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有哪些自由贸易区
截至2019年6月,中国有12个自由贸易区。
分别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
有的自由贸易区只对部分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内的自由贸易商品只限于工业品,而不包括农产品。这种自由贸易区被称为“工业自由贸易区”。
有的自由贸易区对全部商品实行自由贸易,如“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区内所有的工农业产品的贸易往来都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
(1)亚太国际金融自由贸易区扩展阅读:
自由贸易区的基本职能:
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种特殊的功能区域。
自由贸易区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点外,还可以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促进区内经济综合、全面地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局限在于,它会导致商品流向的扭曲和避税。
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作为补充,第三国很可能将货物先运进一体化组织中实行较低关税或贸易壁垒的成员国,然后再将货物转运到实行高贸易壁垒的成员国。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商品流向的扭曲,自由贸易区组织均制订“原产地原则”,规定只有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原产地产品”才享受成员国之间给予的自由贸易待遇。理论上,凡是制成品在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价值额占到产品价值总额的50%以上时,该产品应视为原产地产品。
一般而言,第三国进口品越是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相竞争,对成员国境内生产品的增加值含量越高。原产地原则的涵义表明了自由贸易区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排他性。
『贰』 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亚太自贸区分别包含哪些国家
1 .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 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布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
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文莱在1984年独立后即加入东盟,越南于1995年加入东盟,1997年缅甸和老挝加入东盟,1999年4月,柬埔寨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后一个加入东盟的国家。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 3亿(1998年统计数字)。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
2 .截至200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其中,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等12个成员是于1989年11月APEC成立时加入的;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1993年11月,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1月,秘鲁、俄罗斯、越南加入。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为该组织观察员,可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及其以下各层次的会议和活动。APEC接纳新成员需全部成员的协商一致。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
3 .亚太自贸区的建立仅是一种意向,即使建立估计就是APEC的21个成员
『叁』 建立亚太自贸区的原因
因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APEC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深度调整阶段。亚太发展面临创新和改革的发展要求。如何加快创新和改革步伐,为亚太经济发展谋求新的驱动力和竞争力,整合亚太优势推动世界经济良性发展,是APEC21个成员共同面对的问题。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最终中止,证明参与国的贸易问题分歧很大,极难打破贸易保护壁垒,世界急需为自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疲软找寻合适的提振行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就应运而生。
建立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一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三是亚太自由贸易区有望成为自贸协定的典范。
2014年通过“北京纲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亚太地区占全球40%人口及53%经济产出。将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也将使太平洋两岸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广泛受益,为亚太经济增长和各成员发展注入新活力。决定实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领域合作倡议。加大能力建设投入,帮助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成员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共识”,为亚太经济增长谋求新的驱动力和竞争力。
『肆』 全球有哪三大自由贸易区及其简介
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 第 二大:科隆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48年 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海口处的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仅次于中国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自由贸易区。
科隆是巴拿马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都巴拿马城,科隆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48年,位于科隆市东北部,初期建区面积为49公顷。
科隆自由贸易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迈阿密(Miami)共列为对中南美洲转口中心,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转口站,仅次于香港。
自由贸易区内货物进口自由,无配额限制,不缴纳进口税;货物转口自由,也不缴税。
此外,设在贸易区内的企业,其产品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并享受优惠关税。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现在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年贸易额已经超过50亿美元,转口贸易额近百亿美元。
2006年科隆自贸区的全年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40亿美元大关,达到145.6亿美元,其中进口与转口贸易额分别为70.4亿美元和75.2亿美元。
科隆自由贸易区内转口商通常属偏中、大型,进口量大,主要为亚洲商品,强调低价;其供货来源主要为:中国大陆(含香港,29.5%)、中国台湾(11.3%)、美国(9.7%)、日本(7.1%)、意大利(4.9%)、韩国(3.8%);出口市场主要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美国、古巴、巴西,等。
科隆自由贸易区的营运成本只有迈阿密的1/4。
第三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 第一大与第三大的简介楼上已有!
『伍』 亚太国际金融论坛首页
网络一下啊
『陆』 大连亚太国际金融大厦一共多少层
一共28层。
1F-5F 银行和金融机构专用楼层
6F-16F 超甲级写字楼
17F 罗马风格豪华私人会所
18F-26F 酒店服务式公寓
27F-28F 豪华空中别墅
『柒』 为迎接海南自由贸易港,亚太金融小镇建立了怎样的金融共生业态
那么,三亚市作为本次改革开放的重要国际化大都市,如何迎接自贸区新经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呢,张焱博士认为三亚需要创建“产学研”三位一体金融共生业态: 产:三亚积极落地海南金融开放试验区,从银行、证券、保险方面进行金融开放创新实践,根据本次博鳌会议精神,不仅加强现有的基金集聚优势,而且在交易所、保险业开放进程中创新实践,致力于成为海南金融业发展和开放的主阵地和桥头堡。2017年三亚印发了《关于支持基金小镇发展优惠政策暂行办法的通知》,有效地促进了三亚亚太金融小镇基金产业的聚集,前已经入驻基金46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00亿元,可以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交易所设立、国际保险入驻、保险代理注册等金融开放措施。其中重点是构建创新国际金融交易机制,中国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一方面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创新如“石油人民币”等方面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学:自贸区的建设和金融开放离不开一大批金融人才,海南金融人才严重不足,无论是迎接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机遇,还是开展一带一路金融新交易模式,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亚可以从职业培养、基础教育、高级培训三个层面进行人才培养:职业培养需要培养一大批金融应用型高中专人才;基础教育需要大力提高本科高等院校的金融素质教育;高级培训培养一大批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和金融专业人士。研: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研究,建立国际领先金融智库,着手实践全球化新金融交易机制。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本次博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上就提出:“继续为岛屿经济包容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海南将发挥智库联盟的作用,探索设立岛屿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创建全球岛屿经济研究基础数据库,希望有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共同的拓展岛屿经济的网络,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平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三亚拥有财经论坛、三亚亚洲金融合作联盟、三亚亚太金融研究中心等研究交流平台,积极汇聚国内外金融交易专业人士,就金融开放、财政税收、离岸贸易、交易所设立开展研究并推动相关机制设立和运营。
『捌』 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亚太金融组织,望采纳。。
『玖』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亚太金融小镇带来了什么好处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则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园区的连接线),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相关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渐增。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中国也面临着外需下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一系列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国境内试点自由贸易园区,实施真正的‘境内关外’政策,或将大大促进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对世界贸易总量也能产生正面刺激作用。 长远来看,建设自由贸易园区是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