 C 特殊价值物 D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1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B)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的交换,而后者只包括两种商品
B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C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的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D 前者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14、货币贮藏的“蓄水池”作用是(A)
A 对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而言的 B 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征
C 由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决定 D 现代货币特有的功能
1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的含义是(B)
A 不论是什么情况下,只有货币就应该是金银
B 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金银者是货币,但对发展起来的商品交换来说,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们最适合充当货币
C 就金银的自然属性而言,它们不适合充当货币,但就金银的社会属性而言,它们最适合充当货币
D 自然状态下的金银不是货币,货币是非自然状态下的金银
16、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C)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7、信用起源于(A)
A商品交换 B.货币流通 C.生产社会化 D.资本流动
18、高利贷信用的主要对象(B)
A货币资本家 B.小生产者与奴隶主 C.银行业主 D.政府
19、银行信用是以(A)为主的信用
A.货币信用形式 B.长期信用形式 C.消费信用形式 D.资本信用形式
20、信用货币的购买力(B)其自身的价值.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不确定
21、商业信用关系的建立将(B)
A.增加对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
B.减小对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
C.增加对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
D.减小对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
22、一些具有较高社会收益,但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大型基建项目的资金,往往只能通过(A)来解决.
A.国家信用 B.企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民间信用
23、公债是(D)信用的基本形式
A.银行信用 B.企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24、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
A.支付利息 B.存在买卖关系 C.出具担保 D.信用委托
25、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商业信用的有(A)
A.贷款 B.赊销 C.分期付
款 D.预付定金
26、消费信用与企业信用不相同
的信用形式是(A)
A.贷款 B.预付定金 C.分期付款 D.赊销
27、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
A.归还本金 B.支付利息 C.还本付息 D.债权债务关系
28、货币借贷的规模最终取决于(A)
A.银行信用规模 B.国家信用规模 C.可供借贷的资源 D.货币流通规模
29、能起到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作用的是(A)信用
A.国家 B.企业 C.银行 D.消费
30、利息率应为(B)
A.高于平均利润率 B.低于平均利润率 C.等于平均利润率 D.为0
31、利息是资金的(B)
A.价值 B.价格 C.指标 D.水平
32、利率是衡量利息高低的(C)
A.价值 B.价格 C.指标 D.水平
33、我国对居民储蓄存款经常采用(A)计算利息
A.单利法 B.复利法 C.到期收益率法 D.观值法
34、我国主要实行(A)利率政策.
A.管制性 B.放开性 C.市场性 D.计划性
35、利率与下列(D)是同向的.
A.即期消费 B.投资 C.货币需求 D.储蓄
36、可以作为基准利率的有(C)
A.市场利率 B.浮动利率 C.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D.名义利率
37、利率政策的目标是(C)
A.变更再贴现率 B.规定利率上限,实行差别利率
C.控制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 D.变更再贷款利率
38、目前(B)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是单一银行制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39、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账户的金融机构是(B)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保险公司
40、客户的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的(B)
A.长期负债 B.即期负债 C.短期投资 D.盈利性资产
4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D)
A.资金来源业务 B.存款业务 C.中间业务 D.资金运用业务
42、《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了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即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B)
A. 4% B.8% C.12% D.10%
43、在以下的项目中,属于商业银行非盈利性资产的有(C)
A.贷款 B.贴现 C.法定准备金 D.投资
44、以下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C)
A.结算业务 B.信托业务 C.承诺业务 D.代理业务
45、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A)
A.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企业 B.信用中介机构
C.管理国家金融的机关 D.半官半民的机构
46、一般而言,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占最大比例的是(B)
A.负债 B.存款 C.借款 D.自有资本
47、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越长,其(C)
A.安全性越好 B.流动性越强 C.盈利性越高 D.收益率越低
48、贷款和贴现的共同点在于(A)
A.都是银行的资产业务 B.都是银行的负债业务
C.都有共同的计息方法 D.都以商业票据为依据
49、《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不得少于总资本(C)
A.20% B.8% C.50% D.10%
50、对自购住宅的房主发放的,完全以该住宅抵押的贷款,其风险权数为(C)
A.10% B.20% C.50% D.100%
E. 国际金融方面的选择题!80分!
a,b,c,f,a,b,c
F. 国际金融学判断改错题(~~~求助,特急^-^ ~~)
第3题:对,就是这样定义的,没什么特别理由。
第10题:错,LIBOR是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第14题:错,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额越大表明本币升值。
第18题:错,欧洲货币是存在于本国以外金融市场的货币。
第20题:对。
第23题:错,最初资金来源于避免被苏联冻结的美元。
第24题:对。
第25题:错,世界上大部分货币采用直接标价法。除欧元外,一切货币与英镑标价时以英镑为单位货币;一切货币与欧元标价时以欧元为单位货币。
第26题:对。
第29题:对。
第31题:错。
G. 国际金融问题求解,判断是否应该计入国际收支
应该计入国际收支贷方。澳洲华侨属于中国公民,但不属于中国居民,国际收支的统计中,考虑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来往,澳洲华侨是在澳洲经济领土上享有经济利益的人,因此对中国的捐赠应当计入中国国际收支的贷方,相当于净出口的增加。
H. 请教金融高手几道国际金融判断题~
1错(除了价格即利率之外还有本金等)
2对(期货交易只有损失超过保证金才会发生违约)
3错(不是特定的欧洲金融机构)
4对
5错(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重要的信用性交易)
6对
7错(什么都是正反两面)
I. 请教一道国际金融学的选择题!选出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国外汇供求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氐挠跋?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甚至相互抵消的关系,因此汇率变动的原因极其错综复杂,下面我们将作具体分析.
1.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
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
3.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4.利率差异
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
5.财政收支状况
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常常也被作为该国货币汇率预测的主要指标,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其货币汇率是升还是降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所选择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措施.
我个人认为选择B。上面我说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