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汉富人区在哪
首先,武汉是没有标准意义富人区的,一来武汉没这长远的规划,二来这与核心价值观严重不符....
闹眼子的话讲完了,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武汉土豪扎堆比较多的几个地方:
西北湖
富人指数:★★★★
武汉最早的富人区,自2005年开始,武汉西北湖一带的楼盘,开始成为武汉豪宅的代名词。背靠金融一条街,汉口绝对核心湖景,国贸中山公园武广近在咫尺,拥有武汉最顶尖的白领群体,西北湖一时风头无两。当时入住西北湖就意味着自己一只脚踏进了武汉高端圈层的门槛。
汉街&沙湖
富人指数:★★★★★
这一带本就有很好的基础,省委省府雄踞片区,东湖、沙湖双双携手,名校大医院等一应俱全,它是湖北最先大面积供暖气的片区,且最有保证。这里也是豪盘聚汇地:御湖世家、楚世家、东湖天下、复地国际……汉街的繁荣,让整个汉街—沙湖东完成了拼图。
王家墩CBD
富人指数:★★★★★
王家墩曾经是汉口市中心人眼里鸟不拉屎的地方,但随着CBD的建设,王家墩将成为武汉首个真正意义的富人区,目前将近两万的房价已将武汉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挡在了门外。王家墩CBD配套143万方世贸中心、63万方华中首席SOHO领地、32万方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等地标级商务、商业中心;未来CBD内共有5条地铁线,10座站点密布,CBD共设包括红领巾学校与马荣凯瑞双语国际幼儿园等名校在内的13所学校;毗邻大型体育中心、市政艺术中心;四座主题公园环伺CBD。
武汉天地
富人指数:★★★★★★
毋庸置疑,武汉天地的房价和商业街的消费水平,一直都是武汉人消费高水平的参照标杆。
汤逊湖
富人指数:★★★★
如果说汉口的豪宅区集中在金银湖,汉阳的豪宅区集中在后官湖,那么武昌的豪宅区就应属汤逊湖当仁不让了!从十年前的阡陌纵横到如今的繁花似锦,从10年前的百万级澳门山庄到如今的千万级的长岛,汤逊湖边的豪宅路走了10年,已经成了武汉最大的别墅区。
水果湖
富人指数:★★★★★
省府重地,周边环境得天独厚,全省最完善的全方位配套....水果湖多年来一直争做武汉最低调的富人区,甚至让很多汉口人以为水果湖是个穷乡僻壤。不过自从汉街来了,水果湖就再也没法低调了。
东湖沿岸
富人指数:★★★★★
自古以来,东湖就是高雅名士聚集的地方,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有清新干净的生活环境,因此被奉为高大上的富人区。如今,各家新老楼盘,以及私家别墅依然很低调的藏在东湖沿岸,有的别墅甚至低调到你根本不知道在哪里。
惠济路
富人指数:★★★
区域不大,但极其低调。因为属市委重地,各种公务员ZF机关人员蜜集,紧邻解放公园绿化超赞,还有一些老领导居住的小别墅的外观漂亮,也有历史感。
光谷
富人指数:★★★
光谷并不是只有低消费能力的学生族,别忘了还有众多的企业高管及老板们。近10年来,光谷关山大道房价一路奔跑,万科、保利、金地三足鼎立;另外,光谷喻家湖周边有较为宜居的配套,光谷步行街就在附近,但又闹中取静;华中科技大学也在此,喻家湖、喻家山、马鞍山森林公园、东湖等自然资源环伺。
金银湖
富人指数:★★★★
金银湖,别墅数量,占整个武汉市一半。集中了两大有钱人的娱乐运动:高尔夫球场,国际赛马场。包括水资源,湿地,绿化等方面,是汉口环境最好的地方。而且据说武汉13个区,平均收入最高的区就是东西湖区。
沌口
富人指数:★★★
沌口的富人不算多,但实力都不一般,包括知名企业的高管,在武汉工作或定居的老外们,还有拆二代们。
台北路&香港路
富人指数:★★★
台北路,尤其是宝岛公园附近,曾有众多富人潜伏,一时宾利、奔驰蔚为大观,不过因楼盘规划较早,大款们早已不满那里的住宅品质和小区环境,纷纷另寻新欢;
积玉桥
富人指数:★★★
积玉桥,是武昌区全力打造滨江商务区。华润凤凰城、金地国际花园、锦江国际城、蓝湾俊园、金都汉宫、万达中心、绿地金融城……现在这里单价过两万元的楼盘已不少,只是配套及绿化一直无法跟上,入住率也不算理想。
后官湖
富人指数:★★★
传言汉阳后官湖是姜子牙住过的地方,目前的后官湖暂时还算不上标准富人区,但已经成为了武汉最新的别墅片区,绿化及湖景一级棒,别墅的价值在武汉也名列前茅,即将落成的世茂嘉年华也将成为武汉的新地标。
盘龙城
富人指数:★★★
龙城这里属丘陵地带,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开发商们也许在保持着一种默契,一律只建高档别墅,某开发商还准备配套打造游艇码头、湖滨高尔夫练习场等奢华的、带有度假游乐性质的项目……这些造型复杂的房子常常引起在山头放牛的村民的不解:城里人真怪,乡里人现在进城住高楼了,城里人倒跑到我们乡下住矮房子........但老板们会说:没文化,这叫别野!要的就是在野地的那个味!
