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京东金融携手银联推风险信息共享吗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带来了更为便捷的支付、理财等服务,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除了传统金融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还有网络安全风险、终端安全风险等新型的风险随之产生。
利用改装POS机、黑客攻击、“木马”病毒或者“钓鱼网站”等批量窃取银行卡信息、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购物网站、游戏网站等盗刷取现的案件进入集中爆发阶段,案件呈现出涉案金额小、发案地区分散、资金转移迅速的突出特点。
在为企业和个人消费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金融平台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在反欺诈、数据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针对于此,在大会上,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发布了《联盟风险信息共享机制业务方案》,银联与京东金融联合开展风险信息共享。据悉,双方将依托分布式区块链技术,从技术上构筑更加全面、完善、安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并对参与机构设定准入规则,共享成员查询次数都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中,保证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防范数据泄露。
公开信息显示,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成立于2013年10月,中国银联、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网络安全保卫局、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主要非金融支付机构为首批成员单位。
2017年以来,联盟各方持续强化风控合作,协助公安机关协查案件38.5万次,累计排查可疑资金2900亿元,通过实时欺诈交易拦截、货物拦截和资金暂缓清算等多重措施累计为成员机构及持卡人挽回风险损失8700余万元。
㈡ 互联网金融平台一般都是网站或者app,账户安全怎么保证
这个应该是技术问题,每个平台的帐户安全都做得还可以吧~
㈢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按国家政策要求进行整改和转型。
1、要合法合规经专营,各大互联网金融属平台统一要对接银行存管。
2、标的对应的借款人的金额要按规定执行,规定了同一借款人在同一个平台的借款上限为20万,同一个企业组织在同一个平台的借款上限为100万,同一借款人在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上限为100万,同一个企业组织在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上限为500万。
3、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办理ICP经营许可证。
㈣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目前比较安全的有哪几家
互联网金融平台(ITFIN)网络借贷模式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小微企业主版以个人名义权,通过中介获得融资,既能做到方便快捷,又能有效利用社会闲散资本,再加上机构通过网络能有效降低服务成本,符合小微企业需求。P2P网络借贷平台指个人与个人间通过网络平台达成的小额借贷交易。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
个人建议选一些背景实力强大的平台就会比较安全,比如:开鑫贷,这家平台的背景、资质都信得过的。
㈤ IFAA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它是什么技术组织
IFAA是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Internet Finance Authentication Alliance”的简称,联盟成立于2015年,由中国信息通版信研究院、权蚂蚁金服、华为、三星、阿里巴巴、中兴等单位联合发起。一般普通用户可能也接触不到技术层面,专业行业里应该都知道的。官宣是说超过14亿设备接入了IFAA方案。IFAA主要是“金融级安全”也就是说和支付相关的应用,但也有要求安全性比较高的企业也会用IFAA的核实身份方案。所以,IFAA联盟的技术标准和方案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关系。
㈥ 如何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诚信联盟
一、入盟单位资质审批材料清单
1、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诚信联盟的申请书版(加盖单位权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已年检的,加盖单位公章)。 3、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已年检的,加盖单位公章)。 4、税务登记证的复印件(已年检的,加盖单位公章)。 5、网站ICP备案号。
6、获奖情况说明、其他行业组织成员证书等 二、专家委员资质审批材料清单
1、中国互联网金融诚信联盟智库专家成员注册表。 (加盖单位公章)。
2、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双面,签名)。 3、申请人学历证书复印件。 4、申请人发表过的论文清单。
5、申请人发表过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论文摘要与目录。 6、申请人的一寸证件照(纸质版,两张;电子版,300K;照片背面签署申请人姓名)。
㈦ IFAA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在身份核验方面有什么优势
目前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联盟是中国覆盖设备最广、用户数量最多的安全生态联盟。所以回接入它的身份核验答技术,在安全保障上不需要担心,而且更进一步的生物识别技术是IFAA身份核验的发展方向,IFAA在不断地研究深入。像淘宝、支付宝、天猫、浦发信用卡、苏宁金融、苏宁易购等APP已经通过IFAA联盟“金融级安全”的核实身份方案,接下来,从银行金融、通讯运营,到交通航空、移动办公、租赁公寓……会有越来越多的综合APP开发集成商选择与IFAA合作,一个涉及多元场景的“安全生态圈”正在建立。
㈧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
一是要注意分散投资,二是上门实地考察
㈨ 互联网金融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监管措施
1.国内第三方支付的有关监管政策
从国务院107号文、央行5号文,到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及虚拟信用卡、79号文暂停新增银行卡收单业务,再到近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10号文,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第三方支付首次被如此逐渐加码的监管,下面将重新梳理监管部门的各种文件和监管措施,以便理解监管措施、理清框架和顺序。
2014年1月13日,国办107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跨市场理财业务和第三方支付业务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协调。明确了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体和职责。
3月13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出《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业务意见的函》。
3月14日,原本还处于内部小范围讨论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版本流出,对支付转账限额的管理引起热议。
3月22日,建设银行便迅速下调了快捷支付限额,至此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四大行均收紧了快捷支付限额,其中,工行还统一了快捷支付接口。
4月10日,银监会和央行联手发出《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4〕10号),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发,对有针对性的问题细化了规范,涉及客户身份认证、信息安全、交易限额、交易通知、赔付责任、第三方支付机构资质和行为、银行的相关风险管控等。
2.国外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模式
美国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是从业机构监管的角度,将第三方支付公司是为货币服务机构,不需获得银行业务许可证,而是以发放牌照的方式管理和规范,明确规定初始资本金、自由流动资金、投资范围限制等方面内容。
二是从功能监管的角度,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滞留的资金视为负债,通过提供存款延伸保险服务实现对其监管。
三是对于监管范围和职责分工,规定所有货币服务机构都必须在美国财政部的金融犯罪执行网络上注册,开业前要通过认定。
欧盟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主要通过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实现。规定第三方支付媒介职能是商业银行货币或电子货币,必须取得银行业执照或电子货币公司的执照才能开展业务。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所从事的金融业务监管要求如同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样,从资本监管、投资范围、业务风险、信息披露四个角度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