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联网金融崛起对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带来哪些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计算机和局域网阶段进入到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升级带来了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互联两电子商务,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深远意义的探讨,在金融领域也不例外。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实践目前还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上,本文则选择“金融资金运行”这一贯穿金融活动方方面面的范畴为研讨对象,对互联网技术可能给金融领域带来的变化做一个整体性的、基础性的分析,进而对金融投资、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金融资金运行的内涵
从资金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这一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把金融资金定义为,在金融活动中,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通俗地说就是资本化了的货币,其存在形式是各种货币化的或证券化的资产,例如,能够带来利息收入的各种存款、能够带来股息和资本升值收入的股票等。
金融资金运行强调的是货币的资本化过程,它以货币的增值为动因,在一定组织机制下,通过货币的使用权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实现货币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流动,最终实现货币的增值。因此,金融资金运行不仅把金融领域中的各个主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把实现货币资本化的虚拟经济活动与实质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需要明确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资金运行都是通过市场交易活动实现的,金融资金的运行应等于广义的金融市场(涵盖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运行,它明确了从投资者出发的研究立场和角度。资金配置机制除了市场之外还存在计划管理机制,因此,金融资金运行的适用范围较之金融市场运行的概念要广。
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史,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革命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将为我们带来生产的智能化。互联网技术把信息技术革命带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也不妨从效率和方式这两个方面探讨它对金融资金运行深远的影响。
二、如何理解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升作用
金融资金运行的动因和目标是要实现货币资产价值的增值,运行效率的提高自然就是指价值增值能力的提高。由于金融资金运行不属于社会财富生产的范畴,其价值增值只能以实质经济部门的生产经营为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体现为,金融市场能否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流向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从两个方面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其一是产生了新的产业,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货币资产价值增值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其二是提高了金融市场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和灵敏性,使资源配置更有效。前者是从增量的角度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后者则是从存量角度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是对金融资金运行机制的又一次完善。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现代投资理论中的有效率市场假说来说明后者。
有效率市场假说按照市场价格所反映的信息种类和程度,把市场效率分为三种水平状态,市场价格所包含的信息越多,市场的效率水平就越高;当市场价格只是充分反映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时,市场处于弱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还包合了其它各种公开信息时,市场处于中等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各种公开信息,连内幕信息也都包含进去了的时候,市场处于高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处于高水平效率状态时,所有存在的信息都已反映于价格水平中,市场价格将是资产现实价值的反映,亦即资产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同一。不难看出,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与否,是市场是否有效率的关键。而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直接取决于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与速度以及市场参与者对信息反映的灵敏度。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上述反映的灵敏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无数电子计算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台无边无际的、具有无穷威力的超级计算机。形成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的实时性和共享性会使信息迅速传播,很少有人能再凭信息优势独享垄断利润。
当然,先进的技术并不能一定保证市场达到完美的状态,效果如何还要受人的因素的制约,这其中,除了人的主观能力的差异外,还有人的主观动因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的传散方面,但不具备识别信息真伪的功能;互联网对信息自由传播的贡献也“使谣言贩子如虎添翼”。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会造成市场价格和资产实际价值的偏离。这说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会有效地提高金融资金的运行效率,但也仍然不会使金融资金的运行保持在绝对的完美状态。从有效率与无效率的辩证关系来看,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无效率是绝对的,有效率是相对的。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否会使有效率成为绝对的,无效率成为相对的呢?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毕竟为价格充分反映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具有同样强的纠偏能力。
『贰』 设计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都包括哪些维度及要素
大的方面还是融资和投资两部分。每部分又包括很多要素!先找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价值点!
『叁』 如何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大概思路如何
可以参看翡翠金融,去那里看看,有很多产品
『肆』 如何设计一款互联网金融保险APP开发产品
没有编程基础的话,可以从编程的入门开始学,比如basic和pascal,再转C语言,慢慢看专看c++,java之类的。
如果你觉得时间有点长,推属荐在线应用开发平台——应用之星,这个网站无需编程和代码,小白用户也能在线开发app。
如果你还有问题,欢迎继续追问我哦~
『伍』 如何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大概思路如何
大致分为有牌照和无牌照思路,有牌照就需要代理相关的产品,通过网络渠道合规销售,另外一个就是无牌照,可以通过寻找优质的资产,放在平台上,供自然投资人去投,从而赚取差价
『陆』 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文案传达上的安全性有哪些实例
