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联网如何实现高并发
互联网实现高并发,那我们来逐步讨论一下:
1、什么是高并发?
高并发是系统同时并行处理多个请求
2、高并发的几个指标?
响应时间: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
QPS:每秒响应请求数
并发用户数:系统同时在线用户数
3、如何提高系统并发能力?
垂直扩展:单机硬件性能、CPU、内存、网卡、使用异步、单机缓存、无锁数据结构
水平扩展:系统架构设计
客户端->反向代理->站点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缓存|数据库)
各个层次的水平扩展
反向代理:DNS轮询
站点层:nginx负载均衡
服务层:服务连接池 站点层通过RPC-client调用下游RPC-server
数据层:缓存|数据库水平拆分(按范围|哈希拆分)
⑵ 互联网创业公司如何应对高并发和 DDoS 攻击
高并发和攻击几乎是每个互联网创业公司都遇到的事情,尤其是电商行业在大促时期回,这种状况答十分棘手。有朋友曾经在小红书工作,之前大家一块讨论这个问题。小红书对流量高并发和恶意攻击也做过多种尝试,后来借鉴国外很多互联网公司经验,尝试将网站部署到腾讯云计算平台上,利用负载均衡的CLB并发连接和扩容功能处理流量大批涌入 ,缓解服务器压力,效果还不错的。
一般网站遭遇攻击,攻击者都是控制一个足够大的分布式集群来发起攻击,导致宽带被打满、IP会封,这种情况下云计算T级DDoS防护能力就会起到有效抵御功能,避免IP被封、带宽被打满。像谷歌这种比较大的公司都有自己自建强大稳定的基础设施,投入大、维护成本高,技术含量还要过硬,但一般互联网创业公司原有服务器资源有限,却又难以应付随时遭遇高并发和攻击现状,为了节约成本精工主要业务,很多公司把网站部署到云计算,省去很多麻烦,这也算是一种经验借鉴吧。
⑶ 如何解决网站高并发和内存溢出的思路
一个小型的网站,可以使用最简单的html静态页面就实现了,配合一些图片达到美化效果,所有的页面均存放在一个目录下,这样的网站对系统架构、性能的要求都很简单。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丰富,网站相关的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细分到很细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大型网站来说,所采用的技术更是涉及面非常广,从硬件到软件、编程语言、数据库、WebServer、防火墙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已经不是原来简单的html静态网站所能比拟的。
大型网站,比如门户网站,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高并发请求方面,基本的解决方案集中在这样几个环节: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高性能的数据库、高效率的编程语言、还有高性能的Web容器。这几个解决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大的投入。
HTML静态化
其实大家都知道,效率最高、消耗最小的就是纯静态化的html页面,所以我们尽可能使我们的网站上的页面采用静态页面来实现,这个最简单的方法其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大量内容并且频繁更新的网站,我们无法全部手动去挨个实现,于是出现了我们常见的信息发布系统CMS,像我们常访问的各个门户站点的新闻频道,甚至他们的其他频道,都是通过信息发布系统来管理和实现的,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最简单的信息录入自动生成静态页面,还能具备频道管理、权限管理、自动抓取等功能,对于一个大型网站来说,拥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门户和信息发布类型的网站,对于交互性要求很高的社区类型网站来说,尽可能的静态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必要手段,将社区内的帖子、文章进行实时的静态化、有更新的时候再重新静态化也是大量使用的策略,像Mop的大杂烩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策略,网易社区等也是如此。
同时,html静态化也是某些缓存策略使用的手段,对于系统中频繁使用数据库查询但是内容更新很小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html静态化来实现。比如论坛中论坛的公用设置信息,这些信息目前的主流论坛都可以进行后台管理并且存储在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其实大量被前台程序调用,但是更新频率很小,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后台更新的时候进行静态化,这样避免了大量的数据库访问请求。
⑷ 电子合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有哪些优势
互联网金融行业痛点
合同签署跑断腿:传统签约方式需要合同各方都到现场签署;
合同管理成本高:传统合同管理存在大量时间、人力、仓储、物流等成本;
电子协议不合规:由平台自动生成,且未经电子签名处理的电子协议容易被篡改,失去法律效力;
出现纠纷维权难:电子协议欠缺法律效力,出现纠纷后,各方利益难以保障。
电子合同解决方案
严防身份冒用:采用法大大身份实名认证技术对投资人/借款人进行实名认证;
便捷合同管理:借助法大大平台实现在线缔约,合同签署无需面对面;
提升风控水平:采用经过法大大电子签名技术处理的电子合同,法律效力强;
拒绝莫名篡改:使用数字证书+第三方取时技术对电子合同内容进行加密;
满足多样需求:提供存证+技术报告+司法鉴定+在线仲裁服务。
以我们为例,说一下电子合同在互金行业的应用
用户通过我们的电子合同平台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后,即可调用“CA证书申请”接口提交相关材料。材料齐全后,用户可通过平台获颁国家认可的CA证书并生成属于其独有的电子签章。
互金企业通过“文档传输接口”上传至我们的云端,我们将合同转换为防篡改的PDF格式,互金企业可通过我们平台在线签署电子合同,并将合同签署信息元数据(合同编号、所有签署方的企业名称与组织机构代码、时间戳、最终版本的合同SHA256 hash值)送到指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存证,以备后期出具司法鉴定报告使用。
⑸ 一直在说的高并发,多少QPS才算高并发
首先是无状态前端机器不足以承载请求流量,需要进行水平扩展,一般QPS是千级。 然后是关系型数据库无法承载读取或写入峰值,需要数据库横向扩展或引入nosql,一般是千到万级。 之后是单机nosql无法承载,需要nosql横向扩展,一般是十万到百万QPS。
