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储蓄为什么等于投资(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七版)
计划支出是Y,计划消费是C,投资是I。计划支出=计划消费+投资,即Y=C+I。
⑵ 为什么投资等于储蓄
在封闭经济中储蓄是等于投资的,这是因为:
Y=C+I+G+NX,y是国民收入,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封闭经济中NX=0。
所以,I=Y-C-G。
国民收入中除去消费和政府收入,剩下的就是国民储蓄。所以储蓄等于投资。
⑶ 储蓄为什么会等于投资
投资,所谓的投资肯定是要有收益的,那么这个收益看你怎么理解了,存银行或其也有利息可是相对于现在的物价涨幅来说那相当于亏本的买卖。
其实投资的真正含义是让自己钱相对来说不断的增长才是投资。就好比工资一个月1000元是他,10000元也是他。但是生活质量肯定不一样。
⑷ 投资等于储蓄怎么理解
投资和储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因为投资就是把钱投入到哪里,投资是有风险的,嗯,但储蓄不一样,除去就是把存款。放到银行里去,储蓄起来是风险很低的。
⑸ 为什么I=S投资等于储蓄
储蓄等于投资是永远成立的,不需要任何假设。
衡量GDP有两个办法,一是收入法,二是支出法。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产品市场的供给转化为国民收入,收入中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储蓄,而税收和转移支付则不改变收入总量,因此Y=C+S;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产品市场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国外需求,因此Y=C+I+NX;
又由产品市场供求相等,可以得到S=I+NX,如果我们忽略国外部门的存在,就可以得到S=I。
那么资金窖藏对储蓄转化为投资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答案是No,因为储蓄不等于将资金贷放出去。
是凡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都叫做储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石头是货币,人们将收入中用于消费以外的石头全部扔进大海,依然改变不了当期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这一恒等式。而收入源自哪里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不仅仅来自与产品的出售,还依赖于资本收入,譬如金融资产的资本利得,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设一个国家不生产任何商品或提供任何服务,人们在年初动用所有积蓄购买股票,可以想到年末必然有相当大的一笔资本利得收入,然而国民生产总值为零,因为我们没有购买任何产品,意味着没有得到任何实际上的福利,此时的资本利得只是数字上的增量,实际上却毫无意义。倘若利用资本利得收入购买产品,也意味着产品产出的增加,即收入的增加,那么已经体现在Y=C+I+G+NX中了。因此,对于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国民享用了多少实体上的产品和服务,以GDP来衡量国民收入是合理的。
⑹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中有"投资等于储蓄",I=S
其实我也是不明白Y=C+I+G与S=Y-C-G.的C好像不一样吧。前一个等式意思是私人消费+投资(企业消费)+政府消费 后一个等式来源于S私+S公 S私=Y-C-T 这个C已经包含了企业消费了。两个C不应该是一样的。我觉得应该是C1+I=C2+S
⑺ 西方经济学中为什么投资和储蓄相等
企业从家庭购买生产,投资是注入量。此时。因为利率相对于企业来说是成本,付给家庭钱,企业生产成本越脯所以投资数额短期不变。所以很显然存进银行的钱相对我们来说不是投资,就是每个银行必须把一定数量的钱存在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等于储蓄。储蓄的钱被用来贷给企业购买生产**,我们在交税后,因为它使成一项负债。利率越脯就是加上政府,企业将买来的**进行生产,卖给家庭。因为储蓄是漏出量,投资和储蓄是不相等的。家庭的钱一部分用来储蓄,所以投资数是会变的,不存在别的国家。还有就是存款准备金制度,扣除消费的部分用于储蓄,一部分用来消费。由于政府可以改变利率,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
储蓄和投资不是一回事。
进一步扩展到三部门模型,变少,相对银行来说银行把钱贷给企业。就是。因为影响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利率。
你讲到的投资和储蓄相等是两部门模型状态。就是颂时间是不变的,也就没有利率,而政府收的税变成政府支出,属于投资,整个社会不存在政府,既然不存在政府。数量上也不等。这种投资实际上又不是投资。整个社会就只有企业和家庭,家庭把钱给企业,而不是作为企业的股东,企业赚到的钱要给工人工资。政府是收税的现实生活中。
⑻ 宏观经济学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中:储蓄等于投资,现在的储蓄就是未来的投资。
储蓄是消费的延时推后,他可以转化为即时消费,也可以转化为投资,储蓄是社会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投资则是资金不同于消费的一种运用,并主要用于资本货物、基本建设等生产领域。
在资金应用角度来看,储蓄等于投资。
(8)为什么储蓄等于投资扩展阅读:
储蓄的特征:
1.储蓄行为的自主性
储蓄行为的自主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储蓄对象是私有的,就是储蓄者所要储蓄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归储户所有,储户自己有权支配,这是储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证和必要前提。
2.储蓄对象的暂时闲置性和积累性
储蓄动机产生于个人取得收入以后扣除消费部分的结余。这部分结余构成了个人能进行储蓄的物质前提。同时,储蓄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消费,这也说明了储蓄对象的闲置具有暂时性。
3.储蓄价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储蓄是一种信用行为,信用具有还本付息的特征。储蓄的还本付息特征使它具有明显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储户将货币资金存人银行等储蓄机构,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积累财富的作用。
⑼ 储蓄为什么等于投资呢
所谓投资,(investment)就是指提供别人资本(厂房,土地,智力或其代表物,如金钱,债券等),以获得回报(return). 储蓄当然是一种投资.你借钱给银行,获得利息.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银行实际上是一个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y), 它把钱从借方转到贷方.实际上也是贷钱给那些公司或其他,以产生回报.
PSR(personal saving rate) 个人储蓄率,指个人收入中,储蓄占的比重.PSR越高,则投资越多,越能促进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PSR越高,则个人的消费越不足.所以,PSR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太低了,社会财富积累不够,投资不足.
中国是一个PSR蛮高的国家.这一方面使中国的投资增长很快,但另一方面,则使中国的个人消费不足.
希望我的解释能让你明白一些,但如果你要完全明白这些,最好看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祝你愉快.
⑽ 经济中为什么总储蓄的价值必须等于总投资的价值
这里的投资应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储蓄包括居民储蓄,还包括政府存款、企业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和储蓄。总投资决定社会产品的结构和产量,但是要受到储蓄的制约,因为储蓄是投资的来源;而投资量又必须有需求的拉动,需求增加,即消费增加,这势必会造成储蓄的减少,储蓄减少则会直接造成投资的减少。故应该寻求一个合适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而两者相等则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前面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理解为储蓄率等于投资率。后面一个问题则应该是储蓄和投资的量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