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消费金融遇冷

消费金融遇冷

发布时间:2021-05-05 16:20:20

㈠ 现在什么行业最吃香,理由

2017年,中国成人用品B2C市场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对于消费市场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成人用品这一隐秘的行业真正意义上打开了暴利的风口,成人用品创业的黄金期即将到来。

中国成人用品行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市场大

食色性也,成人用品是一个和“吃”一样的刚需市场,正常人无论男女一生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用到它,市场容量够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开放,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行业和目前的电影娱乐行业、网购行业一样每年都是保持高增长(查到的数据基本都在30%以上)。

二、利润高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成人用品行业的利润率特别高:一组售价500多元的护士、教师、女警COSPLAY三件套,进价不足100元,有近500%的利润;一盒避孕套,进价不到十元,可以卖到几十元,利润翻到四五倍以上。

在整个商业环境遇冷、生意难做、利润低下的大背景之下,成人用品行业的利润率能普遍保持在100%以上,不得不说“暴利”,甚至前不久还被列为2018年中国六大隐秘暴利行业之一。

㈡ 为什么没人买信托

是有人买信托的,因为信托何以进行理财规划,获得收益。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

一、信托的基本职能:

1、管理内容上的广泛性:一切财产,无形资产,有形资产;自然人、法人、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国家。

2、管理目的的特定性:为受益人的利益。

3、管理行为的责任性:发生损失,只要符合信托合同规定,受托人不承担责任;如违反规定的受托人的重大过失导致的损失,受托人有赔偿责任。

4、管理方法的限制性: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只能按信托目的来进行,不能按自己需要随意利用信托财产。

二、信托的派生职能:

1、金融职能即融通资金信托财产多数表现为货币形态。同时为使信托财产保值增值,信托投资公司必然派生出金融功能。

2、沟通和协调经济关系职能:即代理和咨询。信托业务具有多边经济关系,受托人作为委托人与受益人的中介,是天然的横向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可与经营各方建立互动关系,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为委托人的财产寻找投资场所,从而加强经济联系与沟通。包括:见证、担保、代理、咨询、监督职能。

3、社会投资职能:指受托人运用信托业务手段参与社会投资活动的职能,它通过信托投资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得到体现。

4、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职能:指信托业可以为捐助或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委托人服务,以实现其特定目的功能。

㈢ O2O补贴模式将尽,但围绕商家服务将成新机会

9月20日,阿里旗下的O2O平台口碑发布了面向商家服务的“口碑客”,线下商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定制推广内容,而口碑方面则整合第三方营销资源,为商家提供按效果付费的服务。

就在两个月前,新美大CEO王兴也说,O2O已经来到下半场,当前O2O的战争正在从流量的粗旷式争夺,进入到流量的精细化运作中。这其实也意味着未来O2O争夺的焦点开始进入到商家服务领域,而商家也正在开始重新拉回话语权,在这一升级转型的过程中,究竟还有着怎样的机会。

一, 为何说补贴模式正走到尽头

早期的团购模式简单粗暴,用户看中团购、优惠、补贴这样的实惠,因此互联网刚刚进入到传统领域,线下的商家需要的也仅仅只是流量,平台采取佣金抽成模式固然在情理之中,而这一模式走到今天,商家开始面临以下困境。

1)一定程度上造成线下营收结构破坏;此前很多商家比较头疼的一点是,很多用户在用餐完后会询问是否有团购优惠,进而买单,而这些用户本来就是对商户有消费需求,但中间却因为团购模式被雁过拔毛,导致最后很多小商家还会恳请用户不要在团购平台买单,可以用同样价格消费。

2)线上用户缺乏忠诚度,无法提升复购率;团购模式另一个问题是在于,用户在乎的是补贴,优惠,而并非出于品牌忠诚,这样的用户无法留住,缺少复购率,对于那些刚开店赔本赚吆喝的商家来说其实是雪上加霜。

3)商家缺少话语权, 团购模式问题在于商家只能按照某个固定优惠券进行服务,一次性设定,无法跟随时间运营情况等特殊状况进行调整,而一个极端案例则是盐城某酸菜鱼店因为美团团购订单过多,因无法临时调整,最终导致了破产。简单的说商家正被团购捆绑,但是短期又无法抽身团购,进退两难。

线上平台越来越强势,商家却越来越弱势,而平台对商家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强,这种非良性发展必须得到约束。庆幸的是,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补贴模式的资本遇冷,补贴圈用户再捆绑商家的局面正在瓦解,全新的机会也在到来。

二,深耕商家服务成为重心

O2O下半场,深耕商家服务正在成为重心,用粗旷流量短期压倒线下商家的商业逻辑正在转变为,向商家提供精细的用户关系管理,提升购买率,建立忠诚度,提升整体利润率,效率,结构等等健康而长远的商业逻辑。

