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确定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你好,应该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放银行协定》
确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❷ 简答题 战后美国是如何确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的
1、通过1944年7 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曾计划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使之成为控制与协调战后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由于美国国会反对,国际贸易组织胎死腹中。
3、利用战后重建的时机,迫使西欧国家接受高利贷性质的金融服务。
❸ 金融小白求问:为什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美元在此体系中具体获得了什么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宣告了金本位制垮台的同时,也宣告了英国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终结。然而,同为战胜国和前世界经济领导者,英国自然不甘心被排除在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定过程之外。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戈IJ”之争。虽然最终结果是以“怀特计划”为蓝本,但英国的努力也没有完全白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某些方面还是体现了“凯恩斯计划”的立场。和战前的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的客观要求,如黄金供给量的有限性与国际经济活动扩张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更多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绝对霸主地位和利益。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是大国之间的一项联合行为。具体地说,是在美国主导下的一项联合行动,而不像国际金本位制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有44个国家参加,所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于1946年正式生效。而在金本位制的形成过程中,曾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英国并没有能够把各国召集起来宣布在某一特定时期推行金本位制。1816~1821年间英国就已经完成了向金本位制的转变,但直到1870年只有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采纳了金本位制。186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金融会议是金本位制在国际范围内实施的转折点,来自欧洲、美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最终决定实施金本位制。但英国并不是巴黎会议的代表,只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并且拒绝把英制单位与国际通行的十进制单位统一起来。如果把1867年的巴黎会议作为国际金本位制的起点,到1897年在世界主要大国(俄国与日本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内完成,这一过程持续了30年的时间。②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拥有一整套规则,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实施这些规则,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终目标是为商品、服务贸易自由化或取消国际收支管制创造一种环境。为此,它的具体目标包括:首先,通过废除外汇管制建立以世界性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多边支付体制。
其次,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做到维持合理的汇率稳定,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以及进行必要的汇率调整。最后,促使成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稳定的有机结合。③这些都是国际金本位制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尽管是美、英两国立场的妥协结果,④但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首先,作为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凯恩斯计划”力图降低黄金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怀特计划”则主张未来世界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其结果是确立了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平价,但同时黄金与美元之间只能在中央银行层次上自由兑换。英国的这种要求客观上也符合了美国的利益。其次,与国际金本位制的汇率决定机制不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汇率。同时,为照顾英国的利益,协议规定了在“未具体说明的条件下”,成员国可以调整汇率,从而形成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机制。最后,与此相联系的是第三种妥协,英国要求对货币可兑换加以控制,美国则要求货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协议结果是:成员国资本项目下货币兑换可以加以控制,但经常项目下必须保持可自由兑换。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从形式上看,这和战前英镑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它们的维持机制却不完全相同。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人们不会怀疑英镑的真实价值。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只是与黄金保持一种固定的官价。一旦人们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维持黄金的美元官价,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从而诱发兑换黄金的浪潮。
通过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在为全球贸易提供交易与储备手段的同时,美国也从中获得了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首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处在世界银行家的地位上,因此其对外投资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的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状态,为满足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巨大需求,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美元输出的一个主要渠道。由本国发行的价值被高估的货币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其收益是不言自明的。其次,美元被人为高估使美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它可以入不敷出,保持经常账户的赤字,而不用担心美元的贬值。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基本上是一个资本与商品市场不受控制的中心地区。欧洲与日本的资本由于受战争的破坏,构成了新兴的外围地区。处于外围的日本与欧洲国家为了保持在美国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需要不断地买人美元,以避免本币对美元的升值。它们选择低估本币,控制资本流动和贸易,积累外汇储备,运用中心地区(美国)作为金融中介融资。20世纪50—60年代期间,日元和主要欧洲货币被严重低估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的理念:压低本国的工资水平,进而也是限制消费,以扩大投资(表现为出口的增加)。实际上,汇率低估和压低工资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计算这一时期日元和欧洲货币实际汇率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把日本与欧洲国家的工资折合成美元进行比较。⑤反过来,美国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外围地区提供长期信贷。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期,美国的经常账户开始出现赤字,但上述格局仍能继续维持。原因之一是外围国家愿意把积累的美元储备重新投入到美国(如购买美国国债);原因之二是由于美国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它可以进口短期资本,出口长期资本,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原因之三,与上述格局相联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国感受不到需要调整经济失衡的压力。对美国而言,它不需要在黄油与大炮之间进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之一)。以美元计价的有价证券源源不断地被外围国家中央银行所吸纳,其结果是美元的坚挺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存。美联储无须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做出选择(像菲利普斯曲线所预测的那样)。当然,美国政府也不需要刻意约束其财政支出,它可以在不需要增税的前提下,享受廉价的海外资本。
与巨大的美元霸权收益相对应,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美国付出的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和同一时期多边贸易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了确立战后的多边贸易体制,美国曾经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并以《哈瓦那宪章》的形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是美国国会却以损害美国立法权限为由否决了这一方案,最终不得不演化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❹ 20世纪40年代,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么样确立的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
地位的确立:(1)2战削弱了英法德
(2)美国储备了大量黄金
有利条件:(1)使美元“等同黄金”,从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
(2)美国就可以用纸币带替黄金作为国际支会手段
(3)确定一盎斯黄金等到于三十五美元的官价,在当时也对美国有利
(4)各国货币以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不能随意变动,也有利于美国的扩张和建立货币金融霸权
(5)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还要求各国取削外汇管制
希望对你有帮助!注意采纳啊!!
❺ 美国何时确立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版。
1945年国权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国从此确立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❻ 二战后纽约进一步确立世界金融中心地位额历史条件
过程:
国际金融中心从出现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战前———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当时40%的国际贸易是以英镑结算的,英国的海外投资占西方对外总投资的一半以上。
第二阶段
两次大战之间———伦敦、纽约双雄并举。美国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恢复金本位制,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开始取代英镑,纽约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与伦敦平分秋色。
第三阶段
二战以后———纽约独占鳌头。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世界贸易的90%是以美元结算的,大量的国际借贷和资本筹措都集中于纽约,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供应中心
❼ 确立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中心地位的是( )
D:“布雷顿森林协定”
❽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怎样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举行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相当于美元取得了与黄金相等的地位。
之后,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先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