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央行出大招!多地大额存取款要登记 有影响
这个“大招”会否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7月1日起,河北个人存取款10万元以上就要登记了。
你以为只是河北?No。从10月1日起,深圳个人存取款20万元以上、浙江个人存取款30万元以上都要登记。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央行出的大招。
近日,央行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在河北省、10月1日起在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工作。试点期限为2年。
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管理大额现金存取,了解存现来源和取现用途?
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你可能以为,现在大家都用电子支付了,谁还用现金?其实不然。
近年来大额现金交易量继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大额现金交易集中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特定时期。
央行2017年调研发现,有单次取款超过1亿元现金的情况,在如今银行卡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十分便捷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不合常理。
央行直言,我国亟需加强大额现金管理,保障合理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为什么选择这3个地方试点?
主要是河北、深圳、浙江具有代表性。
其中,河北打头阵,率先开始试点。原因是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现金业务管理基础较好,所以被选中第一个开始试点。
而浙江省、深圳市均为全国现金投放重点区域,浙江省一些行业大额用现情况突出,个人账户大额用现情况突出,深港之间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动普遍。
管理起点金额为何不一样?
目前设定河北省、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对公账户管理起点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起点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20万元。为何起点金额还有差异?
央行表示,既要保护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公众合理的合理用现需求,又要加强对可能存在偷逃税、逃避监管和不合理占用社会资源的“关键少数”现金交易的监测。
也就是要取得一个平衡点。要有针对性监测非常规大额用现行为,同时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负担过重,又对客户的整体影响较小。
根据目前的起点金额标准,各试点地区大额现金存取业务笔数占总笔数均在1%左右。
会影响哪些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网记者说,现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往往为贪污腐败、偷税漏税、恐怖行为、洗钱犯罪等提供便利,危及国家经济金融秩序,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董希淼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亟需学习借鉴各国大额现金管理的经验,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我国现金管理和服务,引导并规范社会公众现金使用行为,一方面保证合理的现金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遏制不合理的现金使用需求,打击非法的现金使用需求,从而进一步降低社会成本,减少犯罪行为,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在专家看来,大额现金登记后,了解存现来源和取现用途,有助于打击贪污腐败、偷逃税、洗钱等活动。因此,从事这些非法活动的人要怕了。
是否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央行说:不影响。
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也不会明显影响到社会公众日常经济活动。
一是目前我国如现金、票据、转账、网上、移动等支付方式多且应用广,多元化支付方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是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设置经过调研论证,高于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现金使用量。
三是只要客户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存取现并不受到限制。
记者:李金磊
⑵ 央行出大招!多地大额存取款要登记有影响
这个“大招”会否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7月1日起,河北个人存取款10万元以上就要登记了。
你以为只是河北?No。从10月1日起,深圳个人存取款20万元以上、浙江个人存取款30万元以上都要登记。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央行出的大招。
近日,央行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在河北省、10月1日起在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工作。试点期限为2年。
于是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管理大额现金存取,了解存现来源和取现用途?
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你可能以为,现在大家都用电子支付了,谁还用现金?其实不然。
近年来大额现金交易量继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大额现金交易集中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特定时期。
央行2017年调研发现,有单次取款超过1亿元现金的情况,在如今银行卡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十分便捷的环境下,这种情况不合常理。
央行直言,我国亟需加强大额现金管理,保障合理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为什么选择这3个地方试点?
主要是河北、深圳、浙江具有代表性。
其中,河北打头阵,率先开始试点。原因是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现金业务管理基础较好,所以被选中第一个开始试点。
而浙江省、深圳市均为全国现金投放重点区域,浙江省一些行业大额用现情况突出,个人账户大额用现情况突出,深港之间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动普遍。
管理起点金额为何不一样?
目前设定河北省、浙江省和深圳市试点对公账户管理起点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起点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20万元。为何起点金额还有差异?