过去一年,美团点评和口碑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O2O策略:前者是主打优惠补贴的C端策略,后者是重商家服务的B端策略。

新美大目前正在大力转型下沉,但这两家在O2O领域胜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都能够更有力的比其他对手更能够压制住商家,这种惯性的改变还需要一定时间。而阿里旗下的口碑没有团购的历史包袱,因此索性放弃了团购烧钱的路子,从商家服务入手,从商家端去推动平台服务和市场格局。

缺少团购的优势反而让口碑更早更坚定的要服务于商家,提前进入下半场,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国内的O2O市场在经历烧钱、倒闭、裁员潮后,商业模式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商家逐渐看清了低价团购不是O2O,如果互联网平台不能带来经营效率、业绩上的提升,商家就不再愿意陪互联网玩下去。

美团和口碑的增速对比也能大致反映出这两种模式的走势。口碑的日均交易笔数突破了1000万笔,超过了美团点评。这个变化与口碑有支付宝的强力支持分不开,但也是商家用脚投票的结果。在越来越多的店里,你会看到商家推荐你用支付宝,并告诉你“不能用团购了”。O2O围绕商家服务,现在只是蜻蜓点水,刚刚开始。从产业需求来看,商家服务的主要空间有以下几点:

1)善用线下流量,并提升复购率,任何餐饮商家能够立足行业,靠的绝不是互联网,而是其自然的线下流量。因为地域的限制,线下商家的关键客户群就是周边的流量和熟客。如果一家餐厅每天80%的用户都是新客户,留存不下老客户,那简直就是灾难。

新美大合并之前,大众点评张涛就说过团购模式很LOW,并很早推出了闪惠买单,希望从支付切入汇聚消费数据,并延伸出商家端的其他服务。但问题是,美团点评合并后,张涛的思路被抛弃,另外美团点评没有自身支付,依然无法为商家建立起从消费到后续营销的闭环。

支付宝口碑方面,先是利用支付宝的移动支付优势,直接让用户扫码支付,扫码即会员,帮助商家沉淀会员,把随机的客户变为可运营的流量。然后,口碑通过各种垂直的商家解决方案,让商家可以通过会员管理、营销、数据工具去向用户提供分人群的、个性化的后续服务完整地承接从支付而来的流量,实现闭环路径。再加上支付宝本身还拥有用户线上各种消费数据,有着用户画像的能力,在协助商家精准营销方面有着更多想象力。

线下流量是商家的命脉,有没有互联网,都实际存在。因此这些用户能够达成二次、三次的复购率也远远超过团购用户,利用互联网帮助商家管理好线下流量,提升复购率,就是商家的核心诉求。

2)线上流量获取主动权交给商家,这里分别对比此前多种线上流量模式

早期团购模式,商家要么接入要么不接入,有多少单都必须接,模式十分强硬,无法精细化运作,这种不健康的模式在将来会逐步消失。

按广告点击付费模式,点击付费模式分两种,一种是按点击付费,并不保证商家效果,这也是不健康的,另一种是按最终购买付费模式,这种模式能够真正保证商家权益,也相对更健康。

口碑客模式,口碑客模仿此前淘宝客,利用第三方帮助商家聚拢长尾流量。商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优惠信息、抽成比例等等,同样是根据最终成交效果付费,这种弹性的按效果付费的模式,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从早期团购模式,到点击付费模式,再到口碑客模式,可以看出这一路的发展中,商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对于线上流量的掌控权也越来越多。
一言蔽之,平台让商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合理获取流量,是大势所趋。

3)全产业深入,对餐饮行业的更多深入

整个餐饮行业其实还有很多环节可以深入,新美大、口碑这样的平台目前不能并吞一切。

比如大数据辅助开店,通过某一特定区域周围竞品商家,进而为用户提供开店决策,这一需求将一直长期存在。另外个体户开店需要贷款,而如今互联网金融则有机会介入该领域。此外,后厨环节,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商家建立起标准化流程,做好更多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餐饮商家走向规范与正规等等。这些都是美团点评、口碑都尚未涉足的领域。

补贴将尽,O2O的下半场已经到来,只是这一次,与补贴无关。

作者微信公众号:首席发言者(shouxifayanzhe)

㈣ 为何内地遇冷的苹果Apple Pay在台湾上线后却是一片火热现象

苹果支付进入台湾一片火热,在大陆却反应平淡。这里边还是有很多原因值得分析的。

苹果支付在大陆遇冷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移动支付的门槛降低了,而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普及率是其他应用难以想象的。微信用户和支付宝用户都是数亿级的。而且这两个支付方式对硬件的需求较低,不需要有NFC功能。拿微信来说的话,是集社交和支付于一体。并不需要专门的app,或者是换个手机。而支付宝在此之前已经已经占据移动支付的主导地位。

