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2013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3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23 10:30:05

Ⅰ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市场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近年来,国内汽车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车行业供应链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断提升,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规模逐年增大。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市场规模为3566.3亿元,2019年,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4438.4亿元左右。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Ⅱ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服务业带来哪些挑战

与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主要采取线上操作,交易成本低。尽管目前还没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管理费用的比较数据,但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美国银行业一笔交易通过网点完成的平均成本为4美元,通过手机银行的平均成本为0.19美元,通过网银的成本为0.09美元,即网点的交易成本是网银的40倍。由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主要交易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基本上没有物理网点,也不需要队伍庞大的营销人员,加之流程相对简单,而商业银行通常都有众多的物理网点、有众多的前台营销人员、中后台管理人员,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管理成本相对传统商业银行具有一定优势。
几乎不受金融监管,存在制度套利。互联网P2P公司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网络基金、保险(放心保)销售和融资)和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两类,其中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服务实际上在履行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即实现储蓄投资功能的转换。目前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业务接受严格的监管,存款需要向央行上缴约20%的存款准备金,贷款余额需要接受75%的存贷比限制。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需要满足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另外,银行还要接受监管机构对其流动性、合规性、反洗钱等方面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而互联网金融P2P公司却可以不受这些监管规则的约束,尤其是可以不受资本充足率这一杠杆倍数的限制,这使得P2P公司的贷款业务扩张不受资本的约束,可以实现快速的扩张。简言之,P2P公司相对银行通过监管套利实现较快增长。
运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传统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级时提供的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数据,即银行信息主要依赖贷款申请人提供和调查人员的搜集,而互联网金融P2P公司则通过社交网络(像Facebook)、电商平台、搜索引擎、云计算等互联网平台或技术获取客户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信息,然后运用数据挖掘、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相对传统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解决小微金融客户的信息不对称,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客户风险,实现科学地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
与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P2P公司的劣势
资产负债规模相对较小。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无论是单个互联网金融P2P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整体,从信贷规模、负债规模等都无法与传统商业银行同日而语。资料显示,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中最具影响的阿里金融,其小微贷款余额约200亿元,吸储产品余额宝余额约500亿元,而2013年三季度工行贷款总额为9.6万亿元,存款总额为14.7万亿元,分别是阿里金融的480倍和294倍。《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P2P平台线上线下借贷规模在500亿~600亿元之间,而2013年10月银行业贷款余额为70.8万亿元,可见短期内互联网金融贷款规模和传统银行远不是一个量级。
融资渠道少,经营风险高。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可运用众多融资方式,包括发行股票、债券、同业拆借、央行贷款、发行理财产品、吸收存款、转让贷款等,但互联网金融公司除了通过高收益金融产品(余额宝)吸引存款之外,其他融资渠道较少,因而,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另外,中国缺乏成熟的个人征信体系和类似Facebook那样的实名社交网站,这导致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贷款面临更高的违约风险,致使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据“网贷之家”统计,2013年1至11月,出现危机或关停的网贷公司有49家,一些公司老板甚至已“携款跑路”。
信息披露不充分,资本杠杆倍数过高。由于互联网金融P2P公司不受银监会、央行和证监会等机构的监管,没有披露类似银行的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等指标,甚至没有披露基本的财务报表,因而投资者(借款人)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风险难以判断,而且当互联网金融公司违约或破产时投资者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另外,互联网金融公司用来缓冲贷款损失的自有资本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12年互联网金融公司“温州贷”、“人人聚财”注册资金均为500万元,“人人贷”、“拍拍贷”、“中宝投资”的注册资金均为100万元,而它们在2012年的交易额分别达到20.7亿元、8.5亿元、3.97亿元、3.4亿元、13.45亿元,如果以银行的标准计算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估计不会超过3%,这使得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本杠杆倍数超过30倍,与破产之前的雷曼相当。
对银行业的启示
1、大力发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降低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
2、充分运用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搜索引擎、电商交易数据和数据挖掘等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小微金融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贷款定价。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已势不可挡,中国银行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大力发展银行具有定价优势的小微金融已成银行业的共识,但由于小微企业并没有可信的财务报表数据,运用传统的方式并不能获取所需的财务信息。银行业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公司处理信息的经验,运用社交网络(例如Lending Club与Facebook合作)、云计算、搜索引擎、电商交易数据等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或平台,运用数据挖掘、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小微客户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进行准确评估,从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并实现交叉销售。
3、借鉴互联网金融P2P公司经验,发展节省资本的P2P撮合业务。由于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而资本补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银行业发展面临资本充足率的约束。目前银监会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1.50%和10.50%,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勉强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因此,调整资产和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业务是银行业的必然选择。建议物理网点不具优势的中小型银行通过建立P2P平台(可借鉴招商银行(行情,问诊)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在监管政策许可的情形下,适度发展针对小微企业、零售客户的P2P投融资撮合业务,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减轻补充资本的压力。

