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鲁商文化
鲁商哲理
做生意时讲究不能亏良心
做生意时不能对不起朋友
诚实、讲信用 体现得尤为明异版
谈生意没有酒,谈话就索权然无味
把双方的友谊看得很重
经商活动中缺乏冒险意识
商业风格打上儒家思想烙印
鲁商寓言
二商过海
闻彼岸贸易极盛,齐商与鲁商各携金币结伴过海,以期牟利。
舟至海心,风暴突起,舟毁人翻。二商幸甚,各得浮木一块。然木轻极,仅能载一裸人矣。金币虽重,然鲁商不忍弃之,以至溺水而亡。齐商先亦不愿弃金,然后知不弃即命无,遂弃金而保命也。
齐商终至彼岸。见遍地钻石而土人未识,大喜,狂敛之。后雇舟运回,大富也。惟有权衡利弊,懂得取舍,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⑵ 鲁商集团的发展历程
集团自转体组建以来,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92年-2002年的资源积累期
2002年-2004年的资源整合期
2005年至今的战略发展期。 1992年至2002年的资源积累期,为鲁商集团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主要通过承建山东世界贸易中心、推进生化制药业发展等运作,为集团培植、发展主力业态,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2年底,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商业厅在全国商业行政系统第一家整建制转体为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揭开了集团作为企业经营的新篇章。转制之初集团党委一班人破除传统观念,打破官本位思想,提出了“不留退路”、“不搞翻牌公司”、“不等、靠、要”的“三不原则”,为集团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随后,集团党委又陆续实施了“造船工程”、推进生化制药业发展、承建山东世界贸易中心等一系列决策,为集团发现、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培植、发展主力业态打下了基础。
世贸中心作为省重点工程,经过全集团的共同努力,成为集团实力的象征和产业发展的平台:1996年世贸中心第一个运营项目银座商城开业不久,即成长为全省百货店的龙头;2000年济南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索菲特银座大饭店的成功开业,提升了山东形象,带动了产业升级。世贸中心建成和运营,不仅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为项目设立的“体现山东改革开放成就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的目标,还为山东商业树立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经营模式,为集团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尤为重要的是世贸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形成的6.22精神,成为集团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以后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在抓好世贸中心建设的同时,集团还积极探索延伸经营领域,为培植、发展主力业态打下了坚实基础。1999年10月31日,银座首家分号——济南银座购物广场开业;2001年1月12日,银座第一家异地分号——泰安银座商城开业,两家门店均在开业当年即实现盈利。1994年10月14日,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主导产品“润舒”、“润洁”已成长为中国眼科第一品牌。2001年10月-12月,“银座花园”、“银座数码广场”相继破土动工,标志着集团开始向房地产领域进军。1999年和2002年,在原商业厅所属商校、技校基础上,相继组建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大专办学层次,集团教育产业初具规模。2001年3月12日,集团主管的《山东商报》正式出版。至此,集团产业基础逐步形成。 2002年-2004年,鲁商集团在十年资源积累的基础上,针对当时主业不突出、资源分散、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及时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在发展思路上,提出了发展以“银座”品牌为代表的零售业和以生化制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两大主业,重点发展房地产和教育两个重点产业的发展战略。由此,走上发展快车道。
在战略实施上,集团全力推进传统批发企业和工程装饰类企业的全面改制,腾出精力突出抓好骨干产业的发展。在改制过程中,集团始终坚持稳妥、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稳定。专门成立了三个中心,分别负责对行政离退休、企业离退休和内退病退人员进行管理、服务,费用全部由集团统筹解决。高度重视改制企业的员工分流工作,通过内部安置、实行内退病退政策、支付解除不到期和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员工经济补偿金等措施,保证了人员分流的顺利进行。成立了资产经营公司,对改制企业的资产实行了统一管理、盘活利用;对改制企业的银行贷款,采取了承接、延续、重组、协商等解决方式,避免了贷款纠纷。通过集团上下共同努力,从2002年-2004年,先后改制或停止经营二级公司19家,三级公司近200家,分流安置人员1600余人。
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行,为集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期间,“银座”零售业成长为全省商业的龙头,福瑞达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眼科用药市场的地位,房地产业在全省各地先后建设了上百万平方米的项目,教育产业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院校和名牌专业,酒店、传媒等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2005年开始,鲁商集团进入了战略发展阶段。在2005年召开的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上,集团提出了“两个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即到2007年,集团的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利税达到10个亿,分别比2004年翻一番;到2010年,销售规模超过200亿,利税超过20亿,比2007年再翻一番。同时,进一步明晰了发展重点,明确将零售业作为集团主业,提出了“突出发展零售主业,重点抓好制药和房地产业,多业态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以资本扩张为主线,兼并联合为重要手段”的发展模式。各产业按照集团部署,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2006年底就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了第一个“三年翻一番”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集团又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产业现状,决心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研究制定了以2008-2020年为战略规划期的“三、四、五”的战略目标,即:以2007年销售收入和利税为基数,从2008年到2010年,3年实现翻一番;从2011年到2014年,4年实现翻一番;从2015年到2019年,5年实现翻一番;到2020年,确保集团销售收入过1000亿,实现利税过100亿。