高并发通常是指我们提供的系统服务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并发是指,某个时刻有多少个访问同时到来。QPS是指秒钟响应的请求数量。那么这里就肯容易推算出一个公式:QPS = 并发数 / 平均响应时间
如果你发现自己高并发,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正规医生的帮助。
⑹ 如何搭建大数据云平台具备要素高并发
你好,您应该是景区或者文旅部门机构,这个问题深入展开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清楚地哈,简单说一下目前现状:目前全国范围内搭建的规范还没有,各地从金额来说几千万到几十万的方式都有,金额特别大的项目大概率是基建和装修及硬件采买。如果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机构,基本是信息集成,包括票务、摄像、投诉、客流、停车场管理、广播通信(一般在应急平台上)、口碑等;如果基础设施落后,个人建议也没有必要花太多钱去搞基建,你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直接找相应的数据服务公司就好了,自己又不用培养数据方面的人才,直接使用数据服务很方便,每年付费也比一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建只有一个空壳子要好,现在国内科技公司越来下沉行业,大量的案例应用服务基本满足大部分客户需求了,没必要自己照搬一套在自己本地。据我了解网络腾讯阿里都有文旅服务的部门,也有专注做文旅数据市场服务的,好像叫海鳗,他们海字辈的企业一堆,都针对不同行业。我作为文旅管委会的从业者,还是建议直接买服务,我们自己景区建的中心都没有数据,领导也走了,晾在那每人管了,太浪费了。
⑺ 简单的高并发怎么实现
实现高并发
一个小型的网站,比如个人网站,可以使用最简单的html静态页面就实现了,配合一些图片达到美化效果,所有的页面均存放在一个目录下,这样的网站对系统架构、性能的要求都很简单,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丰富,网站相关的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细分到很细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大型网站来说,所采用的技术更是涉及面非常广,从硬件到软件、编程语言、数据库、WebServer、防火墙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已经不是原来简单的html静态网站所能比拟的。
大型网站,比如门户网站。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高并发请求方面,基本的解决方案集中在这样几个环节: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高性能的数据库、高效率的编程语言、还有高性能的Web容器。但是除了这几个方面,还没法根本解决大型网站面临的高负载和高并发问题。
⑻ 如何解决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中金融信息的风险和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互联网金融版黑客频繁侵袭、系权统漏洞、病毒木马攻击、用户信息泄露、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不良虚假金融信息的传播、移动金融威胁逐渐显露等几个方面,平台自身加强安全防护,在资金方面联合银行做资金存管,通过专业而成熟的风控体系,严格审核每笔项目的借款申请,从源头上确保用户资金安全。
⑼ 并发处理技巧,创业公司如何解决高并发问题,互联网高
一个人解决不了这么多问题,学会放权吧。学马云,他一天就到处宣传他的企业,吹牛吹到全球了。把权利交给手下或合伙人。你就跟他实话实说,处理不完,处理不了,请他帮你处理。你要让他自己觉得自己有价值,反倒能让他死心踏地的跟着你。
老板的职责是管人,能做多少事就干多少。
我们用儒家思想搞管理,感兴趣的关V❤只5把3这1几2个7数2字2连1起5来(请备注11)
⑽ 一般互联网公司 如何进行高并发的架构
一、什么是高并发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
高并发相关常用的一些指标有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吞吐量(Throughput),每秒查询率QPS(Query Per Second),并发用户数等。
响应时间:系统对请求做出响应的时间。例如系统处理一个HTTP请求需要200ms,这个200ms就是系统的响应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QPS:每秒响应请求数。在互联网领域,这个指标和吞吐量区分的没有这么明显。
并发用户数:同时承载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数量。例如一个即时通讯系统,同时在线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系统的并发用户数。
二、如何提升系统的并发能力
互联网分布式架构设计,提高系统并发能力的方式,方法论上主要有两种:垂直扩展(Scale Up)与水平扩展(Scale Out)。
垂直扩展:提升单机处理能力。垂直扩展的方式又有两种:
(1)增强单机硬件性能,例如:增加CPU核数如32核,升级更好的网卡如万兆,升级更好的硬盘如SSD,扩充硬盘容量如2T,扩充系统内存如128G;
(2)提升单机架构性能,例如:使用Cache来减少IO次数,使用异步来增加单服务吞吐量,使用无锁数据结构来减少响应时间;
在互联网业务发展非常迅猛的早期,如果预算不是问题,强烈建议使用“增强单机硬件性能”的方式提升系统并发能力,因为这个阶段,公司的战略往往是发展业务抢时间,而“增强单机硬件性能”往往是最快的方法。
不管是提升单机硬件性能,还是提升单机架构性能,都有一个致命的不足:单机性能总是有极限的。所以互联网分布式架构设计高并发终极解决方案还是水平扩展。
水平扩展:只要增加服务器数量,就能线性扩充系统性能。水平扩展对系统架构设计是有要求的,如何在架构各层进行可水平扩展的设计,以及互联网公司架构各层常见的水平扩展实践,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三、常见的互联网分层架构
常见互联网分布式架构如上,分为:
(1)客户端层:典型调用方是浏览器browser或者手机应用APP
(2)反向代理层:系统入口,反向代理
(3)站点应用层:实现核心应用逻辑,返回html或者json
(4)服务层:如果实现了服务化,就有这一层
(5)数据-缓存层:缓存加速访问存储
(6)数据-数据库层:数据库固化数据存储
整个系统各层次的水平扩展,又分别是如何实施的呢?
