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tpp金融服务规则

tpp金融服务规则

发布时间:2021-06-25 13:09:26

⑴ TPP 的具体规则和 WTO 有什么区别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TPP成员国之间会带来产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加,各国可以取长补短,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但是贸易开放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有领域受益,就有领域“受伤”。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或某些产业的利益可能会因此受到他国的冲击,这一问题在关税方面尤其突出。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谈判由两大类内容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如某类商品进口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
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TPP将对近18000种类别的商品降低或减免关税。
2016年2月4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12个国家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协议。

⑵ 论述亚投行与tpp的两个战略有条理地阐述它们的原因、关系和意义。优质回答可加悬赏

美国正在搞的TPP就是针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围堵,目标是在亚太构建一个没有中国的、以美国为核心的市场,目的是在经济上孤立中国,遏制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降低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但是,美国搞TPP的隔离中国对亚太相关国家来说可不是好事,因为中国已经是很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国,它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美国,而且中国市场的潜力远远大于美国。在这种情况下,TPP推广一定程度上会遇到困难(日本迟迟不签就是这个原因)。但是,美国拥有超强的军事能力和超强的政治活动能力,如果三者合力,虽然说封闭中国无法实现,但对中国经济显然会有较大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仅仅用自贸区的手段、仅仅是简单的双边贸易是不够的,还需要用更多手段将亚太国家融入到大中华经济圈。那么,对这些国家来说,什么最有吸引力?显然是能大大改善这些国家经济基础面貌和提高民生的基础建设。
如此,中国在战略上辅以“一路一带”的大战略,给这些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同时还给其提供从资金到建设的全方位服务,如此自然会对冲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也必然可以让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TPP战略功亏一篑。

