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黑龙江金融机构的发展

黑龙江金融机构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03 20:21:05

1. 如何正确地认识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以其低成本、非抵押回和便捷的融资模式,答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
但由于监管不到位,暴露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阿凡提欢乐贷运营经理张海岩认为,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

2. 一个城市金融机构的多少对经济的发展

一个城市金融机构抄的多少,对袭经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
其一,金融作为服务业,其自身的产值对城市直接影响很大;
其二,一国一地的经济发展,取决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拉动。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的实质问题是钱的问题。而金融机构较多,对投融资影响很大。投融资越多,越能拉动经济。

3. 黑龙江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拟订地方金融业发展规划、法规草案和政策措施,研究金融形势和金融发展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承担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责任。依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拟订防范和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组织协调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三)承担依法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的责任。按规定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审批、关闭和监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范和处置的具体办法。
(四)负责联系国家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其驻我省分支机构,依法监督管理农村信用社、地方性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资本运作平台公司等地方性金融企业。
(五)引导、促进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参与研究制定政府重大项目融资方案,负责银企对接工作,负责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六)负责全省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拟订全省金融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指导省内各类金融功能区的建设,拟订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地方金融资源整合重组工作。
(七)协调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产品与服务创新,协调涉农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增强金融强农惠农的能力。
(八)拟订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协调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指导上市公司做好资本运营工作。按照分工参与风险投资、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工作。拟订保险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九)负责推进全省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参与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和信用奖惩机制,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十)承办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4. 谁知道黑龙江省经济落后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整体来说经济发展与改革相对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最近,中央决定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对东北地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黑龙江省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作好各方面的工作的同时,尽快实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规划与落实。在振兴的各方面工作中,加快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建议,要根据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尽力降低或打破黑龙江省服务业的进入壁垒,鼓励中小企业和各种民间资本进入各类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并对整个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此,建议认真研究和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降低或取消黑龙江省服务业的各种市场进入壁垒,在总体上形成一种企业进退自由的氛围。

第二,政府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进入壁垒,引导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总体上应做到有利于民间资本和中小企业进入,要鼓励和支持各种资本力量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在行业准入、标准、等限制性条件方面,要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干预的主导方面也应作出限制垄断,鼓励竞争,着力营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5. 我国金融机构的演变和发展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非银行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国际上,实施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作为贷款人的重要性日渐下降。从资产业务方面看,资本市场、投资银行、租赁公司及外国银行纷纷抢走了商业银行的大批客户和业务。从负债业务方面看,居纷纷把积蓄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以图更有利的回报。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成为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利差的急剧下降。为了生存,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途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大业务领域与投资银行开展竞争,规范和划分金融分业的篱笆逐渐的被拆除了。(谢平等《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1 1979年,中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1980年代,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组建,并采取固定分工的方式划定了经营范围,使资金在系统内自上而下分配。这四家银行分别面向农村、外汇、基本建设和城市工商提供金融服务。
1984年,组织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综合经营的问题,基本上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赞同德国模式 ,百货公司式的经营;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国还是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开始阶段,德国模式在宏观管理上有难度,所以还是决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后来决定以交行作为试验田,单独搞综合经营试点。
1987年4月1日,作为股份制、综合类、现代商业银行的试验田,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它可以经营本外币业务,从事短期和长期贷款业务,也可以经营保险、证券、信托、投资、房地产等各种非银行金融业务,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综合经营试点银行。交通银行的重组,打破了资金的城乡分割、工商分割、国内与国外分割。
2 1986年建行成立中国投资咨询公司;1987年成立中国人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1989年,建行与其他境内外机构成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租赁公司——友联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3 1987年11月开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保险业务。1991年4月26日,交通银行将保险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全资附属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交通银行行长戴相龙任公司董事长,并为太保拟定了著名的广告词——“太平洋保险保太平”。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继中国人保险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1995年3月9日,太平洋保险公司由交行全额投资改制为由交行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企业。
4 1988年9月,交通银行在其证券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币1000万元,是新中国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1992年8月,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1994年1月,海通改制为全国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币10亿元,为交行控股子公司,交行总部及各分支行一律不再经营证券业务。1994年9月27日,“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正式设立,董文标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 1993年11月,交通银行明确地勾勒出了一个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模式,“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逐步形成两大业务体系,即以交通银行本体经营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和以交通银行附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体系。”
6 1995年,建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7 1992年下半年开始,金融机构违规经营严重,风险集中涌现,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12月25日,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中华人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人银行法》和《保险法》也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确立。
8 199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注册了一家投资银行,后来迁到香港。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银国际,这是第一家中资的投资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随后,中银国际和内地五家大型企业合资组建了中银国际证券公司,又投资了中国第一支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9 1999年8月28日,交通银行与上海市正式签定转让协议,太平洋保险公司、海通证券公司正式与交通银行“脱钩”,划归上海市领导,交通银行在两家公司的全部出资额及相关权益也同时转让。
10 2002年3月,建行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人银行批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商业银行。2003,为了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建行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