2010年年初,集团又将“三、四、五”战略正式修订为“双千亿”战略,即以2009年销售收入256亿元为基数,到2015年,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双千亿”目标,既是集团迈入全国百强的客观需要,更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这一战略目标,鲁商集团将秉承“屹立百强,通达八方”的企业愿景,担当“履信尚义,兴商润民”的企业使命,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资本运作和兼并联合为主要手段,努力实现多业态协同发展,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⑶ 鲁商集团的介绍
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商集团”)是1992年底由山东省商业厅整建制转体内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容经营范围包括现代零售、房地产、生化制药、酒店旅游、文化传媒、物产、教育、汽车贸易、小额支付等多个领域,拥有两家上市公司(“银座股份”、“鲁商置业”)、一家国家级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和“润洁”、“银座”、“明仁”三个中国驰名商标,从业人员近20万人。现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2012年实现考核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考核利税53亿元,同比增长29%。在2012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01位,在全国服务业500强中排名第68位,连续多年位居山东服务业首位,先后荣获山东省企业管理奖、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周年卓越企业、改革开放30年山东功勋企业、山东省60年60品牌、中国企业集团纳税500强等多个荣誉奖项。
⑷ 谁知道鲁商文化
鲁商 鲁商,在中国历史上兴起较早,和徽商、晋商、浙商、粤商一起,被公认为是中国五大著名商帮。鲁商是山东的商人精英群体,有人称山东商帮,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鲁商创造的独特的鲁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体制来看,在最北段的山东商帮,很厚实,很有国有企业特色。 基本概述 鲁商是山东经济社会宝贵的人文资源,伴随着“鲁商” 概念迅速叫响全国,鲁商已成为国人解读山东经济、山东速度、山东精神的一种范本,成为山东的一张崭新名片,鲁商早期鲁商代表——宏济堂创始人乐镜宇崛起的意义已超越其经济领域,成为山东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大事件。 鲁商是山东的商人精英群体,有人称山东商帮,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 鲁商创造的独特的鲁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鲁商特色,从体制来看,在最北段的山东商帮,很厚实,很有国有企业特色。 历史渊源 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鲁商 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百亩千亩桑麻的业主和以经营渔盐的业主越业越多,这就是最早的齐鲁商帮。 形成背景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齐国与鲁国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这为商业的发展具备了重要条件。齐国建国之初,人民贫穷,国家不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弥补农业“少五”的不足,国家当局允许人民经商,从而使得商品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也为商鲁的形成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同齐国相比,鲁国相对保守一些。由于封土面积较小,随着人口的繁衍增殖,至西汉时,人们为了生存,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外,只得以经营工商业作为出路。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的邹、鲁“好贾趋利,甚于周人”的经商习俗。 先秦时期,齐国统治者多实行较为宽松的经商政策和发展商业的宽松环境,这样就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鲁商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等记载,吕尚被封为齐侯,在治国时利用山东半岛自然资源的优势,不仅对男人,而且还劝妇女参与经商。经商的行业主要是鱼、盐、漆、布、帛等 齐国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货币 齐国就非常注重招商引资和货币的形成。齐桓公时,为鼓励贸易,招徕外商,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即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诸侯在蔡丘会盟,约定诸侯国之间的贸易,都要为商贾提供食宿方便。齐国为外来商人提供宾旅和货栈交易的场所。对外商货车一乘的提供本人伙食,三乘的兼供给饲料,五乘的并供给厮养人。这样“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管仲为使外来商人到临淄经商,大搞旅邸设施,甚至在临淄设“女闾三百”,以招徕商人。到战国时,临淄已成为一个工商业集中的大都市。城中居民达7万户,经营商业、贩运业的有6千户之多。 齐国的工商管理 管仲全面整顿士、农、工、商的户籍,加强了对工商业的控制和管理。还实行"官山海"的政策,对山海之利(主要是盐铁)实行国家控制,以照顾各方利益。如民营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实物税,并统一收购销售,实行专卖,寓税于价,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如此就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使“甲兵大足”,从而为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晏婴为齐相时,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工商不变,即工商业坚守其业,搞好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管理政策,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直至战国,齐国重视发展工商业的传统,使其工商业仍旧十分发达。 春秋战国时,齐国还发明铸造铸造了刀币,而且被许多国家所用,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流通于齐、燕、赵等国。齐献公时(公元前859年),临淄被立为齐国国都,历时636年。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西汉时临淄人口达50万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不少的数字。 