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的员工应该不可以做副业,为何如此严格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
黄忠波本是领导和同事口中
勤恳踏实的“老黄牛”
却因“挣外快”被查处
这是什么情况?
当官发财当两道,“权”“利”双收梦难成
对于公职人员违规兼职取酬,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党内纪律,都作出了严格规定,传递出明确信号:当官发财,应当两道。
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并不这样认为,一些人觉得未办理退休手续但不担任现职就可以待在兼职增收的“灰色圈”中,安然获取两份收入。
除在企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兼职牟取收入外,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挂证取酬”,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至企业或社会中介机构,违规牟利。
下面两则,就是典型的反例!
2016年10月,吉林省四平市某单位公职人员王某在职退出领导岗位,按照要求王某待遇不变,应该在职在岗。但王某一直未正常上班,而是在某眼科医院兼职担任执行院长,额外领取该医院薪酬。在此期间王某没有向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请假,且身为公职人员,又违规在外兼职,最终因违纪被四平市纪委立案审查。
2018年4月,安徽省淮北市纪委通报了4起党员干部违规取酬问题,其中,相山区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魏红干被群众举报将建造师资格证书违规在外挂靠取酬问题,组织向其了解情况,魏红干提交了与企业解除挂靠协议的相关证明材料。后市委巡察期间发现魏红干仍然将证书挂靠在某公司名下。魏红干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挂靠取得的1400元报酬予以收缴,上交财政。
纪律有“红线”,“两栖”必被查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四条、九十七条对违反有关规定兼职取酬的问题均作出明确规定。
公职人员挣外快,情节严重者可能被直接开除公职!前段时间,普法君曾和大家科普过有关知识,点击下图回顾一下吧!
“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公职人员机关、企业两头占好处,将严重干扰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
“为官发财应两道,这应该成为一个共识。想要两头占,必然两头空,违规兼职的领导干部要尽早警醒。违规者,应主动向组织交代,退还所获。观望者,则应心存忌惮,引以为戒。”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
2.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员工可以兼职吗
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一职是否可以兼职,一直是讨论热点,主要原因你懂的。由于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岗位好多种,本人认为,问题关键点不是是否可以兼职,而是该高管和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安排,是否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该高管和基金管理人之间建立的应该是真实、合法、有效的,满足该岗位职责要求的工作关系。
2.该工作关系不同方式的安排不应当损害基金管理人特别是不应当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当投资者或基金管理人利益因该高管原因遭受损失时,投资者或者基金管理人可以有效防控、追责,不应当因为工作关系安排不当导致的追责障碍,或者最后获得的赔偿标准低于正常劳动合同关系赔偿标准。
4.该高管工作关系安排,及发生损害投资者利益或触犯基金业协会监管规则时,协会可以有效监管并处罚。不会因为不当工作关系安排导致监管困难及追责困难。
3. 银行从业人员能否做兼职
原则上是不能做与金融有关系的职业,但是做一些不影响工作的,与金融行业无关系的应该没问题。
4. 银行人员兼职小贷公司员工违法吗
不违法,但违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原职位资源视情况有部分违法现象且不易避免。所以银行都规定在职人员不得兼职其它金融机构职务
5. 劳动法是否规定员工不得在同行业兼职
根据相关法律:对于已经拥有一份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来说,未经原用人单位的同意从事兼职的工作,对完成原单位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或经原用人单位指出拒不改正的,原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其全日制劳动合同关系,且无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6. 银行员工不允许兼职么
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银行有其特殊性,银行的职工如果兼职,极有可能在有意无意中泄露单位内部的机密;一旦泄露,后果极其严重。
7. 金融机构员工可以去别的金融机构拉业务吗
可以去,只要你能拉倒业务,没有人管你,公司只要业务
8. 员工兼职是否违法
劳动合同法不禁止劳动者从事副业,但是否允许主要应当由你所在的用人单位规定,这也是劳动合同法授予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单位支付工资,劳动者则应在工作时间从事本职工作,而不能从事副业。
如果不是在工作时间从事副业,不影响本职工作,不违反单位规定和利益,这也无可厚非。
9. 中国银行 对 员工在外兼职 有规定吗
银行员工一律不得在外兼职其他相关金融行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