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哪位能告诉我我们国家现有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各有哪些
目前在华来注册的外资独资银源行有6家,分别为荷兰合作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泰华国际银行、宁波国际银行、珠海南通银行、新联商业银行、协和银行,分布于上海、宁波、珠海、厦门等四个城市。
中外合资银行7家,分别为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福建亚洲银行、浙江商业银行(不是浙商银行)、华商银行、青岛国际银行、华一银行,分布在上海、宁波、厦门、福州、青岛等五个城市。上述13家银行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
⑵ 陆家嘴金融区的区域简介
陆家嘴金融区上世纪30年代就与拥有“远东华尔街”之誉的外滩隔江相望,已聚集8家国家级要素市场,435家中外金融机构,7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5000多家贸易、投资和中介服务机构,其区域流量经济总量和GDP贡献值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名列第一,证券市场交易额等单项指标已超过香港中环和新加坡中心区,位列全球前三。
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是目前我国内地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CBD,但与世界主要CBD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体现CBD核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区域金融贸易增加值来看,,1996年-2014年18年间,陆家嘴金融贸易增加值虽然增势迅猛,从分别相当于曼哈顿的1/34上升到1/3,东京新宿的1/20上升到2/3,伦敦金融城的1/15上升到1.3倍,新加坡中心区的1/7上升到2.1倍。
⑶ 2012 陆家嘴有多少家金融机构
目前有700余家金融机构,包括国内外的银行、证券、保险、典当和投资公司等。
⑷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贸易区简介
整个金融贸易区总面积共有2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开发地区为6.8平方公里,已有约100座大厦内落成。1990年,中容国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全中国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设办事处,因此陆家嘴是不少外资银行的总部所在地。目前共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陆家嘴设立办事处,当中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星展银行、东亚银行等。
位于黄浦江畔的滨江大道,全长2.5公里,可遥望对岸的上海外滩建筑,吸引不少游客。
⑸ 陆家嘴金融广场那里都有哪些公司
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又名 塘东总部基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域,东至锦康路、
陆家版嘴世纪权金融广场 (5张)
南至东锦江大酒店、西至杨高南路、北至花木路。总占地面积约5.34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约44万平方米(含地下三层,共13.5万平方米)。基地包括5幢完全适合国际金融机构总部和跨国公司总部使用的高标准甲级写字楼,和1座商业配套中心。
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为进一步提升塘东总部基地各建筑群之间的协同效应,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又名 塘东总部基地)首次实践城市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即对项目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和统一招商。主要金融公司有云掌财经股份有限公司
⑹ 上海金融机构最多的是在哪里呢
陆家嘴
⑺ 为什么陆家嘴看着没有曼哈顿漂亮
一提起(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商务区),人们自然会想到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新加坡中心区、香港中环,那种高楼林立、资本密集、人才济济的繁华图景仿佛就在眼前。但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传统,显出了许多无奈和老态。作为对传统的扬弃和发展,E-(Electrinic-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电子化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开始从概念走向实践,并成为世界中心城角逐的新目标。权威人士指出,谁能率先构建E-,谁就能占领21世纪全球金融保险及服务贸易的制高点。
传统的尴尬和E-的魅力
传统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如纽约的曼哈顿、伦敦的金融城,二战后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又崛起了一批,如东京新宿、新加坡中心区和我国的香港中环。占据城黄金地段、高楼林立、汇集众多金融机构和跨国的,集聚并流动着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现代城经济中发挥着核心和枢纽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或城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
中国社科院金融贸易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陆家嘴集团研究室主任庄山夌博士最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传统的缺陷:对于国际游资的冲击和索罗斯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传统缺乏有效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在制止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而“9.11”事件,又从安全角度将海量数据的备份和异地存储提上了紧迫的议事日程。由于传统大多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信息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水平比较落后,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金融贸易现代化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革新传统,建立E-,成为世界性的新课题。
