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机构表外利息处置

金融机构表外利息处置

发布时间:2021-07-19 13:42:07

『壹』 银行会计处理中的表内利息和表外利息分别指的是什么以呆帐和坏帐指什么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结算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为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表外业务也称为中间业务。

表内应收利息一般是正常贷款当期结息时未收到的利息,表外应收利息一般是逾期贷款当期结息时未收到的利息.一般说来,表内利息在90天内没有收到时需冲减利息收入,计入表外利息,这不存在虚增利润的问题.表外利息在收到时,纳入表内利息,进利息收入.

三年以上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无法收回的往来账,并且不能确定将来是否能收回的往来账,应该确定为呆帐;已经确定不能收回的往来账,应该确定为坏账。

『贰』 银行帐务处理问题:什么叫表外利息收入

指银行所从事的不纳入表内核算的或有业务。主要包括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保函和信用证等业务。

『叁』 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有那些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主要内容
贸易融通业务
金融保证业务 包括 保函 备用信用证 贷款承诺 贷款出售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极易混淆。
其联系是:二者都不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二者有的业务也不都占用银行的资金、银行在当中发挥代理人、被客户委托的身份;收入来源主要是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等。其区别是:中间业务更多的表现为传统的业务,而且风险较小;表外业务则更多的表现为创新的业务,风险较大,这些业务与表内的业务一般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表内的业务。

『肆』 银行表外利息收入是否征税

暂不征税,待实际收到利息时按金融服务下的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税(2016)36号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明确,“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后,自结息日起90天内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按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暂不缴纳增值税,待实际收到利息时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财税(2016)140号文第三条中,将逾期90天应收未收利息暂不征税政策,扩大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所有金融机构。
综上所述,如该表外利息符合“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则不征税。

『伍』 什么是表外利息和表内利息

正常贷款形成的欠息就形成表内应收息;
非正常贷款形成的欠息就是表外应收息;
超过三个月的表内应收息要转成表外应收息;
1、表内息:这是银行会计核算中对于贷款资产在贷款尚未到期前进行的表内计息,其计息的基数是其资产负债表内项目“贷款”户的金额--一般自动计算,属于银行“帐面价值”的含义,它们是被列示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报表之中的应收利息余额。所以称为“表内息”。
2、表外息:银行对到期未能收回的贷款资产进行单独管理,将这些贷款先转入到“逾期贷款”账户反映,然后再按照基本计息率和含有违约成份的罚息计算的利息
率计算。对于这类性质的贷款银行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附列事项中,即表外反映。这类贷款有时很可能连本金都无法全部收回,更不谈利息了,但作
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考虑,是需要列示其价值的,以让报表阅读者知晓这类或有损失。

『陆』 银行会计处理中的表内利息和表外利息分别指的是什么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一般认为贷款和存款涉及银行资产和负债为表内业务,结算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为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表外业务也称为中间业务。
表内应收利息一般是正常贷款当期结息时未收到的利息,表外应收利息一般是逾期贷款当期结息时未收到的利息.一般说来,表内利息在90天内没有收到时需冲减利息收入,计入表外利息,这不存在虚增利润的问题.表外利息在收到时,纳入表内利息,进利息收入.
三年以上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无法收回的往来账,并且不能确定将来是否能收回的往来账,应该确定为呆帐;已经确定不能收回的往来账,应该确定为坏账。

『柒』 什么是表外利息什么是表内利息

表内利息

正常贷款形成的欠息就形成表内应收息;表内利息是正常贷款科目中的应收利息;表内息:这是银

行会计核算中对于贷款资产在贷款尚未到期前进行的表内计息,其计息的基数是其资产负债表

内项目“贷款”户的金额--一般自动计算,属于银行“帐面价值”的含义,它们是被列示在银

行的资产负债表报表之中的应收利息余额。所以称为“表内息”。

表外利息

非正常贷款形成的欠息就是表外应收息;表外利息是无法收回成明显坏账转入表外科目中的应收

未收利息;表外息:银行对到期未能收回的贷款资产进行单独管理,将这些贷款先转入到“逾期贷

款”账户反映,然后再按照基本计息率和含有违约成份的罚息计算的利息 率计算。

对于这类性质的贷款银行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附列事项中,即表外反映。这类

贷款有时很可能连本金都无法全部收回,更不谈利息了,但作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考虑,是需

要列示其价值的,以让报表阅读者知晓这类或有损失。

(7)金融机构表外利息处置扩展阅读:

进行表内利息转表外利息的意义:

超过三个月的表内应收息要转成表外应收息,即逾期90天的贷款将其表内收息转为表外收息。

当贷款逾期,特别是定义为不良贷款的时候,再计提利息就会使得银行“虚增”销售收入,

因此,将利息转为表外利息,仅仅纪录用。万一将来贷款从不良再转为正常,利息也会转为表

内,是连续的。

在结息时,借款人未支付的利息,银行还是有先列入收入,同时,将该利息计入表内应收未收

利息。

当贷款逾期90天以后,或欠息90天后,该部分利息就将计入表外利息,并充回原计入的收入。



『捌』 抵债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的实物抵债资产的价值。

抵债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抵债资产类别及借款人进行明细核算。

抵债资产发生减值的,在本科目设置“跌价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抵债资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三、抵债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的抵债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原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记“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贷款”、“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二)企业取得抵债资产后如转为自用,应在相关手续办妥时,按转为自用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8)金融机构表外利息处置扩展阅读:

抵债资产的计价及损益处理

从被单独作为一项资产确认至今,抵债资产计价经历了作价、以债权成本计价和以公允价值计价三次大的变化:最初,抵债资产通常采用作价计量,作价方式一般不外乎债权债务双方协商、社会中介机构评估、法院判决三种方式。

实际工作中,通过上述三种方式产生的抵债资产价格一般都高于抵债资产的真实价值。原因在于,协商计价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金融企业经办人员出于满足考核要求和规避个人经办责任目的,在定价谈判中往往妥协于借款人的要求,与其形成“双赢”的结果。

而评估计价则受到评估机构自身利益的影响,评估费按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收取,在高估抵债资产价值可以迎合多方利益要求的情况下,评估价背离于实际价值也就不可避免。

法院判决受地方保护的影响,也经常出现有利于借款人的高判。上述情况导致抵债资产作价背离于其市场价值,形成抵债资产价值虚涨,隐藏了资产损失。

2004年和2005年,财政部先后出台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将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为“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

这一规定实质上是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这一计价方式消除了因作价随意性带来的价值虚涨,但以换出债权的账面价值来计价,并没有真实地反映抵债资产的价值。而且以物抵债中的债权通常是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并不适用于以物抵债。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以物抵债被认定为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10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据此抵债资产在初始计量时需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由于计价方式不同,金融企业在受偿抵债资产时损益确认差异很大。对于债权成本(本金加表内应收利息),在作价和公允价值计价模式下,金融企业将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与债权成本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入账价值小于债权成本的,已抵消但未获实际抵偿的债权本金以计提减值准备作核销处理(多余减值准备做转回处理),未获实际抵偿的表内应收利息作冲销利息收入处理或以坏账准备核销;入账价值大于债权成本的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在以债权成本计价模式下,金融企业将抵债资产作为原债权的转换形式,抵债资产以抵偿的债权本金和表内利息的账面余额入账,不产生损益确认问题,金融企业在办理抵债资产入账的同时,一般将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等债权的减值准备转作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表外利息,在以公允价值计价之前,金融企业对受偿的表外利息不作收益确认,待处置变现实际收到现金时再确认。

采取以公允价值计价后,按照债务重组准则,金融企业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包括本金和表内表外利息)与受让的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损益,此时应将表外利息确认入账。

『玖』 信用社的表外利息是否合法,能否付给他们。

对你来说有什么表外不表外的?都是你应该付的利息。信用社的表外利息是他们会计帐务处理上的事。不合法的话国家机关要找他们了。

『拾』 本金余额、表内利息、表外利息是什么意思

本金余额:未偿还的本金就是当前贷款本金余额;
表内利息:这是银行会计核算中对于贷款资产在贷款尚未到期前进行的表内计息,是被列示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报表之中的应收利息余额;
表外利息:银行对到期未能收回的贷款资产进行单独管理,将这些贷款先转入到“逾期贷款”账户反映,然后再按照基本计息率和含有违约成份的罚息计算的利息率计算。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表外利息处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期货外汇公司 浏览:388
掌众金额小额贷款 浏览:502
华天科技股票分析 浏览:746
海星股票 浏览: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714
帮贷宝贷款靠谱吗 浏览:92
ADx融资 浏览:380
p2p理财图片 浏览:939
国元证券基金托管 浏览:578
今日菜百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 浏览:29
速卖通外汇申报 浏览: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浏览:745
通达信资金分时净买入指标 浏览:277
北川币理财 浏览:319
df融资 浏览:462
手机版东方财富怎么看北向资金 浏览:26
一元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584
股票什么书好 浏览:722
eg1906合约最后交易日 浏览:401
ST岩石有投资价值吗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