所以苹果支付进入国内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而且苹果支付的前提是要换一个最新代的苹果手机。这无论是是对苹果用户还是安卓用户,好像都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反观台湾情况,该地区没有主导的移动支付软件。苹果手机自身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封闭性成为了金融安全的有力武器。而且台湾内部对美国的一些好感,让苹果手机和苹果支付迅速占领了一部分市场。

苹果支付迅速占领台湾市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台湾内部没有土著的移动支付技术,地区内市场的空虚让苹果支付如入无人之境,在数月内绑定了七十万张银行卡,而且还都是信用卡。如果允许绑定储蓄卡,苹果支付的绑卡数量到现在估计很轻松的就超过一百万了。

在大陆反应平平的苹果支付,也说明苹果手机自带的高端光环不在为大家所承认和接受。而且大陆内部很多手机在支付和其他功能都远超苹果。这也是一个原因。


㈤ 2019年我国经济形势如何

2019年经济开始转入低速增长期。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接近年底,很多有前瞻性的公司,都已经为高速增长期结束,不能再透支对未来增长预期而开始做准备。

㈥ 如何看待中国概念股在美遭遇“寒流”

中国概念股的遭遇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迟缓的局面戚戚相关的。但从直接原因看,主要有三点:
首先主要是市场制衡,上市热潮背后的规则博弈,像现在虽然特朗普访华后得到了大订单,但美方资本市场并不满意于这些。
其次,纳斯达克市场平均每年的退市率高达8%左右。据统计,在1985年至2008年间,纳斯达克市场共新增上市公司11820家,而期间退市12965家,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遇冷也比较正常。
另外,做空带来的巨额利益,给资本市场参与各方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而来孜孜不倦地找寻上市公司的破绽,于是一大批的肥猪跌下了风口!
当然,如果细究其各项因素,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风波的发生与中美监管规则的差异有关。
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特点被概括为“宽进严出”。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实行注册制,只要满足公司规模、财务指标等方面指标就可以注册挂牌,几乎是“来者不拒”。有人作过比较:2005年8月,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时,盈利记录只有2年,直到上市前一个季度,净利润也只有30万美元,在国内还达不到中小板的上市要求。
在美国资本市场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TO),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借壳”,然后转板,实现“曲线上市”。买壳的地点多选在拥有大量廉价壳资源的场外交易市场OTCBB,这是个会员报价系统,上市股票只能在联网的做市商之间交易,也没有融资功能。目前对上市融资需求最为迫切的当属成长型的中小民营企业。对这个群体而言,上市费用和上市时间的节省无疑有很大的诱惑力。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百家中国公司通过这一“捷径”登陆美国市场。
但上市程序简单并不意味着监管的缺失。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挂牌才是监管的真正开始,要面临严格的财务、审计监管,接受来自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严厉监督。有人形容在美上市后的感觉是“被放在聚光灯下”。在财务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哪一个环节达不到标准或者经营业绩不善,就可能招致停牌甚至摘牌的处罚。
有了这种淘汰机制,美国资本市场退市率很高,比如纳斯达克市场平均每年的退市率高达8%左右。据统计,在1985年至2008年间,纳斯达克市场共新增上市公司11820家,而期间退市12965家,也就是说经过十几年发展,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数量还减少了1000多家。
二是风波的发生是市场大规模做空的结果。
中国概念股遭到做空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12月,独立调查机构浑水公司接连发布关于绿诺科技、中国高速媒体的负面报告,并且被以后者遭摘牌的方式得以证实。此后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中国概念股整体遭遇的信任危机不断扩大,从起初主要针对财务问题较多的反向收购上市公司,到更严格审视IPO上市公司;从起初局限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到扩散至在其他地区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自然其中有参与打压中国概念股的机构坦言,他们是在通过做空中国概念股牟取暴利,同时帮助市场挤出泡沫。当然其中信不信就由你自己判定。
事实上,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如果看跌某只股票,可通过“做空”来牟利。通常的做法是向第三方机构比如说券商借入一定数量的股票,按当前市场价格卖掉;当股价下跌之后再低价买回,将股票还回去。卖与买中间的差价,支付证券公司所收费用之后就是投资所得利润。而如果通过购买出售权做空,即某个日期之前按指定的价格卖出的权利,获利空间可能更大——如果股票遭遇停牌,做空者的收益将是卖股票时的股价扣除至停牌时的借股费用。如果该股票永久不恢复交易,做空方收益将达到最大化。
而在一只只中概股被做空的过程中,人们看到由研究机构、投资基金、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价值链”,上演一出几乎屡试不爽的套路:先从财务角度或基本面信息选出目标公司,调查机构将对上市公司“带有污点问题”的“研究成果”卖给一些大的投行,投行在得到“问题公司”信息之后,建立看空仓位;然后通过网络和媒体发布质疑研究报告广泛散播,并直接披露自己已经做空该股,造成投资者抛售;在目标公司股价大跌后,回补仓位获利了结。与此同时,一些专门代理证券诉讼案件的律师事务所也会因公司股价下跌后,从蒙受损失的群体投资者向上市公司发起诉讼的巨额律师费中赚得盆满钵满。
