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2021-06-14 13:25:08

『壹』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范围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适用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贰』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是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范围是 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投出的股本通常在百分之20一下,按成本法计算

这是我上课的笔记哟,绝对正确的哈 O(∩_∩)O~

A和B哈

『叁』 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适用条件

(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适用条件:a、控制(即企业合并形成的控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b、小份额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以上的影响,并且股权或股票在市场上没有公允价值。(2)权益法核算的适用条件:a、合营(即共同控制,任一方都不能控制企业);b、联营(即对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

『肆』 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其使用范围是什么

您好,乐上财税为您解答:
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下列两种情况下,企业应运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控股合并的控制形成母子公司。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1)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共同控制与合营企业相联系。
(2)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重大影响与联营企业相联系。

『伍』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使用的范围

具体来说,一般在20%以上,50%以下是用权益法,其他用成本法
直接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一般来说是大于50%的,如果小于或等于50%但有实质控制权的也算控制,用成本法核算哈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一般与合营企业有关,采用权益法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利。一般与联营企业有关,采用权益法

『陆』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概念及其核算的主要特点有那些

(一)成本法适用范围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投资方对子公司的投资个别报表用成本法,合并报表用权益法(整体观)。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无成本等明细。
1、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区别>50%和<20%)计量。
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3、投资企业在确认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以上是最最核心的最基础的内容了,不明白可以再网络HI我,为你解答。

『柒』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捌』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玖』 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急.!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首先,你的问题1,是你有两个概念性的问题给混淆了,即:a,形成并确认为权益法核算时点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b,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后续计计量的核算,混淆了以上a、b两个概念后,就引起了你的这些疑惑。下面我分别给你点析一下:
a的形成有两种情况:即持股比例上升(追加)形成的权益法和持股比例下降(减少)形成的权益法,这两种方法的方式形成的权益法,其核算的原理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权益法核算,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投资时点上,要进行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较的,享有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让步,我们就得将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如果反之(即小于),我们并不调整,而应视为“商誉”的。一旦确认后,我们将以此作为账面价值作为历史成本,在后续期间持续的持续的核算下去了,就没有公允价值的问题了,所以,只有在形成权益法的那一时刻,那一时点上,才会用到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就是为了比较。那么以后期间的持续核算那就是b,b的核算原则,就是盯住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即可。所以说公允价值只是认一个点上的,那就是形成权益法那个时刻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关于你(1)、(2)的问题,则是我上面所说到的a有情况形成的两原因,对其进行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时的不解或疑惑:但从你的表述中看得出,你理解的很乱。我给你点拨一下,总的原则思路与总的原则:
由于分次投资最终形成权益法,但最初的是成本法,二者的计量依据不同,是无法进行直接加减合并的,必须要在同一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同一口径的数据之后,才能合并出在形成权益法那个时点上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所以就得必须将原持有部分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即此时可认为是自始就是权益法),这样的话对于那部分原始的,也就符合了权益的初始确认条件,即对原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在当初投资时点上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确定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存在有商誉及多少的问题,这时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额与追加额才能合并,同时确认原投资部分在持有期间因调整而形成的差额部分分别视情况,计入到留丰收益,资本公积等。
你的以上问题,我就回答的差不多了,对你的理解一定会有帮助的。如还有问题,可以继续!

阅读全文

与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喜临门是什么概念股票 浏览:215
黄金投资成功 浏览:512
神果集团股票 浏览:400
合景泰富股票价格 浏览:165
股票难做 浏览:730
炒股理财小说 浏览:604
一个资金账号可以绑几个银行卡吗 浏览:847
国投资本的寿险牌照 浏览: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浏览:712
河南省住马店有创业基金 浏览:968
泓宁理财 浏览:646
200人民币兑换卢布是多少 浏览:977
易方达科汇灵活配置基金 浏览:253
山西汇誉投资地址 浏览:255
gp认购基金份额 浏览:712
效益好的股票 浏览:12
新理益股票 浏览:724
美国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价格 浏览:700
海洋生物股票代码 浏览:548
通达信金融终端价格 浏览: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