⑶ 简述 tpp对中国有重要影响新规则

TPP对中国的影响是多维度和多方面的。既有短期的影响,也有长期的影响;既有经济的影响,也有非经济的影响;既有局部的影响,也有综合的影响。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短期内不加入TPP,对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总体影响是可控的和有限的,加入TPP的综合收益不及“10+3”,但TPP对中国参与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已构成现实的制约,不利于中国提升在东亚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中长期看,TPP的持续推进,可能会改变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使中国与周边大国关系趋向复杂,甚至会增加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压力,不利于中国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第一,TPP高标准条款短期内加大中国推进体制改革的紧迫性,长期看可能会演变成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利的国际治理新规则。一方面,TPP非传统条款将导致国内企业成本增加和国外制裁增多:一是知识产权条款将以往免费获取的专利变为必须付费,无法运用强制许可、专利撤销手段使用发达国家的专利,增加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也不利于企业开展模仿创新和产品升级;二是TPP列出的劳工条款,实际上为发达国家对中国等非TPP成员的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制裁提供了便捷“通道”或筹码;三是环境条款与劳工条款类似,也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制裁提供了借口,不利于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四是政府采购条款要求对各成员国企业采取无歧视原则,可能阻碍中国运用政府采购工具支持国内重点产业发展,甚至可能对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成冲击;五是国有企业条款要求除提供公共产品的少数行业外,国有企业不得享受任何优惠待遇,中国钢铁、化工、金融、物流、通讯等拥有大型国企较多的行业有可能成为实施该条款的“重灾区”。另一方面,TPP条款有助于美国重塑全球经济治理新规则。随着亚太地区参与国的不断增多,势必会形成包括全球主要商品消费市场和供给地的大自由贸易区,可能会对WTO现有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各类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一种“颠覆性”冲击,进而形成一套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新规则。更为重要的是,TPP涵盖环境保护、劳工权利、知识产权等有利于美国的诸多条款,新规则一旦建立起来,美国必将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第二,短期内中国不加入TPP负面影响有限,但日本的加入将致使中国受到的负面效应显著扩大。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多年来位居中国第三、第四贸易伙伴,是东亚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日本加入TPP与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日本加入TPP,中国不加入TPP,12个成员国间关税水平于2013年一次性降至零。通过模型模拟,首先计算出2013-2022年的现行关税不变情况下中国的GDP、就业、价格、进出口等经济指标预测值,以得到“基准情形”(Base Scenario);然后,假定与有关方(国家和地区)关税税率于2013年一次性降至零,再测算以上相关经济指标的预测值,以得到“冲击情形”(Shock Scenario)。主要结论是,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如果日本加入,不仅可以强化美国主导的亚太合作,而且中国经济受损的程度将显著增大。
第三,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中国加入TPP的综合收益均小于推动“10+3”。美国主导的TPP使东亚区域合作格局更趋复杂多变,增加了中国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和“中日韩—东盟”自贸区等谈判和实施的难度。就此而言,加入TPP对中国的收益更多是一种“机会”收益,是从政治经济多角度考虑的、相对于其他东亚区域合作方式的一种比较收益。为此,需要通过建立CGE模型对三种“场景”进行一次性关税降至零的模拟分析(见表1)。它们分别是:中国加入TPP(P12+C)、“中日韩—东盟”自贸区(10+3)和中日韩自贸区(CJK)。
主要结论是,综合考虑增长、经贸、就业、产业发展等因素,“10+3”将强化东亚生产网络内部主要节点国家的经济联系,可以实现“以经促政”的目的,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东亚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反观P12+C,更多是强化中国与消费市场的经济联系,而中美在政治安全上的竞争和博弈是不会因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消除的。可见,P12+C的促进提升作用虽大于“10+3”,但在政治上于中国不利,在东亚经济合作上也不利中国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CJK”的促进提升作用虽相对较小,但却是中国未来深化东亚区域合作、打造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升级版的现实选择和重要抓手。
第四,短期看TPP导致亚太合作格局更趋复杂,长期看则会强化美国的所谓再平衡战略和对中国的牵制。美国在推进TPP上“高调说、高调做”,目的是为了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重返亚太,以谋求更大的利益。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取得了明显实效,而美国的介入则会影响到中国在该地区作用的发挥。目前,TPP的这种影响已经显现,但更多体现在压力上,实质性的损失还不大。从长期看,一旦TPP成功签署,中国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是东亚经济合作中影响力的削弱;特别是,美国与其政治安全盟友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将会恶化中国周边乃至更大范围的地缘环境,甚至可能危及中国长期谋求的和平发展环境。
第五,短期内TPP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化,长期看则可能造成周边大国关系的重构。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TPP的出现以及美国“重返亚太”,为这些国家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一条额外的路径,导致中国处理好与这些国家关系的难度加大。就中日关系而言,如果没有TPP,没有美国“重返亚太”,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景可能会更好,中日关系也会相对“单纯”一些。就中国与东盟关系而言,随着TPP的推进,加之南海局势波澜起伏,中国与东盟关系也趋于复杂化。历史地看,东盟更倾向于与区域性大国单独签署FTA,以借助大国平衡外交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前,虽然越南、马来西亚已加入TPP谈判,泰国也向TPP伸出了“橄榄枝”,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尚未对TPP做出明确表态,这对中国是有利的。下一步如何利用好“10+1”等合作框架与机制,无论是对于深入实施自由贸易区、打造“10+1”升级版,还是对于强化周边国家关系、营造良好周边环境,都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考验。就中俄关系而言,俄罗斯虽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但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有所增多,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大国之间搞平衡的空间增大。就中印关系来说,印度在冷战期间一直奉行“左右逢源”的取向,短期内会更多注重自身的利益诉求,单方面倒向美日的概率并不大。在当前的形势下,由于TPP、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不断升温,中国在东向、南向这两个战略上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与安全压力。

⑷ tpp到底是什么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TPP成员国之间会带来产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加,各国可以取长补短,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但是贸易开放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有领域受益,就有领域“受伤”。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或某些产业的利益可能会因此受到他国的冲击,这一问题在关税方面尤其突出。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谈判由两大类内容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如某类商品进口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
2015年10月5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

