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其金融助推与大国崛起的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继承英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体系基础上,依靠投资银行体系及金融创新,支持自身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933年,为应对经济大萧条,美国制定《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限制商业银行投资业务,促使投资银行体系发展迅速,逐渐由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美国以投资银行为主体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资本运营能力,实现了资本的市场化流动及有效配置,支撑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投资银行与生俱来的“金融创新”品质,通过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经济快速增长所需要的更高流动性和信用催化,并借此主导五次并购浪潮,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同时,投资银行体系顺利化解高新技术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通过风险投资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其迅速成长为美国经济的新支柱。因此,投资银行体系及其创新对于美国的崛起具有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然而,美国投资银行体系虽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却“稳定性”不足,存在脱离实体经济和金融泡沫化的风险,直至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该体系也宣告破产。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美国投资银行体系曾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为何后来却又脱离实体经济呢?这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为追求高额利润,资本必须走在实体经济前面,它“先入为主”却又“抢先退出”。美国经历工业化、产业化后的利润率下降,无法满足资本的“逐利欲望”,资本就放弃介入实际生产,专门从事于借贷、投资等非实物资金运作,于是产业资本就变异为金融资本。被金融资本绑架的美国义无反顾地走上“工业化—去工业化—金融化”道路,最终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并泡沫化,造成次贷危机。
当下,美国已经意识其危机的实质,并正在实行“再工业化”的战略。然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只能是对困境的修补,并不能改变衰落的大势。因为金融化后的美国资本已经习惯“坐享其成”,难以再适应并满足于工业制造的利润率;即使金融资本迫于无奈而寻嫁实体经济,也会通过全球配置选择低成本、高利润的发展中国家,从而使美国的实体经济缺乏资本动力。
从美国金融道路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工业革命与金融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金融体系已成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性战略力量。这也是我们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动态拟合的核心要义。但是,任何一种金融制度都有其“天使”和“魔鬼”两面,怎么根据自身国家禀赋,“扬其长避其短”才是关键。
B. 怎么理解“美国的经济的运行开始以金融为中心”金融和经济不是一回事么
从某种标准出发,经济分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尤其是衍生产品,是虚拟经济.可以说经济所发展,仅就美国而言,已经从实体经济各虚拟经济过度.
可以用这么几个指标来理解这句话,产生看他们的金融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例, 可以看在金融行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 另外可以看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有人批评说美国的金融产业是在挖自己的墓,吃完自己未来的钱财,透支未来.似乎有几分道理.
C. 美国金融经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你是说美国的金融危机吗?
米国的债务危机影响如下:
1、第三轮货币投放,导致全球通胀加剧;
2、由于米国银行利率远低于亚太新兴经济体,所以将导致热钱流向新兴经济体,导致严重通胀,虚拟经济【股市、楼市】严重泡沫,而实体经济【制造业等】严重衰退,大量中小企业难以存活,失业人数剧增。
3、在全球市场上,石油、黄金、白银以及其它资源性物资和大宗粮油商品,将大幅上涨。那些靠食品救济的非洲难民们,又将大量的减少了。那些靠进口大宗商品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将付出更多的资金,更大的成本,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4、被资本主义历史反复证明的经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定会向不发达的国家转嫁其自身危机。昨天,巴西总统就说了,要应对发达国家危机向新兴国家转移。所以,米国的危机有什么影响,其根本上就是转嫁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战争。不信,走着瞧!
D. 美国经济和金融phd的区别
在美国来来说,金融是一个很热自门的专业,就业出路非常好。即使就业当老师,因为会是在商学院里面教书,所以待遇也会比同是经济学的教师高上五成。还有一些人进入业界,从事一些实务工作,待遇可能会更高。金融PhD一般是设在大学的商学院下面,规模通常较小,每个项目只招收4,5个人,而申请的人则逾数百人,若是名校,一年收到四五百份申请也不是奇事。由于毕业生若去学界,未来主要是去商学院给MBA授课,所以招生委员会对于口语能力要求格外苛刻,通常更喜欢美国本土学生或者在美国念过硕士的学生。由于毕业人数较少,就业也很容易,如果你想回国的,你拿着TOP20大学的金融学Phd,可以任意挑选国内任何大学工作。
经济学更多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社会科学门类,国内目前经济学被炒得有些过热,但仍是不错的学科。如果你热衷于学术的话,经济学的训练对于研究还是很有帮助。经济学的Phd招生规模会更大,每个学校15人到30人不等,申请人数大概略多于金融学申请人数,但录取率就会搞许多,而且国内学生的数学水平好,会更容易得到对方青睐。毕业之后从事教职会是很激烈的竞争,去业界的话,可能的就业方向包括世界银行、IMF和一些金融机构的研究部门。
E. 想了解最近一个世纪的美国经济金融发展,看什么书呢求大神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莫里森,康马杰,洛依斯腾堡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美国外交史》比米斯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火的考验:美国南北战争及南部重建》麦克弗森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美国总统列传》大卫 惠特尼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美国共和党史》《美国民主党史》小阿瑟 施莱辛格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近百年美国经济史》沙伊贝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威廉 曼彻斯特著 商务印书馆 《美国两百年大事记》加尔文 D 林顿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理查德 霍夫斯塔特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联邦党人文集》 商务印书馆出版
F. 美国经济学和金融学具体都学什么有什么区别
1. 维度不同:金融这个学科具体来说就是两大分支corporate finance和asset pricing,不管是哪一部分都与金融经济学这个概念有所不同的。Monetary Economics传统上还不完全算是金融学的范畴。
2. 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学的各种核心idea就不说了,但边际的概念和均衡的概念贯彻始终;而金融学有相当一个部分是从non-arbitrage的assumption推出来的,摆脱了经济学自身的研究框架,也正是在这个角度Larry Summers管金融学叫做"ketchtp economics" (1985).
