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专业论述题
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总)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
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反之,略,一样。
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贰』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经济类)论述题,想赚分的进,不难也不易
资本是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资本对于经济的作用就像血液对于人一样,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金融是资金的融通,即是资金在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流动。理想的状况是把资金从所有资金富余部门转移到资金缺乏部门,这样就提高了整个经济的效率,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经济生产达到在其他要素一定情况下的最大化。这是金融对于经济的意义。例子就是各种企业的负债经营,投资融资都属于这个范畴。
而没有经济的发展,金融也是无用武之地。比如封建小农经济就很少有金融的痕迹,只有经济部门足够丰富、市场资金总量足够的情况下,才会有资金富余和资金缺乏部门,所以经济的增长才促进了金融的产生。
金融衍生品就属于伴随经济增长作出的创新。期货期权及其组合都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后,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的背景下产生。
至于金融如何推动经济,看看历史上华尔街对于美国经济的作用便可知道。从铁路、石油到一家家你所熟悉的公司,都是从负债融资的阶段开始的。没有金融系统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他们资金,他们将没有发展的资本。
金融发展的不良印象可参考次贷危机。
建国后前30年基本属于金融抑制阶段,经济发展就相对慢一些;改革开放后,相对来说金融深化了,经济的发展也有目共睹,到现在我们甚至无法离开金融来发展经济。
要处理好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抑制和深化的关系,核心问题是监管。既不要过分抑制,也不要过分宽松。
『叁』 公司理财论述题
公司理财的基本原则 一、行为原则 二、价值原则 三、财务交易原则 一、行为原则 1、自利原则 人们按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对于财务交易活动,所有机构都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为 应用: 没有免费的午餐 代理问题(西方石油公司主席之死) 机会成本 2、双方交易原则 每一项财务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 应用: 无套利机会 在财务决策时不要为我为中心 不要笑话市场 太阳公司收购苹果计算机公司 3、信号传递原则 行动传递信息: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应用: 利用实际的行为推断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财务信息 逆向选择 4、模仿原则 以别人的行为作为借鉴 应用: 当理论无法提供最佳方案(资本结构的选择) 当信息成本过高(资产估价) 自由跟庄(跟随战略) 二、价值原则 1、现值原则 货币时间价值(时效性)——不同时间的等面值货币不等价 不同时刻实现的现金收益不能简单相加 资产价值等于其预期未来产生各期现金收益的现值之和 时间价值的来源(very important) 人性不耐——放弃当前的消费必须要用未来更多的消费来补偿 投资机会——货币在流动中增值 鸟论──“One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birds in bush”(厌恶风险) 通货膨胀 例:单期问题 某公司考虑出售一块地产。A愿出价100万;B愿出价115万,但一年后付款 公司可以将现款存入银行,利率为10% 100万的终值=(1+10%)100=110万 115万的现值=115/(1+10%)=104.55 结论:接受B的出价
『肆』 公司金融期中考试题。 求答案,务必今天回答。
第一题抄的答案应该是10999.75元
第二题的答案应该是13769.85元
第三题的答案是2128.08元,382863.25元
论述题太麻烦
分析题:
他们的计算方式是613*12/5000=1.4712,所以算出年利率为47.12%,但是因为是月供分期,并不是一下子就给了613*12元,而是分月给,所以要算上每个月的那部分还款的时间价值,所以利率应该到不了这么高。
『伍』 货币金融学论述题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正确传导货币政策2008-12-28 19:2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内经济形势严峻,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能源基地、粮食基地和老工业基地之一,直面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目前在全国经济增长回落情况下,黑龙江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长11.5%,保持了上升态势。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职能作用,引导全省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危机,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大对重大、重点工程的金融扶持力度,推进黑龙江省基础产业建设不断升级
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对大型产业项目、“三棚一草”改造、“三供两治”工程、道路交通、大型农业水利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各金融机构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与服务,加快推动黑龙江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努力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千万吨鲜奶、五千万头生猪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农贷投放增长速度要快于全部贷款投放增长速度。二是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发展大型农用设备、林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货款、股权、仓单、存单等质押贷款,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三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四是组织搞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试点工作。
三、强化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推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实力整体提高
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信用评价、融资担保、债券融资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不断增强经济活力。一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要高于上年。二是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三是简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程序,放宽中小企业贷款条件,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加大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力度。四是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
四、加大对消费信贷的金融开发力度,培育和巩固经济增长点,有效支持扩大内需
加强消费信贷业务开发推广,促进拉动内需。加强与房屋、土地、保险、担保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大对住房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的投放力度。加大消费信贷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支持改善民生。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方式积极支持下岗再就业、大学毕业生创业、助学、农村泥草房改造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有效需求。
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为促进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积极主动、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地方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和跨区域发展;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重点监测可能影响系统性金融稳定的区域金融风险。探索建立区域金融稳定监测体系和监测指标体系,丰富金融稳定监测评估手段,为原有的宏观经济金融分析方法提供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三是进一步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准确识别和测量其风险状况,有效控制金融系统风险。四是积极推进“诚信龙江”建设,营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息通报、信用评级结果使用制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诚信龙江”建设。
六、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调研和分析,为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科学判断经济金融运行总体态势。当前重点研究分析金融危机对全省经济金融的影响,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完善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宏观分析联席会议机制,及时反馈经济金融运行动态。加大对工业企业景气、物价、银行家问卷、全省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走势、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需状况的监测力度,调查研究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外汇服务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大力推行外商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信息系统、出口核销网上核销系统,实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境外投资外汇业务和出口核销网上直接办理;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兼顾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进一步下放境外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审查的审批权限,支持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开发符合企业需要的外汇避险工具和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提高出口预收货款可收汇额度和比例,通过贸易融资解决出口企业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扩大全省结、售汇业务的构成范围,为边贸结算提供更便捷和全面的服务,进一步促进全省对外边境贸易发展。
八、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金融服务中的基础地位,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进一步加强全省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支付环境。积极促进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尽快加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全省银行卡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拓展银行卡产品和受理市场。进一步推进国库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广由人民银行面向社会直接办理无记名国债兑付业务。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推广工作,逐步扩大全省上线范围,为纳税人提供快捷、安全的电子缴税服务方式。积极与社保部门进行沟通,探索国库办理社保基金发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拓宽国库直接支付领域。加强反洗钱协调机制建设和反洗钱监管力度。加强反洗钱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深度合作,强化沟通协调,共同防范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货币发行管理,对粮食收购等急需的现金供应,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全省现金及时有效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