盘点下来发现武汉的壕真多,据说武汉顶级土豪已经不开宾利改私人飞机了!
什么都不说了,乐活菌要改行去收停机费了,一小时一片,十片封顶!
❷ 武汉汉阳地铁12线都经过哪里
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12号(环线)线规划起于汉口火车站,经后湖、青山、沙湖、武昌火车站、汉阳四新、墨水湖、汉口古田至汉口火车站,全长约55公里。将连接汉口站和武昌站,王家墩、白沙新城、四新、华中金融城等众多CBD、城市副中心、两大对外交通枢纽和多处大型居住区。环线设站32座(其中换乘站18座),近七成是换乘站。
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全线长度约为59.4km(其中高架线长度约为11.1km),共设站32座(其中换乘站18座),最大站间距为4828m(丹水池站-科普公园站),最小站间距为650m(科普公园站-钢都花园站),平均站间距约为1.86km,采用A型车6辆编组,土建预留8A条件。全线共设一段两场,新建一座主变,改造一座既有主变。本线两次穿越长江(一次采用盾构通过,另一次与11号线四线高架过江),高架线上跨武昌南编组站;小盾构过汉江、沙湖和墨水湖。
❸ 目前华中地区最高的楼是
民生银行大厦:华中金融新“地标”18日投入使用的民生银行大厦,位于汉口金融一条街的中段,共68层,总高度为325米,是武汉市目前建成的最高建筑,也是华中地区第一高楼。至于这座“第一高楼”为何修了12年,温四清透露,武汉正在着力打造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为使该楼成为华中金融中心的新地标,开发商多次变更了设计方案,楼层从最初的40层不断追加到68层,导致工期一拖再延,其实正常情况下该楼的建设周期为3到5年。未来:随着国家批复武汉为“国家中心城市”,一座高达606米的高楼在该市未来重点发展的武昌滨江商务区开建。预计5年内建成后,该楼将成为中国第二、全球第三高楼,届时将把武汉楼高纪录提升600米以上
❹ 武汉地铁集团12号线凌吴墩站取消了吗
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4-2049),12号(环线)线规划起于汉口火车站,经后湖、青山、沙湖、武昌火车站、汉阳四新、墨水湖、汉口古田至汉口火车站,全长约55公里。将连接汉口站和武昌站,王家墩、白沙新城、四新、华中金融城等众多CBD、城市副中心、两大对外交通枢纽和多处大型居住区。环线设站32座(其中换乘站18座),近七成是换乘站。
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全线长度约为59.4km(其中高架线长度约为11.1km),共设站32座(其中换乘站18座),最大站间距为4828m(丹水池站-科普公园站),最小站间距为650m(科普公园站-钢都花园站),平均站间距约为1.86km,采用A型车6辆编组,土建预留8A条件。全线共设一段两场,新建一座主变,改造一座既有主变。本线两次穿越长江(一次采用盾构通过,另一次与11号线四线高架过江),高架线上跨武昌南编组站;小盾构过汉江、沙湖和墨水湖。
❺ 武汉地铁13号线站点明细是什么
13号线规划起于起于临空经济区经盘龙城、常青、新华路、汉正街、南湖、南湖大道、光谷火车站至光谷中心城。
全长约46公里。目前,该线路处于线网规划阶段,具体开竣工时间尚未明确,建设时序和建设规模正在研究论证中。
(5)武汉华中金融城中心规划扩展阅读:
建设意义
武汉轨道交通13号线,不仅提高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覆盖率,还一举解决了南湖一带的交通拥堵问题,拉近汉口,武昌和光谷之间的距离。
沟通汉口片区与日后人口将达150万的光谷片区,由新华路、友谊路、汉正街过江,到武昌中华路、华中金融城、南湖到光谷。2号线与13号线相扣形成的环线,将大力解决高校大学片区客流需求。
❻ 武汉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有没有甚么规划,目标等等
武汉规划网http://www.whplan.cn/
武汉交通规划http://www.whtpi.com/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部。市区由隔长江和汉水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全市总面积8216平方公里,总人口 608万人(1985),辖六个城区、三个郊区和四个县。市区(不包括四个县)面积137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0.1平方公里,人口293万人(1985)。
沿革 长江以北的汉阳在汉朝就筑有城垒;长江以南的武昌在三国时筑城;汉口始建于南北朝。汉口和汉阳原为一体,明成化元年(1465)汉水由龟山南麓改道由龟山北麓注入长江,自此两镇分开。
武汉自唐宋以来已是商业重镇,为周围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南宋时盛极一时,明清时期,汉口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58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对外贸易总额在上海、天津、广州各大城市中常居前列;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不少文物古迹。
城市建设 从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起武汉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建设,建设了武汉钢铁公司、重型机床厂、锅炉厂、热电厂和肉类联合加工厂等,开辟了青山、中北路、石牌岭、白沙洲、易家墩、堤角、庙山等工业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地方工业发展较快,又建设了关山、余家头、七里庙、鹦鹉洲、唐家墩等工业区;在远离市区的葛店,开辟了化学工业区。1971年以来,还建成武汉钢铁公司的冷轧、热轧带钢厂(1700轧机)等和武汉石油化工总厂,成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
