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存款利息和互联网金融的收益哪个比较高
一般来说互联网金融的收益比银行高,但是银行比互联网金融安全。
高收益伴随的是高风险,谨记!
2.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银行储蓄存款带来哪些影响
后商业银行储蓄存款的走势变动进行了分析,又对余额宝规模变动和...商业银行竞争力,在 面对互联网金融时因势利导,最大化降低互联网金融
3. 互联网银行存款利率最高的是哪个
现行存款利率是2012年7月6日进行调整并实施的。2012年6月8日起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推进改革。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不同。以一年为例,银行可以自主将一年期存款利率定位不超过3%的1.1倍。最高的可达1.1倍,即一年期存款利率3.3%。各银行根据本银行的情况实行基准利率1-1.1倍之间的利率标准。在具体执行中,中小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执行110%即上浮到上限的利率水平,大银行(工商、农业、建设、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均没有上浮到上限,则在100%-110%之间。
2014年初,由于各种理财产品的推出,银行之间、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竞争激烈,年初农业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到10%,建设银行也进行上浮10%的试点。工行对一年期存款利率也上浮到了10%的上限。
活期存款:
央行基准利率0.35%(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0.35%,上浮10%后利率0.385%)
整存整取:
三个月央行基准利率2.6%(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2.85%,上浮10%后利率2.86%)
半年央行基准利率2.8%(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3.05%,上浮10%后利率3.08%)
一年央行基准利率3.0%(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3.25%,上浮10%后利率3.3%)
二年央行基准利率3.75%(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3.75%,上浮10%后利率4.125%)
三年央行基准利率4.25%(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4.25%,上浮10%后利率4.675%)
五年央行基准利率4.75%(2014年未作调整的大银行4.75%,上浮10%后利率5.225%)
4. 银行存款大增,互联网金融去哪儿
在整个社会的储蓄资金中,银行无疑是最大的资金沉淀和管理方,因为,在目专前的金融体制下,银行是主要的属资金流动和结算方,也是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托管方,而且是最终方。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在40-50万亿左右,另外还有差不多规模的对公存款,而互联网金融在来势汹汹的存款搬家浪潮中,乐观估计最多在1万亿左右,由于互联网用户的理财投资习惯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消费习惯,银行业基本上还能承受住这1万亿的压力(依靠同业拆借和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
况且,这部分资金最终还是要回流到银行,不论是通过同业市场还是P2P投资、电商小贷等。因为在现有的金融法律框架下,银行还是唯一一个具有最全面的货币流通和兑现的机构,其他的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要么是托管,要么是充当这种渠道之一。其实,互联网金融最开始起到的也是渠道的作用。
5. 互联网理财对银行存款的影响怎么样
影响是非常来明显的。
银自行存款虽然安全,但是收益率很低。以一年期存款定期利率3.5%计算,刚刚跑赢cpi。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2P的一年期利率可以达到10%以上。
受互联网理财的影响,存款增速放缓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通病。央行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8个和2.0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15万亿元,同比少增1.64万亿元。
所以,互联网理财尤其是P2P的出现对银行存款有很大的影响。
未来随着P2P等理财方式的进一步规范,相信这一趋势还会更加明显。
6.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活存款利率
“搬不搬家”取决于投资收益,不涉及流通性与安全性,故C、D排除.回
定期1年获得的利息答为10000×3.3%×1=3300元;6个月取出后存入“××宝”,1年可获得利息为10000×0.35×0.5+(10000×0.35×0.5+10000)×5%×0.5=2679.4元.可见不“搬家”获得的利息更多一些.故B正确.
故选B.
7.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款挤占问题
目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确分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一块蛋糕,但相对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它只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渠道补充,并不是理财产品的主渠道,暂时也没有能力替代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发展,也不排除对理财产品政策的调整。政策的调整不会仅针对银行传统的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银行业推出相应对策的同时,监管层也会加强对互联网理财的政策监管,互联网理财业务将结束其“野蛮生长”的状态。
8.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有影响
主要影响有三方面:
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形成挑战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基金销售模式和p2p信贷服务,尤其是余额宝模式不仅具有传统存款的特点,并且具有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和更好的流动性,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竞争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否具有充足的存款是开展其他业务活动的基础,余额宝和p2p信贷服务的出现,不仅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产生了影响,并且因为存款受到影响,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开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p2p贷款和众筹模式。p2p贷款和众筹模式的出现,为潜在的贷款需求企业和个人在融资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与商业银行复杂的贷款手续不同的是,使用p2p贷款和众筹的方式进行贷款不仅手续简单,而且贷款的流程也大为简化,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支付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传统服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我国政策允许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业务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费用较低,而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业务,手续复杂,不同的商业银行间办理支付业务时还面临较多的困难,而互联网金融服务有效的克服了商业银行支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