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向个人借款支付利息如何处理
》第六条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根据上述规定,你单位向个人借款支付的利息,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另外,你公司向个人借款支付利息,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代扣代缴其个人所得税
『贰』 个人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吗
1、公司向个人借款的利息,可以计入“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科目。但是,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费用支出,在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不能税前扣除。
2、公司支付个人借款利息,要按利息收入的20%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叁』 个人借款利息怎么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私人借款的利息总体上体现为意思自治原则,即利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约定。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法律是允许的,并予以保护。
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利息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另外,国家法律限制高利率,私人借款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四倍。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本利率为2015年最新银行利率,银行存款贷款基准新利率。
(3)金融机构个人借款利息扩展阅读:
一、计算方式
在项目财务分析中,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是按单利计算的,并且无论借款发生在何时,在计算利息时,均假定是在年初借用;另外,由于流动资金是周转使用的,所以一般是假定流动资金借款在生产经营期不归还,而是在项目终了时一次性归还。因此:
流动资金借款年利息=当年累计流动资金借款×流动资金借款年利率。
举例说明
以某项目为例,经估算,项目各年新增流动资金借款为:第3年330.59万元,第4年31.12万元,合计为361.71万元,则各年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为:
第3年:330.59×8.64%=28.56(万元)
第4~14年:(330.59+31.12)×8.64%-31.25(万元)
二、长期借款
计算方式
为简化处理,在计算长期借款的还本付息时,假定每年的借款均发生在当年的年中,因而只按半年计息,而还款则发生在年末;本年尚未归还的本金及以前年度的借款则形成了下一年度的“年初借款累计”,并按全年计息。这样,每年应计利息的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每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举例说明
某项目仅在建设期第2年借入长期借款550万元,年利率为9.9%,项目第3年起投产,则
第2年应计利息为:(0+550/2)×9.9%=27.23(万元)
第3年应计利息为:(550+27.23+0/2)×9.9%一57.15(万元)
『肆』 个人借款利息该怎么算
虽然生活中,大家在借款时都会约定利息,但仍然有不少人并不清楚该利息的计算。那么,对于个人借款利息该怎么算呢?只有将个人借款利息计算清楚,当事人才能正确的履行债务。那具体而言,应该如何计算个人借款利息呢?下面将为您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解读。
一、个人借款利息该怎么算
个人借款合同中,利息条款的约定是合同的重要内容。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后要按合同的约定支付利息,这也是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但是,实践中,对利息问题的争议比较多,涉及问题较复杂,由于生活中个人借款合同的当事人之间本身具有的特定关系及合同的复杂性,使得利息条款的约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例如有的明确约定了利息,有的就没约定利息,有的仅仅口头约定了利息,还有的约定不明确等情况经常出现,也有人把利率约定不明作为利息约定不明来处理。事实上,“利息”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的货币报酬,合同法规定的利息是贷款人给予借款人的一种权利。
“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贷款人付给借款人的利息数与借款数的比例。利息与利率的关系为:利息=本金×天数×利率。因此,利息与利率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当事人因利率发生争议,并不必然导致利息约定不明。
二、如何算个人借款利息
写借条时,应要求借款人在借条上载明利息数额或者利息计算办法(利率)。如果没有约定利息数额和利率,则视为无息借款。利率应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否则对超过部分法律不予保护。
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为5.31%,四倍则为21.24%。因而如果约定“月息两分”的利率,换算成年利率为24%,即已略高于法定的最高民间借贷允许利率。约定利率时,应明确载明利率的具体表示方法。
综上,是关于“个人借款利息该怎么算”以及“如何算个人借款利息”的有关个人借款利息的法律知识,希望对您能有一定的帮助。在实践中,当事人只有依法去约定借款利息,该利息约定才是有效的,才有实际意义,而不合理的利息约定只会引发纠纷。如果您遇到了有关借款利息的纠纷,那么建议您最好是及时的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让律师帮助您。
延伸阅读:
拖欠个人借款不还怎么办
借款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民间借款欠条怎么写才有效
『伍』 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约定利息借款给个人,合法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抄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发〔1991〕21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办理。
我刚从我的经济法写上抄下来给你,希望能帮到你
『陆』 个人借款利息如何交税
答:关于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第6条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该公司向个人借款的利息如果按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支付的,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如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应该进行纳税调整。 对于利息,应视借款用途确定是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还是资本化,一般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是作为财务费用处理的。利息入账须提供发票,发票可由出借人向税务局申请代开。个人取得利息应该对取得的利息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柒』 个人从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后再借给公司,收到的利息如何缴税个人付出去的利息可以税前抵扣吗
可以税前扣除的,不过要保留好银行的利息单据,以便给公司开票时用到,
『捌』 个人向金融机构借款转入企业账户,由企业使用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如何扣除
按照规定,这种利息是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因为法律上的借款人并不是企业本身
『玖』 公司以个人名义向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吗
公司或者个人,从金融机构贷款,支付利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