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找黄达的金融学 第二版 精编版 (货币银行学 第四版)的word课件,记得是word版的
金融学经典教材:
国外:货币金融学(第六版)——(美)米什金,2005-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毅译,经典著作;
金融学(Finance)——(美)博迪,2004-0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伊志宏译;
国内:金融学(第二版)精编版(又名货币银行学(第四版))--黄达,2009-12-2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积分:
经济类对数学要求不高,看经济类或工科类高数的就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同济版的《高等数学》(也可算是经典的)或者《微积分》就不错,用人大或者浙大的教材也行,如果想经典一点的教材,可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或者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柯朗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引论》。微积分教材各版差别不是很大,关键是练习,推荐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析习题集》,这是本经典著作,有很多翻译版本,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光谷等编的《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选解(上下册)》,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立信、毕秉钧编的《数学分析习题全集》,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廖良文、许宁编的《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全解(共5册)》等等,很多,能找到哪本就看哪本吧。
虽然国金融院系对数学要求不高,建议你还是仔细研读,尤其是应用数学,比如博弈论、概率论、统计学、数学建模等等,据说美国华尔街搞金融的大多是原来搞应用数学的。
预习可以看微积分和金融学,关键是我回答了你的关键问题啊。
以下是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可以稍微看看,以便入学后可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学习。根据该校培养方案,大一只有两门主干课,分别是微积分和会计学。大一刚入学,有一段适应期和兴奋期,这段时间会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及军事理论课、军训等必修课程,基本上是上不了几门专业课的。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相关工作,并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才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国际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获得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 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适应能力;
3. 熟悉国家在金融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 证券投资学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保险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 公司理财 金融工程学 国际财务管理 金融经济学 行为金融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 国际财务管理 金融经济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 国际结算 公司金融研究
工程设计课程: 金融工程学
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4+5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经济学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应用经济学
说明 辅修专业:30学分。(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标注“*”的课程。)
双专业: 59学分。(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标注“*”的课程;③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程44学分。)
双学位: 73学分。(①大类课程中的微观经济学(甲)和宏观经济学(甲);②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中标注“*”的课程;③专业课程5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⒈ 通识课程 47.5+5学分
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
⒉ 大类课程 42学分
(1)必修课程 38学分
除修读社科类培养方案中大类必修课程21学分外,还需修读以下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一 夏
Calculus Ⅲ
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二 秋冬
Probability Theory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二 春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中级微观经济学 3.0 二 秋冬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计量经济学* 3.0 二 春夏
Econometrics
201A0030 会计学* 3.0 一 春夏
Accounting
011A0050 金融学* 3.0 二 秋冬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2)选修课程 4学分
学生须在工程技术类(课程号带“C”)或艺术设计类(课程号带“D”)中选择修读。
⒊ 专业课程 58学分
(1)必修课程 44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1120260 国际金融学* 3.0 二 春夏
International Finance
01120940 公司理财* 3.0 二 春夏
Corporate Finance
01121090 国际贸易学 3.0 三 秋冬
International Trade
01120970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3.0 三 秋冬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01120730 证券投资学* 3.0 三 秋冬
Security Investment
01121020 中级计量经济学 3.0 三 秋冬
Intermediate Econometrics
公司金融研究 2.0 三 秋冬
Corporate Finance Research
01120421 金融市场营销学 2.0 三 秋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
01121110 国际投资学 2.0 三 冬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01192340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3.0 三 春夏
Investment Ba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01120010 保险学 3.0 三 春夏
Insurance
01120400 金融工程学* 3.0 三 春夏
Finance Engineering
01121070 国际财务管理 3.0 三 春夏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行为金融 3.0 三 春夏
Behavioral Finance
0110 金融经济学 3.0 四 秋冬
Financial Economics
01120391 金融法 2.0 四 秋
Financial Law
(2)实践教学环节 6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社会调查 3.0 二 短学期
Social Survey
01188070 专业实习 3.0 三 短学期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3)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01189010 毕业论文 8.0 四 冬、春夏
Graation Dissertation
⒋ 个性课程 13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允许学生使用专业选修课程的部分学分冲抵确认主修专业前的收费修课学分和国际交流同类课程学分,为学生学分互认提供方便,但学分互认必须经院(系)核准。
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如下: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金融数学基础 2.0 二 夏
An Intro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01186300 公共经济学 3.0 三 秋冬
Public Economics
01196140 比较金融制度 2.0 三 冬
Comparative Financial System
01120410 金融企业管理学 3.0 三 春夏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
01192371 信托与租赁 2.0 三 夏
Trust and Lease
01192381 银行会计学 2.0 四 秋
Bank Accounting
01192391 中国金融问题研究 2.0 四 冬
