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当前金融机构需要哪一类人才

当前金融机构需要哪一类人才

发布时间:2021-05-09 13:56:11

『壹』 金融业招聘要求有哪些

金融行业门槛并不高 高中毕业也可成“白领”
有没有想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找到一份金融行业的岗位?在多数人印象中,金融业就是银行里优越的办公环境中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或者是那些有最前沿金融知识和理财能力的金融分析师、投资顾问。其实,这一行业还需要种类繁多的基层营销岗位。很多对求职者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具体情况如何?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到广州市部分人才市场走访,为读者打探一手信息。
金融业基层销售岗位不少
金融业包括了银行、证券、保险多个行业,从信用卡、证券投资到商业保险,现实生活中到处活跃着金融业及金融产品的身影。因此,除了很多传统高端岗位,也派生出很多相关基层岗位。比如,保险代理人、信用卡销售员、证券营销员等。这些岗位其实实质都差不多,就是销售金融产品。从各大人才市场来看,这些岗位数量相当多,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也不是很高,通常只要求大专以上,一些甚至高中毕业即可。
“相比于金融知识,我们更看重的是个人的销售能力。”在南方人才市场,招聘证券业务员的一家证券公司招聘代表刘先生说,他们在招聘海报上写明有一定销售经验更佳。刘先生告诉记者,证券类岗位通常需要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但非金融类专业毕业的求职者也不必太担忧,公司会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帮助新职员考取从业资格证,并且在考证期间提供交通补贴。
从多个人才市场招聘现象看到,相对文员、行政助理等岗位,很多金融业基层营销岗位收入还要高些。如保险电话营销员以及信用卡营销员等,虽然底薪只有1500到2000元左右,但有完整的五险一金,另外还有提成和奖励,业绩好的业务员月入可达5000元以上。高层岗位如家庭理财规划师、客户经理、证券经纪人等,底薪至少3500元以上。一些保险公司对储备业务经理开出8000元的月薪,还不包括奖励等。
竞争激烈离职率高
不过,虽然保险、证券等金融类基层岗位门槛不高,薪水可观,求职者却似乎不大“感冒”。从招聘现场看,很多金融类企业摊位问津者不多。为了吸引求职者,企业还派人员在摊位前派传单以及解说。
广州某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大专生黎同学想找的是外贸岗位,但经过一个保险公司招聘摊位时,只不过想看一看,招聘人员就很热情地劝说他先坐下来了解。黎同学了解一番后离开了摊位,他对记者说:“虽然薪水很不错,提成比例等都很高,但是目前还是不考虑从事保险行业,因为据自己了解,保险业的压力很大,担心完成不了任务。”
对此,相关企业的招聘代表并不否认。某证券公司招聘人员表示:“一般来说,我们这一行都有业务指标,如果长期不出业绩肯定要淘汰的。因为不出业绩也要发无责任底薪,公司负担会很重。”一家银行信用卡招聘人员透露:“我们现在每个月的离职率有20%左右,通常都是员工自动辞职的。竞争太激烈了,而且信用卡市场基本饱和,有些人可能努力了很久也没什么业绩,觉得收入跟付出不成正比。”
有发展前景但贵在坚持
竞争激烈,这金融类基层营销岗位发展空间在哪?
“这一行业适合那些有勇气坚持的人。”一家证券公司招聘人员邓先生说:“实际上,我们这一行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第一,可以专业做销售,销售业绩越好,收入就越高,成为我们的销售精英。第二,选择转向管理岗位,就是个人在销售岗位做得好的话,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可以管理一个团队,慢慢地升为区域经理。行业的敏感性和对公司的忠诚培养起来后,加上个人能力的提升,可以升为区域总监。”
对于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问题,另一家证券公司招聘人员认为,现在哪个行业竞争不激烈?哪份工作不难做?关键在于怎么对待,如果真的有心认真去做,相信任何岗位都可以成才的。而且金融业收获跟付出是成正比的,个人业绩越好,收入就越高,个人成就感越强。
对于有意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很多企业招聘代表都建议,入行前最好先考虑清楚自己是否具有接受严峻挑战的能力。如果确实有比较好的竞争心态,不怕工作压力,肯踏踏实实艰苦打拼,这一行业很值得一试。

『贰』 具体说金融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要英语好,头脑冷静,有专业知识支撑的,文凭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在金融领域的工作经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要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会不断出现,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和掌握这些东西,你的饭碗就悬了,金融业现在竞争太激烈.现在比较吃香的是兼并合并的人才,还有银行的金融创新,个人投资理财

