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解: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是同一个概念吗是怎么计算的
不是的,市场份额是一个数量,占有率是一个百分率。是用市场份额/市场同商品总量*100%算出来的。
⑵ 1、查找2006-2015年每年各类受银监会监管的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所有受银监会监管的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例
哈哈,一看就是学生党论文找资料来的,可以去中央银行官网查查数据自己算算比重,还可以去知网查查期刊,或者还有一种办法:去国家统计局官网点金融银行这栏查数据,至于表格和变动趋势可以用office文档绘制。大学一个任课老师跟我说过:如果在网上查不到合适的图表,自己手上又有数据,那干嘛不自己动手绘制?个人觉得还有些道理。一句话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啦,希望能帮到你!!
⑶ 分析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金融领域的科技应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金融电子化、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第三阶段金融科技强调利用前沿技术变革业务流程,推动业务创新,突出在大规模场景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运行。
⑷ 市场容量或企业市场占有率是什么
市场容量是由使用价值需求总量和可支配货币总量两大因素构成的。仅有使用价值需求没有可支配货币的消费群体,是贫困的消费群体;仅有可支配货币没有使用价值需求的消费群体是持币待购群体或十分富裕的群体。我们把这两种现象均称之为因消费要件不足而不能实现的市场容量。
贫富两种消费群体的市场容量相互比例关系是这样体现的:把200万元扶贫帮困款紧急援助给2万个生活困难群众,人均100元。半年之后没有花完100元的不足1%。一位依靠银行借贷开展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商,当年纯收入200万元,而他一年的生活消费总支出是50万元。主要是购买轿车等高档消费。可以计算出同样200万元在贫富悬殊的两类消费群体中所体现的市场容量是:8︰1(都按一年期)。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可致一国或全球市场容量极度萎缩或相对萎缩。
市场容量的概念是比“购买力”更科学的经济学概念,以往经济学仅用国民生活收入来计算“购买力”水平,比如当地人均收入达到多少美元?此时应确认100人该拥有轿车多少辆?实际上,在这里没有计算出实际生活水平质量的差别,也就不能准确知道使用价值的需求层次与可支配货币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市场占有率即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即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能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也能表明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经营、竞争能力越强。市场份额根据不同市场范围有4种测算方法 :①总体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额)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②目标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额)在其目标市场,即它所服务的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一个企业的目标市场的范围小于或等于整个行业的服务市场,因而它的目标市场份额总是大于它在总体市场中的份额 。③相对于3个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 ,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和市场上最大的 3 个竞争者的销售总量之比。如: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是30% , 而它的3个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10%,10%,则该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就是30%÷40%=75% ,如4个企业各占25% ,则该企业的相对市场份额为33%。一般地,一个企业拥有33%以上的相对市场份额,就表明它在这一市场中有一定实力。④相对于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与市场上最大竞争者的销售量之比 ,若高于100% ,表明该企业是这一市场的领袖。
⑸ 市场份额占比多少叫垄断
您好,垄断是分为两种的,完全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完全垄断市场指的是国有垄断的,例如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政府机构垄断的。垄断竞争市场指的是由几大公司垄断的,但是这几大公司相互竞争的市场,例如移动,联通,电信三大公司垄断的通信行业。
⑹ 紧急求助历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占GDP比重数据
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公式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公式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其中:1、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增长的财政收入/增长的GDP2、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GDP的增长率 =(增长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长的GDP/GDP) 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综合分析财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和指标,也是反映一个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 通常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越高,表明该地区经济运行质量越好,经济结构越优。一般而言,伴随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分析评价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四、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⑺ 银行机构目前线上融资占比大约多少
中国这么多的金融,银行机构,到底融资是进入多少和出去多少呢?日前这个数据得到显示。根据央行显示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融资主体结构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资大型银行继续作为资金融出方,保险业机构转变为资金融入方。前三季度大型银行经回购和拆借净融出资金123.1万亿元,占市场总体净融出资金量的98.6%,保险业机构于2017年8、9月由资金供给方转为融入方后,中资大型银行成为唯一的资金融出方。
110.4万亿是中资大型银行在今年前三个季度融出的资金,数量不小哦,但比同期的去年160万亿是少了50多万亿。这是回购的市场;而同行拆借是,是12.6万多亿是拆借融出的资金,比同期的18.8万亿也是减少了。
这份数据是2017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 官方数据
