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概述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3亿元,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2.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
2014全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3亿元、200亿元和192.8亿元,分别增长23%、48%和31.3%,园区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在自主品牌方面,园区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超亿元、销售总收入增长15%,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居全国高新区首位。
2014年,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200个,实际利用外资267亿美元,其中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0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3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首期投资30亿美元的三星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竣工投产。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2014年预计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3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5%,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集约发展水平领先,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万元GDP能耗为0.272吨标准煤,COD和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生态环保指标连续4年列全国开发区首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15年服务产业倍增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8%;集聚金融和准金融机构574家。
2014全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3亿元、200亿元和192.8亿元,分别增长23%、48%和31.3%,园区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在自主品牌方面,园区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超亿元、销售总收入增长15%,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居全国高新区首位。
2013年,园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55.3亿元,增长12.8%,占GDP比重39.7%;积极借助苏台灯会、金鸡湖商务旅游节、马拉松、龙舟赛等大型活动拉动消费增长,全年社零总额增幅16.2%;服务外包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9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约45%;总部经济加快集聚,新增市级总部机构4家、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家。
2009年到2014年,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6%升至约6.5%。5年间,苏州文化产业通过平台搭建、项目扶持、金融创新、人才培育,营收年均增幅超过20%。营业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0%。
2009年,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GDP比重的3.6%,2014年,已经达到约6.5%。
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至2011年,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和1.3万元,率先全面达到江苏省高水平小康考核指标,综合发展指数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并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综合吸引力最强的中国开发区之一。
园区以约占苏州市3.5%的土地、5%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Ⅱ 科技工业园区怎样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1、官产学协力机制
世界极大多数科学工业园区运行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企业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则是研究人才、创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摇篮和发生器。构建它们三者关系的措施主要有:
(1)建立密集官产学关系的组织机构。如日本通产省在技术城设立产学官共同研究中心,美国I-270高技术走廊由所在的蒙哥马利县当局与马里兰大学、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共同建立的生物技术高级研究中心,法国里尔技术城建立的科学协会,等等,都是促进官产学密集合作的组织。
(2)官产学联合搞研究开发,联合研究开发的项目大到国家重点公关、小到公司的委托项目。
(3)大学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开展横向联系,即一方面大学与企业在互利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活动,大学向企业提供研究成果、研究设施,甚至研究人才,企业向大学提供资金和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园区内企业之间也联系密集,在技术开发和项目交流方面相互合作,同行企业建立横向网络组织,加强信息传递和经验交流等。
2、资金筹集机制
高技术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又是资金密集的产业,资金是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多源头、多渠道来筹集资金:
(1)政府投资,其主要渠道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研究设施的建设、基础研究、政府计划项目等。它包括直接投资(政府通过预算拨款投资于园区建设设施,或以专项增款支持某项技术开发)和间接投资(政府实施财政补贴、奖助计划、发放低息贷款、基金会等)。
(2)民间资金,其主要来源于大公司、私人银行、保险公司、个人、大学及慈善事业基金等。美日的民间资金在园区开发总经费中所占比重较高。
