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教“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解释与区别
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各大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
所谓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须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意味着金融机构可用来放贷的资金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降低。而超额准备金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目前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20%。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② 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是多少
公布抄时间:2015年10月23日
生效日期:2015年10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调整前:17.50%
大型金融机构调整后: 17.00%
调整幅度:-0.50%
中小金融机构调整前:14.00%
中小金融机构调整后: 13.50%
调整幅度 :-0.50%
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上证: 0.50%
深证:0.73%
存款准备金利率(英文:Deposit Reserve Rate)是央行支付给金融机构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所支付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同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而存款准备金利率,是这部分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一个是比率,一个是利率,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③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那房贷利率会下降不
是的。中央银行规定基准利率。存款:现行存款利率是2012年7月6日进行调整并实施的。2012年6月8日起对利率市场化进行了推进改革。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不同。以一年为例,银行可以自主将一年期存款利率定位不超过3%的1.1倍。最高的可达1.1倍,即一年期存款利率3.3%。各银行根据本银行的情况实行基准利率1-1.1倍之间的利率标准。七月六日调整后的基准利率如下。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 0.35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2.6 半年 2.8 一年 3.0 二年 3.75 三年 4.25 五年 4.75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2.85 三年 2.90 五年 3.00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15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0.80 七天 1.35 贷款:(1)贷款利率与贷款用途、贷款性质、贷款期限、贷款政策、不同的贷款银行等相关。国家规定基准利率,各银行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浮。现行基准利率是2012年7月6日调整并实施的,种类与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贷款六个月(含)5.6%;②六个月至一年(含)6%;③一至三年(含)6.15%;④三至五年(含)6.4%;⑤五年以上6.55%。(2)房贷为例: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根据信用情况、抵押物、国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评价良好,不同银行执行的房贷利率有所差别, 2011年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或1.05倍。从2012年多数银行将首套房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4月上旬,银行开始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部分银行利率最大优惠可达85折。五年期限以上85折优惠后利率为6.55%*0.85=5.5675%,三季度以来由于资金供应紧张、信贷资金不足等原因又有所收紧。首套房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与85折之间。
④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什么
利率抄市场化是政府或货袭币管理部门逐步放松乃至放弃对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让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去决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利率决定机制的变迁过程,以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中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历经了20多年,其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并且已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⑤ 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
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作用非常重要。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成为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
(5)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利率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
(1)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
(2)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
(3)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4)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⑥ 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制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1.3倍扩大至1.5倍,就是各档次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从1.3倍调整到1.5倍。也就是说银行的自主度更高了。
从调整日起,银行可以上浮存款利率30%,可能出现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不一,市民存款可“货比三家”,选最优惠存款利率银行。
⑦ 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这个浮动区间什么意思
浮动区间是指存款利率的上下浮动的可能范围。
⑧ 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和下列利率一样的吗
1、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有时也被称为资本的价格。按资金使用性质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按期限分为:活期、定期,定期又分为3个月、6个月、一年、三年、五年。按法律约束分为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2、法定利率,是指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也称官方利率。金融机构在实际执行中,可以在官方利率的基础上做规范的浮动,浮动幅度范围一般和法定利率同时公布。目前我国执行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是存款只设上限,贷款只设下限,但同一家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在国内一致。贷款利率可以一单一签。
3、再贷款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的利率,也称为基准利率。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持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时,执行的再贴现利率。
4、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向其支付利息的执行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的超过其法定存款准备率水平以上的存款准备金,而由中国人民银行向其超额部分计付利息的执行利率。
5、市场利率是指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市场利率、国债二级市场利率等,完全由市场自定。
如果我没说清,请回贴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