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社局下发的农民工工资保障范文
工资支付监管、工资保证金监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举措各有侧重,但归根结底的核心逻辑只有一个,那就是升级劳务管理(事前预防)、全程动态把控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事中监管),并对工资拖欠行为予以制止与惩戒(事后惩戒)。
1搭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
2018年前后,多地着手依托监管平台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当前,省级支付监管平台已有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等,市级支付监管平台也有安徽省淮北市建设领域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湖北省十堰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系统以及江西省南昌市农民工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等。
如2019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云南省保山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设有实名制管理、分账管理、工资银行代发、保证金管理、预警、失信曝光、一键投诉、统计分析八大功能,可实现工程建设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农民工、银行等各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对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按足额代发管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实时动态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报酬权益。
2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方监管
工资保证金制度自2006年由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发展至今已成为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制度。随着保支工作的深入,保证金制度也发展出差异化缴存、三方监管等创新形式。
如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12月全面推开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方监管制度,明确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均应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商业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预存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实行主管部门、开户商业银行、缴存方三方监管制度。
该制度一般都配合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连续两年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社会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按原金额的50%缴存;连续三年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社会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可免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减免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后,企业如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须按规定足额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3农民工工资入社保卡
同样在2019年12月,2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11家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签署了社会保障卡创新应用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人社部将开展拖欠工程款等财产入社保卡、农民工工资等资金入社保卡服务。这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一条的“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银行账户所绑定的农民工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用人单位或者其他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者变相扣押”相对应。
当前,这一创新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也已释放出人社部将强化手段、加大政府监管手段的积极信号:禁止“拖欠农民工工资”与治理“拖欠工程款”相辅相成,对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作出系统的制度安排。
㈡ 保山的经济
2012年,保山市农业总产值184.91亿元,比2011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112.92亿元,增长6.5%;粮食总产量达133.67万吨,增产4.21万吨,增长3.3%;烟叶产量9.51万吨,增长13.5%;烤烟产量8.13万吨,增长14.9%;甘蔗产量197.69万吨,增长7%;茶叶产量3.56万吨,增长13.2%。
2012年末生猪存栏332.2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2.2%;牛存栏70.98万头,增长3.4%;羊存栏51.80万只,增长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2.26万吨,增长18.3%。
2012年,保山市共完成人工造林63.56万亩,森林面积达18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9%。
2012年末保山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0015.9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14.3%;大、中、小型拖拉机47663台,增加6155台;排灌动力机械8054台,增加1501台;拥有联合收割机582台,增加122台;小型耕整地机械17631台,增加9053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8219台,增加54679台。
2012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4万亩,累计达177.99万亩;2012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89座,累计库容达6.27亿立方米。 2012年,保山市工业总产值3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51.84亿元,增长54.7%;重工业产值173.82亿元,增长31.6%。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6亿元,增长20.2%。
2012年,保山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20亿元,比2011年下降9.9%;利润总额14.78亿元,下降13.8%。 2012年,保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69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镇81.92亿元,增长19.2%;农村37.77亿元,增长15.3%。公有制经济37.25亿元,增长23.7%;非公制经济82.44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02.19亿元,增长18.5%;住宿餐饮业17.50亿元,增长15.1%。
2012年,保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590万美元,比2011年下降37.4%;其中:出口总额7791万美元,下降39.6%;进口总额6799万美元,下降34.8%。
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5.39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5.0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1.15亿元,增长27.8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362.56万美元,增长17.69%;国内旅游收入49.02亿元,增长28.89%。