(3)银行融资,如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金库和民间金融机构专门向高技术中小企业贷款,美国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向高技术公司进行贷款。
(4)外国投资,外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科学工业园区的重要资金来源,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的科学工业园区都是以吸引外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外资的主要渠道包括直接投资和银行贷款。
(5)风险投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投资机制,是科学园的一种主要的筹资渠道。风险投资是高科技产业的生命线,如美国的硅谷就聚集了全美近1/2的风险投资公司和1/3的风险资本。风险投资的主体模式有:一是以私营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的美国模式;二是以大公司、大银行为主体的日本模式;三是以国家风险投资行为为主体的西欧模式。
3、企业准入机制
世界各国普遍设有由有关专家组成的甄选委员会或小组,就下列条件对要求进入科学园区的单位或企业作严格审查:研究方向是否属高新技术范围;研究开发经费占整个业务预算的比例是否较高;拥有的成果或专利是否有商业价值;是否具有开发新产品的潜力;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的比例是否较高。园区不仅接纳高新技术企业和单位,同时也接纳风险投资公司、资讯服务、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机构、贸易公司、财会管理及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等。
进入园区的程序是,先由单位或企业提出申请,说明进入园区的理由、资金及其来源、经营项目及市场条件,然后交园区管理机构、经甄选委员会评审确认后,最后由园区最高决策机构批准。批准后单位在同管理机构签订合同后方可进入园区。
Ⅲ 辽阳市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
夯实基础——提高承载项目的能力
园区基础设施是投资的硬环境,它往往对引导资金流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各相关部门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今年上半年,市园区办组织编制了铁西工业区发展建设规划,又开展了土地调整征用、动迁安置、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贷款和盘活老国企闲置的资产和土地等工作。为了做好各项工作,市园区办的同志4月上旬至7月末没休过一个节假日。
在铁西工业区道路建设征地工作中,市征地事务处会同祁家镇、望水台街道、铁西街道的有关负责同志深入到相关的8个村,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地做农民的工作,经常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
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自身财政逐年积累根本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我市部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市商业银行先后为铁西工业区贷款4500万元;省农村信用联社辽阳办事处积极为白塔铁西工业园区提供部分贷款,支持园区建设。
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推进。市园区办完成了铁西工业区内滨河北街附属的干渠护砌工程以及干渠路、滨河北街、道西街3条道路的244亩土地征用工作,并投资2726万元进行道路工程建设。目前,3条道路已如期开工。同道路工程相配套的供电、供暖、给排水、通讯等工程也将相继开工。灯塔市修建了化工园区干道工程和表面处理集中工业园区道路拓宽工程,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使用,并即将建设日处理能力4 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文圣区投入370万元用于庆阳工业园区平整场地和道路建设工程。为使项目顺利落地,全市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得紧锣密鼓,园区的档次在不断地提升。
Ⅳ 产业园区的未来产业园区发展三大转型方向
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摈弃固有的赚快钱方式,当然也有资金周转的压力,过去都是一卖了之,但是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开发必定是从规划开发建设运营乃至资产证券化这条全产业链上面提供全面的服务,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的竞争力,如果是赚快钱将来的机会是不多的。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转型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向前端的一级开发延伸,参与产业园区的一级开发。在地方政府债务总量限制的新背景下,我们希望产业地产商能够帮助地方政府通过PPP等模式实现开发,地方政府碰到困难的时候正是我们的机会,假设地方政府没有碰到困难我们产业地产商的机会可能不多,原来可能是亲生儿子开发,现在亲生儿子要分家了,将来要由干儿子来开发,就是我们的产业地产商,原来可以不找你,现在必须来找你,但是你要帮助他的是什么?开发和投融资的瓶颈必须突破,确确实实地帮助把这块区域的产业做起来,这个是地方政府非常欢迎的。
二是向后端运营管理延伸。原来是卖得比较多,将来更多的是在招商、运营、管理和服务方面予以突破。更多的可能是与这块区域共同成长,增强持续的产业发展和运营能力,在座的产业地产商必须做到,从原来的开发到运营全产业链必须突破。
三是创新产业园区发展的投融资模式,产业地产的发展要一手牵两头。一手是产业,一手是金融,产业是核心,是基础,金融是可以推动整个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产业园区的一级开发、二级开发、三级运营乃至资产证券化的各个阶段,产业地产商可以与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合作,设计投融资架构和产品,实现园区开发的资金闭环和可持续发展。
Ⅳ 中国最大的产业园规划或项目规划机构公司有哪些
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政府类性质机构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远景设计研究院、CCDI设计集团等。
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等。
(二)民营类性质机构公司
1、中为咨询