6. 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曾先后出现各种进行国际金融业务的政府间国际金融专机构。其发端可以追属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并响应地建立了几个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作为实施这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组织机构。
1957年到70年代,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地区的国家为发展本地区经济的需要,通过互助合作方式,先后建立起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如泛美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

7. 金融机构对当地政府有哪些意义

区域抄性银行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袭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影响该地区投融资水平和效率。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在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储蓄被更高效地动员,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而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投融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融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得到提高。
(二)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影响着地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地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资本在不同的产业中的流动和重新配置,而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为产业的优化提供资金和资本支持。
因此,地方金融的发展水平会作用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才能实质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8.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改革发展

截至2003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 34909个,其中农村信用社32397个,县级联社2441个,市(地)联社65 个,省级联社6个。职工62.8万人。各项存款余额22330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总余额的11.5%;各项贷款余额16181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的10.8%。截止11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实现盈余1.48亿元,其中有17个省实现盈余,盈余额为35.5亿元。近年来,全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经营方向,改进服务作风,加大对农民和农业的信贷投入,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到2003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696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83.8%,农业贷款比1996年增加5479亿元,农贷比重由1996年的23%增加到现在的43%,提高20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5552亿元。农村信用社已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支持“三农”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三农”未来的发展中更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9. 金融机构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有哪三个

第一,金融机构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金融机构存在于经济社会中,在获取利润的同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是个"社会人",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环境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杜晓荣和张玲(2007)在其研究中,指出金融机构是否积极适应包括经济、产业和市场等宏观、微观环境,并协调好其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金融机构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在各类金融机构竞争的时代,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运作能力(包含了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与风险管理能力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 Ajai(2005)、Hudon (2007)、Adrian(2011)、卫娴(2008)、蔡秀和肖诗顺(2010)、葛永波等(2011)研究中都有体现。第三,制度因素、人才培养、金融生态环境等。除此之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还有从制度因素、利率市场化水平、人才培养、金融生态环境、法制监管等综合方面分析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如 P r a m o d(2012)在其研究中,强调了对金融机构人员的重视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其研究明确指出了,是否对机构中的管理人员以及基层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是金融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且这一影响因素的效果并不是短期便可实现的。

10. 黑龙江省的经济衰落到谷底了吗

黑龙江冬天兔子比东冬天比较冷所以投资的比较少所以经济比较衰弱

阅读全文

与黑龙江金融机构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500韩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元 浏览:422
股票兼职讲师 浏览:856
期货刘福厚 浏览:914
节能建材股票 浏览:403
股票下跌英文 浏览:3
4月末外汇储备 浏览:448
卢映融资料 浏览:644
股票上压下托 浏览:290
米庄理财官网 浏览:164
哪种贵金属在最低谷 浏览:995
外汇保证金计算题目 浏览:815
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净值上证指数 浏览:325
苏宁易购投资方向 浏览:41
百洋股份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627
养老目标基金什么时候发布的 浏览: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资吗 浏览:700
融资平台网 浏览:442
草甘膦原粉价格 浏览:460
期货指数里面没有多开吗 浏览:895
5千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