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

发布时间:2021-05-09 16:41:47

『壹』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以及风险状况.当前银行体系面临的潜在风险有哪些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风险:

(1)信用风险:即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专风险;属
(2)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所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所面对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了其盈利水平的情况;
(5)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6)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7)声誉风险:该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有关法规和其他问题。

『贰』 银行业金融机构多头贷款和异地贷款主要有哪些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多采取给予客户综合授信额度的模式来确定融资额度。回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答授信额度的确定随意性较大,科学性不足,导致多头授信现象比较普遍,容易集中“磊大户”,出现过度授信风险。如何减少多头授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过度授信风险,使商业银行给予客户额度授信时能更加科学合理,与客户的实际资金需求更加匹配,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优化授信管理的外部环境1.健全银行间征信管理体系,积极维护社会诚信环境。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信息不准确和不对称会造成银行授信工作失误。各商业银行在授信审查时往往只能查询到客户的信贷余额以及资产分类情况,而难以查询目前客户在各家行的有效授信额度,对客户的未来信贷支用更难以预测,对客户授信总量难以控制,或者只能事后控制,靠设置授信条件进行限制也难以达到效果。

『叁』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是什么

审慎经营是指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和资产风险,负债价值和负债成本、财务盈亏和资产净值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情况,真实、客观、全面地判断和评估金融机构的实际风险,及时监测、预警和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经营模式。

审慎经营原则主要包括:

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以衡量其资本充足程度。资本作为一种风险缓冲剂,具有承担风险、吸收损失、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意外冲击的作用,是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最终清偿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所承担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全过程。

3、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3)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经营的其他原则:

1、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在三者之问寻求有效的平衡。

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的原则。这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权依法处理其一切经营管理事务,自主参与民事活动,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人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严格履行自己的债务,切实承担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责任,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如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保护,他们就选择其他银行导致该银行退出市场。


『肆』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有哪些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贷款业务的风险种类
(一)外部风险。
融资性担保贷款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客户信用风险,是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既包括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又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借款人与担保公司恶意串通骗取贷款;借款人将贷款挪作他用;担保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实收资本金不实、结构不合理;担保公司经营范围不限于贷款担保,更有甚者发放“高利贷”,从事非法违规活动等等。
在银行业务实际中,融资性担保公司常需要存入一定额度的保证金,但部分担保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借款公司的贷款提出部分作为保证金存入银行保证金账户,如此一来,担保公司未动一分一厘,既收取了借款公司的担保手续费,又在银行保证金账户存入足以使银行信任的保证金数额,事实上降低了担保公司的代偿责任,增加了企业的还贷负担。如某担保公司在银行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借款人将贷款的百分之二十作为保证金存入担保公司的保证金账户,担保公司法定代表人携款出逃后,借款人对自己的贷款产生抵触情绪,要求只归还百分之八十,其余百分之二十由保证金偿还。但保证金账户因涉及经济案件被法院查封,保证金无法用于偿还该笔贷款,致使银行的资金面临损失的巨大风险。尽管上述行为在各融资担保管理规定中明文禁止,但担保公司为利益钻空子,最终破坏了金融秩序。
(二)内部风险。
首先,贷款审批制度不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存在不落实信贷审批条件,贷前调查留于形式;贷中调查审查忽视对第一还款来源调查,过于相信第二还款来源,而第二还款来源又多被融资性担保公司转嫁保证金,掩盖了信贷风险;贷后检查不到位,过于相信担保公司的代偿能力。照顾人情,发放贷款时手续、材料不真实,加大了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加剧了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
其次,银行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人员吃老本,不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有的员工主观故意或过失不当操作或未尽调查职责致使贷款可能受到损失的风险;有的员工不仅不学习法律法规,甚至连本单位的规章规定都不是很清楚,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再次,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一些信贷人员存在利己思想、拜金主义等道德风险,这些败坏工作和社会风气的思想不去除,信贷风险中的各种风险都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伍』 各个银行的风险偏好陈述书能在哪里查到