央行表示,既要保护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公众合理的合理用现需求,又要加强对可能存在偷逃税、逃避监管和不合理占用社会资源的“关键少数”现金交易的监测。
也就是要取得一个平衡点。要有针对性监测非常规大额用现行为,同时避免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负担过重,又对客户的整体影响较小。
根据目前的起点金额标准,各试点地区大额现金存取业务笔数占总笔数均在1%左右。
会影响哪些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网记者说,现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往往为贪污腐败、偷税漏税、恐怖行为、洗钱犯罪等提供便利,危及国家经济金融秩序,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董希淼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亟需学习借鉴各国大额现金管理的经验,从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我国现金管理和服务,引导并规范社会公众现金使用行为,一方面保证合理的现金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遏制不合理的现金使用需求,打击非法的现金使用需求,从而进一步降低社会成本,减少犯罪行为,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在专家看来,大额现金登记后,了解存现来源和取现用途,有助于打击贪污腐败、偷逃税、洗钱等活动。因此,从事这些非法活动的人要怕了。
是否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央行说:不影响。
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也不会明显影响到社会公众日常经济活动。
一是目前我国如现金、票据、转账、网上、移动等支付方式多且应用广,多元化支付方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是大额现金管理金额起点设置经过调研论证,高于绝大多数社会公众日常现金使用量。
三是只要客户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存取现并不受到限制。
记者:李金磊
⑶ 中国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有哪些
中国现源行金融监管架构是“一行三会”。“一行”为中国人民银行。“三会”是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负责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的监管
1、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
2、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
3、证监会,负责对全国证券、期货业进行集中统一监管。
4、保监会,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的职责划分和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国际上主要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分为双线多头监管体制、一线多头监管体制和单一监管体制。
金融监管体制是各国历史和国情的产物。确立监管体制模式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提高监管的效率,避免过分的职责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权力的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在监管权力相对集中于一个监管主体的情况下,必须实行科学合理的内部权力划分和职责分工,以保证监管权力的正确行使。
网络-中国金融机构监管体制
⑷ 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特殊金融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共同的性质,表现在:
(一)地位的特殊性
尽管各国中央银行的名称不尽一致,但就其地位来说,中央银行都是居于一国经济金融体系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
1、从一国经济体系的运行方面来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基本的货币和信用条件,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来看,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金融体系中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全国货币信用制度的中心枢纽和金融监督管理的最高机构。
3、从一国对外金融关系方面来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进行经济金融往来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肩负干预外汇市场,平抑市场汇价波动的职责。
(二)业务的特殊性
1、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有着特殊的法定权力、 法定限制、业务范围。
法定权力有:
(1)有权垄断货币发行
(2)有权管理货币流通
(3)有权发布监管金融机构的业务命令和规章制度
(4)有权持有经营、管理国家的黄金外汇储备
(5)有权经理国库
(6)有权对金融业的活动进行统计和调查
(7)有权保持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法定限制有:
(1)不得经营一般性银行业务或非银行金融业务
(2)不得向任何个人、企业或单位提供担保或直接发放货款
(3)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不得从事不动产的买卖业务
(5)不得从事商业性的证券买卖业务
(6)一般不得向中央财政透支,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不以盈利为目标。
3、中央银行的业务服务对象是各商业银行,政府机构和其它金融机构。
(三)管理的特殊性
中央银行虽然经过一国的政府授权,享有各种金融管辖权,但与一般政府行政管理机关有区别:
1、中央银行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时,都是以“银行”的身份出现,而且管理手段也更多地具有银行业务操作的特征。
2、中央银行通常凭借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分层次来实施监督管理职能,行政手段居于次要地位。
3、中央银行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具备较大的独立性。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1、含义
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是一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集中或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权是中央。
2、职能
① 中央银行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
② 有效调节货币供给量,处理好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③ 适时印刷,制造或销毁票币,调拨库款,满足货币的流通需要
(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1、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又是政府管理金融的专门机构。
2、职能
① 代理国库
② 为政府融通资金
③ 代理政府债务的发行
④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⑤ 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⑥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⑦ 对金融业实施监管
⑧ 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三)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含义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办理存放,汇兑等项业务,充作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货款人。