Ⅲ 从不同行业和个体的需求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必然性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分析:产业发展日趋规范,科技仍是发展驱动力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2018年已然过去,而在这一年,"普惠金融"、"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成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关键词,行业本身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在新的一年里,互金行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今天就来盘点2018年互金行业发生的几件大事,从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2018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融资热度波动较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受春节假期及年底资金相对紧张的影响,融资金额和数量相对较低;第二季度融资热度有明显回升,6月总融资金额高达近千亿元,主要得益于蚂蚁金服获得的新一轮140亿美元融资;而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若不将京东金融和陆金所获得较大金额融资纳入统计,整体融资热度有明显下滑,这主要是因为P2P网贷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再加上备案延期,政策不确定性风险较高的影响。

从互联网金融行业获得融资的细分领域来看,2018年国内最受青睐的是区块链行业,全年共发生234例融资;其次是外围服务行业90例,主要是由提供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的平台获得;借贷行业2018年发生39例融资,其中有25例发生在P2P网贷行业;互联网保险和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分别获得22例和17例融资。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融资事件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互金行业多家公司上市

2018年,互金行业上市了不少公司。据统计,截止2018年年底,共有7家互金机构成功上市。它们分别是:小赢科技、泛华金融、点牛金融、品钛、微贷网、360金融和51信用卡。在这其中,除了51信用卡是在港股上市,其余6家皆在美股上市。

在这其中,泛华金融和360金融属于消费金融领域,点牛金融和微贷网专注车贷市场,小赢科技主抓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品钛则是金融科技整体方案提供商,51信用卡主营白条、车房贷等账单管理服务。

2、银保监会成立

2018年3月,银监会保监会合并成为了"银保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成为了历史。这无疑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新探索。

可以看到,决策层和各监管部门已意识到,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再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而从银保监会的成立可以看出,改革的方向不是改变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而是统一政策,让监管部门在协调合作和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往出现的互金行业乱象,主要是金融管理部门对这些新兴金融业态的行为和风险监管长期缺位所致。如今各管理部门相互沟通协调,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分金融风险事件。此外,"监管"或许还是今年金融行业的主旋律。

3、科技成互金行业驱动力

2018年的互金行业,一众巨头都在积极布局科技领域。凤凰金融坚定实施"智能金融"战略,满足全球华人理财需求;京东金融改名京东数科,推出智能机器人等业务;胡晓明携科技归来,接班蚂蚁金服总裁职位……

此外,这些领先公司还将金融科技,落实到了今后的发展计划中。以凤凰金融为例,凤凰金融总裁张震在2018年11月29日的"2018CNBC全球科技大会-南沙"大会上,谈到未来业务发展时表示:凤凰金融在寻找和攀登未来的阶梯,而这一阶梯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中发展。

据了解,凤凰金融目前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矩阵,并已经在财富管理、海外、网贷、基金、保险等细分业务场景中实现了完美落地,推出了凤凰智保、魔镜智投、凤凰真准、凤鸣智能资讯等智能资产配置工具,为用户提供金融知识储备、准确的投资建议、私人定制配置方案等个性化、精准化、全面化的免费服务。