Chinese financial problems
01192071 国际结算 2.0 四 冬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01192281 风险管理 2.0 四 春
Risk Management
⒌ 第二课堂 +4学分
⑵ 互联网金融有哪些模式.ppt
模式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根据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给出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模式2: P2P网贷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目前,出现了2种运营模式,一是纯线上模式,其特点是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进行,不结合线下的审核。通常这些企业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措施有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模式3: 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险控制方面有的放矢。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主要指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金融服务。大数据的关键是从大量数据中快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从大数据资产中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大数据的信息处理往往以云计算为基础。
4
模式4: 众筹
众筹大意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本意众筹是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创业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及项目,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需要资金的个人或团队将项目策划交给众筹平台,经过相关审核后,便可以在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介绍项目情况。
5
模式5: 信息化金融机构
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趋势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机构则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从金融整个行业来看,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不仅具有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笔——数据集中工程在业内独领风骚,其除了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金融服务之外,还形成了“门户” “网银、金融产品超市、电商”的一拖三的金融电商创新服务模式。
6
模式6 :互联网金融门户
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价”的模式,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门户多元化创新发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财投资服务和理财产品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比价、购买服务的保险门户网站等。这种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风险,因为其平台既不负责金融产品的实际销售,也不承担任何不良的风险,同时资金也完全不通过中间平台
⑶ 金融,投资理财方面的毕业论文和PPT报告怎么做啊求大神指导。
摘 要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必然在对于城镇化的进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扩展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效配置市场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动力。论文将以城镇化的定义和内容为主线,从理论角度来全面阐述金融支持与城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不足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城镇化;金融支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新型农村机构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自由,我们可以看到各类新型农村机构不断进行深化变革,除了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之外,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对象,特别是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来阐述新型农村机构的发展情况、业务经营情况、国家政策、自身发展的主要问题等方面来分析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因素,从金融业务产品的外部因素到金融人才、内部管控等的内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最终从政府、各金融机构本身、市场外部环境、内部管理改善等各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从而可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并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的寻找解决的办法,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也越来越显现,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动摇,国家也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
篇幅有限,更多请联系我,TB旺旺 文交天下友
⑷ 非银行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ppt怎么写
央行12月28日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网络支付机构和账户实行分类分层监管,评为“A”类的支付机构个人支付账户余额付款单日限额,从之前征求意见稿的5000元放宽至1万元,该办法将于明年7月1日起实施。
支付机构将被分类评级
与今年7月份的征求意见稿明显不同的一点是,《管理办法》对支付机构进行了分类管理,安全级别高、运营规范的企业空间更大。央行正在制定支付机构分类管理办法。同时,此次央行将支付账户按安全性分为I、II、III三类。
其中,评级最高的A类机构,央行要求其II、III类实名账户应超过95%,并获得适度提高灵活性、功能范围,支付账户余额单日交易限额可提高至万元。
数据显示,央行已经发放了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有网络支付资格的约一半。“从现实情况看,能达到A类企业的支付机构并不多。”央行负责人称。此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统计,目前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共有9.45亿个,占支付账户总量的43.07%,占比较低。
目前支付宝实名账户超过4亿。业内人士表示,支付机构中的“巨头”如支付宝、财付通等改造系统之后,获得A类评级应该无悬念。
五重验证可获最高额度
除了对支付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对不同安全级别的消费账户也进行了划分,由此限定交易额度从1000元-1万元不等。
此次央行将支付账户分成三类,其中I类账户要求可以非面对面方式核验,其余额支付功能只能用于消费、转账,而且额度从开户起累计1000元。而II类、III类账户则要求面对面核验身份,如果是没有面对面,则分别需要通过3个和5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年额度也提升至10万元和20万元。
一家大型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表示,接下来要对系统进行升级,寻找机构进行信息对接,提供多种验证渠道。
另外,日交易额度则跟支付机构关联,如果你是A类机构的II类、III类支付账户余额付款单日限额可以提高至1万元,B类机构限额则为7500元。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单日最高额度为5000元,曾被网友纷纷吐槽“上网买不了iPhone”。
值得注意的是,10万元、20万元的年累计限额,以及1000元、5000元的单日累计限额,都仅针对个人支付账户“余额”付款交易,如果用网银支付或者是快捷支付,则不受这些额度的限制。
个人支付账户分类
Ⅰ类账户
余额付款功能:消费、转账
余额付款限额:自账户开立起累计1000元
身份核实方式: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一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
Ⅱ类账户
余额付款功能:消费、转账
余额付款限额:年累计10万元
身份核实方式: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
Ⅲ类账户
余额付款功能:消费、转账、投资理财
余额付款限额:年累计20万元
身份核实方式: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
非面对面验证客户身份方式
Ⅰ类账户
1个外部渠道
可以上传身份证,还可以绑定银行卡,来进行身份认证。
Ⅱ类账户
3个外部渠道
Ⅲ类账户
5个外部渠道
学历信息、驾照、水电费缴费单等也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认证。
Q1 以后微信红包超过1000元,就发不了了?