2012年末保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3.1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85.53亿元,增长12.6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5.48亿元,增长19.6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其中:短期贷款91.17亿元,增长46.38%;中长期贷款220.82亿元,增长6.59%。
保山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08亿元,比2011年增长13.5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13.75%;寿险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13.38%;赔给付支出2.88亿元,增长40.9%。
㈢ 保山的地理环境对保山文化的影响
地形地貌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最高点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9米。最低点为龙陵县西南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
水文特点
保山市河流分别属于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流域,均为国际河流。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大盈江和瑞丽江两大水系干流发源于保山市西北部,澜沧江和怒江干流为过境河流。保山市境内集水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条,集水面积在100~1000km2之间的河流43条,主要支流中右甸河属澜沧江流域,勐波罗河和大勐统河属怒江流域,槟榔江为大盈江上游,龙江(龙川江)为瑞丽江上游,叠水河大盈江左岸支流南底河上游。
气候特征
保山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是“春城”。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由于保山的气候类型的多样化,造就的生物种类繁多。已知的植物有22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1400多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尤为丰富,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稀有植物避难所”,腾冲的大树杜鹃闻名中外。市内有动物兽类51种(属国家保护的21种),有鸟类229种。保山市森林覆盖率为42.44%。有林地面积7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71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万多公顷:主要树种为松木,杉木和各类软、硬杂木,每年木材产出量达30余万立方米。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梅子、银杏等,年产量10万吨以上;芳香油资源储量约200万吨:野生药材、菌类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钛、铅、锌、锡、铜、铍、硅藻土、硅灰石、硅石、高岭土、大理石等27种。其中:龙陵勐糯铅锌矿储量245万吨;腾冲铁矿储量6585万吨(低硫低磷,平均品位45—50%);腾冲硅藻土储量4.7亿多吨;腾冲硅灰石储量1.3亿吨;腾冲高岭土储量1700万吨;龙陵硅石储量1385万吨;保山坝钛铁矿储量528万吨;龙陵镇安煤矿储量1.14亿吨。
能源资源
保山的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水能、煤炭、地热能、天然气、太阳能五大资源,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水能资源:保山市跨三大水系(澜沧江、怒江、龙川江),境内段的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9万千瓦,开发潜力较大。
煤炭资源:主要是低质褐煤,储量超过1亿吨的有龙陵镇安煤矿,超过54万吨的有昌宁红星煤矿和保山羊邑煤矿。
地热资源:全市有各种热泉170余处,圈定热田10处,年流出热水约1.6亿立方米,热水、热气年携出热量约23019亿千卡,相当于燃烧33万吨标煤,腾冲地热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有5个较大的高温地热田。
天然气:保山盆地两类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为73平方公里,计算远景资源量为259亿立方米,已钻三口井,保1#、保2#探明储量为9.6亿立方米,已开发民用。
太阳能:保山空气清净、光质好、日照时间长,太阳年均辐射量为5553.7——5959.8兆焦耳/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189.74——203.61千克标准煤燃烧的发热量。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末,保山市全市总人口250.6万[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7.2万人,占22.8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3.4万人,占77.18%。
民族
有少数民族36个。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3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按人口数依次为彝族(7.66万人)、傣族(4.13万人)、白族(3.91万人)、傈僳族(2.88万人)、回族(1.3万人)、苗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满族、景颇族、德昂族,占全市总人口的9.68%。全市五县区的70个乡镇均有少数民族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6.94‰。
华侨
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保山籍在国外的华侨、华人有28.9多万人,分布于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90%居住在缅甸和泰国,有归侨、侨眷102760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168000人,港澳台同胞及眷属19200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中国著名的侨乡。
交通运输
概述
保山市位于祖国大陆西南角,且地处横断山脉,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便利。主要的交通是通过航空和公路。
航空
保山云瑞机场始建于1929年,属军用机场,是著名的“驼峰航线”的主要起降机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1958年4月1日,中国民航保山站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民航总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地州级地方民用航空站。1990年5月,因机型淘汰,机场关闭并改、扩建。1994年6月复航,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可起降波音737-300型及以下飞机。开辟了保山至昆明航线,航程364km。除保证正常的航班外,航站还承担了飞播造林、航空护林、航空摄影、航空测绘、飞行跳伞等飞行任务,截至2014年已安全飞行56年。
公路
国家高速G56杭瑞高速公路、S10保腾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保山是中外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南方丝绸之路”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逐渐形成一条自即今四川成都,经保山通往缅甸、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的蜀·永昌·身毒道。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也是中国西南与西欧、非洲、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
保山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迪威公路”即滇缅公路的要道,并有联结大理、临沧、德宏、怒江等地州和保山市内腾冲、龙陵、施甸、昌宁等县的公路,以及保山到昆明的航空线,使它成为滇西交通一大枢纽。
保山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以320国道(滇缅公路)为主脉、以保云线等数条省道为支脉、以诸多乡间公路为叶脉的全方位公路交通新格局。其中320国道大理至保山已修建成高速公路。保山至龙陵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之中,预计2008年8月份全程贯通。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已经立项。