与此同时,凤凰金融还在内部管理上,研发了凤栖用户管理系统、凤飞渠道管理引擎和凤羽万象大数据风控系统等中后台管理体系,重在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运营管理能力。在"智能金融"战略之下,从前端的产品设计到中后台的渠道管理、用户管理和风控,凰金融已实现了全平台智能系统覆盖。

有鉴于此,在新的一年里,科技仍将是互金行业发展的驱动力,科技带给互金行业的也不仅是去中心化,而是以全新的方式助力整个行业提升。

4、保本理财成为历史

在2018年3、4月份,《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出台。

其中,对于互金行业的规范主要在这几个方面:1、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牌照。2、网贷机构将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剥离出去,分立为不同实体的,仍将该实体视为机构的一部分,一并验收。3、打破刚性兑付,预示保本理财成为历史。

可以看到,这些规定的出台,不仅规范了金融机构,还给它们卸下了高成本担子。这对于2019年的网贷备案验收和分类处置等方面,也无疑具有指导性意义。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日趋规范 预测2019年将呈现新局面

综合来看,互金行业经过2018年的洗礼,呈现去伪存真的局面,行业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在这个基础之上,结合科技等方面的赋能,2019年的互金行业将呈现全新局面。

Ⅳ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如何

互联复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在于借助制网络能够方便、快捷的购买金融产品,足不出户就能办了,不过,这个是在买的时候,等你需要取现的时候,就体现不出优势了,小额的或者没影响,进出才几百块钱,收益才几分几厘的。 所以说,别管媒体和砖家鼓吹的多厉害,它跟你穷老百姓没关系。

Ⅳ 如何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领航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由中咨领航资深专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撰写,主要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报告首先分析政策、经济等环境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影响;接着从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热点、市场规模把握行业整体现状;然后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供需、细分市场及时发现机会点和增长点;进一步从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重点企业搜集竞争情报,进行竞争定位;最后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战略预判;而且综合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制定投资战略规划。

Ⅵ 为什么说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5件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代表性模式,如三方支付、P2P网贷专、众筹等属创新模式,经过前期一一些年的酝酿与发展,到了2013年互相促进,进入到了爆发期。出现了规模级的现象,如余额宝从2013年6月份上线,仅18天,用户数量便突破了250万,一年之后用户数超过了1亿元。还有各式各样的P2P网络借贷在2013年迅速发展。P2P年从英美2006年出现以来,在国内已经衍生出五花八门的模式,P2P网贷试图运用互联网的渠道,实现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脱媒”,掀起了新型直接融资模式。

Ⅶ 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所带来

从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或互联网企业,不得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和技术优势侵害消内费者容的合法权益,任何机构不得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擅自动用客户资产或泄露客户信息。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互联网改变了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但没有消除金融固有风险,仍然需要遵循线上与线下统一的监管标准,网上金融业务不具有风险上的特殊监管待遇。

Ⅷ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项目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013年货币市场的利率复也达到6%甚至更制高,这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因此催生了余额宝的诞生。由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各种弊端,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仅从支付市场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0-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3729.8亿元。支付宝、中国银联和财付通分列前三位,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分别为67.6%、8.3%和7.3%。
互联网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互联网阵营和金融阵营针锋相对。
2、互联网在位巨头和新玩家并驾齐驱。
3、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有望“由轻转重”。
4、大型产业实体借助互联网加速金融化。
5、并购有望成为获取跨界能力的加速器。

阅读全文

与2013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分析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券价格表 浏览:309
炒外汇图片 浏览:222
德州线下贷款 浏览:725
后市融资 浏览:735
一块钱人民币等于多少比索 浏览:362
欧元汇率人民币最高多少 浏览: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资 浏览:333
银行黑名单怎么贷款买车 浏览:764
中小型融资担保企业法务怎么样 浏览:790
人民币的汇率牌价在哪查询 浏览:848
价格调整计算公式 浏览:930
美原油今天开盘价格 浏览:364
今天人民币对缅甸汇率多少人民币 浏览:222
指数基金对比混合基金 浏览:116
科创板募集基金 浏览:20
天下金理财 浏览:936
为什么内部融资增加的是经营负债 浏览:640
广安欧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526
10000曰元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194
懒人投资不是假的吧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