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触与突触小体有什么关系
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在突触小泡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_神经递质(如乙酸胆碱、去甲肾上腺激...
2. 突触小体与突触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小体。
二、组成不同
1、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属于突触小体。
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突触一词首先由英国神经生理学家C.S.谢灵顿于1897年研究脊髓反射时引入生理学,用以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实 现功能联系的部位。
而后,又被推广用来表示神经与效应器细胞间的功能关系部位。Synapse来自希腊语,原意是接触或接点。
(2)人工突触与悦达投资扩展阅读
一、过程
兴奋通过轴突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电位变化,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二、特点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3. 突触与突触小体有什么关系
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按接触部位不同,可将突触分为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轴突突触三类;按功能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构成突触前膜部分的神经元轴突末梢呈球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内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小泡内贮存有神经递质。递质是神经末梢释放的、具有传递信息功能的特殊化学物质。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相应递质相结合的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