中为咨询依托分布于全国各重点城市的市场调研队伍,与国内外各大数据源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第二手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系统化行业分析数据库;同时,中为咨询的专家智囊团,运用国际流行的研究方法,对行业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诊断,为中国企业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运作模式,帮助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中为咨询推广和传播国内外顶尖管理理念,协助中国企业健康、持续成长。为中国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实效性的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和管理升级。中为咨询致力于企业管理各个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探寻企业持续发展、从成功到卓越的因素,为企业提供贴身、专业的管理培训服务。凝聚专家学者专业诊断,透过企业培训方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为协助政府相关机构能在国家产业项目规划申报过程中顺利通过,中为咨询基于同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以及全国300多个行业协会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结合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等的相关权威数据,充分利用公司10多年来积累的相关细分产业数据库,为政府相关产业项目的投资规划提供分析报告。中为咨询([图片]http://www.zwzyzx.com/)的政府投资规划分析报告不仅有翔实的产业项目涉及的细分数据,更有严谨与科学的分析方法与模型,加上专业研究员执笔撰写,使项目产业规划报告在各审议机关都能顺利通过,提高了政府相关部门获得项目资金支持的可行性与效率。流程:接受委托→组建小组→事前调查→专家访谈→资料收集→数据核实→介入调查→分析研究→编制政府报告。
2、中投顾问
中投顾问于2002年在深圳成立,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12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领域,专注于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招商及产业投资咨询服务。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对政府或园区,我们提供从产业规划到产业招商的一体化产业发展咨询解决方案;对企业,我们提供投资机会研究、投资地点选择、项目规划设计的一体化产业投资咨询服务。
十多年来,中投顾问已经为十多万家包括政府机构、银行、研究所、行业协会、咨询公司、集团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在内的单位提供了专业的产业研究报告、项目投资咨询及竞争情报研究服务,并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主导完成了上千家产业园区或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协助数百家家地方政府推进招商工作和提升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水平。中投顾问凭借扎实的产业研究基础,通过产业研究影响和服务产业,通过大量咨询案例直接服务政府、园区和企业。
3、中机院
中机产城(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名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简称“中机院”。目前全院共有员工26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占员工总数的80%,在北京、上海、长沙、贵阳等地设有办公室,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单位、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会员、欧洲市场研究业协会会员单位,是华北地区最早从事咨询服务的股份制企业之一。
一方面,为政府及产业地产商提供规划全链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区域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投资环境优化、招商策划及项目包装、重大项目可研及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价、投融资项目对接、政策资金对接等。是40多个地方政府、30多家知名地产商及多家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为大中型企业及投资机构提供基于市场研究的解决方案,包括:选址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及实施策略、战略咨询、新产品和产品线规划、IPO上市顾问、供应商发展及销售业绩提升策略等,是四十多家五百强公司的全球指定信息供应商,目前每年出品300余份报告。
4、中工招商
中工招商隶属于深圳市伙伴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伙伴集团战略投资。中工招商网是领先的工业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提供商,提供在线的工业地产信息发布推广服务,以及线下的代理中介咨询业务,是国内专业的工业园区招商推广平台、厂房租售信息服务平台。
伙伴集团是国内专业从事工业地产领域的咨询服务机构。2003年,伙伴工业地产成立,拥有工业地产"黄埔军校"美誉。2010年,进军工业地产互联网,成立中工招商网,打造线上工业地产网络平台。经过13年的发展,伙伴集团现已成为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下设分支机构近百家,旗下员工近千人,累计为全国50多个城市的产业园区、1000多个工业地产项目提供了高品质的综合服务,为超过30万家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办厂选址服务。
伙伴集团以深圳东莞为大本营,逐步建立起华南、华东、西南、华中四大业务中心,形成独特的"顾问策划+实施落地"产业园区全程服务模式,构建从投资咨询、顾问策划、营销推广、招商代理、园区运营以及地产金融的集成服务平台,并凭借企业IT信息化平台、O2O电子商务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平台支持。
(三)工程咨询类性质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达华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友发国际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北京华咨工程设计公司、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
Ⅵ 2017“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论坛在哪里落下帷幕
9月21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在敦煌举办“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论坛,深入贯彻“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精神,共同探讨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合作模式,进一步丰富国际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促进甘肃省乃至全国产业链、产业群“抱团出海”,推动互利共赢发展。
“一带一路”进一步丰富国际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促进甘肃省乃至全国产业链、产业群“抱团出海”,推动互利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