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腾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只有股份公司才可以上市。
二、申请上市,公司的经营必须在3年以上,三年内不得更换董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并且公司的经营合法,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三、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不存在虚假出资和抽回资金的现象。
四、上市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额的四分之一,总股本不得低于4亿元,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得超过10%。
五、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1、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净利润3000万元以上。
2、发行前股份总额不低于3000万股。
3、最近一段期间未弥补损失的。
4、最近一期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
5、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累计至少为五千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收入累计超过三亿元。
6、上市公司主要是筹集资金,但募集资金之前必须严格使用,所以关键是要严格检查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条件。
(1)杜江涛控制的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向投资者出售股票,它通过股票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希望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
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股票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分配,认购的投资者希望能够以高于认购价格的价格出售。
环境在中国,列入中国公司在中国或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和B股),中国公司直接向海外证券交易所(如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等)(H股)和间接通过中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离岸公司的名字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三种方式。
广义上来说,上市包括在市场上发布/推出新产品或服务,以及公司公开发行(非定向)股票。
2. 杜江涛的个人经历
2006年荣获乌海市优秀企业管理人才称号
200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 优秀企业家称号。回
2010年12月27日,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答份有限公司(内蒙君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获证监会批准。2011年2月14日,这匹久在场外摩拳擦掌的民营化工黑马A股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确定为25元/股。内蒙君正上市,杜氏家族以百亿资产一跃成为内蒙古首富,跻身胡润榜百名之列
内蒙君正(601216)此次发行A股12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4000万股;其中,网下发行2,400万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20%。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61.06%,实际控制人为杜江涛。
3. 国内有没有上市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但不认定为实际控制人)的企业上市的案例
1999年,申达股份(600626)分拆出欣龙无纺(000955);2002年,同方股份(600100)分拆出泰豪科技(600590)等案例可算A股分拆的先例,近年来没见过。
4. 证券公司包销余股而被迫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哪些影响证券公司这样不就可以控制上市公司了吗
媒婆把自己嫁出去,就失了“媒婆”的实质
媒婆其实自己是最不相信感情的(这就内如同企业所谓的价值)容
娶了媒婆,非企业所愿
媒婆嫁了自己,至多也只是一场游戏~~~
很多所谓的投资,实则只是金钱 贪欲 血腥 杀戮混合在一起,极其荒诞无聊,周而复始的游戏罢了
5. 在一家上市公司持有33%的股份,可以控制这家上市公司吗
如果没有比他还大的股东,那33%可以相对控股。相对控股的问题就在于你说的这种情况,其余回几个较答大的股东联合起来就可以控制企业重大决策,对抗控股股东。董事长是董事会选举的,董事会的成员是股东选的,如果33%的这个股东在董事会里拥有代表其利益的多数董事,那董事长是选不掉的,但如果有过半数董事不是大股东派的,那确实是有被炒掉的可能。
6. 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可以没有公司股份吗
实际控制人不一定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可以间接持有,所以不知道你说的没有公司股份指的是不是不直接持有,但一般来说,间接持有也是可以说有公司股份,这个看你要在什么情况下这样描述有或者没有
7.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实际控制权是指企业不同的利益参与者实际对企业运行和企业重大决策产生的影响。[1]实际控制权是实际做出决策的权力,实际控制权来源于对信息的掌握。
8. 上市公司是否可以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最终控制人
当然可以了,主要看是否有这个实力,可以兼并重组收购,成为控股股东和控制人
9.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指什么最终控制人又指什么股份公司不是谁掌握的股份最多谁就有绝对控制权吗
你好好撒isdh合法空间开发活动
10. 浅谈如何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上市公司管理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认识不一致,比较混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统一指导和规范、全面构建整体框架。 关键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竞争机制;控制环境;监督机制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任何企业的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体现了企业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重要性的态度。由于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决策和经营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企业管理层往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说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前者是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的经营足以保证财产的安全,而后者是受利益动机的驱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希望在获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尽可能逃税,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则会有效地防止这样的不合法行为。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 目前,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按照证监会要求都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其操作规范流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致使无法追究责任。而有些公司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落实、不执行制度、不按制度考核,使其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制约、监督作用。有些公司核算制度弹性过大,使信息的可比性较差,误导决策,造成重大损失。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操作流程是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 (三)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不力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最初是在政府的要求下建立起来的,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以致内部审计机构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这主要表现于,第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功能仍然是查错防弊。只注重事后监督,不注重事前、事中的控制;只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而忽略对公司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第二,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实质上由管理层领导且与其他部门平行,因此独立性较差、权威性较差。第三,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由财会部门转来或由财会部门人员兼任,缺乏审计知识,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复杂化,内部审计人员很难满足需要。 (四)风险意识淡漠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现阶段面临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诸如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企业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上市公司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没有建立,董事会中没有风险评估委员会或形同虚设,造成在没有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决策。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措施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管理思想是支配企业运行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的观念等的集中体现。上市公司管理层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思想,自觉形成风险管理观念,并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确保公司全体员工都明确自己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构建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在于界定关键区域的权责和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组织结构在设计时,一方面应对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与权利予以明确规定,既要防止权力重叠,也要避免出现权力真空,使每一项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和具体人员负责;另一方面,不但要有助于部门和雇员之间的沟通,还要有助于消除部门间障碍及为员工合作提供机会。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个上市公司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都会面临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首先,上市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只有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其次,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等风险逐步增大,因此,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三)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可采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双层领导模式”。具体做法是:在董事会下设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在经营管理系统设置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其开展的审计业务,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监事会的指导;对于其行政方面的内容,要向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的模式相对独立性较高,在业务处理上也有较强的权威性,能很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我国应对其内部控制实施强制审计。在上市前三年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过关性审计,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接受;待上市后在年度审计中还必须继续接受内部控制审计。 (四)完善信息沟通系统 公司管理当局应向全体员工发出各自的控制职责必须得到认真履行的明确信息,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自的信息传递对象、内容、方式和渠道,以便信息能按既定的路线和层次准确、有序传递。 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到一些关键性经营问题,因而他们总是最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