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安互联网金融抢了谁的奶酪
平安集团布局陆金所,强势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陆金所是一个重要的借贷市场参与者,毫无疑问将分食商业银行的蛋糕;同时,以陆金所网站为平台的小额资管业务,对金融市场主体也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短期而言,平安的“小额资管”不会触动信托及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的利益。但长期而言,考虑到平安集团内部有信托及券商牌照,该部分增量资金是否会用于平安集团体系内信托机构及券商、基金的金融产品,尚有待观察。
通过布局陆金所,平安集团完成了其互联网金融战略的核心环节。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募基金、信托等领域布局落定后,平安确立了金融混业的领军者地位。而陆金所的设立,则是平安集团觊觎民间金融及互联网金融乃至综合金融产品交易所的重要一步,此“手筋”之强悍,着实体现了平安集团高超的战略能力。借此强势杀入互联网金融,必定会触动不少传统金融机构甚至号称以互联网起家的民间金融机构的奶酪,也会给一些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机遇。互联网上强者恒强的原理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安的陆金所布局及其给金融行业竞争态势带来的影响值得思考。
一、通过P2P抢了商业银行的奶酪
1、P2P达到商业银行的效果
正如笔者在另一篇文章《无惧央行叫停—平安ABS可尝试借道陆金所》所分析的,陆金所通过P2P的交易模式,将平安集团下属平安汇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平安汇富”)通过平安银行对“平安聚鑫”或平安体系外的企业所发放委托贷款形成的债权分拆出售(如彩虹系列产品),实现了“准资产证券化”,从而回收流动性。
如果此种交易由平安集团左手转右手,如“彩虹—福岳01K号”产品,则实际起到了平安聚鑫向社会投资者进行融资的效果。而如果此种交易由平安集团发放委托贷款给无关联的社会融资主体,如“彩虹—旻萱”,则平安的债权转让理论上可以无限循环,平安集团事实上通过“平安汇富”实现了商业银行功能。与传统银行不同的是,此种模式回收资金依靠债权转让,而出借资金依靠委托贷款。
2、不是银行胜似银行
如前所述,虽然平安汇富没有吸存功能,但债权转让却可以实现资金回流;虽然平安汇富没有放贷功能,但银行委贷可以帮助实现放贷。没有银行牌照,客观上同样可以达银行的存贷效果。
同时,平安汇富的委托贷款模式,不受巴赛尔协议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也不受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适用民间借贷的4倍利率上限)的约束,其放贷的乘数效应远远高于普通商业银行。资金利用率更高,“息差”的空间更大。
由此可见,平安集团的陆金所布局毫无疑问是动了商业银行的蛋糕,陆金所不是平安集团赚取零花钱的P2P平台,而是一个重要的借贷市场参与者。
二、“小额资管”或许利好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资管
“小额资管”产品在陆金所网站上的描述为“财富汇系列”,这是陆金所为定向委托投资关系的委托人及受托人提供的居间服务。通过陆金所的居间服务,委托人将自有资金委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投资于指定投资标的,以获取投资收益。在陆金所网站上,所表述的资产受托管理人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汇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平安汇富”)。定向委托投资的标的为指定标的,且均为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发行的正规金融产品。这一产品模型,笔者在《平安互联网“小额资管”呼之欲出----法律风险不容小觑》已经论述。虽然当前陆金所网站目前并没有“财富汇系列”产品在售,但“小额资管”产品一旦推出,必定对有关金融市场主体造成影响。
“小额”与“大额”是一个相对概念,当前我国有关资管类产品管理的规则中,均规定了单一投资者认购产品金额的下限。如《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也规定了单个投资者投资金额下限为人民币100万元。低于100万元,即可理解为“小额”。
投资限额规定,导致大量投资者无法成为信托公司或券商资管及基金资管的客户,而如果陆金所小额资管计划能够上线运营,则可能会引导众多中小投资者间接投资于信托产品或券商、基金等资管产品,从而为信托公司和券商资管计划、基金资管计划带来资金增量。
短期而言,平安的“小额资管”不会触动信托及券商资管、基金资管的利益。但长期而言,考虑到平安集团内部有信托及券商牌照,该部分增量资金是否会用于平安集团体系内信托机构及券商、基金的金融产品,尚有待观察。
从平安集团设立陆金所的布局,不难看出,平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长远战略和良苦用心。动了谁家奶酪,谁家短期受益,如何应对?也许是众多金融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
B. 平安保险互联网金融有没有发展前途
您好,想了解平安,请扫平安二微码,下载APP,加工号,用事实说话,五年后的平安业务员,80%的收入不是来自寿险
C. 为什么说:平安保险的战略性重要地位已经丧失
您好,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有关汇丰控股可能抛售平安保险公司股份的消息就时有传闻。汇丰计划抛售平安保险股份套现,是很自然的选择。汇丰银行此举是想通过抛售非核心资产以提升赢利能力,不过市场不可能一次消化掉这么多股份,现在寻找合适的买家将是汇丰面临的一大挑战。不过以此来判断平安的战略性重要地位丧失太过荒唐!涉及股份的炒作,换庄很可能是拉升的开始!