『叁』 什么样的人才是金融业比较紧缺的

目前金融业所需人才主要分为如下几类:一般业务人员、财会类业务人员、个人金融理财人员、金融投资分析人员、金融财务审计师和会计师、交易、研究分析人、风险管理人员、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从业人数较多、收入较高的两种职位:金融投资分析人员和个人金融理财人员|||谢谢!具体表现:一是金融高级管理人才数量不足,知识老化;二是复合型金融人才比较匮乏;三是部分专业人才匮乏,如专业网络金融人才,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新型投资理财、宏观金融分析、中高级保险管理人才,法律、咨询评估、市场化经营、交易中介和国际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都非常紧缺;四是有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比较匮乏;五是金融服务人才,如金融个性化服务和金融综合服务人才相对不足。

『肆』 金融行业需要怎么样的人才

金融行业分的很细,有银行,保险,基金,证券,投行,信托,担保等等等等,而且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岗位,要求当然也不一样.但要在金融业有很好的发展,有两点是必须的,第一学历第二英文.学历最好是本科以上,英文最好听说读写都OK,听说如果不能保证至少得读写流利.
那两个是硬件条件,软件方面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毕竟这东西变化太快.尤其是做前台人员,最好还有人脉.如果是保险精算之类的,则需要对数字有很强的敏感性和数理分析能力;最好是金融工程背景的.然后还要求是good team player,在金融企业里需要有非常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是能承受压力,高薪通常代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加班加点写report是经常的事.

岗位太多了,每个都写出来,一本书都不够,总的来说就是高学历,英文好,善于沟通,能承受压力,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汗~ 这样说好像很大路, 总之你再具体一点问吧.

『伍』 金融业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特长

金融行业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1、目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范围更广,未来的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金融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市场化转型使得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投融资决策和参与金融市场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对金融人才需求部门范围更广,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央银行,直接从事融资投资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司、租赁公司等,问接从事融资投资的金融机构,如信用评估公司、信贷担保公司等,还有各类公司财务部门、理财咨询机构以及工商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成为金融人才的主要就业部门。

2、未来的金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所谓“多元化”就是懂得要多,要广,不仅仅是银行、金融、保险,还包括政治、经济等等,还要有国际的视野,以适应现在全球化以及同国际接轨的信息时代。金融业人才须具备渊博的经济、法律知识,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相关知识,也要求金融业人才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3、基本素质方面,金融行业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再好的专业人才,如果沟通能力欠缺,不能清楚地表达他想表达的信息,跟客户、跟同事、跟上下级说不清楚或者不能简捷地表述清楚,那他就不能有效地传达信息,无法有效地丁作。如果缺乏适应性,不能很快地融入新的集体和新的环境,总想凸显个性,那他就会有悖于金融企业固定的企业文化,很难获得工作上的认可。

4、专业素质方面,由于金融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证券化、复杂化、微观化的发展趋势,不同需求方的业务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对人才的要求各有特点,所需要的金融知识也更宽更高。比如作为宏观调控部门的中央银行需要的是熟悉金融法令与法规、能参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人才;商业银行需要的是懂管理、能够熟练进行业务操作、能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善营销、精于财务分析、能有效风险的人才;证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必须懂得风险资产组合管理、股票的基础分析和技术析手段等必备的金融学知识外,还要懂得会计学、法学等知识;企业财务公司则需要通晓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具有现代金融营销意识,能根据企业微观财务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相应制定融资策略和目标的人。

『陆』 作为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职业

你的提问不完整,应为:作为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质?下面是答案:
一、加强学习,及时充电。办公室人员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金融方针、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经常看书学习是掌握知识、熟悉业务、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自身本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加强修养、陶冶情操的一个基本环节和重要途径。办公室工作面广、事务杂而多,要求综合知识广博,业务能力过硬,所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及时充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努力养成求知的兴趣、思考的习惯、钻研的毅力;形成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的良好氛围,力求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成效,真正做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顺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与时俱进,贴紧领导、贴紧基层,锻炼成为一职多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办公室人才,更好地肩负起银行办公室工作的繁重任务。