⑸ TPP协议是什么意思 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TPP成员国之间会带来产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加,各国可以取长补短,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但是贸易开放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有领域受益,就有领域“受伤”。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或某些产业的利益可能会因此受到他国的冲击,这一问题在关税方面尤其突出。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谈判由两大类内容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如某类商品进口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
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TPP将对近18000种类别的商品降低或减免关税。
2016年2月4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和越南12个国家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协议。
TPP协定需要各国立法部门(国会、议会)批准通过,整个TPP生效还需要很长时间。

原本TPP一旦成功,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
但现在,美国要退出TPP,则对中国就没有影响了。

⑹ TPP 的具体规则和 WTO 有什么区别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本是由2005年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等四个蕞尔小国建立的一个小打小闹的玩意,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立刻零关税,所有产品将在12年内零关税。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

TPP是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经济组织。它不只是一个互免关税协议,还包含了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权利,企业平等,金融监管,互联网自由等等制度性内容,且执行严格。WTO成员国如果违反规则,只是不痛不痒长达两年的申诉,再制裁黄花菜都凉了,除非该成员国自己退出,否则没有任何惩罚措施能够将成员国赶出WTO。而TPP成员国如果违反规则,会员资格将自动失效!

随着2008年美国加入,2012年10月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入,2013年3月日本宣布开展加入谈判,至此TPP共有12个成员国,这12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约40%。随着TPP的扩大,韩国和台湾也火急火撩的加入,唯恐错过规则制定身份的缔约国地位。加上同步的欧洲TTIP建成,TPP已今非昔比,逐渐演变成一个涵盖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二的大经济贸易体。

⑺ 关于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希望谁能帮我简单易懂的介绍下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而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亦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重叠的主要成员国,将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5年5月28日,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协议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签订并生效的经贸协议,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该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2006年5月1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新西兰和新加坡生效,对智利和文莱生效的时间分别为2006年11月8日和2009年7月1日。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并于当年3月、6月和9月就金融服务和投资议题举行了3轮谈判。 2008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参与TPP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秘鲁等一同加入谈判。 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也成为TPP谈判成员,使TPP成员数量扩大到9个。
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谈判的共8个成员: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此次谈判将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议题。美国较为强调的内容包括推动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促进其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并强化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2010年11月14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的闭幕当天,与会九国同意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案,将于2011年11月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高峰会完成并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纲要。
最近日本韩国也计划加入TPP。
美国现在联合日本澳大利亚想通过TPP来围堵孤立中国,存心想把中国排除在TPP之外,这对中国无疑是个麻烦事。不过,只要中国经济维持平稳增长,也不用对此过于担心。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规模,就是中国应对TPP的最有力手段。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额的9.8%;2011年则已经达到3.5万亿美元。2010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3.2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东盟、澳洲、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TPP的成员国中很多国家和中国经济关系紧密,要发展好TPP不可能完全把中国置之度外。

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TPP同样如此。经济水平差别较大的国家要进入TPP这个高门槛俱乐部,面临的困难不少。美国是否能持续10年在同样的战略高度推动这一机制,也存在不少的疑问。如果中国经济今后保持持续增长,继续扩大开放度,同时加强与多个主要经济体及亚太组织的自由贸易谈判,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TPP对中国的“排斥效应”。对TPP中国要保持战略上的警惕,但最关键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保持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