3. 不过两个学科在empirical研究的角度方法估计是大同小异吧。
经济学偏研究,就是研究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金融属于经济学其中的一个领域,更实用一点,虽然书本上的和实践还是有区别,但比经济要好点,学金融也会选修一些基础经济,就足够了。
经济学偏研究,金融学更实用。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纯学术上的东西在美国也差不多,具体学的东西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G. 经济金融化的美国现状
经济金融化是世界经济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信贷等广义的金融业在一个经济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对该经济体的经济、政治等产生深刻影响。198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股市市值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基本相当,而当前其股市市值已普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以上。
美国经济金融化表现在许多方面
随着金融与政治的结合日益紧密,经济金融化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特征。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为金融机构打开了混业经营的方便之门。2006年又修改了《破产法》,明显收紧了个人破产标准。这都体现了美国金融业的利益要求,是金融业实力日益膨胀的结果。同时,美国政府也更加借重金融业的力量。美国前财长鲁宾、现任财长保尔森均来自华尔街。“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鼓励民众扩大消费,贷款购车和重新安排住房抵押贷款等消费行为一度被认为是爱国行动。
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1990年美国广义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首次超过制造业,2003年这一比重升至20.4%。2002年美国金融业资产为37.9万亿美元,2003年为42万亿美元,2004年达到45.3万亿美元。当前美国金融企业市值约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1/4,其利润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0%。美国债务规模激增,很多债务通过证券化转化为各类有价证券,源源不断涌入金融市场,刺激了金融市场繁荣。当前,美国国债达8.3万亿美元,地方政府债务1.73万亿美元,公司债务8.5万亿美元,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家庭债务约13.2万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美国债券市场规模达25万亿美元,超过股市。外资是美国金融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当前外国对美国投资比美国对外投资多3.3万亿美元,一半以上的美国国债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外国在美国购买的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逐年增加,2002年为1130亿美元,2003年为2800亿美元,2004年为3990亿美元。
现代经济中,任何产业的成长发展都要倚仗金融业的支持。当今美国经济活动的核心已主要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更多是金融资产等财富的管理、流动和增值。这种虚拟化趋势,意味着金融部门的发展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金融业通过自我创造和循环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
美国金融自由化浪潮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日益紧密,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1990年代,伴随股市高涨,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速膨胀。2000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住房抵押贷款等相关资产的证券化成为金融市场的新热点。旺盛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了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9·11”事件之后,美国总体上采取了较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保持低利率和减税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和增长,客观上有利于金融市场的扩张。尤其是低利率推动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促进了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的长足发展。而且近些年美国的货币发行速度明显加快,自1998年以来,美国M2的增长速度连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存在货币的超额供给,大量过剩资金涌入金融市场追逐利润,直接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同时,花样繁多的消费信贷不断扩大,加深了消费者对金融业的依赖。在美国这样的“债务社会”中,作为债权人的金融机构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共识和常识。
经济金融化提升美国经济整体实力
经济金融化大大提升了美国经济的整体实力,成为维系和巩固美国“一超”地位的重要基础之一。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流动性总体上优于欧日,使美国得以源源不断地吸收资金,弥补“双赤字”造成的缺口,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美联储等宏观经济部门在利用金融市场调控经济运行方面更趋成熟,美国企业利用金融市场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和分散各类经营风险的能力。旺盛的金融创新,巩固了美国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风险投资等的兴起,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经济金融化还使美国在引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多年来,美国一直背负着高额且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一直在出售自己的资产,一直在向世界各国借贷。1986年到1988年间,美国就已从债权国变成了特别债务国。由于具有流动性保证者和全球储备货币印刷者的独特地位,美国反从其持有的越来越大的外国资产总负值中获得净收益。美元贬值使美国从最大的受损者——美国资产的外国持有者——那里获益。美国的进口与美元汇率密切关联,而美国的出口与美元的关联度较低,美元贬值使美国资产持有者以及美国的贸易伙伴蒙受巨大的损失。外国人对美国资产的购买和对美国借款人的贷款抵消了美国贸易逆差造成的净美元外流。全世界都在购买美国的低收益和不同期限的债券。据美国专家估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报率比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回报率高出400多个基点。美国持有的国外资产有75%以上不是按美元计价,这意味着,如果美元贬值,美国持有的资产升值,它的负债贬值。难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博士沃尔夫说,美国就像一支喜欢举债经营的对冲基金,它获得的利润远高于支付的利息。