您好,首先国内金融行业主要一直在推广宣传的是自己的品牌。但是很多的品牌内涵在宣讲的却是情感营销,像:大客户:让我们为您的财富保驾护航。给丈夫一个坚实的后盾,给妻子一个体贴的承诺。 给父母一个安逸的晚言,给子女一个看得见未来等。这些相信你也看过了。泰国有一个小朋友的广告文案。天文望远镜和一只狗报恩的文案,这两个都是在宣讲安全性。互联网金融产品您那边根据不同客户人群的痛点,做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哪怕是一个故事情节。h5的文案。或者一个视频等展现。这些可以尝试着做下。
『柒』 互联网金融的交互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交互设计只是用户体验设计的一部分(注意用户体验设计后面的设计两个字),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交互设计聚焦于用户在已能通过你的产品顺利完成基本任务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所需流程的复杂度、难易度、舒适度等等。总而言之,交互设计的设计者意在改善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而基本不估顾及其他(产品功能设计等)。而用户体验设计包括了许多方面,视觉设计、功能结构设计、导航、基础需求核心需求的满足等等。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请确切注意文法:交互设计只是用户体验设计的一部分,交互设计的过程包含对用户体验的改进(但仅一方面)。在建设网站的时候去考虑用户的体验,前期要去划分网站。因为要根据用体验去做网站,只要把用户伺候好了,才能给网站带来流量。用户就是网站的全部,不能为用户解决问题的网站基本都是垃圾网站。内容网站运营,内容为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般用户来网站都是有目的来的,主要是想找到想要的内容,解决问题。所以在更新内容或写文章的时候, 要在用户搜索的问题去想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根椐用户的问题去满足用户。当能解决用户需求的时候,才能带来更多的流量。网站要想吸引用户,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设计风格。因为浏览者刚刚接触到一个网站时,对网站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网站的设计风格所决定的。如果浏览者感觉整个网站的风格很有特色,就会很有兴趣继续浏览,从而对网站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反之,如果网站设计地非常乏味,浏览者根本不会深入浏览,而是直接把网站关闭了。所以一个好的网站设计风格是至关重要的。
『捌』 如何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大概思路如何
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要在设计理念和产品营销上遵循其独特特点。版互联网产品是短环节,权需要砍掉中间很多环节,如实体经济环节中的打包、通道费用等。但是目前由于法律的诸多限制,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必须要设计很多交易结构,无形之中把企业的成本提高了。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依靠技术去拉低成本。
具体而言,在固定收益、浮动收益、结构化产品、主动管理型产品等方面还存在持续深入的机会。在设计结构化产品时,其设计要素与参数的调查,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与个性化设计等方面,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大胆的形式,比如增加对证券资产相挂钩的股票、期权等风险激进型产品的配置、配置一些流动性非常好的货币基金以作为流动性缓冲、参与到实体项目的股权众筹或是旅游开发等利润较大的项目产品。在类资产证券化方面,衍生工具运用(如针对P2P产品的利率互换、风险对冲)也都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玖』 想转型互联网工作,有人能给推荐几本互联网关于产品经理的书吗万分感谢,另外我现在从事银行金融
一、产品市场
《引爆点》——产品市场与运营推广
《长尾理论》——产品市场
《魔鬼经济学》——产品市场
《影响力》——产品市场
《怪诞行为学》——产品市场与用户行为必读
二、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的要素》——你们都懂的
《就这么简单》——用户体验科普
《锦绣蓝图》——Web信息架构必读
《Web信息架构》——Web信息架构必读
《创造突破性产品》——PM启蒙读物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UI设计必读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培养同理心
《简单法则》——设计思想
三、团队合作
《决策与判断》——换位思考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情商
《演说之禅》——气场与感染力
《启示录》——团队
补充:
移动端的PM在产品设计部分关注的知识及书籍略有不同,
《移动设备交互设计》——移动交互入门
《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移动产品入门
《Tapworthy(触动人心)》——IOS设计
《App Savvy》
《Mobile Design Pattern Gallery》
《简约至上》
另外目前国内的产品经理定位很多偏重于产品体验和需求把控,还有一些产品经理其实带的是项目或者产品团队,因此推荐以下几本书:
《项目管理之美》:偏重于项目管理
《掌握需求过程》:偏重于需求挖掘
《流程管理》 :偏重于项目型团队产品经理
《网站设计解构》:偏重于Web产品经理
《瞬间之美》 :同上
《用户体验的要素》:同上
《GUI设计禁忌》 :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About Face 3交互设计精髓》:偏重于客户端产品经理
《用户体验度量》:有一定用户群产品的产品经理可以看
《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资讯类网站产品经理最好看一看
《Web导航设计》:虽然偏重Web,但个人认为客户端产品经理也可以看。
转载自知乎
满意请采纳谢谢啦~~
『拾』 光大银行为什么要设计汽车金融产品
9成消费者偏好传统贷款渠道 银行融资受欢迎
随着提前消费观念逐渐流行,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接受贷款消费汽车,对于经济不宽松但每月小额还款能够保证的消费者,贷款购车能够减轻个人经济压力、盘活资金等。
网易汽车调查表明,在已经购车和未来计划购车的消费者中,选择贷款购车的比例为65.34%,选择全款购车的比例为14.41%,不确定摇摆人群占20.25%。不愿意贷款购车的消费者表示,主要原因包括贷款需要还利息(利息高),贷款手续繁琐,贷款方案不合适,申请贷款受限制,经济状况良好等等。
而在六成愿意贷款购车的消费者中,选择银行汽车贷款,信用卡分期购车,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三大传统贷款方式约占91%,其中通过银行融资贷款更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车贷方式有以下几种,其业务优劣势如下:
46%消费者愿意网申车贷 互联网汽车金融潜力大
众所周知,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去中介化,即用最低的成本找到有需求的双方;而互联网金融则是绕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对于汽车金融这个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金融势必为汽车金融带来挑战。
对于如何看待网上申请汽车贷款的问题,46%的消费者愿意接受网上申请,38.8%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仅15.2%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网申。
虽然潜力巨大,但调查也显示出互联网汽车金融产品还有不少问题。比如,近一半的消费者并不太了解互联网汽车金融产品,需要相关机构进行普及和推广;其次约四分之一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疑虑,需要寻找更好的模式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另外,作为新事物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存在着产品仍不够有吸引力等问题,需要针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丰富优化方案,降低利息和申请门槛。
互联网金融去中介化,点对点放贷,降低申请门槛,将使个人获得更多利益。因此,虽然传统汽车金融机构和线下渠道目前占据优势,但互联网汽车金融可满足部分对网络接受度高,申请资质较普通的客户,对传统汽车金融产品形成冲击。
总结:任何挑战都与机遇并存。对于汽车金融大领域而言,当购车贷款门槛变低、选择更多样化的时候,消费者购车意愿也会攀升,同时汽车金融业务的市场蛋糕也会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