二、提高业务能力,工作不断创新。办公室人员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业务,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就应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是要经常学习办公室的业务工作,如文件的起草、发放、管理等,一定要达到精通、熟练和得心应手。近几年农业银行总行、省行和二级分行每年都召开办公室工作和宣传工作会议就非常好,对办公室的一切工作进行了规范,使与会者学到了很多业务知识。建议上级行经常举办培训班,提高办公室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要有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要下决心做出一流成绩。首先要把工作标准定好。工作标准是否客观合理、是否积极向上,也是考察办公室人员是否有争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的重要标志。三是要勇于创新。对办公室工作而言,创新体现在日常事务工作要有预见性,要有政治敏感性,要有判

断事物发展趋势的洞察力,要有较强的协助领导搞好决策的能力,要深入到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掌握新资料,做到胸有全局。对某一件事的处理,如何开局,如何收局,有哪些措施保证,要做到心中有数,使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四是要学会统揽全局,善于抓“牛鼻子”,抓关键事情,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问题才能迎而解。在办公室工作当中,面对复杂问题,就应考虑如何运用科学的有效方法妥善处理,而这种方法的运用又是基于对事物的宏观把握和客观世界的认知程度,那种只顾忙忙碌碌,不善于用人,不善于调动一切积极性的做法,都是办公室主任素质不强的表现。五是要善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能力。在一个办公室,不在于主任有多少点子,而在于大家出了多少点子,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选取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实施方案,这就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此,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分析事物、选择最佳方案的眼光和能力。同时还要在内部形成集思广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要是大家都不发言、都不出点子,作为领导就很难做出科学决策。所以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协助领导搞好科学决策。六是搞好协调工作。办公室处于机关上下、部门左右的中心枢纽,很多事情要进行协调,即使在办公室内部也存在着分工与岗位之间的协调,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这就看我们如何把握问题,如何协调关系,如何化解矛盾,做到求同存异,换位思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三、维护大局,搞好团结。团结是大局,团结出效益。在工作中办公室与其他部门之间难免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要有容人之心,容人之量。能不能团结,维护不维护团结,是办公室主任的素质问题。要真正搞好团结,一要加强沟通,经常交流、谈心,随时互通情况,这样既可以达到相互了解,消除误会,还可以加深感情,于人于己都有利,没有沟通,就没有团结。二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维护领导的权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首长负责制。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关键是工作表现,只要处处为领导排扰解难,工作做出成绩,部门有了成绩,才能真正得到领导认可,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顺手。三是处理好正、副职之间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在工作中,副职要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而正职则要充分相信副职,大胆放手、放权,关键时刻要具备推功揽过、敢于承担风险责任的品质。四是学会忍让。所谓忍让,不是在原则问题上忍让,而是讲方法、讲艺术、讲双赢,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达到互相让步,才能接近工作目标,把办公室的工作做好。

四、诚实做人,干好工作。干好工作的前提是做人,怎样做人?一是为人要诚实,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表里如一,人前背后一样,这样才会有感召力,为共好事创造良好的氛围。二是为人要善良,与人为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工作上、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善意的批评和提醒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揪住不放,则会造成关系紧张,不利于工作开展。三是要搞互湖四海,不搞小集团。搞小集团是缺乏大志和风格的表现,不仅伤人,也会自伤,对工作害处很大。所以要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坦荡做事,坦诚待人。四是要胸怀大度,容事容人。胸怀宽广,容人之短,取人之长,既提高了自己傲,也为别人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五是要谦虚谨慎。个人的智慧、力量毕竟有限,要学会集众人之长,防止居功自,孤芳自赏。社会之大,不知道的事情太多,看不明白的事情还有,因此要虚心向上下、左右学习,时刻保持一种平常心态,积累各种知识经验,为搞好办公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柒』 金融学专业学什么,培养什么人才