所谓E-,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最新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子货币为主要媒介,以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为核心功能,以国别人文为地缘标志,面向世界的现代化金融贸易区。E-,具有实体和虚拟双重结构。实体,由有形的建筑构成,包括办公楼宇区、文化休憩区、商贸区三部分;而虚拟,是指“信息建筑”,包括基础信息平台、交易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三部分。虚拟依托实体,又相对,能不受外界条件限制24小时全天候运行。
与传统注重地面建筑不同,E-更加重视“信息建筑”的建设,强调以信息技术优化金融、贸易的业务流程和交易结算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增强功能的辐射性。相对于传统的区域性、单体性、易受外来冲击等特征,E-凭借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具备了全球性、双体性、动态安全性等优势。对传统而言,“楼在,则功能在;楼不在,则功能不在”。而E-,由于采取了防火墙、事前预警、实时反馈、智能模拟、全球联动等举措,能在外来冲击面前“安然无恙”。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传统的建筑,大多采用花岗岩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少在每层地板之间留有足够的夹层空间。现在如要敷设光缆,进行信息化改造,技术难度之大、成本之高,令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如果维持原状,不作改造,势必会越来越落后于现代金融贸易发展的需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E-将成为传统的“终结者”。
上海:世界创建E-的“种子选手”
最近,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专家在研讨时一致认为,上海具有在全球率先创建E-的“后发优势”,是进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模式创新的“种子选手”。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
新兴场优势。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区转移,亚太区经济重心向中国转移,而中国的经济重心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腹地广阔,凭借浦东开放,上海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地位日益凸现,对全国的辐射力和服务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国际资本和国际商务的“安全港湾”。
技术支撑优势。起步于年的上海“信息港”建设起点高、进展快,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所有主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商务楼和居民区基本实现宽带接入,信息化水准位居亚太区城前列。上海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双向有线电视城域网、世界最大的ATM城域网、亚太区高速大容量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并在全国率先进行“三网合一”试点、数字电视运营性试播。年,上海信息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占GDP9%,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其中,芯片产量占全国70%。
浦东陆家嘴优势。启动于年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我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国家级区,它与上世纪30年代就拥有“远东华尔街”之誉的外滩隔江相望,总规划28平方公里。其中1.7平方公里的小陆家嘴中心区,已聚集8家国家级要素场、家中外金融机构、40多家跨国地区总部和多家贸易、投资和中介服务机构,其区域流量、经济总量和GDP贡献值在全国国家级区名列第一,证券场交易额等单项指标已接近香港中环和新加坡中心区。
在之初,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就将信息化纳入总体规划,在地下预埋了光纤环网,建立了1个国际水准的高速宽带平台,以及8个涉及E-管理、金融、贸易、投资、人才、安全的专用网络,陆家嘴的光缆信息承载量即使再过10年也绰绰有余。譬如,“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的信息化投资就达万美元。美国专家毕拉克博士称,“就此而言,陆家嘴比曼哈顿先进20年。”
此外,陆家嘴地下深处是坚固的花岗岩地质层,可以为构筑海量数据库和信息交换中心等“信息建筑”提供天然的安全屏障。显然,陆家嘴是我国创建E-的最佳载体和“种子选手”。
上海率先创建E-意味着什么
世界级城呼唤世界级的,而21世纪世界级的必然是E-。此间专家认为,上海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核心,在全球率先创建E-,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可以此为突破口,加快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级城的步伐,提升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能级,并成为上海主办年世博会的支撑和亮点,成为浦东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核心载体;二、陆家嘴13年来,已吸引中外投资多亿元。E-的建设,约需10年时间、多亿元投资,将掀起新一轮投资,创造新的场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三、陆家嘴E-一旦建成,上海将成为大中华区、亚太区金融贸易的核心结算点之一,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经济融合和统一。