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尔公司的CEO是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1949年1月生于青岛。“文革”中属“老三届”,接父亲班当了工人。历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家电公司副经理。1984年受命,接手青岛电冰箱厂,在琴岛利勃海尔、琴岛海尔,至今海尔共17年,与员工共同缔造了今日海尔集团。每天在公司工作12小时以上,无节假日。出差常选在周四,充分利用双休日办事,周一准时回公司上班,擅单人出行。 有写日记的习惯,爱读书、善用书,写得一手好文章,逻辑严谨。座右铭是:“做大事,不做大官”。松下幸之助和杰克·韦尔奇是其推崇的人物。无烟酒嗜好。 喜欢读《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 履历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 1984年12月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12月获香港《亚洲周刊》1997年度杰出华裔成就奖。 1999年出任董事局主席。 1999年12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名列第26位。 2002年9月6日,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2003年2月14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成为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张瑞敏现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从1998年以来,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 张瑞敏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言论 -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管理无小事。 -零增长不等于零需求。 -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用人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在于用人的艺术性。 -斜坡球体定律(海尔发展定律):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海尔在斜坡(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 -买一个品牌行吗?买一个品牌前提取决于买的是死的资产,而品牌是活的文化,你要得到文化,必须有更强势的文化。所以说品牌必须靠自己创造,世界不会恩赐给你,只有靠自己创造。怎么创造呢?有两点,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差异化。托夫勒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过去的法则叫时间就是金钱,今天的法则叫下一时刻比上一时刻更值钱。你能不能和用户需求同步,能不能创造用户下一刻的需求,能不能站到时代的前列?所以速度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是差异化,有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创新的差异化,但更重要是管理创新的差异化。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也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学的都是从国外进来的。 -海尔之所以还能做得下去,主要是我们能够意识到海尔还是一头猪,要变成一只鹰,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评价和赞誉是用户和社会各界对海尔的肯定,但它是对海尔过去的做法的肯定,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 -从你成功那一天开始,你可能就已经是不成功了,因为你成功的只是在你原来设定的那个目标上,而不是终级目标。新的目标,不一定在你原来所走的路上。 -探索中的疑问和没有主张,是两码事。(真正的答案)在企业家的实践当中。 -国内家电大连锁商近年来表现出强大的吞吐能力,由于其销量非常大,国内家电制造企业往往要满足大连锁商的要求,离企业最本质的东西—顾客的需求却越来越远。 -国内做强再国外做大。 -海尔的每年都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 -如何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 -柳总(柳传志)是中国企业界极少的“功成身退”的企业家,“身退”的人很多,“功成身退”的很少。 -(曾有记者问张瑞敏:您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是王石却经常“不理朝政”,一味热衷做他的社会活动家,您怎么看?)那只能说我的本事不如他(王石)。 -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❷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是谁
tiantangAug 20 2005, 09:33 AM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张瑞敏,男,汉族,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级经济师,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2000年6月,海尔集团对组织体系做出重大调整,张瑞敏由集团总裁改任首席执行官,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位CEO。
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
1997年张瑞敏荣获《亚洲周刊》颁发的“1997年度企业家成就奖”;1999年,张瑞敏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具声望的企业家”第26名;2002年9月6日,张瑞敏首席执行官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2004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张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选的中国大陆企业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2004年,海尔品牌价值实现616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按营业额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2004年11月,全球著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和全球五大会计师事物所普华永道联合评选出当今世界最受尊敬的企业。在中国企业中,海尔蝉联最受尊敬企业宝座。
❸ 我想知道关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现在,海尔的管理经验在中国企业界广为传播,如果我们从张瑞敏先生的回答来寻访海尔的管理经验,我们想知道十几年或二十年前,张瑞敏先生作为一个被管理者,当时您究竟总结了什么样的经验?
张瑞敏:我到海尔以前(1984年前)在青岛市家电公司工作,再往前是在工厂。我是老三届,毕业之后就进入工厂,从工人开始做起(1968年进厂)。
我当时对管理根本就没什么认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体验最深的就是上下级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种信任。
其实在我自己做了管理者之后,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被管理者最需要管理者对他的信任,反过来说,管理者其实也非常需要被管理者对他的信任”。
当时,有一件事给我印象非常深而且感触也很深,那时全国在搞一个“推广华罗庚的优选法”运动。
全国搞这么一个运动,宣传推广、办学习班,之后又要贯彻、学习,还要有成果。工人那时(“文革”期间)对“推广”感到很新鲜,有的也想在实践中搞一些,但它并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东西。
由于当时上级要求“必须马上出成果”,结果贯彻没几天就开始统计“成果”了,后来还组成了一个锣鼓队到车间里去宣传有多少多少项成果。当时工人就感到(上级)像演戏、开玩笑一样。
从这件事联想到其他事上,结论就是:“所有干的事都可能是假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建立不起信任,所以就是一级糊弄一级。在我到冰箱厂之后,在这点上我就非常注意了。
我要求“你管理的、吩咐的事情,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说;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你就说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你说到什么程度就必须做到什么程度”。
所以,到了冰箱厂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先放到一边去,重新制定了一个十三条;例如“不准在车间大小便;不准偷紧俏物资……”现在看来这些已没什么意义,可对当时来讲却是有效的。
既然规定“不准在车间大小便”,如果找到一个在车间大小便的,找到之后就要公布、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工人的一种信心,也是建立工人对你一种信任。
冰箱厂刚开始起步时,这一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不是因为你处理了一个不按你规章制度办的人,而是下面的工人会感到今年一年之中换了四位厂长(我是这一年中的第四位,他们已经没有信心了),只有这个厂长是“言必行,行必果”。
❹ 海尔公司的总裁叫什么是男的还是女的
海尔集团的总裁是杨绵绵;首席执行官是张瑞敏.
都是女的
❺ 海尔公司的总裁是谁
海尔总裁杨绵绵 杨绵绵,1941年8月出生,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研究员工程师。曾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海尔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现任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董事局常务副主席,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代表。两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美国以外世界50位商界女强人”,获得“2006中国十大卓越首席品牌官”称号。
求采纳
❻ 海尔集团的CEO,总裁,副总裁都是谁
海尔集团的CEO是张瑞敏,总裁是周云杰。
❼ 海尔集团的总裁是谁
海尔集团的总裁是杨绵绵(女),首席执行官是张瑞敏(女).
❽ 海尔总裁简历
张瑞敏,男,汉族,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级经济师,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2000年6月,海尔集团对组织体系做出重大调整,张瑞敏由集团总裁改任首席执行官,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位CEO。
❾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是谁
海尔集团的总裁是杨绵绵,张瑞敏是海尔电器产业集团(香港的上市公司)的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