1、金融专业
培养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熟悉现代金融机构各项业务,金融政策和法规,了解金融运行规律,能在国内、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经济部门从事各种金融业务和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在院校、科研部门从事金融教学、金融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投资学、中央银行学、项目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会计、国际结算、银行电子化、信托与租赁、金融衍生工具管理、汇率理论、金融专业英语、金融法、利息理论、证券理论与实务、金融定量分析法、金融工程学、高等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2、国际金融专业
培养掌握国际金融基础理论、世界经济相关知识,了解和熟悉我国及国际金融法规、政策和业务,能胜任国家外汇管理和国际金融业务运作,外资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开展国际投资和利用外资业务,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及科研、教学工作,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的高级人才。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有: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投资学、中央银行学、项目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会计、国际结算、世界经济、金融衍生工具及交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投资、金融法、汇率理论、金融工程学、金融专业英语、利息理论、金融定量分析法、高等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3、保险专业
培养掌握现代保险理论、系统保险知识和金融知识,熟悉我国及国际保险各项业务、政策和法规,了解和熟悉投资与金融业务,能在保险机构、银行、证券机构和各类企业从事保险业务、投资金融业务、保险精算、保险企业经营管理及教学研究的高级人才。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有:保险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中央银行学、项目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结算、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会计、社会保障学、保险精算学、利息理论与应用、保险专业英语、保险企业经营与管理、人身保险学、再保险学、金融法、高等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4、证券投资专业
培养掌握现代投资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基金管理技能,能在国内外各个证券机构、金融机构、建设工程管理部门、投资咨询机构及房地产等企业从事证券分析、基金管理及金融机构管理工作,及在科研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人才。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有:证券投资分析、基金管理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投资学、中央银行学、项目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会计、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学、证券公司经营与管理、股市行情分析、金融工程学、投资英语、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利息理论与应用、金融法、高等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5、金融工程专业
金融工程是金融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新兴领域。以金融学理论为基础,大量采用数学及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金融及经济的复杂现象做出定量的考察与分析,对于现代金融的测度及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学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经济数学与统计学理论及应用技术,能在证券机构、金融机构、投资咨询机构及房地产等企业从事证券分析、基金管理及金融机构管理工作,及在科研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人才。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有:金融工程学、离散数学、数学分析、数学模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与计量方法、经济预测与决策、运筹学、金融工程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管理、证券投资学、基金管理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会计、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学、金融专业英语、利息理论与应用、金融法、高等数学、经济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6、房地产金融专业(方向)
培养掌握金融理论、投资理论,熟悉我国及国际房地产各项业务、政策法规,能在国内外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以及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投资、融资、评估、咨询以及管理工作,以及在科研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市场学、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投资学、国际投资学、公司金融、工程预算、项目评估、项目融资、金融工程学、房地产营销、利息理论与应用、金融定量分析方法、经济预测与决策、房地产会计、信托与租赁、金融法规、房地产法规等。

各学校开设的课程都不一样,但大体上基础和重要的几门都是有的

『捌』 现在中国比较缺乏哪一方面的金融人才

中国最缺复合型金融人才

2007年12月05日 08:18

引进肯定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要立足于培养自己的金融人才

一个合适的金融人才应该文科和理科结合、理论和实践都懂,只有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用

如果你去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面试,你可能会被问到以下问题:第一个是解释一下Black-Sholes模型;第二个是美国央行的基准利率是多少,一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又是多少;第三个是设计一个结构性产品或者衍生产品套利。

“Black-Sholes模型是金融中最重要的模型,文科生基本能说出该模型的含义,但是理科生却讲不清。对于第二个问题,很多学生无法说出基准利率和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是最难的,基本上没有人能回答。”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黄海洲日前在2007中国金融人才战略高峰论坛的演讲中提及上述内容时带着几分惊讶和失望。

那么,金融人才通过引进还是通过本土培养?他们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围绕这些问题,专家学者们在此次论坛上展开激烈讨论。

靠引进还是靠培养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认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急需大量高水平的国际金融人才队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提供了全球人才共享的可能性。金融机构可以从世界各地找到各种层次、拥有不同技能的人才。在使用国际金融人才过程中,要尊重金融人才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通过适当的税制改革,吸引高端国际金融人才。

“中国肯定是缺人才,人才无非有两个来源,一是引进,第二是培养,引进肯定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说。

李扬以利率衍生品为例说明国外的人才可能水土不服。“国外利率衍生品非常丰富,但是到中国来就是必须懂得中国的利率。中国的利率体系非常特殊,有非常行政化管制的,有半市场化半管制的,而且这些利率之间互相之间还有不太容易看得见的关联。”

“中国要立足于培养自己的人才。”李扬说。

需要文理知识结构

“现在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多,但是很多金融机构都说招不到人才,概括起来就是文理没有结合。”李扬说,“中国的金融教育是基于两条线,一条基于文科,一条基于理科。一个合适的金融人才应该结合各个方面,文科和理科能够结合,理论和实践都应当懂,只有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用。”

“复合型人才是非常了不得的。”黄海洲说。Black-Sholes模型的奠基人之一费雪·布莱克(Fischer Black)既获得哈佛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又对货币银行学有非常大的贡献。

根据麦肯锡咨询顾问报告,中国每年毕业的430万大学生只有16%能够适应全球化工作需求。

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缺什么人才,陆红军认为,最缺的是跨国兼并收购人才、财富基金管理人才,以及风险定价人才。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玖』 互联网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问题描述:最近发展得很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这一行业需要什么样子的人才去做么?跟传统金融行业的人才要求有什么不同?