2、职能
① 集中保管存款储备金
② 充当最后贷款人,为商业银行提供信贷
③ 办理商业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⑸ 为什么央行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是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举个例子,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就是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等等之类的,这专是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属的,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就是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按你题目说法,应该是提高存款准备金了,流动性必然减少,无疑是紧缩货币政策
⑹ 央行对金融机构开展mlf释放是利好吗
是利好
但是注意明天的高开是否第一个小时能有接近一千亿的成交量
没有的话
逢高减仓
⑺ 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中央银行具有一般金融机构的性质,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银行在从商业银行演变而来时,依然还有货币信用等业务,但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它又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主要表现在经营目的、经营业务、经营对象及制度类型上。
(1)经营目的。
中央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
中央银行从事的银行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为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性的金融服务。
(2)经营业务。
中央银行不从事普通银行业务。
中央银行不从事一般银行的业务,因为它的使命和地位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很多的特权,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货币和金融政策,负责协调和监管其他金融机构,做银行最后的贷款人,其实就是“银行的银行”。
(3)经营对象。
中央银行以政府和金融机构为经营对象。
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和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对社会上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存款、结算业务,而是与政府、商业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通过这些往来调控国家宏观经济和监管金融机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制度类型。
中央银行一共有四种基本制度。
中央银行受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政府控制,在其存在的组织形式及运转的制度模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复合型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和准中央银行制。
另外,与商业银行不同的是,中央银行不能在国外设立分行,只能设立代表处、代理处。
⑻ 央行发大招是怎么回事
1月20日下午2点多,一个大消息在市场中传开:
确认,因近期流动性缺口过大,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近日已获央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各家分批分次,期限为28天,并非择机恢复正常。
下午4点多,央行发布消息:
央行宣布,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不过,消息内未提降准。
事实上,央行一周之内通过逆回购等方法,放水量规模已再次创下记录!
据路透上海1月20日报道,随着月度缴税和春节取现高峰双重发酵,叠加MLF到期抽离流动性,本周资金面一度紧张势头加剧,中国央行顺势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单周净投放逾万亿创历史新高,同时通过对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前所未有大手笔援助,令资金面趋于改善,亦为市场跨节流动性信心注入强心剂。
史上首次!央行使用定向与定时降准?
如果真如市场传闻的那样,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近日已获央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的话,中金固收预计此次大约释放6000亿资金。这是历史上货币当局第一次使用定向与定时降准。以往的降准都没有限制期限,而这次是临时性的,在春节后会恢复正常。主要为了应对春节前提现、缴税、补缴存准等的影响。
报告称,如果央行只是依靠MLF和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因为期限较短,效果会较差,而且目前总量投放也不足。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此次央行定向定时降准缓解了燃眉之急。毕竟降准不需要银行质押债券,避免了质押券不够的问题,而且降准对银行而言成本也低于逆回购和MLF。
说到底,其实是因为市场太缺钱了,如果不放水可能出现“钱荒”,那样股市、债市、期货市场都可能受到连锁反应,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2016年以来,央行为了避免给市场造成“货币政策放松”的感觉,暂时搁置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而是通过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和补充抵押贷款(PSL)等方式释放流动性。这样做有两个好处,资金释放的时间可控,方向可控,但同时等于提高了市场资金成本。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1300亿元
近日,为应对节前资金面紧张,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接连“大手笔”投放流动性。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11300亿元,为史上最大单周净投放,其中周二净投放2700亿元,为一年来最高。
今日shibor连续第六天全线上涨。其中3个月shibor上涨1.83个基点,报3.8213%,为2015年5月7日以来高点。
2016年3月1日起,央行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也是去年全年唯一一次降准,向市场投放了大约相当于6930亿元的基础货币。
不过此后,尽管在多个时点降准似乎“呼之欲出”,但央行始终保持了“克制”,利用被市场称为“酸辣粉”(SLF)、“麻辣粉”(MLF)的各种工具解流动性之渴。
第二因素是对银行业信贷的影响。连平称,只要你准备金放下来,很容易增加信贷,今年信贷已经比较多了。“事实上今年实际新投放信贷对银行来说不是恐怖的所谓11万亿,全年我们估计接近12万亿,再加5万亿,那就是放了17万亿的信贷。”
⑼ 央行与政府、金融机构的关系
央行即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回银行;在我国中央答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受国务院委托承担着制订与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等职责;在金融市场,中央银行是宏观调控者,金融机构是市场参与者,在业务上是管理与被管理、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等公开市场工具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⑽ 为什么说央行既是国家机关,又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总之,从中央银行内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容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