⑻ 美国为何要搞TPPTPP战略的三大目的

目前已经表示希望加入TPP的12个国家包括新西兰、越南、秘鲁、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和澳大利亚,其经济产值合计占到全球的40%,贸易额合计占到全球的约三分之一。这次的一个多边自由贸易组织的看点可以说就在排除中国。用美国的一位贸易官员的话说,“谁都无法永远让一个喜欢出老千的家伙在牌局里出现”。英国《金融时报》说,“大家都后悔当年放中国进入了世贸组织”,这次再不想犯这样的二逼错误了。中国利用加入WTO快速崛起,令西方国家感到畏惧,也对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愈来愈失去了耐心。近年一系列恶性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排华事件相继发生——理由无非是指责中国人不按规矩出牌,罪名诸如:操纵汇率、国企补贴、排除外国公司进入招标采购程序、侵犯知识产权搞山寨,工人工作环境恶劣、没有工会等等,等等。那么,想彻底排除中国,要用什么有效的手段呢,放心,这次他们找到了中国的七寸,那就是国有企业。美国拟定的新TPP加入规则明确规定:对国有企业占国家贸易的比重不仅仅是限制的问题,而可以说是基本排除,你中国如果也想进来?可以,先把国有企业全面私有化。那就随时可以来,否则,没门。台湾也有小部分国营企业,比例已非常低,但他的前财政部长刘忆如忧心忡忡地担心马英九不懂得TPP的规则,因为必须进行私有化,否则台湾也没戏。总之,TPP,是30年来美国总结对华经济方针而找到的对付中国特色“国家资本主义”的最好办法。整天口沫横飞地和你讲人权,屁用没有,这次干脆从根上治本。那就是撇开WTO,重新构建一个先亚太后全球的贸易市场体系。二、日本网文:美国TPP战略的三个目的 作者:太田泰彦(《日本经济新闻》编辑委员) 由于日本表示参加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TPP受到关注。TPP涉及诸多方面,观察角度不同,就会呈现不同面孔。大致考量美国奥巴马政府对TPP的期望,可分为以下三个目的:第1个目的是安全保障政策方面的意图。在军事方面,美国将TPP视为抗衡不断扩张的中国的威慑力。为此,美国正在加快与有意围堵中国的国家加强合作。不愿看到中国扩张的越南才刚刚启动市场经济进程,但对美国来说,越南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美国政府高官表示,“将在不依靠中国的前提下重返亚洲”。美国推动TPP的根本意图是为了避免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为了保证经济安全。作为同盟国的日美两国的战略认识在这一点上似乎完全一致。 第2个意图是构建全球新贸易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生效的18年前,互联网尚不发达,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仍然很小。但随着世界的改变,美国希望继续主导并由美国建立新的规则。 由于环境、劳动、投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以及国有企业地位等领域没有共同规则,贸易问题很多。欧盟(EU)、中国和日本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制度,统一起来并非易事。 规则的主导权之争将日趋激烈。只有抢先团结更多伙伴、建立起具有实际效果的多边协定,才能主导“国际标准”。 第3个意图在于美国企业的利益得失。其典型是福特汽车为防止日系车大肆进入美国市场而反对日本参加TPP谈判。此外,美国医药行业也在强烈呼吁亚洲各国保护知识产权。

⑼ TPP模式是什么

包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12个亚太国家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日前取得突破性进展,各方经过多轮艰苦谈判达成一致协议。TPP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贸易和投资协定的范畴,是一套全新的指导未来全球化发展方向的价值观体系。

与传统多边贸易协定相比,TPP强调的不仅仅是关税减让和配额削减,而是各国经济活动在劳工保护、环境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互联网信息自由流动和反腐败等领域的价值观和规则的重塑。

阅读全文

与tpp金融服务规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浏览:27
融资服务流程 浏览:945
天天基金固收理财回亏损本金 浏览:679
人民币原油期货怎么样了 浏览:855
公款购买理财 浏览:270
永安期货停牌最新消息 浏览:874
融资融券交易规则 浏览:81
融资融券对大盘 浏览:213
燃料油各类价格 浏览:998
投资几个心理阶段 浏览:542
资金暂借属于关联方交易吗 浏览:358
工商银行买外汇吗 浏览:712
万达股票跌停 浏览:627
黑马股票网 浏览:758
马钢股票的发行价是多少 浏览:242
低工资理财 浏览:586
理财需趁早 浏览:893
理财师登陆 浏览:524
上班族小额理财 浏览:753
金蛋理财提现 浏览: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