而相反的是,中小型银行,证券机构都是融入的资金,简单点是借入的钱,大概合计是56万亿,不管是回购还是拆借得来的资金。
有点的是中小银行今年拆借的钱比去年多。而保险业机构回购市场是融出1.7万亿,是借出方,说明有钱。外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合计大概是67万亿的融入资金。
一、特别分清下,什么的金融机构定义
按照央行公布的数据,是这样的。
①中资大型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②中资中小型银行包括招商银行等17家中型银行、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
③证券业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
④保险业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企业年金。
⑤其他金融机构及产品包括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社保基金、基金、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其他投资产品等,其中部分金融机构和产品未参与同业拆借市场。
⑥负号表示净融出,正号表示净融入。
也解释下什么是回购市场。银行间回购,主要是针对债券市场而言,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场外交易市场。它的参与者主要是银行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在实际操作中,银行间市场的回购交易也和现券一样采取自主询价的方式,资金拆出方和借入方自行寻找对手方,约定回购要素。
二、今年的利率交易活跃
按照统计,利率互换交易活跃。第三季度,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达成交易34723笔,环比增长 16.9%,是3.6万亿多。
、560 家金融机构披露了 2017 年同业存单年度发行计划
同业存单发行交易量明显增加,大额存单业务进一步发展。截至9 月末,共有 560 家金融机构披露了 2017 年同业存单年度发行计划,其中 451 家机构已在银行间市场完成发行。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陆续发行同业存单 6937 只,发行总量为 5.42 万亿元,二级市场交易总量为 32.53 万亿元,同业存单发行交易全部参照 Shibor 定价。第三季度,金融机构陆续发行大额存单 5935 期,发行总量为 1.69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4.5%。
四、央行给农业支持
近期央行一组数据公布,在2017年投入支弄的资金不少。根据显示,9 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2401 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 823 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 1465 亿元,再贴现余额为 1504 亿元。
⑻ 各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是多少
2019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排名:
1、人保股份
人保股份2018年原保费收入为3380.03亿元,占市场总份额的33.0%。人保股份是一家综合性的保险公司,在世界500强之列,其注册资本为306亿元人民币。公司实力非常雄厚,因此很多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人保的保险产品。
2、平安财产
2018年平安财产原保费收入为2474.44亿元,占市场总份额的21.05%。近几年来平安财产的原保费收入增长率比较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太保财产
太保财险原保费收入位居第三。2018年原保费收入为1173.8亿元,占市场否总份额的9.98%。近几年来太保财险原保费收入比较稳定,增长速度比较平缓。
4、国寿财险
中国人寿属于国有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旗下的国寿财险是一家全国性专业财产公司,注册资本八十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等。
5、大地财产
大地财产是中再集团旗下唯一一家直保财险公司。2018年原保费收入为424.15亿元,占市场总份额的3.61%。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以标准保费333.1亿元居首位,同比增2.02%;标准保费为223.15亿元的平安人寿次居第二,同比增5.37%;太保寿险以111.37亿元居第三位;但同比增幅最高达12.16%。
因此,寿险业第一梯队的座次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其规模保费分别为2004.07亿元、1093.52亿元、563.96亿元;同比增幅亦分别为3.84%、20.84%、7.82%。
由此可以看出,寿险前三甲的标准保费与规模保费座次一致。而若以标准保费计算,中国人寿、平安寿、太保寿险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7.9%、18.7%、9.34%。
第二梯队新华市场份额占比7.5%
寿险业第二梯队的座次如:第四名泰康保险,标准保费100.44亿,同比为负增长12.87%;规模保费507.66亿,同比负增长1.40%;第五名新华保险,标准保费89.72亿,同比负增长11.85%;规模保费516.10亿;同比负增长5.52%;
第六名人保寿险,标准保费63.25亿,同比增7.44%;规模保费509.11亿,同比增长11.18%。
而以标准保费口径计算,泰康、新华、人保寿险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4%、7.5%、5.3%。
72家寿险市场份额不足1%
彼长则此消。在“老六家”占领市场份额的同时,中小型险企的生存空间却被进一步压缩。据记者梳理,2018年有25家险企的原保费出现负增长,有19家负增长超过20%,有8家负增长超过50%。保费同比下滑幅度较大险企包括和谐健康、华汇人寿、安邦人寿、东吴人寿等。
除不少人身险公司保费出现负增长之外,2018年绝大多数中小险企份额均低于1%。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去年91家寿险公司中,有72家公司总保费市场份额均不足1%。那么,制约中小型寿险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麦肯锡发布的《纾困突围——中国中小保险企业破局之道》来看,中小保险公司亟需解决外部竞争和内部经营两大挑战:外部而言,监管收紧,粗放模式不再。未来,良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的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中小保险公司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
内部而言,中小保险公司面临内部治理不稳定、基础投入长期不足、产品开发动力较弱、渠道管理上对第三方的依赖性高、客户经营薄弱,以及品牌经营理念淡薄等挑战,相较于大公司处于劣势。
⑼ 现在中国各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份额
今年没有统计,我所知,最近的是2008年的时候。
在整过全国而言,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还是最多的,占到一半左右,但是却每年都在递减。截至2009年末,中国人寿在人身险的市场份额已由2008年时的40.3%退守至35.71%。
(这个只做参考=》)平安人寿15.10%太保寿险9.70%新华人寿8.90%泰康人寿8.30%
在内地,因为中国人寿网点广布于各县各镇,人数众多,是其他所有保险公司加起来的数倍;而平安的乡镇县域还正在紧锣密鼓的覆盖中,所以中国人寿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就区域的市场份额而言,比如在广州深圳地带,平安在总部所在地的市场份额就多一些了,在其他城市如上海苏州一带中国人寿也比不过平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