内系腾冲、龙陵、施甸、昌宁、保山五县市及各乡镇,并有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之腾密段可直达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新筑的腾冲至克钦帮第一特区所在地板瓦的边境公路也投入了使用。
铁路
保山火车站正在建设中。作为铁路末梢的云南,由于泛亚铁路的建设,使云南变成了铁路的前沿。该铁路国内段昆明-大理-瑞丽是正在或即将改建及新建的泛亚铁路西,昆明至大理既有铁路长328公里,现正在进行提速复线改建,改建后速度将达到160-200公里/小时,大理至瑞丽铁路长约336公里,可在2013年贯通。
按照原计划,大理-保山施工工期为5年,先行开通进行临运;保山至瑞丽段施工工期为6年(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先通车),Ⅱ线延后一年通车。大理至保山段2011年年底通车。保山至瑞丽段铺架2012年上半年全线开通(仅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开通),2013年上半年高黎贡山隧道Ⅱ线通车。
大瑞铁路建成后,将开辟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路通道,搭建起第三座欧亚非大陆桥。“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中印铁路建设(接大瑞铁路经保山市腾冲县、缅甸密支那到印度的雷多)。两条铁路建成连轨后,保山将成为滇西重要的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对加快保山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开创保山各项事业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
综述
2012年,保山市生产总值(GDP)38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9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93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1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32.1:36.9调整为29:34.3:36.7。
第一产业
2012年,保山市农业总产值184.91亿元,比2011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112.92亿元,增长6.5%;粮食总产量达133.67万吨,增产4.21万吨,增长3.3%;烟叶产量9.51万吨,增长13.5%;烤烟产量8.13万吨,增长14.9%;甘蔗产量197.69万吨,增长7%;茶叶产量3.56万吨,增长13.2%。
2012年末生猪存栏332.2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2.2%;牛存栏70.98万头,增长3.4%;羊存栏51.80万只,增长9%;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2.26万吨,增长18.3%。
2012年,保山市共完成人工造林63.56万亩,森林面积达18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9%。
2012年末保山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0015.9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14.3%;大、中、小型拖拉机47663台,增加6155台;排灌动力机械8054台,增加1501台;拥有联合收割机582台,增加122台;小型耕整地机械17631台,增加9053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58219台,增加54679台。
2012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4万亩,累计达177.99万亩;2012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89座,累计库容达6.27亿立方米。
第二产业
2012年,保山市工业总产值3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51.84亿元,增长54.7%;重工业产值173.82亿元,增长31.6%。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6亿元,增长20.2%。
2012年,保山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7.20亿元,比2011年下降9.9%;利润总额14.78亿元,下降13.8%。
第三产业
2012年,保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69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城镇81.92亿元,增长19.2%;农村37.77亿元,增长15.3%。公有制经济37.25亿元,增长23.7%;非公制经济82.44亿元,增长15.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02.19亿元,增长18.5%;住宿餐饮业17.50亿元,增长15.1%。
2012年,保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590万美元,比2011年下降37.4%;其中:出口总额7791万美元,下降39.6%;进口总额6799万美元,下降34.8%。
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5.39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5.0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1.15亿元,增长27.8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362.56万美元,增长17.69%;国内旅游收入49.02亿元,增长28.89%。
2012年末保山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3.1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85.53亿元,增长12.6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5.48亿元,增长19.6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其中:短期贷款91.17亿元,增长46.38%;中长期贷款220.82亿元,增长6.59%。
保山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08亿元,比2011年增长13.5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1亿元,增长13.75%;寿险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13.38%;赔给付支出2.88亿元,增长40.9%。
文化风俗
民族节日
端阳花街 傈僳族刀杆节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阿昌族“窝罗节” 苗族“花山节”
风土人情
保山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傣族、回族、佤族、满族、傈僳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等13种世居民族在这里生生不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㈣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市东升支行怎么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市东升支行是2009-05-11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新华路东段北侧。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市东升支行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30502555141624K,企业法人郑素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市东升支行的经营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办理汇兑、网上银行、小额贷款、基金代销业务,协议存款,个人存款证明服务,国内外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特定业务;从事银行卡、银团贷款业务,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云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90404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08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市东升支行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