四、E-具有全球性和辐射性,需要许多国际、国内的金融贸易结算点和数据交换中心。陆家嘴E-的建设,有利于把国内大中城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到建设中国第一个E-的宏图和体系中来,提高其规划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最终在全球E-的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目前我国内地规模最大、资本最密集的,但与世界主要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体现核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区域金融贸易增加值来看,年-年5年间,陆家嘴金融贸易增加值虽然增势迅猛,从分别相当于曼哈顿的1/34上升到1/20、东京新宿的1/20上升到1/9,但要赶超它们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常规途径难以办到。
上海陆家嘴集团总经理康慧军指出,“因此,陆家嘴必须另辟蹊径,才能保持‘骑摩托车追赶跑步者’的速度和态势。无疑,创建E-是后来居上、赶超国外的捷径和必由之路。”
在早些时候在沪召开的一次E-国际研讨会上,海外权威人士一致认为,“上海陆家嘴在世界上率先创建E-的后发优势得天独厚,有望冲击21世纪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制高点。”
据了解,东京、伦敦、纽约都有计划创建E-,或者推平老的,原拆原建,另起炉灶;或者在改造传统的同时,就近创建新的,实现新旧结合。因此,庄山夌博士强调,上海在全球率先创建E-的历史性机遇并非无限期的,如果在5-7年内没有实质性进展,上海将与这一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为抢占创建E-的先机,上海计划将陆家嘴E-建设的试点,列入上海和浦东的中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并以此为契机,确定和实施包括虚拟和实体的一系列工程;组建E-管理机构;制订和试行《E-管理暂行条例》。
众所周知,年通过国际招标形成的陆家嘴中心区规划,堪称世界城规划的一个成功典范,它凝聚了中、美、英、法、日、意六国建筑设计的智慧,体现了“中国和外国、浦东与浦西、历史与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方面,该规划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当时并未制订细化方案。因此,专家指出,有关方面能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根据近10年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等新趋势,对该规划进行完善和提升,直接关系到上海创建E-的成败。
据悉,将于今年6月在沪的第四届亚太地区城信息化,将围绕E-建设展开广泛研讨。该由计划署、中科院、国家和上海联合举办。可以预见,此次有利于集中国际智慧,加强对E-的可行性认证和方案优选,形成科学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案,从而推进上海E-的创建。
⑻ 中国四大金融中心是哪些
随着近几年国家发展的提速,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然来到了世界前列,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生活改善和国民自信的提升。那么,都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华夏大地上,又有哪些出类拔萃的金融中心城市呢?
在现在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肯定还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金融中心,那么,你觉得下一个金融中心会是那座城市呢?
⑼ 上海的金融贸易区有几个
如今,在浦东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士,已由原来的8000余人增加到2万余人,现在每天进出浦东的各类海外籍商务人员有2至3万人次,每年来浦东旅游观光的境外游客高达55万人次,其中下榻于浦东宾馆的约26万人次。
开放度和外籍人口的居住密度,是衡量国际都市的主要指标之一。经过12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已初步形成了境外投资者、经营者、居住者多元聚集的环境和氛围。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商务楼是海外人士进出最集中之地,与这一区域相匹配的适宜外籍人士的生活小区,如林克斯休闲居住区、碧云国际社区和汤臣高尔夫别墅区等也相继建成,其中入住陆家嘴仁恒滨江园的业主已涉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集团和跨国机构的密集程度也是国际都市的衡量标准之一。目前云集浦东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达146家,跨国公司中国家或地区总部、营销分部已超过6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已有60家。世界上78个国际和地区在浦东投资,外商投资项目达7850个。与此同时,浦东正在成为“国际品牌”和世界顶级制造技术的汇集地之一。以通用、福特、英特尔、ibm、惠普、法雷奥等代表的成千家国际制造企业的进入,不仅使新区逐渐成为“国际品牌”产品的制造地和输出地,每年几十亿美元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且也给浦东现代制造业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由此大大提升了浦东的世界知名度,许多欧美国家新版地图标上了上海浦东的地名。
国际会议和国际会展举办的频率度是衡量国际都市的又一标志。继1999年《财富》论坛上海年会之后,在浦东召开的国际会议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2001年apec会议、上海六国元首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在浦东召开,全年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浦东部分三星级以上宾馆共举办各类会议600多次,其中国际会议近100次。
⑽ 上海新金融中心是哪
陆家嘴是上海新崛起的金融贸易中心,与享誉中外的远东金融中心———外滩金融街一江之隔,高楼林立,名企云集.据不完全统计,陆家嘴地区已吸引100多家中外银行和金融机构,350多家中外金融贸易服务企业,1000多家各类现代中介服务机构
所以应该是在陆家嘴
我找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