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联网金融的前言
《互联网金融》书籍由国培机构与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联合出售,本书作为国内首部深度剖析互联网
金融的书籍,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风险特征及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吴晓灵女士作序,阿里巴巴等机构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联袂推荐。
『贰』 互联网金融与理论
互联网进了一理论的东西。可以搜出来出来的
『叁』 如何正确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谈谈你对其发展的看法
互联网金融模式多,量个新生产品,是一个能让普通 人也有公平赚钱的工具,没有互联网,你会有一天有几块钱利润的机会吗?比如现在我做做的3M金融互助理财平台就不错,不但能让普通人参与赚钱,还能0投入做市。
『肆』 金融学思考题 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引领的消费信贷潮流
并不新鲜。
利用计算机的手段,用一些非金融的变量做了社会信用模型而已。
本质版上权不会改变信贷的本质,所谓的普惠金融,只是普而不惠。高利率依旧伴随着高风险。
信贷最重要的还是资金成本,资金成本高只能服务于次级客群,坏账自然就多。
『伍』 求智慧树 互联网金融 的章节答案
智慧树创意经济学第一章的 A 创意经济学第二章1b2a3c4a5c6d7a8b9a10c11a12a只有内这容两章的...
『陆』 互联网金融理解
互联网金融狭义的说就是在网上投资,拿钱去国金社,爱钱进,陆金所这种平台投资产品
『柒』 求互联网金融这本书最好是pdf版的
14年出版的姚文平 著 的可以搞,13年的这个好像没电子版
『捌』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的书评
互联网总是催生新事物和新浪潮,比如互联网金融(ITFIN),在忽然之间,微信红包来了,众筹来了,宝宝们来了,P2P来了……就成为了一种浪潮,势不可挡,让人还没来得及看清它,就淹没了头顶,至少淹没了站位较低的大众的头顶。不过,人的站位是有高下的,总有人站得高,所以看得远。江南愤青就属于这一类人,独处山巅,当众人身处浪潮而随波逐流的时候,这位身处山巅的金融高手,看到的确实这股潮流的态势和气势,在浪潮将至未至的前夕,便在网络上发表独立意见,当大家都有些回过味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文字的睿智。在编辑的真诚沟通下,作者选择把这些观潮笔记整理出书,而且用互联网思维,征得了序言。这本书的出版,与知乎众筹那本《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一样,都是互联网时代的风景。说作者在山巅观潮,一点都不夸张。因为高度,所以几乎把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内容都收入眼底,从余额宝到比特币到P2P,只有你没看到的。尤其是P2P,我自认一直关注互联网投资,但也是关注有利网才有所了解,但从写作时间看,就在思考P2P的运作特点、风险特征以及监管难度。随着有利网、医贷界等P2P网站的兴风作浪,很多人开始尝试投资P2P,收益率大都承诺在12%左右,但是高收益必然意味高风险,貌似已经有P2P公司开始跑路,正是应验了作者对于P2P的预言,在作者看来,P2P承诺的高收益是不符合金融逻辑的,简言之,如果算上5%的坏账率,P2P要向贷方收纳将近20%的佣金,几近高利贷,是毫无金融道德可言的,也不足以长久支撑。再如比特币,作者同样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其动力在于互联网无政府主义的意识形态,迎合了激情,但是,同样因为过于依赖这一点,又缺乏信用的保证,一旦用户心态发生改变,今日价值不菲的比特币,很可能被投机者抛弃,演变为程序垃圾。年初比特币的火热以及现今的低潮,似乎都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再如余额宝,这个在马云强大修辞能力的感染下,俨然成为悲情英雄的产品,对牛逼哄哄的中国金融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作者认为余额宝在本质上是货币基金,因此在规模上肯定会有天花板(几万亿),而且余额宝在客观上肯定会成为投资标杆而增加社会资金的成本,因此,余额宝是一个承载不了太多期待的产品,而事实上余额宝最近的表现,也确实失去了2013年的风光。金融,被认为是经济学中最难学的事物,原本属于小众。但江南愤青这本书,却能深入浅出,在谈结合实际紧密谈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也不忘将专业和哲学、人生放在一起谈论,有张有弛,激励之中有平和,狂放之中有睿智。中国的通俗经济学一直不如美国,原因就在于专业与生活的割裂。江南愤青的出现,似乎预示着这种割裂在缩小,期待更多江南愤青们的出现!
『玖』 求2017智慧树 互联网金融的期末答案
复制对应考试题的题目,然后粘贴到 手电校园,公z号,系统会自动返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