从长期看,经济金融化也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在美国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可能正在步罗马、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帝国的后尘,这些国家都是在高额债务中走向危机和衰落的。特别是美国经济中存在股市泡沫,2001年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市值损失约4万亿美元。美国经济中存在信用泡沫,当前美国政府、企业和家庭债务合计已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0%以上。美国经济中存在房地产泡沫,过去6年美国房地产增长速度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房价累计增幅超过35%。美国经济中还存在美元泡沫,美国巨额“双赤字”表明美元下行风险不断积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元当前仍高估15%以上。如何有效化解这些风险是美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难题。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经济金融化并不是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的征候。实际上,东亚金融危机以及一些拉美国家发生的金融动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国家金融自由化步伐脱离本国经济发展实际,过分超前尤其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所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成长阶段。2月27日“黑色星期二”,是我国股市自创立以来与全球市场的首次联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资本市场对世界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加,但客观看,我国股市的作用非常有限。正如保尔森3月6日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所言,“中国的大部分资本市场尚未与世界其他市场发生直接关系”。当前我们存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金融不足的问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大力拓展金融创新,完善多层次、多元化银行业体系,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深化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全面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要借鉴国际上经济金融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防范成长中可能产生的过度金融化问题,推进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强化金融法治,化解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H. 是什么支撑起美国强大的经济
是经济结构。
一,
美国GDP88%是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
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的产业平均收益率
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收益率。
譬如我们44%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而制造业为主的实体产业产业收益率一般不
超过10%,显然投入产出比不过金融来的高,回报周期不如金融来的快。
债务资本时代,现阶段暂时拼的就是
各经济实体金融为主的服务业的强大程度
二,
剩下的10%不到的制造业是以军工产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美国用军事法西斯霸权压迫摧毁其他经济实体的金融竞争,确保自己占比88%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的产业竞争优势。
这样只需要印纸就可以换得实际资源,赚全球铸币税。
三,个人观点
美国的经济霸权不是所谓人才、科技优势,
那也重要,但那不是根本决定性因素。
谢谢采纳!
I. 美国经济主要靠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经济增长决定于市场的增长,美国的经济增长87%来自国内市场,只有13%依赖国际贸易,保证国内市场的繁荣稳定是美国经济保持了20年快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举个例子,比如市场需要1万台电脑,如果你生产了2万台,那就不叫增长100%,而是叫浪费了。
中国却把生产量作为衡量经济的参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只有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人民才对未来有希望,才有消费的欲望,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完善的制造和消费体系,即使在遭到911恐怖袭击的2001年,虽然航空业遭到重创,波音的订单只有以前的1/3,但是其他行业的需求仍然保证了3%的增长率。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美国经济,75%是金融,广告,出版,娱乐,运输等服务行业,16%是汽车,电子,军工等制造业,6%是农业,3%其他。
无论在哪个行业,无论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美国都是用最新的科技,最新的知识来保持发展的势头,来吸引消费。所以美国也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带头。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经济体系。
总结,美国的经济增长靠国内市场的繁荣稳定发展,靠高科技来吸引国内消费增长
J.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主要是对我国未来的影响。华尔街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我倒觉的美国人是居心叵测。这次金融危机时全方位的。波及全世界。特别是对我国未来的影响很大。本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是中国的机会。中国拥有实体经济,美国拥有虚拟经济,一旦冲突,“虚拟经济”倒霉。可是现在美国却控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先是把中国钉死在产业链低端,耗光中国资源,甚至整个世界20年在享用着中国资源。然后再把中国资源换取的美元回流美国,把虚拟经济的灾难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还用资本和品牌把中国的低端产业控制在自己手中,让中国最终两手空空,高端低端产业全部控制在对方手中。世界形成两个极端国家:创造财富的贫穷国家和创造品牌的富裕国家。前者资源耗光环境崩溃,后者山清水秀不付任何代价。结果是实体经济的生态灾难和虚拟经济的泡沫灾难,全部砸在中国人头上。这就是所谓世界规则和市场规则。
这场信用危机,主要影响美国和中国。但是在美国和中国的影响很不一样。美国透支未来收入,中国透支未来资源。结果就是美国虚拟经济破产,中国实体经济破产。美国是为本国人民高消费透支了未来,中国则是在压缩本国人民消费的基础上为美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美国透支了别国人民未来的收入,中国则是被别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还透支了中国人的福利,中国人的健康,中国人的环境,所有这些透支最终都要由中国人自己偿还,如果现在把透支资源换取的一点财富再拿去美国救市,中国最后依靠什么偿还?
我们现在唯一能应对的就是首先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稳定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国务院已拿出四万亿投入基本建设以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