D. 互联网金融在平安集团的作用的论文怎么写
互联网金融在平安集团的作用的论文按照学校论文要求的格式 进行标注一下就行了啊.
E. 中国平安的投资策略
601318 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深圳。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
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控股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依法控股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平安再入世界500强 蝉联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2008-04-09 21:38《福布斯》发布0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国平安名列第293位 蝉联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 ;
据2008《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Forbes Global 2000)出炉,中国平安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强劲的利润增长再次进入500强,较去年猛进147席名列第293位。在151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 9,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同时,在全球102家上榜保险公司中,较去年前进8席位居第28位。
中国平安表示,今年是中国平安的20周年,福布斯的排名是对我们过往20年成长的嘉许。20年 来,从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小型保险企业,发展为今天拥有近7万员工和30万营销员、4,000多万客户的大型综合性金融集团;从单一财产保险业务,逐步 发展到涵盖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信托、证券等全方位金融领域,平安的快速成长得益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和历史机遇,也得益于公司坚定的国际化 战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自身发展,保持各项业务的稳健增长,致力于实现国际领先综合金融集团的战略目标,为广大投资者创造 长期稳定的回报。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从最初只有13人的保险公司,快速成长为以保险、银行、投资为 三大业务支柱的大型综合性金融集团。据中国平安2007年年度业绩显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平安各项业务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业绩创历史新高,综合金融 ‘三支柱’战略架构进一步巩固,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370.51亿元及净利润人民币192.19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5.4%和140.2%;总资产 及权益总额分别增长39.8%及138.4%至人民币6,912.98亿元及人民币1,138.51亿元。
在行业上,2007年中国第五大寿险公司新华人寿爆出内部人控制案后,市场传闻保险保障资金接手的新华人寿股权将在合适时机转手予中国财险,旨在补足其缺失的长期保险业务部门。如今时过境迁,来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称,中国平安或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国财险去接手保险保障资金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
从长期来看中国平安还是有比较大的投资价值,只要中国的经济保持快速的发展,中国平安就会有很大的发展,不过从近期来看,房地产市场降温,国内通胀加剧,连续的紧缩政策,中国平安的业绩将出现下滑,而且A股目前处于弱势,因此短期投资,股价不一定会上涨,但是目前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可以适当分批买入长期持有,到时收益肯定会比较丰厚的;
中国平安,目前的业绩算由于海外投资的亏损,呈现出下滑的窘局,但由于业务的相对稳定,在公司采取相应对策之后,其最终的业绩换是可以保障的;而且现在的股价下跌的幅度已经很大,风险已经有一定的释放,目前的点位不适合割肉出场,可以做的就只有持有,或者调仓换股,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底,但是现在离底已经不远了,如果有长线投资的计划,现在正是建仓的时候。
2、最新主要指标:08-09-30,每股资本公积: 6.179,主营收入(万元):10421600.00同比减-19.28%,每股未分利润: 1.592 净利润(万元): -70500.00同比减-106.04%;
3、【历年简要财务指标】
┌—————————┬—————┬—————┬—————┬—————┐
|每股指标(单位) |2008-09-30|2008-06-30|2008-03-31|2007-12-31|
├—————————┼—————┼—————┼—————┼—————┤
|每股收益(元) |-0.1000 |0.9700 |0.6600 |2.1100 |
|每股收益扣除(元) |-0.0800 |0.9700 |0.6600 |2.0800 |
|每股净资产(元) |10.1700 |11.0200 |12.8112 |14.6000 |
|调整后每 | | | | |
|股净资产(元)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0.9000 |8.8000 |5.2000 |14.0700 |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6.1792 |5.7769 |7.3725 |9.8176 |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1.5922 |2.8551 |3.1468 |2.4849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421600.0|7148500.00|3841200.00|16520400.0|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 |
|投资收益(万元) |2656700.00|2344500.00|1615600.00|5695000.00|
|净利润(万元) |-70500.00 |710200.00 |486000.00 |1508600.00|
└—————————┴—————┴—————┴—————┴—————┘
F. 中国平安为什么不被列入互联网金融概念股
1、中国平安主要是以保险银行为主,虽然也有互联网金融概念,但是并不明显。版如果这都权可以算是的话,其他银行或者保险之类的也都可以直接纳入互联网金融板块。
2、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的网络金融公司“陆金所”一直都备受关注,虽然“陆金所”的确是平安集团旗下公司,但是从单纯的法律意义而言,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完全没有任何股份关联。也就意味着,如果陆金所真的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中国平安完全可以不予理赔。
G. 平安科技是互联网金融的科技企业吗
哈哈哈,你这个说法很有趣了。,但也并没有看到有官方的说法这么回讲。其实,我本答人也同样认为平安科技发展至今,是完全可以在金融、互联网、科技这三大领域领都可以分得一杯羹的。
首先,平安科技有强大的平安金融帝国做靠背;其次,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智能认知是四大核心科技;而平安近年来也一直在强调要做生态圈,目前平安科技业务覆盖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像这种在集团内部就可形成跨产业的生态协同互联的公司,当然也就等于拥有了独树一帜的优势,市场潜力不可谓无限啊。
H. 平安集团为什么将其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归结为围绕"医食住行"的门户策略
在哪有说这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