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偏好实践
——以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为例
虽然许多机构对其风险偏好有所设定,但是并不会将公司内部限额等信息进行披露。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风险偏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同时考虑到市场竞争问题,公司往往选择不公开此类信息。然而,我们认为一部分风险偏好相关信息是可以被披露的,例如:目标信贷评级、目标经济利润、大部分VaR限额和市场风险的实际结果等信息。但是竞争对手可用的信息(例如业务增长上限或最低资本缓冲等)将不被披露。一些定性指标,例如监管合规标准通常被披露,因为其对公司声誉的支持,但是此类指标往往在不同银行间有较小的差别。我们基于公开披露的年报、第三支柱披露报告以及一些行业调查研究报告的内容,详细介绍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整体风险偏好体系。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建于1727年,总部设在英国的爱丁堡,是欧洲领先的金融服务集团,也是英国最大的银行,其业务遍及英国和世界各地。该银行在英国的法人、个人及海外银行业等业务中排名第一。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是英国最大的银行。图为建于1774年、位于爱丁堡圣安德鲁斯广场的该银行总部
风险偏好的描述方式
苏格皇家银行认为风险偏好是该集团为了实现其业务目标创造价值而准备并愿意接受的风险水平高低的描述。集团整体的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需建立在经过董事会审批的银行整体风险偏好的基础上。银行董事会定期审查与监控银行集团整体风险管理相关的表现,并实施压力测试确保在不正常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也可以将其风险控制在风险限额内。苏格兰皇家银行的风险偏好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与陈述。从定量和定性角度的对风险偏好进行陈述与说明可以使银行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及时跟踪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表现。苏格兰皇家银行采用的具体定量的风险偏好描述方式主要包含情景压力测试、风险集中度、VaR(在险价值)、流动性和信用风险相关矩阵、经营风险和监管措施等;定性的风险偏好描述方式主要为确保银行集团实施使用正确的原则、政策和流程,管理集团声誉风险,发展集团风险控制和文化。
风险偏好的传导机制
◆ 分支机构(Divisions)层次的风险偏好传导机制。基于银行整体战略风险目标,银行董事会及董事会层面的风险委员会设定集团层面的风险偏好,并确保风险偏好与银行集团战略发展计划和风险回报要求保持统一,而集团层面的风险偏好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在其分支机构进行传导。一是分支机构层面的风险偏好陈述书。基于分支机构的业务计划,每个分支机构设定单独的风险偏好陈述书,该陈述书需要与集团层面风险偏好陈述书保持一致。二是分支机构层面的风险限额体系。与集团风险目标保持一致,设置在分支机构层面的所有重大风险类型风险管理的明确指导以及限额体系。
◆ 集团层级风险偏好的形成与传导机制。苏格兰皇家银行风险偏好形成由整体风险战略出发,进行分层级的传导。苏格兰皇家银行风险偏好的形成是从集团整体战略风险目标作为出发点,并在其基础上设置银行整体的经营策略。通过将银行的战略风险目标与银行的经营策略相链接,苏格兰皇家银行进一步形成银行整体风险偏好陈述以对关键风险进行管理。明确的风险偏好陈述及在整体业务运作过程中推广嵌入强大的风险管理文化,苏格兰皇家银行认为可以通过关键风险轮廓与限额的方式对风险敞口进行有效的识别、计量和控制,并能有效应对冲击。最终将风险偏好通过其定性定量的表述贯穿到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
为达成风险偏好有效传导,苏格兰皇家银行构建由董事会统领风险偏好、强大的风险管理文化、部门间协调机制、问责机制组成的整体风险偏好架构。其中,集团董事会在构建与设定风险偏好、确保风险偏好目标在集团各个层面得到广泛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推广风险偏好作为良好的经营实践过程中具有强有力的主导及领导能力;强大的风险管理文化链接了风险与相应经营行为和结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促使风险、战略、资金、财务部门的密切合作,并在关键问题上展开内容商议和协调;问责机制使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在其为实现业务目标可承担最大风险水平问题上具有清晰明确的责任。与风险偏好的传导进行有机结合,苏格兰皇家银行也会进行集团层级压力测试用于评估集团战略计划是否与风险偏好相一致,评估业务单位层级的主要风险驱动因子,评估采用风险缓释措施后的风险轮廓是不是超出了风险偏好可承受水平。
风险类别及其管理方法
在风险偏好陈述的基础上,风险轮廓是对各个风险类型的识别和细化,苏格兰皇家银行的风险偏好体系描述覆盖了主要的风险领域,现举例介绍风险偏好中覆盖的风险类别、定义、特点以及银行使用的具体风险管理方法。苏格兰皇家银行认为资本充足性风险为集团没有充足资本的风险,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可能会造成对集团商业模式的破坏或使集团日常运营停滞,也可能会导致集团无法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还非常可能由信用风险损失导致此类风险。集团进行资本计划,并保留与其风险轮廓相符的资本,资本额度通过风险识别和压力测试确定,还可通过积极运作资本密集型资产以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此外,苏格兰皇家银行对信用风险、流动性及资金风险、国别风险、市场风险、保险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行为风险、业务风险等都进行了定义,并结合其特点使用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限额体系
银行集团整体的风险管理基于由银行董事会及董事会层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制定的风险偏好。董事会通过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立风险偏好体系指标:设定战略发展方向、帮助设定并最终通过每一个部门的年度计划、通过每个月的董事会报告定期审核监控银行集团的风险状况。具体而言,苏格兰皇家银行针对不同风险类别,采用定性定量限额指标体系对各风险类别进行管理和监控。
风险偏好的职能职责
苏格兰皇家银行董事会承担银行风险偏好设计与建立的最终职责。董事会承担牵头建立银行整体“高层次风险管理基调”与审批集团整体风险偏好的职责。经董事会审批的集团整体风险偏好进一步将通过银行规章制度、管理职能与职责以及风险限额体系在各层次进行传达与实施。董事会需要确保高级管理人员能够执行相应的风险偏好政策和程序,并确保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合规性。
在苏格兰皇家银行董事会统领下,银行的风险偏好的表述基于银行整体战略、年度发展计划、银行业绩管理流程及相关行为而构建。集团风险委员会(GRC)和集团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GALCO)对风险偏好相关工作进行支持。其中,GRC负责设置风险限额,并负责审批相应流程和银行主要政策,确保银行集团主要风险被有效地管理和控制;GALCO负责识别、管理和控制银行集团的资产负债风险。

阅读全文

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理财渠道 浏览:536
王建平股票 浏览:202
外汇存款证明吗 浏览:980
比特币价格今 浏览: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浏览:653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浏览:357
哇哇在线理财 浏览:158
国泰君安的资金账户忘记了 浏览:372
中融的助金资金池能买吗 浏览:228
002600资金走向 浏览:19
罗纹价格换算 浏览:871
凤凰医疗股票 浏览:561
3i基金理财 浏览:64
600826资金 浏览:512
2001年卢比与人民币汇率 浏览:527
家庭理财频道直播首页 浏览:128
风生水起投资周记001 浏览:708
2015年香港黄金价格 浏览:711
绥化象屿金谷玉米价格 浏览:202
昌乐外汇开户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