升级账户后微信发红包可超千元
新规对小额微信红包客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从相关要求看,微信客户都能够收发红包。
收到的红包资金将存放在微信的零钱包(支付账户)当中,这些钱还可以用于对外发红包,但累计发红包的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
如果发红包金额超过1000元,还需要继续对外发红包,则需要追加身份认证成为II类和III类账户。
Q2 支付账户余额和银行账户里的钱有何区别?
支付账户内余额“不受保护”
支付账户余额,是指用户留存在支付账户中的钱,其本质是客户委托支付机构代为保管的预付资金。这些钱虽然所有权是客户,但却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调动支付接受支付机构的指令。因此,当支付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受到损失。
而银行账户则是用户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本人名下的账户,账户的所有权归用户所有,用户本人有使用调动的权限,并由商业银行进行担保。
支付机构一旦破产,支付账户内的余额不受存款保险保护;而银行破产时,用户在该银行的存款有存款保险保障。
Q3 就算被分成了III类账户,是否以后一年最多也只能花20万元?
限额只针对支付账户余额付款
央行在《管理办法》中要求的余额付款限额年累计20万元,指的是利用支付账户内余额付款。如果超过了20万的限额,还可以直接利用银行卡快捷支付和网银支付来进行付款,完全能够满足消费需求。
不过根据央行测算,II类账户的10万限额足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消费、转账需求;III类账户的20万元,覆盖投资理财需求也没有问题。
Q4 银行卡快捷支付受影响吗?
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影响
银行快捷支付涉及用户、银行与支付机构,因此交易由谁来验证成为讨论焦点。《管理办法》中提出,快捷支付的验证方式仍然大部分由银行进行验证。
其中,除了资质最高的A类支付机构可以和银行约定好谁来进行交易验证外,其他通过B、C类支付机构进行的交易中,除了2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以及还信用卡、交水电费和交税等业务,都要由银行来进行验证。因此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影响。
Q5 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方式有哪些?
上传身份证、绑定银行卡来“升级”
外部渠道身份认证指的是一切可以证明“你是你”的信息,包括通过公安、税务、工商、银行、教育机构、居委会等机构所提供的信息来验证身份确认。如果想要提高账户等级,需要怎么增加外部渠道验证身份的方式呢?
最简单的,可以上传身份证,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公安网校验,来进行身份认证;还可以绑定银行卡,由于银行卡是实名制的,所以校验银行卡信息也可以验证身份。还有你的学历信息、驾照、水电费缴费单等。
“身份验证时,客户只需要按照支付机构的要求上传,并不需要本人去相关部门证明‘我是我’,而是由支付机构跟外部系统连接证实信息的真实性。”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如果是绑定两张银行卡,那就视为是两重认证。
所以,如果急于给支付账户升级,多绑定几张银行卡是最简单的方法。
据了解,目前支付宝实名账户有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信息,至少是三重认证。
Q6 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做资金存管的P2P还靠谱吗?
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和银行合作
《管理办法》里明确指出,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信托、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和银行合作,为P2P平台提供资金通道业务,而不能再进行资金托管业务。如果未来有P2P平台宣传自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资金,投资者可以判断,这是一家不靠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