武汉已成为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到1985年,武汉地区港口有码头510座,363个泊位,年货物吞吐量2600万吨。在河港中,武汉港的吞吐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1980年武汉被定为长江外贸口岸之一,终年有海轮通往日本、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武汉铁路枢纽站连接京广、汉丹、武大3条铁路干线,6条支线。长江大桥、汉水铁路桥和两座汉水公路桥的建成,改善了京广线的运输条件,方便了市内交通,将武汉三镇联结在一起。武汉通往各地的公路网也已形成。
武汉又是重要的教育、科学研究基地。1985年有高等院校34所,在校学生87668人。市级以上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33个。
从1949年到1985年,武汉新建住宅面积24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原有住宅面积的四倍全市的道路总长1229公里,公共汽车、电车行驶路线100多条。渡江轮渡航线15条。市内共有水厂11座,日制水能力193.6万吨;排水管道总长785公里。市区有堤防308公里。建设了东湖风景区、月湖古琴台、解放公园等园林20余处,重建了黄鹤楼、晴川阁、长春观等古迹,新建了展览馆、体育馆、宾馆、商场、办公楼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
城市规划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武汉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武汉市从1953年起着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当时的规划基本上确定了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骨架,各项布局比较合理,不足之处是过于强调空间几何构图,采取了单中心封闭式的布局。1959年对原有规划方案进行了局部的修改调整。1979年根据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城乡规划一体的原则,重新修订了总体规划。这个规划确定了武汉市的城市性质为:湖北省的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华中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内陆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对外通商口岸,以冶金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根据三镇的不同特点进行建设:汉口以商业和金融为主,武昌以文教、科学技术、信息研究为主,汉阳以旅游和新兴产业开发为主。这个规划方案将城区、近郊区、县区、工业城镇和农村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改造旧城区,完成中心城外围新区配套建设的同时,重点开发长江两岸的葛店、阳逻、金口等卫星城镇。在规划中,采取以武汉三镇为中心、长江为主轴、京广铁路线为次轴、向公路干线和汉水流域展开的布局结构,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城镇群体市区部分将依据江河湖山交叉分割地块的自然形态和三镇鼎立的特点,形成沿江河带形展开,绕湖山分区成片的布局。若干个多功能综合区既相对独立,又与三镇中心城组成一个整体。在组团之间,利用地形留出一些绿化空间,布置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使各区、片之间能取得方便的联系,在长江、汉水上规划建设多座桥梁。全市道路沟通成环,并以环形放射的主干道系统,连结各片,形成功能划分明确、交通运输方便的城市道路系统。在主干道和江河两岸重点对景地段,规划建设一些高层建筑,使城市轮廓更加鲜明。同城区中心的“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的优美壮观的轮廓线呼应,东联洪山和东湖,西联月湖和墨水湖风景区,构成横贯城中的风景轴线。黄鹤楼、晴川阁隔江对峙,更多的文物古迹风景点,则分散在河川山湖之间。
❼ 华中金融城和中央商务区哪个会更好
依我看华中金融城比较好而中央商务区都是研究生聚集的地方。
❽ 武汉地铁12号线
武汉地铁12号线为起始均为汉口火车站的环线,绕行三镇,将两穿长江,一穿汉水,成为武汉的首条环线地铁。 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全线长度约为59876m(全地下线路),共设站37座,最大站间距4226m(丹水池站——科普公园站),最小站间距926m(双墩站——淮海路站),平均站间距约为1618m,采用A型车6辆编组,土建无预留。全线共设一段(丹水池车辆段)两场(板桥停车场、复兴村停车场),新建一座主变,改造一座既有主变。线路两次穿湖(墨水湖、沙湖);三次过江(两次长江、一次汉江);线路共有十五处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及既有地铁区间隧道、十六处下穿既有铁路。 12号线于2017年12月18日于武昌段园林路站开工土建预埋,预计将于2023年底全段建成画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