四、分层水平扩展架构实践
反向代理层的水平扩展
反向代理层的水平扩展,是通过“DNS轮询”实现的:dns-server对于一个域名配置了多个解析ip,每次DNS解析请求来访问dns-server,会轮询返回这些ip。
当nginx成为瓶颈的时候,只要增加服务器数量,新增nginx服务的部署,增加一个外网ip,就能扩展反向代理层的性能,做到理论上的无限高并发。
站点层的水平扩展
站点层的水平扩展,是通过“nginx”实现的。通过修改nginx.conf,可以设置多个web后端。
当web后端成为瓶颈的时候,只要增加服务器数量,新增web服务的部署,在nginx配置中配置上新的web后端,就能扩展站点层的性能,做到理论上的无限高并发。
服务层的水平扩展
服务层的水平扩展,是通过“服务连接池”实现的。
站点层通过RPC-client调用下游的服务层RPC-server时,RPC-client中的连接池会建立与下游服务多个连接,当服务成为瓶颈的时候,只要增加服务器数量,新增服务部署,在RPC-client处建立新的下游服务连接,就能扩展服务层性能,做到理论上的无限高并发。如果需要优雅的进行服务层自动扩容,这里可能需要配置中心里服务自动发现功能的支持。
数据层的水平扩展
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数据层(缓存,数据库)涉及数据的水平扩展,将原本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的数据(缓存,数据库)水平拆分到不同服务器上去,以达到扩充系统性能的目的。
互联网数据层常见的水平拆分方式有这么几种,以数据库为例:
按照范围水平拆分
每一个数据服务,存储一定范围的数据,上图为例: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
(1)规则简单,service只需判断一下uid范围就能路由到对应的存储服务;
(2)数据均衡性较好;
(3)比较容易扩展,可以随时加一个uid[2kw,3kw]的数据服务;
不足是:
(1)请求的负载不一定均衡,一般来说,新注册的用户会比老用户更活跃,大range的服务请求压力会更大;
按照哈希水平拆分
每一个数据库,存储某个key值hash后的部分数据,上图为例:
这个方案的好处是:
(1)规则简单,service只需对uid进行hash能路由到对应的存储服务;
(2)数据均衡性较好;
(3)请求均匀性较好;
不足是:
(1)不容易扩展,扩展一个数据服务,hash方法改变时候,可能需要进行数据迁移;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水平拆分来扩充系统性能,与主从同步读写分离来扩充数据库性能的方式有本质的不同。
通过水平拆分扩展数据库性能:
(1)每个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量是总量的1/n,所以单机的性能也会有提升;
(2)n个服务器上的数据没有交集,那个服务器上数据的并集是数据的全集;
(3)数据水平拆分到了n个服务器上,理论上读性能扩充了n倍,写性能也扩充了n倍(其实远不止n倍,因为单机的数据量变为了原来的1/n);
通过主从同步读写分离扩展数据库性能:
(1)每个服务器上存储的数据量是和总量相同;
(2)n个服务器上的数据都一样,都是全集;
(3)理论上读性能扩充了n倍,写仍然是单点,写性能不变;
缓存层的水平拆分和数据库层的水平拆分类似,也是以范围拆分和哈希拆分的方式居多,就不再展开。
五、总结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
提高系统并发能力的方式,方法论上主要有两种:垂直扩展(Scale Up)与水平扩展(Scale Out)。前者垂直扩展可以通过提升单机硬件性能,或者提升单机架构性能,来提高并发性,但单机性能总是有极限的,互联网分布式架构设计高并发终极解决方案还是后者:水平扩展。
互联网分层架构中,各层次水平扩展的实践又有所不同:
(1)反向代理层可以通过“DNS轮询”的方式来进行水平扩展;
(2)站点层可以通过nginx来进行水平扩展;
(3)服务层可以通过服务连接池来进行水平扩展;
(4)数据库可以按照数据范围,或者数据哈希的方式来进行水平扩展;
各层实施水平扩展后,能够通过增加服务器数量的方式来提升系统的性能,做到理论上的性能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