经商之道 鲁商的经商之道,最早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齐鲁商人在长期的商业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主要包括预测分析、经营谋略、业务作风等较为完善的经营之道。 这些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法,不仅为当世和后世的人们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提供了参考与指导,而且还为中国古代商业经营管理理论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构成我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陶朱公范蠡在这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出色。他不仅预见到市场上商“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变化趋势,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而且还预见到"居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的定陶,为经商的好去处。故到此经营,取得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的经济效益。 商人为取得经营的成功,还需对经营的商品和在经营中形成的各种关系采取一定的计谋策略,予以妥善处理。要关注商品的质量,贮藏好货物,“务完物”,使商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另外,还要针对不同商品的自然属性,加以适当管护,如对易“腐败而食之物勿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商业经营活动内部关系,要以“能择人”的方式予以解决。良好的业务作风是商业经营活动的保障。其中,吃苦耐劳的精神、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商人走向成功铺平了道路。而善于处理主仆关系,会充分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上下精诚一致获得经营的成功。刁间就喜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奴虏,并大大提高他们的待遇,以致出现了宁做刁氏奴,不为国家自由民的怪现象。由此,刁间积聚起“数千万”的商业资本。
⑸ 鲁商集团的组织机构
办公室:行来政部、文秘部源、企划部
战略管理中心:战略规划部、运营管理部、教育与科研部
投资管理中心:投资管理部、资本运作部、资产管理部
财务管理中心:财务部、会计部、资金管理部、信息部
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人事部、党群工作部、培训部
风险防控中心:审计部、法务部、安全管理部、风险管理部 零售业: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银座家居有限公司、山东银座汽车有限公司、山东统一银座商业有限公司
制药业: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房地产业:鲁商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酒店旅游业:山东银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银座佳驿连锁酒店
教育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城市服务技术学院、齐鲁医药学院、山东银座·英才幼儿园(集团)
文化传媒业:山东商报社、山东新闻网
物产业:鲁商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山东永兴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牧工商总公司、鲁商物产农资分公司、鲁商物产金属材料分公司、鲁商物产机电设备分公司、山东永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六家直属企业
金融产业:山东鲁商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等
电商行业:山东一卡通在线商城、银座网等
⑹ 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商集团”)是1992年底由山东省商业厅整建制转体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现代零售、房地产、生化制药、酒店旅游、文化传媒、物产、教育、汽车贸易、小额支付等多个领域,拥有两家上市公司(“银座股份”、“鲁商置业”)、一家国家级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和“润洁”、“银座”、“明仁”三个中国驰名商标,从业人员近20万人。现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
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商集团)是1992年底由山东省商业厅整建制转体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经过十九年发展,现已成长为以现代零售为主业,以制药和房地产为重点产业,涉足酒店、传媒、物产、教育、汽车贸易、小额支付等多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鲁商”、“银座”、“福瑞达”等知名品牌。
2012年实现考核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考核利税53亿元,同比增长29%。在2012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01位,在全国服务业500强中排名第68位,连续多年位居山东服务业首位,先后荣获山东省企业管理奖、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周年卓越企业、改革开放30年山东功勋企业、山东省60年60品牌、中国企业集团纳税500强等多个荣誉奖项。
法定代表人:高洪雷
成立日期:1992-11-26
注册资本:122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山东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000163055647M
经营状态:在营(开业)企业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人员规模: 500-999人
企业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777号
经营范围: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对外投资与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⑺ 日照鲁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日照鲁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广告设计、制作回、代理、发布等。答
法定代表人:牟善磊
成立时间:2014-04-04
注册资本:16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110220007175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威海路69号