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与上海经济实力对比,具体数据
1、生产总值北京:6814.5,上海:9143.95;2、金融机构总资产北京:14.1万亿元上海:3.02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 北京:792.8亿元,上海:689.87亿元;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 北京:11.63%,上海:7.5%
B. 北京上海的经济差距是什么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时发布了2017年经济成绩单。同为超一线城市,二者经济实力一直就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从城市定位来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经济实力也很强;上海更偏重经济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财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30.8亿元,同比增长6.8%。
财政收入方面,上海还是挺厉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经济总量大。但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不仅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有中央税收返还和中央转移支付。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表》显示,北京2017年预算数为700.46亿元,上海为525.28亿。
看来,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还是更偏爱北京一些,毕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需要花钱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游客
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对比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确实比北京更开放,上海入境的外国(包含港澳台)游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392.6万人次,上海全年的数据没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游客就达到801.6万人。
不过,两市有个共同点,从主要客源国来看,接待最多的外国游客都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
两个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万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产业有关。
看完详细对比,很多人会发现,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齐头并进的。
如果要说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这主要是由两个城市的定位决定的,总体上孰优孰劣真的不好下结论。
声明:对比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两个城市的差异,拒绝无缘无故的地域黑。
C. 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但是为什么那么多银行总部在北京呢。
因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在中国,政治决定经济,政治决定金融,政治决定一切
D. 大家好,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但是为什么那么多银行总部在北京呢。
就一些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其创立之初多是从原人民银行分离出来,而人专民银行的总部在北京,属所以分离出来的商业银行不必舍近求远,经过逐步发展,其总行都设在了北京。另外北京与上海的定位不同,上海是公认的全国的金融中心,而北京至少是北方的金融、经济中心,但最重要的是北京是全国的信息中心,许多重大的政策出台都是从北京发出的,对于银行总部来说,获取政策的先机比拿一单生意重要的多,所以就不难理解很多银行总部(包括许多外资企业的总部)都设在北京了。
E. 北京市各银行营业网点总数是多少
北京银行:77个
招商银行:25个
交通银行:63个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8个
光大银行:27个
光大银行:23个
华夏银行:21个
建设银行:271个
农业银行:116个
别的数据懒得找了
F. 上海和北京哪个地方经济强一些
北京因为是中国得首都 所以作为文化和政治中心呢 肯定再北京
而谈到经济 上海绝对是全国第一 首先从发展历史看 上海再国民时期就已经是一个很繁华得城市 而那时候得北平和中国境内别得小城没什么区别 而且上海得地理位置也是北京无法比拟的 一个位于长江三角洲 海边城市 和日本 韩国靠近 北京只是位于中国中北部内陆地区 因此 上海的发展潜力照样还是大于北京 所以 上海得经济强于北京是无可争议得
G. 上海北京和天津比谁比较大
上海---中国最大的城市,象磁石一样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人们被她的文化、历史、人文以及所有这个城市在成为世界级大都市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劲与活力所吸引。象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颗明珠,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以及旅游胜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港口城市,轿车产量、钢和钢材产量等居全国第一位。商品、金属、粮油、航运、证券等各类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外国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纷纷“抢滩”,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外资金融机构种类、数量最多的城市。上海作为新世纪国际经济、航运、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初步确立。新世纪的上海是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第二大城市。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内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北京同时也是闻名全国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有数十所大学、几百所中学,还有中国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和全国藏书最多的北京图书馆。是我国最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中心。北京经济发展迅速。工业门类齐全,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煤炭、机械、石油、化工、电力、仪表、汽车、纺织、轻工、建材等。有机化工、文教艺术用品、电子、纺织、工业设备制造、日用电器、工艺美术等生产位居全国前列。北京是我国主要交通枢纽之一,铁路、民用航空联系全国各地,并有国际列车、国际航空线通往国外。公路通达各区、县。还有市郊铁路。以天津为通往海洋的门户。2008年奥委会将在北京举行。
天津相对来说小些.
H. 中国人民银行为何总部设在上海而不是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有四个总部,理法上总部在北京,其他三个都是地方区域性总部,其中上海(华东)总部早就已经运作,目前密筹的是深圳(南方)总部,第三个是重庆(西部)总部未有进展。
中国人民银行是采取垂直管理体系的中央银行,具有独立制定货币规则并落实的权力。区域总部的建设,是完善央行制定规则,地方总部监管,各分支银行落实的体系性健全的重要一环。该体系的建设完成有利于全部省份升分行,同时一些重要城市晋升中心支行,打破体制中心支行的束缚,兼顾了银行业务的侧重,巩固了全国金融的稳定,为人民币走出国门提供内部有力的支撑。
目前各省只有中心支行,不能满足省份发展业务需要,提出另建支行不利于省内货币统一,只有中心支行升分行,才是解决一些目前非分行省份业务的发展问题。而央行管不过来这些分行,所以必须结合国情及自身业务的需要,才提出了总部方案。
除了北京总部是正部级外,上海总部,深圳总部及将来的重庆总部都是副部级配制。各分行依然是正厅级,不过中心支行届时会修改为副厅级,其他支行依然是正处级编制。
中国国内三大金融中心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在西部实力连成都都未有超过。加上如今搞了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深圳金融地位,即只有深圳落实了南方总部建设之后,重庆才有可能被谈及实力的提升相对成都而言,深圳落实人民银行南方总部被誉为银行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中南乃至西南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上海总部根本不是北京总部的那么回事,也不会只有两个总部。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是非法设立的产物,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未授权国务院拥有在上海设立总部的权限。根据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派出机关。根据国情就是设立分行和支行,并且确定为厅级和处级级别。
那么合法的上海总部是如何设立的呢?规范的流程是,国务院授权深圳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南方总部的创新,有了国务院法规的专项创新政策,深圳根据经济特区法就可以探索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南方总部。以深圳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南方总部的经验和措施报告国务院总结,国务院以经济特区法与中国人民银行法无法在国内统一为由向全国人大申请法律条纹修改。全国人大以同意设立深圳和上海设立总部的国务院申请修改法律条纹。国务院以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依法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设立上海总部,这样上海总部才是合法的产物,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I.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的发展规模
目前,浦发北京分行已在京设立了36家营业网点,全面办理单位和个人本外币存款、贷款,结算、票据贴现、信用卡、开出信用证、保函、代理发行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等金融业务。重点支持能源、交通、通讯、水利、建筑等大型骨干企业和科工贸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绩优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为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J. 北京和上海谁更重要
政治上说,北京更重要,毕竟是首都。
经济上说,上海更重要,毕竟经济腹地广阔。
如题,细说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当之不愧,中央政府在北京,今天我们能有今天的生活全靠这帮政客在那商量国是。北京高校众多,北京历史悠久,作为国都的历史也悠久,所以有点文化底蕴,因此堪称政治文化中心。
上海吧,能有今天的成绩,一方面要谢谢老外,N多年前,老外割据了上海,带动了上海最早的发展,(就是传说中的外滩)后来,中央一个政策要把上海打造成金融、航运中心,上海踌躇满志,再后来,内地的打工者,到了上海,打造了今天的上海。另外就是上海兼有河港海港的地理优势,有了今天的经济地位。
那么,如果非要选出个重要的角色地话,可能,北京更重要,因为,如果没用在北京的中央政府制定出这些政策来,上海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繁华,和成就。
但是,北京也有可笑之处,那就是要打造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结果N多金融机构总部在北京,所有的监管机构在北京,呵呵,不大气呀。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