小编整理了知乎@百夫长的回答:

一句话说来,需要的是能同时理解两个行业商业逻辑,并能实现两者求同存异,和谐统一的人。

先从两个行业的商业模式说起。
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行业,然而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于两个行业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融通——金融就是财富的融通,而互联网是信息 的融通。如果认同这一点,就能明白互联网金融行业,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触网还是互联网公司跨国界玩金融,目标就是在业务上能同时处理相关联的钱流和信息 流。(听上去和电商逻辑也类似——同时处理相关联的物流和信息流)

所以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从业者要么就是能玩转一端的,要么就是能把两者融合到一起的。
具体来说,如果排除比特币这种逆天的创新,当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是拿银行业务举例吧)所做的就是以下三类工作,

金融机构的私海。传统金融机构如何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以此解决用互联网技术改善、优化现有形态的金融业务。以银行为例,电子银行业务就是这样的逻辑。所以即便呆在传统金融机构里,如果老板足够时髦新潮想触网,比如民生、平安,机会依然是多多的。
互联网机构的私海。互联网机构第一次染指金融业务,是解决线上最后一站——支付的问题,即如何把客户荷包里的钱捞到自己荷包里来。所以网络支付产品的历史几乎和互联网本身一样长。这一块电商们做了很久,也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直奔这项业务去,然后再将自己的方案返销给银行。
所有人的公海。如何用互联网的逻辑改变金融的逻辑,如何用金融的逻辑改变互联网的逻辑。比如P2P贷款以及众筹的模式,就是典型互联网的精神体改变信贷与投资业务。而阿里贷款则是典型的用传统银行逻辑服务物联网企业的信贷产品。
说明白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逻辑,也就能理解从业者都是怎样一群人了。不论是熟悉互联网还是熟悉金融,都能在这一新的领域里有所作为,因为毕竟都有各自一摊私海的业务可以挖掘。

真正有难度的业务还是在公海
虽然金融和互联网的本质都在于融通,但玩法上如何做到兼容极其极其讲究。这里不多说怎么做了,只举两个例说说有啥难度。

节奏上不匹配。互 联网行业的节奏太快,在找死和等死之间,互联网倾向于找死,而金融则倾向于等死。因为,金融创新是要让步于风险防控的,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通常需要更长 的时间才能理解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所具备的对于风险防控的重视程度。如果一款产品在上线前发现瑕疵,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是否应该推迟上线?99%的情况下互 联网产品经理会选择上线,然后将问题留到下一个迭代的更新中。而如果一款产品在上市之前发现新的风险点,作为金融业产品经理是否应该推迟上市?100%的 情况下就不会上市了——金融业里没有beta版可以玩。
服务理念不同。金融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同样叫做客户关怀,和互联 网行业的做法就有着天壤之别。当你与一位招商银行金葵花卡客户经理和与淘宝网店小二谈论客户服务时,或是你与一位银行产品经理和与一位互联网产品经理谈论 客户体验时,就能深刻体会到行业间的巨大差别。总之,互联网是冰冷的,无论多么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热情的,无论多么高端和贪婪,线下就是比线上会体贴人, 这一点是改不了的。
所以,最大的挑战在于对于两个商业逻辑的融合。因为无论是从哪一种模式靠向或服从另一种模式,还是直接借助两家的灵感大胆创新,都无法违背金融和互联网各自原有的玩法,也都需要两个行业间的鸿沟,善于利用两个行业相同的本质。

阅读全文

与当前金融机构需要哪一类人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b类杠杠基金 浏览:770
三元食品在新乐市的投资 浏览:162
精选医疗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891
中航信托姚江涛哪里人 浏览:302
驾驶证贷款的口子 浏览:175
信托有保障吗 浏览:953
交易所非公开数据 浏览:357
绵阳小额贷款公司58 浏览:671
纯净水股票 浏览:907
本人亲自去贷款公司 浏览:108
怎么查东莞证券历史资金 浏览:189
北京理财渠道 浏览:536
王建平股票 浏览:202
外汇存款证明吗 浏览:980
比特币价格今 浏览: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浏览:653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浏览:357
哇哇在线理财 浏览:158
国泰君安的资金账户忘记了 浏览:372
中融的助金资金池能买吗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