由此可以看出,对上市公司做空必然充满了逐利动机和利益导向。一部分人因此认为,做空中国概念股是一场“阴谋”。
的确,即使在成熟市场上,空头的行为也往往不“招人待见”。近日在欧美股市看空的情势下,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四国监管机构就下达了“卖空禁令”,以遏制市场投机。但是不得不承认,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资产价格的发现者,做空者从自利动机出发,利用自身获取的信息进行多空博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定价困扰,对过高估值进行纠错,提高了市场的有效性。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话用在做空行为上最合适。做空带来的巨额利益,给资本市场参与各方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来孜孜不倦地找寻上市公司的破绽,构成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之外对上市公司实行制约的另一股有效力量。
那么,为什么这次中国概念股如此大面积地成为做空者的猎物呢?
先分析外因。受累于欧美整体宏观经济不景气,资本市场弥漫着较强的悲观情绪,这是对做空有利的市场环境。在低迷的大市中,中国概念股难以独善其身;而前期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追捧,造成二级市场上一些中国概念股短期估值超出合理范围,有的公司甚至出现了高达百倍的市盈率。据i美股《中国概念股TMT板块泡沫研究报告》,美国本土科技明星股的市盈率为39.49倍,而中国在美上市科技股的市盈率则达到了66.80倍。
再看看内因。从已经公开的资料看,部分中国上市公司的不规范的行为引起了分析机构关注。比如在寻求上市过程中,有的公司为了及早融资,“抄近路”采用反向收购,这样做避开了IPO上市所需的尽职调查和审计、路演推介等程序,但也留下监管漏洞。美国证交会曾就将调查中国概念股的重点,锁定在159家在2007年至2011年3月底期间以此方式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挂牌的中国公司;再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片面夸大业绩预期,粉饰或隐瞒财务数据甚至违规造假,已经触碰了美国资本市场监管要求“完全信息披露”的高压线。评估机构香橼研究在质疑东南融通涉嫌造假时说,因为其声称的70%毛利润率远远高出竞争对手,“公司盈利好得难以置信,简直是违反基本常识。”可以说部分中概股的行为失当,为投机者整体做空中国概念股提供了“靶子”和“弹药”。
不过也别灰心,风雨过后,中国概念股依然值得期待。
目前,一些公司遭遇信任危机甚至有损形象,不代表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整体形象,更不是中国整个国家形象遭遇信任危机。对中国概念股来说,无论受到追捧还是遭遇狙击,都是必须接受的市场现实。要避免成为做空者的猎物,只有靠提升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企业行为。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近来部分中国概念股在美市场上的行为表现,并不能代表中国概念股的整体表现;一些公司遭遇信任危机甚至有损形象,也不代表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整体形象,更不是中国整个国家形象遭遇信任危机。
一方面,微观经济主体富有活力,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内在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持续向好,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今年上半年,在构成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四大指标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与世界各国发展速度相比属较高水平;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同比增长4.1%;进出口增速虽然回落幅度较大,但20%左右的增速仍是不低的水平;物价总水平总体可控,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6.4%中,新涨价因素只占2.7个百分点。
总之,“中国概念”依然值得投资者期待。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也许会矫枉过正,但股价归根结底还是由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以及企业的内在价值决定的。
风雨过后见彩虹。我们相信,经历国际资本市场风雨洗礼的中国概念股中,必将成长出一批既拥有持续增长能力、又熟练掌握国际通行规则的优秀企业,他们将在国际资本市场讲述一个全新的“中国故事”。

阅读全文

与消费金融遇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s理财 浏览:405
股票热点预测 浏览:796
美元汇率半年走势兑人民币 浏览:238
山西美锦价格 浏览:888
美元对人民币费率怎么算 浏览:871
雄安高铁股票有什么 浏览:149
联动天翼融资 浏览:819
富国消费主题基金怎么挣钱 浏览:764
1145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05
融资诉求6 浏览:606
兴乐集团投资 浏览:37
入库期货商品应由商品 浏览:889
2014外汇时间表 浏览:892
普顿外汇要跑吗 浏览:846
投资有风险什么需谨慎 浏览:790
德国dax30股指基金 浏览:494
期货高点试空 浏览:470
烟台活期投资理财平台推荐 浏览:175
融资中介服务机构 浏览:941
理财单页模板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